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6)
- 2023(14230)
- 2022(12451)
- 2021(11715)
- 2020(9735)
- 2019(22368)
- 2018(22036)
- 2017(42974)
- 2016(22933)
- 2015(25624)
- 2014(25535)
- 2013(24842)
- 2012(22517)
- 2011(19919)
- 2010(19463)
- 2009(17543)
- 2008(16553)
- 2007(13920)
- 2006(11814)
- 2005(9697)
- 学科
- 济(89446)
- 经济(89346)
- 管理(65646)
- 业(62151)
- 企(51966)
- 企业(51966)
- 方法(44845)
- 数学(38698)
- 数学方法(38153)
- 农(23992)
- 财(22042)
- 中国(21903)
- 业经(20588)
- 学(18827)
- 地方(18725)
- 农业(16401)
- 理论(15794)
- 贸(15405)
- 贸易(15397)
- 易(14935)
- 技术(14503)
- 务(14339)
- 环境(14323)
- 财务(14271)
- 财务管理(14238)
- 和(14172)
- 制(13846)
- 企业财务(13442)
- 划(12491)
- 银(11461)
- 机构
- 学院(314457)
- 大学(314077)
- 管理(130289)
- 济(120779)
- 经济(118171)
- 理学(114610)
- 理学院(113383)
- 管理学(111299)
- 管理学院(110730)
- 研究(98717)
- 中国(71176)
- 京(65083)
- 科学(63022)
- 财(53685)
- 业大(47493)
- 农(47479)
- 所(47112)
- 中心(45520)
- 财经(44395)
- 研究所(43583)
- 江(43417)
- 范(42517)
- 师范(42110)
- 经(40612)
- 北京(40172)
- 农业(37151)
- 院(36902)
- 经济学(35814)
- 州(35704)
- 师范大学(34334)
- 基金
- 项目(228862)
- 科学(180927)
- 研究(167149)
- 基金(166931)
- 家(145162)
- 国家(143989)
- 科学基金(125176)
- 社会(105294)
- 社会科(99765)
- 社会科学(99739)
- 基金项目(89836)
- 省(89803)
- 自然(82600)
- 自然科(80711)
- 自然科学(80693)
- 自然科学基金(79215)
- 教育(76993)
- 划(75264)
- 编号(68215)
- 资助(68116)
- 成果(53015)
- 重点(50764)
- 部(50143)
- 发(48542)
- 创(47972)
- 课题(45810)
- 创新(44625)
- 科研(44125)
- 教育部(43345)
- 国家社会(43117)
- 期刊
- 济(123761)
- 经济(123761)
- 研究(85334)
- 中国(51632)
- 学报(48861)
- 管理(45646)
- 科学(45567)
- 农(42094)
- 财(39578)
- 大学(37515)
- 学学(35425)
- 教育(33883)
- 农业(29927)
- 技术(27804)
- 业经(22332)
- 融(20993)
- 金融(20993)
- 财经(20190)
- 经济研究(19632)
- 经(17214)
- 问题(16174)
- 图书(16076)
- 科技(15526)
- 业(14846)
- 理论(14842)
- 资源(14481)
- 版(14370)
- 技术经济(14348)
- 商业(14226)
- 实践(13829)
共检索到429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俊清 李泽锋
旅游提供了各民族接触、了解、互动的场域,但其如何促进“三交”的内在机理还未明确。基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从游客视角探索旅游促进“三交”的机理,发现:游客旅游体验、旅游满意度、旅游认同、“三交”行为具象共同构成了旅游促进“三交”的机制模型,其中,旅游满意度、旅游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地方认同)在这其中起链式中介作用。旅游促进“三交”中要平衡营利性与公益性、融合性的关系,协调求异性与共同性、统一性的关系,统筹推进体验性与互嵌性。基于游客视角,可以从拓展旅游时空、提升游客体验、强化国家感知等方面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许守任 王睿智
旅游业已成为在燃油、化工产品和汽车业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出口贸易行业。2011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达到9.8亿人次,同比增长4.4%。其中入境旅游所产生的出口总收入在2010年已超过10000亿美元。旅游业出口总量占世界整体商品和服务出口的6%,占世界商业服务出口近30%。入境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世界贸易种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力
文章综合影视旅游和旅游目的地形象两个研究领域,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把影视剧对潜在游客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的影响纳入一个整体性框架之中,深入分析潜在游客目的地形象形成过程以及影视剧对潜在游客旅游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目的地形象的认知维度显著影响情感维度,两者共同决定了目的地整体形象,但情感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要大于认知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②影视剧不仅能显著影响目的地认知形象,还能显著影响情感形象,但对认知形象的影响要大于对情感形象的影响;③潜在游客目的地整体形象感知显著影响他们的旅游意向,影视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宝贡敏 胡抚生
