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0)
2023(9184)
2022(7645)
2021(7378)
2020(6201)
2019(14537)
2018(14520)
2017(27772)
2016(14949)
2015(17183)
2014(16904)
2013(15914)
2012(14022)
2011(12306)
2010(12060)
2009(10306)
2008(9606)
2007(7929)
2006(6461)
2005(5188)
作者
(38039)
(31661)
(31629)
(30058)
(20260)
(15109)
(14484)
(12541)
(12159)
(11121)
(10969)
(10579)
(9990)
(9894)
(9775)
(9579)
(9490)
(9445)
(9135)
(9083)
(7673)
(7660)
(7654)
(7348)
(7183)
(7146)
(6953)
(6864)
(6376)
(6267)
学科
(57714)
经济(57665)
管理(41152)
(39388)
(33120)
企业(33120)
方法(32223)
数学(29455)
数学方法(28825)
(14589)
中国(14114)
(13516)
理论(12603)
业经(11793)
地方(10212)
教学(9988)
技术(9776)
农业(9605)
(9539)
贸易(9535)
(9242)
(9070)
财务(9017)
财务管理(8995)
(8656)
企业财务(8505)
(8296)
(8192)
教育(7556)
(7548)
机构
学院(196057)
大学(192911)
管理(80673)
(76694)
经济(75176)
理学(71256)
理学院(70572)
管理学(69002)
管理学院(68624)
研究(56018)
中国(40303)
(38374)
科学(33420)
(33173)
业大(28462)
财经(27643)
(27528)
中心(27304)
(27175)
(25533)
(25448)
师范(25273)
(25109)
技术(23834)
经济学(23612)
研究所(23155)
北京(23036)
(21900)
经济学院(21475)
经济管理(21327)
基金
项目(142844)
科学(113975)
研究(106832)
基金(103196)
(88862)
国家(88145)
科学基金(78081)
社会(66567)
社会科(63204)
社会科学(63188)
(57655)
基金项目(54677)
教育(53636)
自然(51361)
自然科(50284)
自然科学(50273)
自然科学基金(49322)
(48136)
编号(44789)
资助(42830)
成果(33990)
重点(32257)
(31974)
(31237)
课题(30784)
(30155)
创新(29050)
教育部(28357)
大学(27893)
科研(27690)
期刊
(72819)
经济(72819)
研究(50853)
中国(35986)
教育(30407)
管理(29891)
学报(26270)
(26251)
科学(25220)
技术(23784)
(23529)
大学(21702)
学学(20319)
农业(16454)
财经(13184)
(12995)
金融(12995)
业经(12979)
经济研究(12099)
(11326)
职业(10927)
统计(10520)
技术经济(9813)
(9693)
问题(9355)
(9112)
科技(8828)
(8627)
决策(8617)
图书(8440)
共检索到265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振刚  陈建国  
目前国内许多IE专业的发展模式还不够完善,因此探索新型的IE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了重点。基于华南农业大学IE专业的现状,参考香港相关大学IE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港式思路的IE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培养过程、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与创新。所提新模式应用到华南农业大学的IE人才培养中,结果表明教学效果总体良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瑛  何辉  
工程造价专业具有实践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阐释、介绍"工学融合工作室"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定位、组织构架、运行机制;分析"工学融合工作室"实现校企资源充分整合、实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现产教真正互促融合等创新点。以期把"工学融合工作室"打造成工程造价能力训练平台、人才培养基地和校企创新平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爱华  张宗国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是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性工作。在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之后,将学期项目、集成化课程体系和分阶段集中式教学模式,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并在此基础上构建"1+0.5+1+0.5"人才培养新模式,可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的方式,有效提升毕业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曲生  
高职高专作为目前我国最主要的高等职业教育阵地,承担着承上启下的责任,需要通过优化结构,明晰定位,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科院校和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和"盲区"。由于文科专业投入少,可以大班额上课,成本低,效益好,办学简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宏  
探究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旨在进一步提高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充分肯定高校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运用问题分析方法客观地看待并揭示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窄口径及职业化倾向、课程内容设置呈现的失衡状态、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评估方式及手段的不尽合理。进而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高校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优化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并改进设计学专业课程内容、建立并完善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与制度。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孔繁森  
在吉林大学实践了工业工程专业的2种不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一种叫市场驱动模式,另一种则称为大学精神导向模式。前者,课程教学主要以团队形式的大作业为主,而后者采用本硕连读的模式。结果表明,前者在满足社会对工业工程师的需求来说是成功的。后者,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宣国萍  
高职教育必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正因如此,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教育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友义  刘国生  王晓敏  
为适应广东玩具行业和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我院根据市场需要于1997年率先在全国申报设置电子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下简称“玩具专业”),并于1998年开始招生。学院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树立能力本位的思想,对玩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智秋  
将小学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是当代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小学教师教育应关注对小学教师特质的研究,对小学教师的培养应强调:在人格上更具情感性和人文性;知识结构上突出综合性;教育教学过程强化技能性和艺术化;思维模式体现半童性等,从而初步形成基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凝练为:综合培养、发展专长、注重研究、全程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翠萍  
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同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彭青龙  
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人才。目前中国高校存在精英型、大众型和混合型3种培养模式。其理论、现实依据是对语言本身的认识和市场需求的分析。3种模式的定位和课程设置各有侧重,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外语人才的立足之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静  
当前,我国高职法学教育过多注重课堂上法律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在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上进展甚微。文章阐述了高职法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产生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若干教育教学实践中可行的改革措施。高职院校应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国家对法律人才的各项要求,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辉作  
高等职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21世纪旅游经济发展需要,要确保培养出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和应变能力的复合型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就必须分析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本文主要结合目前高职旅游教育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以培养应用性和适应性相结合人才的原则,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秀茹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文秘专业既有的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和不适应。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应围绕能力提升的核心要义,注重素质能力、专业能力和辅助能力的同步发展,依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和内容,按照能力层次合理设置课程比例,根据岗位需求突出专业技能侧重,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将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实现文秘专业学以致用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冬  
本文通过对服务外包这一新兴行业的岗位需求特点分析,指出服务外包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并探讨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