- 年份
- 2024(11950)
- 2023(17426)
- 2022(15094)
- 2021(14283)
- 2020(11900)
- 2019(27602)
- 2018(27382)
- 2017(51787)
- 2016(28543)
- 2015(32125)
- 2014(31987)
- 2013(30641)
- 2012(28051)
- 2011(25020)
- 2010(24896)
- 2009(22259)
- 2008(21283)
- 2007(18385)
- 2006(16007)
- 2005(13418)
- 学科
- 济(105468)
- 经济(105348)
- 管理(78153)
- 业(73044)
- 企(60869)
- 企业(60869)
- 方法(52824)
- 数学(45893)
- 数学方法(45286)
- 中国(30737)
- 农(28713)
- 财(27194)
- 学(24503)
- 教育(23462)
- 业经(23153)
- 地方(22155)
- 理论(21094)
- 农业(19404)
- 环境(19199)
- 贸(18405)
- 贸易(18397)
- 易(17797)
- 技术(17741)
- 务(17642)
- 财务(17571)
- 财务管理(17534)
- 企业财务(16585)
- 和(16557)
- 制(16435)
- 划(15831)
- 机构
- 大学(389053)
- 学院(385029)
- 管理(152446)
- 济(144572)
- 经济(141300)
- 理学(133427)
- 理学院(131890)
- 管理学(129461)
- 管理学院(128737)
- 研究(124492)
- 中国(87173)
- 京(82986)
- 科学(77559)
- 财(65690)
- 范(60063)
- 所(59686)
- 师范(59612)
- 中心(57351)
- 业大(56018)
- 农(55468)
- 江(55381)
- 研究所(54988)
- 财经(54177)
- 北京(52606)
- 经(49442)
- 师范大学(48860)
- 州(46819)
- 院(46428)
- 经济学(43475)
- 农业(42924)
- 基金
- 项目(272446)
- 科学(216143)
- 研究(203387)
- 基金(196489)
- 家(170545)
- 国家(168858)
- 科学基金(146002)
- 社会(127246)
- 社会科(120369)
- 社会科学(120338)
- 省(106736)
- 基金项目(104754)
- 教育(99193)
- 自然(94935)
- 自然科(92694)
- 自然科学(92675)
- 划(91077)
- 自然科学基金(91006)
- 编号(84490)
- 资助(80867)
- 成果(68471)
- 重点(61345)
- 部(61237)
- 课题(59207)
- 发(58007)
- 创(56428)
- 教育部(53540)
- 创新(52390)
- 科研(52275)
- 大学(51931)
- 期刊
- 济(149209)
- 经济(149209)
- 研究(113453)
- 中国(72570)
- 教育(66797)
- 学报(58472)
- 科学(54381)
- 管理(52296)
- 财(49493)
- 农(48523)
- 大学(46165)
- 学学(42186)
- 技术(36142)
- 农业(33978)
- 融(26574)
- 金融(26574)
- 业经(26225)
- 财经(25324)
- 经济研究(23334)
- 经(21552)
- 图书(20991)
- 问题(19872)
- 科技(18085)
- 资源(17731)
- 业(17548)
- 版(17440)
- 职业(16963)
- 理论(16866)
- 技术经济(16539)
- 发(16526)
共检索到546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彭伟 甘萌雨
以游憩者为主体的游憩环境教育是实现游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通过对到访森林公园的游憩者发放问卷和现场访谈的方式,在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对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辅助分析的基础上,揭示游憩者的游憩环境感知现状以及游憩区的游憩环境教育现状,探讨实现游憩区游憩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措施与策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芝琴 陈秋华 陈贵松 郑小敏
构建由5个城市森林资源状况指标、4个居民游憩体验质量指标和3个开发利用条件指标组成的城市森林游憩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了各个指标层次的权重值,通过实地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获得数据,确定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和金牛山公园的综合评价指数。结果表明:两个公园的游憩功能相差不多,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条件优势明显,而金牛山公园在居民游憩体验质量上有较高分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严娟娟 黄秀娟
评价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对于了解森林公园经营效益、森林公园资源的资产化管理越来越重要。基于TCM方法,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进行了测评。共发放200份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90份。经过测算得出结论,游客人均旅行成本258.29元,人均消费者剩余为14.68元,2016年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年游憩价值为12.97亿元。另外,还分析了旅游成本与游客社会经济特征的关系,发现家庭收入对旅游成本起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旅行费用法 旅行成本 游憩价值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佳佳 黄秀娟 丁振民
基于CVM方法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进行评价,调查结果得出:2015年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为2.164亿元。游客对公园的满意度和旅游次数与游客的支付意愿呈显著正相关(p<0.05),游客的家庭人口数(p<0.01)、月收入(p<0.01)和职称(p<0.05)与游客的WTp值呈显著正相关。基于研究,景区应在生态环境、服务设施和质量上进一步挖掘公园潜在的游憩价值,并在游客森林游憩过程中,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
