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46)
2023(8114)
2022(6949)
2021(6629)
2020(5582)
2019(13100)
2018(12846)
2017(24674)
2016(13159)
2015(14734)
2014(14507)
2013(14190)
2012(12614)
2011(11281)
2010(10620)
2009(9357)
2008(8688)
2007(7076)
2006(5765)
2005(4524)
作者
(36231)
(30466)
(30364)
(28742)
(19241)
(14887)
(13852)
(12154)
(11758)
(10702)
(10575)
(10365)
(9496)
(9421)
(9345)
(9279)
(9161)
(9119)
(8794)
(8730)
(7358)
(7305)
(7292)
(6953)
(6932)
(6797)
(6504)
(6429)
(6191)
(6166)
学科
(53027)
经济(52981)
管理(39089)
(35019)
方法(29348)
(29303)
企业(29303)
数学(26849)
数学方法(26448)
(13182)
(12994)
中国(11615)
(10294)
业经(10252)
地方(10051)
环境(9339)
(9245)
农业(8937)
资源(8716)
(8678)
财务(8638)
财务管理(8618)
技术(8304)
企业财务(8221)
(7981)
贸易(7978)
(7779)
理论(7553)
(7248)
(7205)
机构
大学(177679)
学院(177114)
管理(74688)
(70891)
经济(69548)
理学(65938)
理学院(65307)
管理学(64099)
管理学院(63774)
研究(55637)
中国(40674)
科学(36621)
(36178)
(30289)
(30183)
业大(29121)
中心(27181)
(26717)
财经(25542)
(25380)
研究所(25086)
农业(24042)
(23538)
(22148)
师范(21874)
经济学(21609)
北京(21477)
(21113)
经济管理(19989)
经济学院(19782)
基金
项目(136492)
科学(108179)
基金(100604)
研究(95945)
(89225)
国家(88585)
科学基金(76648)
社会(61561)
社会科(58556)
社会科学(58536)
基金项目(53780)
(53513)
自然(51691)
自然科(50387)
自然科学(50372)
自然科学基金(49427)
(45501)
教育(44275)
资助(41038)
编号(37714)
重点(31029)
(30676)
(29277)
(28640)
成果(27801)
科研(27099)
创新(26920)
国家社会(26159)
计划(26012)
教育部(25922)
期刊
(66085)
经济(66085)
研究(41454)
学报(29879)
中国(29793)
科学(27123)
管理(25276)
(24710)
(23465)
大学(22158)
学学(20972)
农业(17626)
技术(17158)
教育(13944)
资源(12140)
财经(11856)
业经(11040)
(10367)
(10338)
金融(10338)
(10181)
经济研究(10064)
图书(9714)
统计(9465)
技术经济(9160)
问题(9021)
(8767)
科技(8692)
(8227)
理论(7936)
共检索到236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鲁泉  李楠  方舟  陈新军  
西印度洋是世界上重要的作业海域,评价渔业资源利用状态是实现其资源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开发的重要基础。本研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的1950—2018年西印度洋海域渔获量数据,结合渔获种类的营养级(trophic level, TL),分析了69年间西印度洋海域渔获物平均营养级(mean trophic level, MTL)和营养级平衡指数(fishing in balance index,FiB)的变动情况,以此评价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研究表明,1950—2018年西印度洋海域渔获量呈上升趋势,按其渔获量增长趋势可划分为1950—1982年、1983—2005年和2006—2018年3个阶段,其中长头小沙丁鱼(Sardinella longiceps)渔获量最高。渔获物MTL呈先下降后上升再稳定的变动趋势,按渔获量划分的3个阶段,其MTL分别为3.49±0.14、3.71±0.06和3.71±0.03,高营养级渔获物(TL>3.25)的MTL分别为4.04±0.04、4.09±0.04和4.13±0.01,高营养级渔获物(TL>3.25)的平均营养级与总渔获物的平均营养级变化趋势相似。FiB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3个阶段的平均值分别为0.0998±0.1659、0.8041±0.1849和0.9782±0.0670。分析认为,1950—1982年西印度洋海域早期渔获量相对较低,并随着长头小沙丁鱼等低营养级渔获量的增加,MTL和FiB呈波动下降趋势;1983—2005年,随着高营养级渔获量的增加,MTL和FiB呈逐渐升高趋势;2006—2018年,MTL和FiB相对稳定处在一个高位值。