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9)
2023(11051)
2022(9457)
2021(8952)
2020(7798)
2019(18191)
2018(17997)
2017(35172)
2016(18694)
2015(21099)
2014(20919)
2013(20544)
2012(18797)
2011(16800)
2010(16534)
2009(15341)
2008(15143)
2007(13481)
2006(11284)
2005(9828)
作者
(53442)
(44936)
(44754)
(42783)
(28414)
(21761)
(20521)
(17625)
(16908)
(15851)
(15511)
(15001)
(14195)
(14035)
(13901)
(13824)
(13724)
(13274)
(13086)
(12978)
(10990)
(10988)
(10826)
(10326)
(10278)
(10100)
(9925)
(9757)
(8973)
(8949)
学科
(80736)
经济(80663)
管理(51708)
(50649)
方法(42235)
(41487)
企业(41487)
数学(37303)
数学方法(36860)
(20347)
(19857)
中国(17375)
(15606)
业经(15598)
(14950)
贸易(14944)
地方(14541)
(14484)
农业(13416)
(13226)
财务(13184)
财务管理(13155)
(13059)
企业财务(12488)
理论(11974)
(11240)
(11238)
金融(11237)
(11146)
银行(11118)
机构
学院(267850)
大学(266515)
(109746)
经济(107552)
管理(107117)
理学(92970)
理学院(91984)
管理学(90308)
管理学院(89806)
研究(85320)
中国(65389)
(54411)
科学(53095)
(50064)
(43516)
(42073)
中心(41290)
财经(41055)
业大(39909)
(39048)
研究所(38471)
(37308)
(34574)
农业(34447)
师范(34188)
经济学(33873)
北京(33630)
(31035)
(30904)
经济学院(30830)
基金
项目(184283)
科学(146026)
基金(136217)
研究(130760)
(119090)
国家(118182)
科学基金(102353)
社会(83534)
社会科(79344)
社会科学(79320)
基金项目(73233)
(71921)
自然(68482)
自然科(66911)
自然科学(66892)
自然科学基金(65702)
(60658)
教育(60586)
资助(56446)
编号(52122)
重点(41553)
(40987)
成果(40244)
(39598)
(38208)
科研(36584)
创新(35720)
教育部(35162)
课题(35029)
国家社会(34693)
期刊
(113294)
经济(113294)
研究(70214)
中国(42666)
学报(40732)
(39551)
科学(38870)
(37309)
管理(36513)
大学(30760)
学学(29428)
农业(25269)
技术(23384)
(22962)
金融(22962)
教育(20515)
财经(20156)
业经(19320)
经济研究(17981)
(17199)
问题(15601)
(13841)
统计(13715)
技术经济(13378)
商业(12990)
理论(12944)
资源(12648)
(12483)
(12392)
(12379)
共检索到374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燕  王慧  汪恒倞  
环城游憩带是一种特殊的城市郊区旅游活动空间,已逐步成为城市及周边居民的休闲之地。本文基于客源市场需求,立足于南昌本地资源,分析了南昌市游客的数量、结构、时空分布,等等。研究发现:南昌环城游憩带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游客旅游满意度一般,并且,从总体上而言,南昌环城游憩带旅游仍处于粗放式开发阶段。为此,文中提出了创新开发休闲旅游产品、调控时空分布、合理发展游客数量、完善游憩系统、提高游客满意度等建议,旨在为南昌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立新  晋秀龙  
环城游憩带(ReBAC)已成大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布局的主要形式。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是否受行政边界的影响?这种影响以何种形式表现?文章以行政上隶属安徽省,但城市空间作用却属于环南京城市游憩带的滁州市ReBAC为研究个案,对跨行政区的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及其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都市圈经济的无缝对接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英  刘思华  
环城游憩已经成为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趋势。通过对长沙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指出长沙环城游憩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旅游产品雷同、特色不鲜明;乡村景观异化、定位不清;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出了开发长沙环城游憩带的四个原则,即:生态优先原则,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利益兼顾原则,尊重历史、张扬文化的原则。最后,提出了长沙环城游憩带开发的策略和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增长极式开发;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结合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加强区域合作,拓展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空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志军  田逢军  
空间句法提供了从空间认知的视角定量分析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理论和方法。以南昌市为例,采用空间句法分析了南昌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结构特征,解析了整体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智能性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南昌市游憩空间形态的认知影响因素,为国内其它城市的游憩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艳菊  吴楚材  邓金阳  黄宇  
本文基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调查数据,分析了游客环境态度及其与游憩冲击感知之间的关系。采用"新环境范式"量表(NEP)测量游客的环境态度,并根据环境态度倾向将游客划分为生态中心主义者、人类中心主义者和立场模糊者。研究发现,与环境态度没有明显倾向的立场模糊者相比,人类中心主义者和生态中心主义者对社会性游憩冲击的感知强度更高,意即后两者对那些人为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与迹象更为敏感;环境态度不同的游客对于公园的植被、土壤、水体等资源性因子受冲击的感知强度无显著差异;环境态度不同的游客对管理性冲击感知也无显著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利  马湘恋  
结合长沙市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以长沙市核心城区以外的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的127处旅游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中心距离法等旅游计量地理方法,定量研究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布局。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休闲度假类旅游资源表现为近城分散型,分布在10~30km范围内;在30~60km范围区间中,以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分布在60km范围以外;人工娱乐类资源表现为远城分散型,在60~70km范围中有一定分布。长沙市划分为6个环城游憩带:中心综合发展带、古镇访古带、故里寻踪带、沩山山林访古带、周洛—大围山原生山水带、文家市红色观光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陶婷芳  田纪鹏  