以往的旅游形象与游客购后行为研究中,常常是将旅游形象作为整体来研究。本文则是以旅游形象因子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出旅游形象的6个因子,从来杭的日本及韩国游客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旅游形象各因子对游客满意度、回游度及推荐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并非所有旅游形象因子与游客满意度、推荐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旅游形象因子与回游度之间无显著的相关,而满意度与回游度、推荐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于提升目的地旅游形象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旅游形象 满意度 回游度 推荐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盛锋 刘永丽 黄燕玲 刘星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但因环境破坏、民族文化蜕变、居民生计等问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普遍下降。旅游影响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但是以游客视角进行探讨的文献不足。游客作为旅游活动的实施主体,与旅游影响的产生有密切联系,其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状况关系到他们对旅游的态度与后续行为。研究游客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不仅对推动民族地区居民增收、社会稳定及可持续发展等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该研究以桂、黔两地的3个少数民族旅游区为例,在综合调查基础上,运用SPSS19.0软件,定量研究游客在旅游环境、社会文化及经济影响上的感知异同,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析。研究发现游客对旅游影响...
关键词:
旅游影响 调控 感知 游客 民族旅游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聂康 胡怡
根据可持续旅游理论设计了一组游客行为评价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在香港居民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香港居民对内地游客在港旅游行为的认知。结果表明:香港居民对内地游客在港行为的认知比较负面,这有可能会影响到香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种以可持续旅游和游客行为为基础的新视角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认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聂康 胡怡
根据可持续旅游理论设计了一组游客行为评价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在香港居民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香港居民对内地游客在港旅游行为的认知。结果表明:香港居民对内地游客在港行为的认知比较负面,这有可能会影响到香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种以可持续旅游和游客行为为基础的新视角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认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其文 徐伟 肖刚
以桂林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条件估值法,基于游客视角对城市旅游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进行了分析,以期建立桂林市城市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显示,绝大多数游客认为生态环境的退化会对他们的旅游行为产生影响,并且认为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和游客应该对生态环境的退化负责。就桂林市而言,该市旅游生态补偿的主体为景区的旅游开发商、旅游企业、游客和政府,客体为当地居民和景区工作者。卡方检验发现,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和职业对支付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受教育程度和收入与支付意愿的关系呈单调变化。在补偿方式上,游客更倾向于通过政府的奖惩制度和参加环保活动,来对桂林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
关键词:
游客 生态补偿 条件估值法 桂林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黄向
本文以加拿大旅游委员会(CTC)授权的2006年入境加拿大的1400个中国游客样本为基础,通过因素分析法将样本游客的55个期望内容提炼为活动敏感因子、文化敏感因子、娱乐敏感因子等12个因子。对12个因子的聚类分析发现中国出境游客期望模式主要为"娱乐期望型"、"寻异期望型"和"健康/价格期望型",在游客中的比例约为2∶2∶1。而"娱乐期望"和"寻异期望"是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两大差异期望,前者体现为购物、时尚、夜生活、博彩等,后者体现为文化、原住民、异国风情等。
关键词:
出境游客 旅游期望 旅游动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婷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实施前后都有过参团旅游经历或年参团旅游次数1次及以上的潜在旅游者进行调研,从游客感知角度探讨《旅游法》在遏制旅游乱象方面的实际效果。因子分析表明,《旅游法》遏制旅游乱象实效感知可归为7个因子,由强到弱依次是旅游市场、导游服务、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从业、旅游商品销售、旅行社削价竞争、景区经营。在此基础上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旅游者群体在《旅游法》遏制旅游乱象实效感知上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游客感知 旅游法实效 旅游乱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文文 张胜男
