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6)
- 2023(12641)
- 2022(11240)
- 2021(10604)
- 2020(8924)
- 2019(20708)
- 2018(20413)
- 2017(39955)
- 2016(21398)
- 2015(23945)
- 2014(23749)
- 2013(23160)
- 2012(20861)
- 2011(18446)
- 2010(17967)
- 2009(16067)
- 2008(15132)
- 2007(12655)
- 2006(10761)
- 2005(8658)
- 学科
- 济(82931)
- 经济(82846)
- 管理(60829)
- 业(57704)
- 企(48368)
- 企业(48368)
- 方法(43439)
- 数学(37651)
- 数学方法(37132)
- 农(21774)
- 财(20288)
- 中国(19324)
- 业经(18470)
- 学(17413)
- 地方(16603)
- 农业(14904)
- 理论(14664)
- 贸(14049)
- 贸易(14043)
- 易(13621)
- 务(13545)
- 财务(13477)
- 财务管理(13450)
- 技术(13316)
- 环境(13260)
- 和(13157)
- 企业财务(12737)
- 制(12209)
- 划(11489)
- 银(10172)
- 机构
- 学院(292001)
- 大学(291930)
- 管理(122765)
- 济(111678)
- 经济(109316)
- 理学(108343)
- 理学院(107204)
- 管理学(105204)
- 管理学院(104680)
- 研究(89770)
- 中国(64278)
- 京(60181)
- 科学(57692)
- 财(49081)
- 业大(44462)
- 农(43583)
- 所(42662)
- 中心(41415)
- 财经(41081)
- 研究所(39523)
- 江(39241)
- 范(39167)
- 师范(38793)
- 经(37623)
- 北京(37163)
- 农业(34144)
- 院(33474)
- 经济学(32869)
- 州(32618)
- 师范大学(31600)
- 基金
- 项目(213829)
- 科学(168934)
- 基金(156173)
- 研究(155583)
- 家(135485)
- 国家(134409)
- 科学基金(117204)
- 社会(97744)
- 社会科(92670)
- 社会科学(92646)
- 基金项目(84473)
- 省(83839)
- 自然(77953)
- 自然科(76150)
- 自然科学(76132)
- 自然科学基金(74737)
- 教育(71725)
- 划(70097)
- 资助(64125)
- 编号(63658)
- 成果(48940)
- 重点(47056)
- 部(46762)
- 发(44992)
- 创(44644)
- 课题(42341)
- 创新(41526)
- 科研(41338)
- 教育部(40409)
- 大学(40117)
- 期刊
- 济(112600)
- 经济(112600)
- 研究(77757)
- 中国(45578)
- 学报(45018)
- 管理(42435)
- 科学(42350)
- 农(38442)
- 财(35952)
- 大学(34543)
- 学学(32611)
- 教育(30324)
- 农业(27355)
- 技术(26100)
- 业经(20114)
- 财经(18591)
- 融(18431)
- 金融(18431)
- 经济研究(17524)
- 经(15750)
- 图书(15404)
- 问题(14844)
- 科技(14446)
- 理论(14080)
- 业(13612)
- 技术经济(13586)
- 资源(13580)
- 实践(13178)
- 践(13178)
- 版(13177)
共检索到393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枫 干青亚 张望望
为廓清大众消费市场上新兴旅游业态——民宿的发展态势,以消费主体为研究对象,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提取民宿评论的高频词,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共词关联分析法探究四明山民宿的感知意象,得出以下结论:1)民宿的消费主体以家庭亲子为主,情侣出游、朋友出游和商务出行次之;2)游客对民宿意象要素感知较为集中,主要包括房间、老板、设施、热情、环境、早餐等要素;3)地理位置是民宿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主人兴趣爱好为基础的房间设施成为游客感知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标准化酒店相比,民宿的个性化服务与服务
关键词:
游客感知 民宿意象 四明山 社会网络理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彬 雷凤瑶 虞虎 张亦弛
【目的】研究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类型及差异,为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升级转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进行实地调研,利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开展描述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均值计算、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使用AMOS21.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5个游憩动机均值表现为健康放松4.37>社会交往4.03>学习教育3.96>自我实现3.86>逃避压力3.79;不同学历游客在逃避压力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职业游客在学习教育、自我实现以及逃避压力动机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家庭年收入的游客在学习教育、社会交往及健康放松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放松是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体验森林游憩活动的首要驱动因素,其次为社会交往、学习教育和自我实现,而逃避压力位居最后。在维护森林生态安全前提下,建议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森林康养、森林研学、森林度假、森林养老和森林体育等旅游产品。