研究表明,目前西印度洋海域渔业资源状况良好,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该海域仍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忠  杨文波  陈新军  丁琪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1950~2012年东南大西洋渔获量连续统计数据,结合Fishbase提供的相关渔获物的营养级(TL),探讨了63年间东南大西洋渔获量平均营养级(MTL)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判断东南大西洋渔业资源状况。研究认为,MTL变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1950~1963年,MTL呈现下降趋势,降低至历史最低点的2.80;(2)1963~1972年,MTL呈现急剧上升趋势,增至第一个高峰值3.49;(3)1972~2012年大部分年份(85.4%)MTL都在3.30~3.50之间波动,其中199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的3.60。东南大西洋渔获物Fi B指数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琪  陈新军  李纲  方舟  
可持续利用评价是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基础。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1950-2010年西北太平洋渔获生产统计数据,结合Fishbase提供的相关鱼种的营养级(TL)以及Sea Around Us Project Database提供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的营养级,探讨61年期间西北太平洋渔获物平均营养级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判定其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研究认为,西北太平洋渔获物平均营养级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1950-1961年,其渔获物平均营养级基本保持不变,稳定在3.40~3.45间;1962-1973年,平均营养级呈振荡上升并达到历史最高值的3.58;1974-1987年,平均营养级由最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亚楠  戴小杰  朱江峰  耿喆  夏萌  何珊  
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是最具经济价值的热带金枪鱼类,其资源状况一直是区域性金枪鱼渔业管理组织关注的重点。由于多种渔业作业、捕捞船队构成复杂,印度洋大眼金枪鱼的历史渔获量统计存在一定的偏差(Bias),但国际上近些年开展资源评估时都忽略了这一偏差。本研究根据1979~2015年的年渔获量、年龄结构渔获量及相对丰度指数数据,运用年龄结构资源评估模型(ASAP)对印度洋大眼金枪鱼资源进行评估,重点考查渔获量的不确定性(观测误差和统计偏差)对资源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当前资源总体没有过度捕捞,但2015年初显示轻微的过度捕捞,通过对比基础模型与8个灵敏度分析模型的评估结果发现,渔获量观测误差(CV)的预设对资源开发状态的判断有一定的影响。当渔获量统计偏差调整量为15%时(即历史渔获量被低估了),评估结果与基础模型基本一致;统计偏差调整量为20%时,评估结果有过度捕捞的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资源评估模型中渔获量观测误差的设定和历史渔获量统计偏差均会对评估结果产生影响,后者更为明显,因此,二者均不能忽略。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鲁泉  李楠  方舟  张忠  陈新军  
西印度洋是海洋捕捞作业的重要海域,分析捕捞方渔获种类组成和渔获量是评价渔业资源利用状态的基础,也是确保其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支撑。研究根据FAO提供的1950—2019年西印度洋海域渔获量统计数据,采用优势分析法(Dominance analysis),分析了70年间主要捕捞方的渔获种类和渔获量组成,比较不同时间序列下主要捕捞方和种类对渔获量的贡献率。研究表明,西印度洋海域渔获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突变点检测及渔获量增长趋势可划分为1950—1982年、1983—2005年和2006—2019年3个阶段。研究分析表明,各阶段累计渔获量前十的渔获种类、捕捞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耿喆  朱江峰  夏萌  马璐璐  
运用数据缺乏方法,即基于资源衰减的可持续渔获量估算模型(DCAC),结合Monte Carol模拟,对印度洋大青鲨(Prionace glauca)的可持续渔获量进行估计。结果表明,若大青鲨资源衰减比率(Δ)为正值,当自然死亡系数M增大或最大可持续产量对应的捕捞死亡系数(F_(MSY))与M的比值c增大时,可持续渔获量估算值(Y_(sust))增大;若Δ接近零甚至为负值,当M或c增大时,Y_(sust)呈减小趋势。资源丰度指数的选择对DCAC结果有较大影响,基于日本延绳钓渔业1998—2014年和2001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田思泉  钱卫国  陈新军  