创意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实现形式之一,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然而,对创意旅游中旅游者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旅游者视角出发,对西塘纽扣博物馆10名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以及北京凝蓝珐琅工作室部分APP游客评论,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提炼出18个初始范畴、6个主范畴、1个核心范畴,并据此构建旅游者行为意向模型。结果表明:游客在创意旅游过程中,通过与创意产品、创意空间以及创意人群的互动,满足个人基本需求、社会需求和知识需求,进而影响到行为意向。
关键词:
创意旅游 旅游者 行为意向 影响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承照 王婧
旅游意象是游客心目中对城市的认知及其对外传播的主要载体,也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城市意象的自我表达与游客感知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直接影响城市对外营销策略与城市旅游产品的开发。本文在综述旅游意象理论及实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封闭式问卷调查法、认知地图法的结合对上海都市空间的旅游意象进行了要素分析、测量和评价,并探讨了旅游意象对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在创造上海的都市形象、提升上海都市空间价值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爱莲
国家边界通常被作为政治、经济与文化单元的分界线,对旅游活动造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感知障碍,但是边界旅游障碍问题迄今为止在学界仍然关注程度不高。通过调查发现,由于两国通关口岸规则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边境地区的通关程序、文化差异、安全问题等要素对旅游活动存在严重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国家边境管理有序进行的关键。
关键词:
国家边界 障碍感知 边境规则 中越边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炜
旅游产品竞争的重点是提供符合客户要求的旅游服务,即提高游客所感受到的旅游服务水平。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从旅游产品现有的市场占有率出发,建立了旅游产品服务水平的对比分析模型。通过该模型的分析,可以找出影响游客选择旅游产品服务的关键因素,以此作为改善旅游景区服务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依据,为客户提供更贴近其需求的旅游服务产品。最后以广东增城的5种旅游产品为例进行了示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应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
旅游服务水平 灰色关联度分析 满意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唐培 何建民 冯学钢
主-客文化差异是影响客源地对中国入境旅游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学术界尚缺乏关于主-客文化差异对中国入境旅游需求影响的系统性成果。研究基于2002—2018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统计年鉴》中66个主要客源地对中国的入境旅游人次数据和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试图厘清主-客文化差异不同维度对中国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入境旅游需求的主-客文化差异效应具有维度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具体而言,在世界客源地市场中,语言差异对中国入境旅游需求无显著影响,宗教差异和正式制度差异有显著促进效应,价值观差异和实践差异有显著抑制效应。在亚太客源地市场中,价值观差异对中国入境旅游需求有显著负向影响。在美洲客源地市场中,正式制度差异对中国入境旅游需求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对中国入境旅游企业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有所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游客感知的三亚旅游演艺产品发展研究——以《三亚千古情》为例
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形成机理实证研究
基于游客特性的旅游目的地离散选择实证研究——以三大口岸中转型入境游客为例
受访游客参与影视旅游展演意愿倾向研究及启示——基于对无锡唐城、三国城、水浒城游客的调查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的促进机理分析
基于游客行为的旅游生态足迹研究——以西安市入境游客为例
基于游客消费行为的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以北京市入境游客为例
旅游移动商务游客接受实证研究——基于对桂林游客的调查
文化接近性对潜在游客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的影响研究——基于自我一致性理论视角
智慧旅游视角下基于ISM方法的游客景点选择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