关键词: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游憩动机 类型 差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承照 王婧
旅游意象是游客心目中对城市的认知及其对外传播的主要载体,也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城市意象的自我表达与游客感知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直接影响城市对外营销策略与城市旅游产品的开发。本文在综述旅游意象理论及实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封闭式问卷调查法、认知地图法的结合对上海都市空间的旅游意象进行了要素分析、测量和评价,并探讨了旅游意象对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在创造上海的都市形象、提升上海都市空间价值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波 李丽玲 林琳 刘立欣
基于188份认知地图,利用卡方检验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讨广州花城广场游客的意象感知、认知序列和感知空间结构。结果表明:(1)认知地图类型方面,游客认知地图划分为序列型、空间型、单体型、混合型4类;以单体型为主,其他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空间型、混合型和序列型。(2)意象要素方面,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标志物,然后是节点、区域、边界和道路;由于道路和边界意象单薄,标志物和节点的围合构成了游客的意象框架。(3)认知序列方面,随着游客到访次数的增加,认知地图呈现“空间型+单体型”到“序列型”的演变序列,意象空间要素呈现“标志物+节点”到“道路+边界”的演变序列。(4)感知空间结构方面,市内游客多元复杂,平面综合结构明显;省内游客趋于聚集式;省外游客则比较单一,出现明显的垂直单体结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美 刘春腊 陈建设 刘沛林
受启发于"城市意象"理念和图论学说,文章从游客感知出发,提出"旅游意象图"的旅游景区规划设想,认为旅游意象的基本要素包括旅游道路、旅游节点、旅游边界、旅游标识和旅游区域5个方面,旅游意象图的构建过程可分解为旅游意象点→旅游意象线→旅游意象链→旅游意象面→旅游意象图5个基本步骤,指出可从资源类旅游意象、产品类旅游意象、市场类旅游意象3个层面确定具体的旅游意象,并分析了旅游意象调研的4大基本方法:传统问卷调查、绘制心智地图、旅游意象游戏法和旅游意象访谈法。
关键词:
旅游意象 游客感知 旅游景区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渐萍 王远斌 刘贵文 田宗舜
利用旅游者对重庆市景点的旅游评价大数据,通过基于Word2vec的词向量模型进行语义挖掘,识别城市旅游意象感知要素类型,结合游客情绪表达分析旅游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的对应关系,以及意象感知的空间分异。研究发现重庆市的旅游意象分为空间感知、旅游核心吸引物及旅游支持体系这三个层面以及具体十类意象,游客感知以正面积极为主,但也对交通及旅游服务等因素给予较多负面评价。研究表明在利用Word2vec工具处理网络文本基础上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可有效提取意象感知要素,便于分析城市旅游意象结构体系和感知情况,为利用社交媒体大数据实现城市旅游意象感知、指导城市旅游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薛艳 徐畅 高峻
江南水乡古镇已成为城市居民和游客回归自然、追忆乡愁的休闲旅游新标的。为获取游客对此类旅游目的地客观、真实的感知,避免游客自述性反馈的主观干扰,广泛借助格式塔心理学、凝视理论、符号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游客受雇拍摄法——邀请游客在游历过程中拍摄一系列照片,通过对照片编码和拍摄点的分析,解构游客凝视的元素、结构和空间流动,归纳游客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感知意象特征。结果表明,游客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感知意象呈现具有原真属性、创意属性以及功能属性的三维耦合结构。其中,最具传统江南文化表征的原真属性占据感知意象的主导,代表新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薛艳 徐畅 高峻
江南水乡古镇已成为城市居民和游客回归自然、追忆乡愁的休闲旅游新标的。为获取游客对此类旅游目的地客观、真实的感知,避免游客自述性反馈的主观干扰,广泛借助格式塔心理学、凝视理论、符号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游客受雇拍摄法——邀请游客在游历过程中拍摄一系列照片,通过对照片编码和拍摄点的分析,解构游客凝视的元素、结构和空间流动,归纳游客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感知意象特征。结果表明,游客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感知意象呈现具有原真属性、创意属性以及功能属性的三维耦合结构。其中,最具传统江南文化表征的原真属性占据感知意象的主导,代表新式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创意属性具有提升和开发的潜力,而带有旅游功能属性的感知意象相对最弱。从空间角度看,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展开与深入,游客感知意象流动易在古镇入口、特色通道与景观带、园林标志物处高度聚焦、聚集。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荣娟 白凯 马耀峰
旅游目的地意象是入境游客对目的地认知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对外传播中国形象的主要载体。本文以旅华美国游客为研究对象,以旅游目的地意象为研究内容,通过4批次全程客流跟踪的调研方式获取了开放式语句资料。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开放式编码抽取了旅华美国游客对中国意象认知的11个主范畴,主轴编码构建了典范模型,继而开发了入境游客目的地意象认知的故事线。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吸引物、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社会特征是游客目的地意象形成的因果条件;目的地所提供的各项旅游服务以及人际互动成为重要的中介条件;目的地意象形成的主要脉络