关键词:
游憩价值 森林公园 CVM 支付卡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目的】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检验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理论效度,为CVM评估中国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适用性提供有效证据与调研方案。【方法】在有效性改进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回归模型对CVM评价森林景区的理论效度进行详细探讨。【结果】1)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每年人均游憩价值为37.930元,总游憩价值为18 016.750万元,由于森林景区游憩价值构成相对单一,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明显低于大型风景名胜区。2)CVM评价森林景区的理论效度良好,检验结果与经济学理论基本一致,且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给予合理解释。无论剔除样本选择偏差时的支付意愿还是全样本的支付金额均受到收入水平的约束;由于存在奉承偏差,游客的支付金额比支付意愿更容易受到游客和评价对象特征的约束。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较高的生活水平使得城市居民有较多的可供选择的高质量游憩替代品,导致对森林公园的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较低。政府及事业单位人员的边际支付意愿表现最为强烈,同时边际支付金额也处于最高值,可能是最为真实支付意愿。退休人员由于受到收入限制,其边际支付意愿和支付金额相对其他人员均为负数;游客距离森林公园越远,对森林公园的支付意愿和支付金额越低。【结论】从理论效度来说,在有效性改进的基础上,可以将CVM引入到森林景区游憩价值评估中,但CVM其他效度的评价标准也应该充分考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建明 余雅玲
在综合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森林游客游憩动机量表,并运用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闽侯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福清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地调查。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方法对462个调查样本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所选定的29个评价题项可以缩减为6个构面,按游客评价结果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为:逃避现实>回归和学习自然>消遣放松>自我实现>兴趣爱好>享受乐趣。针对以上研究结果,对福州市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提出若干具体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群阅 陈烨 张薇 张逸君 黄启堂 兰思仁
环境偏好是游憩者对景观环境的喜好态度,恢复性评价是游憩者对恢复性环境恢复效果的评价,健康效益评估则是游憩者对恢复性环境健康效益的综合评价。大量研究指出人们对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偏好,且偏好程度越高的环境恢复性效益越高,正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相比,前者大多更受人偏爱,恢复性效益也更高。此外,人们对环境恢复性评价地提升有助于提高对环境健康效益地评估。为了探究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与健康效益评估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本研究构建了三者之间的路径模型,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结构关系模型验证。结果表明:(1)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艳菊 吴楚材 邓金阳
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研究了具有不同游憩动机的游客对游憩利用影响的感知差异。主要研究结论为:⑴尽管管理性影响是游客感知强度最高的一类游憩影响,但是不同游憩动机的游客在管理性影响的感知上无显著差异;⑵不同游憩动机的游客在社会性影响感知上无显著差异;⑶回归自然者对资源影响的感知显著高于其他游客。
关键词:
游客 游憩动机 游憩影响 感知 森林公园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晋立 林笑秋 邵宏睿 李文枭 董建文 郑宇
【目的】场所依恋和环境行为是探究游憩者与环境交互所形成的结果,与景观知觉的构建紧密联系,对于探讨森林公园与游憩者健康影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游憩者场所感知与环境行为视角探讨森林公园健康效益的内在转化机制。【方法】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样地,结合游憩者“感知评价—情感响应—行为实践”视角,构建景观知觉、场所依恋、环境行为与健康效益评估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解析四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1)自然属性感知、设施属性感知、文化属性感知、空间属性感知是构成景观知觉的主要因素,影响系数分别为0.777、0.696、0.743、0.755,景观知觉对场所依恋有显著影响,影响效应达74.4%;(2)景观知觉能显著影响环境行为水平,直接影响效应达39.8%,间接影响效应达44.3%,场所依恋是两者影响关系中的中介变量。(3)景观知觉对健康效益评估产生30.2%的直接影响效应,并通过场所依恋和环境行为的中介作用对健康效益评估产生50.9%的间接影响效应。【结论】通过结构关系模型检验分析,揭示了游憩者在森林公园中的健康恢复是“感知评价—情感响应—行为实践”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体系。后续可结合媒体大数据以及科学的人体健康测定器材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图1表6参3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尔大 韦健华 周英