根据2003年9-11月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资源的调查数据,应用统计的方法对鸢乌贼的钓捕技术作了初步研究。调查发现,手钓产量明显高于机钓产量。日产量多数在5t以上,手钓与机钓的比值大约为4∶1;而当日产量低于0.5t时,机钓产量高于手钓产量。鸢乌贼的脱钩率较高,机钓脱钩率平均达45%以上,手钓脱钩率也在7%~12%间,其中主要为水中脱落和触须脱落。统计分析表明,不同机钓钩和手钓钩类型,其脱钩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类型手钓钩,其渔获率也存在显著差异。从作业位置来看,其渔获率和产量分布在统计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如何降低鸢乌贼的脱钩率成为今后钓捕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丁琪  陈新军  李纲  方舟  
高强度的捕捞努力量和渔业管理不力等因素导致全球范围内传统渔业资源的衰退,近年来渔获物平均营养级(MTL,Mean Trophic LeveL)作为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渔业管理评价指标被普遍应用。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MTL在渔业资源评价中的研究进展。已有研究显示,MTL能够利用已知渔获数据来分析,且参数化较为简便,在评价渔业可持续性中优势明显。受以渔获量作为生态系统指标、营养级(TL,Trophic LeveL)随体长的变化、渔获统计数据质量、低TL种类的过多捕捞和海域环境富营养化等因素的影响,在评估渔业资源利用状况时,需将MTL与剔除TL小于3.25物种下的3.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鲁泉  方舟  李楠  陈新军  
印度洋是重要的海洋渔业生产区域,几十年来其海洋渔获量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科学预测其未来渔获量趋势,对发展我国远洋渔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研究利用2000—2016年印度洋渔获量数据,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分析了影响其总渔获量的主要渔获类别,建立多种GM模型(Grey Model)并进行比较,并利用2017年与2018年的数据进行验证,得到的最优GM模型用来预测了2019—2025年印度洋总捕捞渔获量。结果显示,影响印度洋总渔获量的主要类别有底层鱼类、甲壳类、中上层鱼类、其他海洋鱼类和头足类,其灰色关联度均在0.70以上,经过筛选得到的最优预测模型为GM(1,5)和GM(1,6),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83%和1.90%,灰色关联度均在0.9以上。2017年和2018年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78%和3.42%。2019—2020、2021—2025年印度洋总渔获量预测值分别为在1 186~1 290万t、1 227~1 324万t,其主要渔获量增加可能来自中上层鱼类、头足类以及底层鱼类等。研究认为,十四五期间印度洋总渔获量的增长幅度有限,总增长量在80万t以内,基本处于充分开发阶段,建议未来应严格控制渔业发展规模,确保印度洋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为峰  崔雪森  樊伟  
根据印度洋金枪鱼管理委员会IOTC的金枪鱼生产数据库,对1967~2004年间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主要渔获种类的产量按年进行汇总和基于5度格网进行了空间上的统计,采用GIS软件制作了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主要渔获种类的捕捞产量的地理空间分布图,分析了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和剑鱼Xiphias gladius是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渔获种类,其产量之和占到总产量的90%,这4种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渔获种类从1967~2004年的产量均呈上升趋势,但产量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冯波  陈新军  许柳雄  
利用广义线性模型,以年、季节、海区、渔具结构以及渔具材料等效应为主要因子,假设5种方案对日本在印度洋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延绳钓渔获率进行标准化。结果显示,这5种方案对渔获率的变化都具有较好的解释率。其中方案3的解释率最高,达到68%。主效应中,渔区、季节、年份具有最大的F值,表明它们能够解释剩余方差中的最大部分;交互项中,渔区与季节、主绳材料和支绳材料也具有较大的F值。这种情况与日本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数据标准化的结果很相似。考虑每栏钩数的信息时,可使总方差的解释率提高8%~9%。当分别用每月每次投钩数≥5000钩和≥10000钩筛选的数据拟合模型时,可使总方差的解释...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袁红楼  