关键词:
目的地意象 扎根理论 典范模型 美国游客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芳 李秋成 郭雅诚 肖朋伟
本文从感知价值的角度切入,构建民宿游客感知价值维度,根据“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以游客满意度为中介变量,探究民宿游客感知价值对其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本文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民宿游客感知价值是一个包含多维度因子结构的二阶因子,可以强化游客行为意向,故应在重视民宿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丰富民宿产品价值创造层次,以期带给游客超预期的价值体验;民宿游客满意度可以强化游客行为,并在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故在打造民宿产品时要关注游客满意度指标,以期提升游客的重游和推荐倾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余志远 王楠 韵江
基于符号学理论视角,选择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作为案例地,运用隐喻抽取技术探讨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意象及其形成过程。结果表明:(1)旅游目的地意象是一个包含意象符号“再现体”“对象”和“解释项”等子系统在内的复杂系统,通过对自然符号、人为符号和社会符号的审美关照,游客在心中构建起一个“让人心向往之的人间仙境”“历史悠久的地方”和“令人感动的苗家人”的完整意象;(2)游客感知视角下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形成可视为景观符号化的过程,游客经由身体参与,与旅游目的地各类景观符号进行互动,解读符号的意义并形成对意象的感知和认识,此过程中,游客的文化背景、族群经验、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和共情等因素均产生影响;(3)隐喻抽取技术与符号学分析思维具有互通性,该方法非常适用于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分析,可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涤湘 吴家权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因其独特的骑楼建筑风貌、粤剧文化以及蕴含丰富的老城区记忆,成为广州重要的旅游地,其中永庆坊街区更成为近年来广州著名的“网红打卡地”。基于游客点评数据,构建“认知—情感”模型,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对永庆坊的游客认知意象进行系统梳理,然后进一步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游客消极情感因素进行逐层编码,分类归纳和总结。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永庆坊认知形象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旅游地氛围”“旅游资源”“旅游活动”“旅游地环境状况”;此外,导致游客消极情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旅游资源体验,其中包括地方小、商业化气息浓厚、缺乏可识别性、同质化问题严重。建议未来恩宁路永庆坊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应在注重保护地方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上,创新规划设计方法、经营管理策略,合理控制商业化程度,在旅游发展和地方文化保护之间取得平衡,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炜
旅游产品竞争的重点是提供符合客户要求的旅游服务,即提高游客所感受到的旅游服务水平。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从旅游产品现有的市场占有率出发,建立了旅游产品服务水平的对比分析模型。通过该模型的分析,可以找出影响游客选择旅游产品服务的关键因素,以此作为改善旅游景区服务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依据,为客户提供更贴近其需求的旅游服务产品。最后以广东增城的5种旅游产品为例进行了示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应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
旅游服务水平 灰色关联度分析 满意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爱莲
国家边界通常被作为政治、经济与文化单元的分界线,对旅游活动造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感知障碍,但是边界旅游障碍问题迄今为止在学界仍然关注程度不高。通过调查发现,由于两国通关口岸规则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边境地区的通关程序、文化差异、安全问题等要素对旅游活动存在严重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国家边境管理有序进行的关键。
关键词:
国家边界 障碍感知 边境规则 中越边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奕爽 邓森文 徐佳
以石牛寨景区旅游者网络游记和官方网站宣传内容为样本,首先运用词频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与语义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官方网站投射及游客感知的石牛寨旅游意象;其次运用内容分析法将照片分为13类,并根据聚合意象地图分析各类照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玻璃桥"、"丹霞风貌"是石牛寨景区最重要的核心旅游吸引物意象;官方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的文本语义网络基本呈现"核心——次核心——外围"的圈层结构;但石牛寨官方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由于身份与立场不同造成双方塑造的旅游意象主体内容存在一定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