从当前上海市旅游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出发,文章提出发展上海市环城游憩带旅游的重要意义,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市新"三城七镇"为样本,在实地调研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构造逐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10个样本城镇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研究结论认为,10个样本城镇的121处旅游资源可分为三个等级,各等级资源数量比较均衡,但资源分布地域差异明显,上海市西南部地区是旅游资源富集区,是上海市环城游憩带旅游重点发展区域,由此提出上海市环城游憩带发展格局及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小丽  成宇行  
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推动或阻碍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性要素。科学的识别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考虑到中国乡村旅游主要发生在大中城市的环城游憩带中,因而该研究以梳理环城游憩带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为研究目的,通过筛选和甄别影响环城游憩带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探寻中国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为未来针对二者之间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逢军  
国民休闲背景下的城市游憩空间意象特征分析对于规划建设具有幸福感、特色性、宜居宜游的城市游憩地有特殊重要意义。以城市居民游憩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地图、访谈调查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游憩空间意象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居民游憩认知地图绘图过程与特征的差异性导致了其认知地图类型的差异性,反映了居民独特的绘图空间思维、不同的空间组织方式以及别样的游憩环境心理;②游憩意象要素以路径、标志和节点的等级层次较高,意象内容则以广场、游憩商务中心与特色休闲街区、重要景观路桥、特色建筑物(群)和历史文化遗产与古迹地为主;③意象空间格局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具有强烈的市中心内聚倾向;④"革命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铁  张宪玉  
针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一哄而上",本研究采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在EC11.5(Expert Choice11.5)的帮助下构建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因子体系和概率计算模型,并与门槛值相结合建立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开发决策路径,以期将客观的概率模型引入乡村旅游开发决策,从定量角度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同时,本研究根据矩阵计算和检验结果,对影响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主要因子和指标进行了分析,初步论证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在实践上的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建明  余雅玲  游丽兰  
【目的】游客市场细分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有效区分游客群体,了解主要游客的消费特征,进而为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本研究尝试对福建省最负盛名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进行市场细分,研究结论可以为当地森林旅游管理者改善公园的经营管理和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对431位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涉及的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信度和效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别分析、交叉列联表卡方检验等。【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以中低收入的中青年游客群体为主,省内游客占多数,省外游客亦占有一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旸  张捷  赵宁曦  
游客的重游对成熟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重游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旅游流与微观游客行为两个层面上研究重游现象。通过滞后变量回归,发现旅游流增长存在显著滞后影响效应;通过比较宜兴重游游客和首游游客的差异,发现他们在年龄、职业、旅游地花费、旅游地停留时间、出游动机和出游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文章比较了不同二值响应模型对重游意愿建模的效果,并使用Logit模型参数估计值进行解释,认为导游满意度、停留时间和入游交通方式对重游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并推导出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重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先进  
本项研究在大量实地调查基础上 ,阐述了城市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以及旅游者的行为属性特征 (如性别、年龄、职业、旅游目的等 )对目的地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影响 ,同时 ,运用活动空间及曲线分析方法 ,揭示了国内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杨  贾铁飞  
通过运用市场竞争态指标对上海国际旅游客源市场1997-2004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21世纪以来上海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呈现出明星市场空白、金牛市场壮大、幼童市场回落、瘦狗市场积聚的变化趋势与特征,说明上海国际旅游客市场发展的后续动力不足;本文认为:加强日本、韩国、德国、美国四个金牛市场的宣传和促销,对英国、印度、瑞士三国进行市场细分,保持主要客源市场和潜力客源市场的持续增长,是今后上海国际旅游市场拓展的关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沈振剑  
分析了河南省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结构、境外游客在河南省内的流向特征及三大客源市场的状况,建立了河南省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预测模型,并提出了今后境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方向和促销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