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0)
- 2023(15532)
- 2022(13670)
- 2021(12871)
- 2020(10768)
- 2019(24806)
- 2018(24566)
- 2017(47047)
- 2016(25435)
- 2015(28680)
- 2014(28503)
- 2013(27730)
- 2012(25554)
- 2011(22574)
- 2010(22034)
- 2009(19819)
- 2008(18838)
- 2007(15864)
- 2006(13480)
- 2005(11172)
- 学科
- 济(97385)
- 经济(97290)
- 管理(70187)
- 业(64991)
- 企(54033)
- 企业(54033)
- 方法(47283)
- 数学(40117)
- 数学方法(39532)
- 农(27148)
- 中国(24136)
- 地方(23802)
- 财(22829)
- 业经(22463)
- 学(21975)
- 农业(18618)
- 理论(17946)
- 贸(17047)
- 贸易(17036)
- 易(16463)
- 和(16184)
- 环境(15986)
- 技术(15219)
- 制(14828)
- 务(14809)
- 财务(14735)
- 财务管理(14703)
- 企业财务(13833)
- 划(13364)
- 教育(12629)
- 机构
- 学院(346373)
- 大学(344737)
- 管理(139208)
- 济(128532)
- 经济(125579)
- 理学(121560)
- 理学院(120168)
- 管理学(117795)
- 管理学院(117178)
- 研究(111911)
- 中国(81178)
- 科学(73250)
- 京(73222)
- 财(56735)
- 农(55868)
- 所(54721)
- 业大(54080)
- 江(52642)
- 中心(52028)
- 研究所(50679)
- 范(48195)
- 师范(47692)
- 财经(46715)
- 北京(45089)
- 农业(43794)
- 经(42531)
- 院(42082)
- 州(40915)
- 师范大学(38696)
- 技术(37545)
- 基金
- 项目(251142)
- 科学(196655)
- 研究(182304)
- 基金(180619)
- 家(157929)
- 国家(156629)
- 科学基金(134815)
- 社会(112771)
- 社会科(106639)
- 社会科学(106612)
- 省(99590)
- 基金项目(97405)
- 自然(89842)
- 自然科(87657)
- 自然科学(87633)
- 自然科学基金(85990)
- 教育(84024)
- 划(83458)
- 编号(75365)
- 资助(73777)
- 成果(58888)
- 重点(56110)
- 部(54141)
- 发(53554)
- 创(51907)
- 课题(51202)
- 创新(48301)
- 科研(48139)
- 大学(46573)
- 教育部(46173)
- 期刊
- 济(135259)
- 经济(135259)
- 研究(92970)
- 中国(60315)
- 学报(56633)
- 科学(51883)
- 农(49716)
- 管理(48849)
- 大学(42813)
- 财(42335)
- 学学(40213)
- 教育(39378)
- 农业(35117)
- 技术(31399)
- 业经(24372)
- 融(23575)
- 金融(23575)
- 财经(21061)
- 经济研究(20466)
- 图书(19868)
- 业(18271)
- 资源(18136)
- 问题(17924)
- 经(17916)
- 科技(17229)
- 版(16810)
- 理论(15643)
- 技术经济(15448)
- 现代(15070)
- 商业(14951)
共检索到483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颖梅 陶长江 胡家镜 曹兴平
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作为传播信息和规范观赏行为的有效方式,已成为影响游客旅游体验和衡量景区服务水准的重要因素。借助实地考察与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以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为例,综合利用文献分析和数理统计验证,拟定11项安全标识测量指标以调查游客对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认同感,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普遍认同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重要性,但多是从利己角度的直观考虑;游客对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认同度低,安全标识系统各构成要素急需改进,尤其是安全标识的设计和功能;游客对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认同度并不完全受人口统计特征影响;游客对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认同度受游客出游频率和旅游形式影响。建议文化遗产景区从完善安全标识布局和基本功能、强调景观感设计、规范安全标识系统文字和色彩、改进标识的视觉尺寸和开展定期检查维护方面实施优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颖梅 陶长江 胡家镜 曹兴平
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作为传播信息和规范观赏行为的有效方式,已成为影响游客旅游体验和衡量景区服务水准的重要因素。借助实地考察与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以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为例,综合利用文献分析和数理统计验证,拟定11项安全标识测量指标以调查游客对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认同感,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普遍认同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重要性,但多是从利己角度的直观考虑;游客对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认同度低,安全标识系统各构成要素急需改进,尤其是安全标识的设计和功能;游客对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余真翰 黄文富 胡秋菊 杨浩磊
在对有关智慧旅游、旅游物流和混合云物流服务模式的研究进行评介的基础上,以作为智慧旅游区的青城山——都江堰旅景区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基于混合云模式构建旅游物流信息化管理平台的适用性,并从总体架构、混合云结构及其SPI应用层次方面分析了所构建的旅游物流信息化管理平台模型,同时就其基本功能进行了描述。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励 李珍芳 祁杉
如何有效地激励遗产旅游者践行环境责任,在旅游过程中实现自我环境行为约束与管理,是遗产地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需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将遗产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划分为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维护型环境责任行为、促进型环境责任行为,以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案例地,基于规范激活理论视角,以认知-情感-行为路径为逻辑建立模型,先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探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再使用fsQCA方法来探讨行为形成的必要条件和构型组合。通过505份问卷的实证研究发现:(1)责任归属和环境态度显著正向影响遵守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显著正向影响维护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责任归属显著正向影响促进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2)道德义务感有利于促进旅游者约束个人的行为,而旅游者预期积极情感可以促进遵守型、维护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旅游者预期消极情感还可以影响促进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情感因素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3)构建了3种类型环境责任行为的复杂因果模型,共得到9条因果组合路径,其中,高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和高维护型环境责任行为的前因条件组合都必须具备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高促进型环境责行为可以只具备认知因素。文章不仅深化了环境责任行为的理论认识,还能为遗产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预测和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向玉成