一解放以来,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不含台湾省,下同)从1956年的264.8万吨。逐年增长到1990年的1236.2万吨。35年增长了4.67倍,平均每年增长27.76万吨,年平均递增率达4.64%。35年中,可分4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阶段从1956年到1965年的10年中,年水产总产量约在230~300万吨之间波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忠  陈新军  余为  
中东大西洋是世界重要的渔业捕捞区域,分析其渔获组成以及不同捕捞国家和地区的渔获量情况,有利于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根据1950—201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中东大西洋海域渔获量数据,采用优势分析法(dominance analysis),对中东大西洋海域及不同年代沿海和非沿海国家和地区的渔获量和渔获种类组成及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中东大西洋渔获量整体呈增长趋势,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筛鲱(Ethmalosa fimbriata)、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圆鲭(Scomber colias)等4种鱼类是该海域的优势种,对渔获量贡献度高,各年代平均合计贡献度为52.06%。在中东大西洋沿海国和地区(以下简称“沿海国和地区”)中,摩洛哥、塞内加尔、加纳、喀麦隆、尼日利亚等5个国家和地区对该海域贡献度高,各年代平均合计贡献度为65.07%,其中,摩洛哥和塞内加尔在每个年代的贡献度均大于10%。欧盟、俄罗斯(苏联)、日本是中东大西洋非沿海国和地区(以下简称“非沿海国和地区”)的主要贡献来源,各年代平均合计贡献度为82.71%,其中,欧盟在各年代平均合计贡献度近60%。中国大陆在该海域的累计渔获量仅55.71万t,不到日本的18%。研究认为,中东大西洋渔业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过度捕捞或者开发,建议科学制定渔业管理措施,适当降低捕捞强度,合理开发沙丁鱼、头足类等主要渔获物种,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中东大西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玉贵  赵丽丽  刘燕飞  
当前,全球渔业资源呈衰退趋势,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尽管影响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度与环境容量、人口和经济、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及文化和制度,但是,其中的部分因素所综合表现出来的捕捞能力过剩则是导致全球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探讨捕捞能力过剩的原因。本文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而水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及渔业补贴政策等导致捕捞能力过剩,但导致捕捞能力过剩的根源在于渔业资源的自有准入制度。为了压缩捕捞能力,渔业管理部门采取了众多措施,但税收和资源租金措施难以贯彻执行,而捕捞许可证制度和渔船回购制度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捕捞能力过剩问题,因此,仅能将其作为捕捞...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显森  孙珊  戴芳群  李桥  金显仕  
根据2000年9月至2002年8月两年的中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探捕调查结果,对延绳钓渔获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延绳钓渔获物以金枪鱼为主,大眼金枪鱼(Thun-nusobesus)等3种金枪鱼的渔获量占总渔获量75·9%。“海欣”船延绳钓作业的平均日产量为(994·8±19·9)kg/d,上钩率为(12·5±0·3)ind/103钩。主要目标鱼种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albacares)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466·9±13·9)kg/d和(190·6±7·2)kg/d。探捕期间日产量的月间差异显著(P<0·001),6~8月为渔发汛期,日产量较高;2~5月为相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