伴随自然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家森林公园如何更好地发挥生态保护和游憩服务功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然而,就游憩产品属性而言,国家森林公园提供的是一种包含多种环境和管理要素的综合性公共服务产品(public composite product)。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游憩环境属性配置才能在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最大化地满足旅游者的游憩服务需求,将是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本文以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试点,采用选择实验(CE)和条件评价问卷设计方法,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承载力、公园管理四个维度收集旅游者偏好信息。通过构建条件logit模型对当前景区游憩环境属性配置做出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建明 余雅玲 游丽兰
【目的】游客市场细分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有效区分游客群体,了解主要游客的消费特征,进而为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本研究尝试对福建省最负盛名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进行市场细分,研究结论可以为当地森林旅游管理者改善公园的经营管理和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对431位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涉及的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信度和效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别分析、交叉列联表卡方检验等。【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以中低收入的中青年游客群体为主,省内游客占多数,省外游客亦占有一定...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基于抗议支付视角,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建立Mlogit模型检验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内容效度,并利用Logit模型对抗议支付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游客的"零支付"类型能有效地被关键变量识别出来,说明游客能够较好地理解问卷内容,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认为CVM在评估森林景区的游憩价值中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游客个人收入、距离、性别以及年龄均对"抗议支付"产生了不同的影响。Logit模型预测"抗议支付"的正确概率仅为69.4%,影响"抗议支付"的重要因素还有待进一步识别和验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基于抗议支付视角,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建立Mlogit模型检验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内容效度,并利用Logit模型对抗议支付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游客的"零支付"类型能有效地被关键变量识别出来,说明游客能够较好地理解问卷内容,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认为CVM在评估森林景区的游憩价值中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游客个人收入、距离、性别以及年龄均对"抗议支付"产生了不同的影响。Logit模型预测"抗议支付"的正确概率仅为69.4%,影响"抗议支付"的重要因素还有待进一步识别和验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洁 耿玉德 于庆霞 常华 夏凌云
选择哈尔滨市4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森林公园游憩者的抽样调查,探讨森林游憩者游憩行为的行前期望与实际游憩体验满意度的差异。运用调查样本结构分析、信度效度分析、成对样本t检验、皮尔森相关分析等方法对35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并运用IPA法建构行前期望与实际游憩体验满意度矩阵分析表,以探讨游憩者游憩体验满意度水平并为森林游憩经营单位提升经营绩效提供策略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的森林游憩市场体验满意度均值为3.887,属于还好,行前期望与实际体验满意度差异明显;IPA分析证明哈尔滨的森林游憩特色在于自然环境资源,需要继续维护,缺点主要在于服务意识欠缺,未来需要加强。
关键词:
森林游憩 行前期望 满意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璐 肖平 汤澍 陈玲玲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了城市森林游憩者满意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景观资源感知""设施服务感知""功能效用感知""社会效用感知"和"情感效用感知"是影响游憩者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2)感知价值对游憩者满意体验的形成具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3)"情感效用感知"和"景观资源感知"是影响游憩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功能效用感知"和"社会效用感知"对游憩者感知价值有积极影响,而"设施服务感知"可能是游憩者满意度评价的保障性因素;(4)"途径—目的"理论和"认知—情感"理论在城市森林游憩者满意度研究中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