本文首次提出“复合型世界遗产”这一概念。在统计目前复合型世界遗产情况的基础上,探讨复合型世界遗产“申报热”这一现象及其意义,并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与“青城山—都江堰”为例,对复合型世界遗产的资源基础和文化内涵的“复合”情况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琼峰
基于大众点评网北京7家5A景区15 000余条游客评论数据,利用扎根理论方法的开放性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性编码三重过程,本研究发现了影响文化遗产景区游客满意度的35项主要因素,构建了由"出游期望—出游方式—核心吸引物体验—配套服务体验—游后评价"5个维度构成的文化遗产景区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揭示了核心吸引物体验和配套服务体验是最核心的两项影响因素,并从游客视角探讨了文化遗产景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文化遗产景区 游客满意度 扎根理论 北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文静 霍斯佳 孙克勤
四川省是我国著名的地质灾害多发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尤其是2008年5·12大地震,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给世界遗产的保护带来挑战,使其境内的5项世界遗产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首先总结了四川省地质灾害的特点和破坏性,以青城山一都江堰灌溉系统为例,研究地质灾害对世界遗产地的影响。之后本文借助遗产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探讨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如何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以推进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明艳 覃艳
解说需求研究是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的基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方法,从解说媒体和解说内容两个方面,对峨眉山景区游客的解说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游客对景区解说媒体有偏好,需求度最高的媒体是讲解员,其次是标识牌和解说牌;最感兴趣的解说内容是表现峨眉山突出特征的自然生态和佛教文化,其次是旅游活动项目,且游客特征与部分解说内容相关性显著。分析发现,景区游客对旅游解说内容有扩展需求,解说还具有扩散旅游客流的功能。根据游客的解说需求特点和对景区解说现状的实地调查,提出了完善解说媒体布局、加强景区重要特征解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培学 张建新 吴荣华 刘泽华
将决策树方法引入到小尺度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空间行为研究中,分析人口统计特征与旅行特征对游客空间行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510位游客在景区内的路径轨迹,通过K-means方法聚类为6种游线路径,使用CHAID决策树模型构建游客属性特征与实际游览路径、主要景点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游客路径选择的因素依次为旅游方式、停留时间、主要交通方式、职业和月收入。不同游客群体寻路行为呈现规律性特征,参团游客与亲朋出游游客会倾向不同的入口,中远距离的参团游客停留时间影响其路径选择,年轻的驴友倾向于遍历更多的景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和自然遗产地,青城山—都江堰景区2007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近千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经济收入33亿元。然而汶川大地震给都江堰造成巨大损失,景区遭受到严重破坏,但都江堰国家级文物和世界遗产主体并没有遭到破坏,旅游资源优势和价值优势依然明显。在各方援建支持下,该市旅游和商贸服务业在灾后重建阶段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震后将按照青城山—都江堰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规划定位,打造"道山、圣水、生态、田园"四大主题片区和"世界遗产观光、中国式养生、运动休闲、特色乡村度假"四大基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培学 廖茂林 张捷 张宏磊 吴荣华
游客空间行为及其情感体验研究,对目的地规划管理、游客满意度提升和拥挤引导分流非常重要。文章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将三清山游客(N=510)的120种轨迹概括为7种游览路径,不同游客群体的空间行为和路径选择存在较大差异,第2次游览更愿意尝试新建栈道,散客更容易出现折返并选择游赏体验较差的路径。文章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把游览路径与体验质量联系起来,深化了游线复杂的山岳型景区这一特殊小尺度空间的研究,结果表明,游客体验和满意程度受其游览空间的影响较大;单一目的地景区内部的一日游览过程中,呈现出随游览景点数的增加和游程的延长,游客体验质量的各维度也逐渐提高的趋势特征;景区出入口及部分游步道区段对旅游情感体验的满意度、愉悦度和融入度等维度有不同影响。文章通过多维度量化研究分析游客体验质量差异,并识别出显著负向影响体验的游步道区段,对大型多游线景区提升体验水平和游客优化线路选择都有一定实用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兴斌
迄今为止,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世界级的,还是国家级、省区级的,几乎都已开发成为著名的热点旅游景区,成了国家与地方形象的载体和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郭生伟
本文以西安曲江唐文化主题景区形象为实证研究对象,从景区共生形象角度选取了曲江唐文化主题景区内大雁塔和大唐芙蓉园为景区形象生成基础,关联研究了共生景区形象对游客重游意愿及口碑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主题景区旅游形象生成主要受景区内共生景点中历史遗存类景点旅游形象的影响,新建同一主题文化公园对主题景区旅游形象生成也有明显影响,但不如历史遗存类景点旅游形象对主题景区旅游形象生成的影响大;旅游景区共生形象和游客后续行为意图中的重游意愿和口碑效应之间有着正向关系;景区内同一主题共生景点旅游形象对游客重游意愿存在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佳雪 王芳 王丽
研究基于游客感知视角,以南京雨花台景区为例,分析红色旅游景区质量属性特征及其重要性和绩效。研究结果表明,解说系统及特色、服务态度与质量、景观和休闲质量、交通环境质量、革命教育价值、规模与丰富度是影响南京雨花台风景区游客感知质量的主要维度;解说系统及特色、服务态度与质量是影响南京雨花台景区游客感知质量的重要方面,但绩效分值却不尽如人意,景区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应给予重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