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8)
- 2023(11270)
- 2022(9564)
- 2021(9219)
- 2020(7845)
- 2019(18289)
- 2018(17864)
- 2017(34068)
- 2016(18124)
- 2015(20370)
- 2014(19889)
- 2013(19653)
- 2012(18062)
- 2011(16228)
- 2010(15775)
- 2009(14236)
- 2008(13865)
- 2007(11445)
- 2006(9629)
- 2005(8452)
- 学科
- 济(79567)
- 经济(79487)
- 管理(49706)
- 业(47733)
- 方法(40773)
- 企(39050)
- 企业(39050)
- 数学(36721)
- 数学方法(36271)
- 中国(22477)
- 财(19327)
- 农(19106)
- 贸(16744)
- 贸易(16738)
- 学(16649)
- 易(16355)
- 业经(14978)
- 制(13676)
- 农业(12427)
- 地方(12238)
- 务(11899)
- 财务(11865)
- 财务管理(11839)
- 环境(11315)
- 企业财务(11287)
- 和(11240)
- 银(11127)
- 银行(11086)
- 融(11069)
- 金融(11067)
- 机构
- 大学(260904)
- 学院(255878)
- 济(113594)
- 经济(111882)
- 管理(100215)
- 研究(89744)
- 理学(88269)
- 理学院(87251)
- 管理学(85622)
- 管理学院(85144)
- 中国(67795)
- 科学(54645)
- 京(54206)
- 财(49054)
- 所(44223)
- 农(42037)
- 研究所(41089)
- 财经(40930)
- 中心(40081)
- 业大(38304)
- 经(37758)
- 经济学(37012)
- 江(34692)
- 北京(33779)
- 经济学院(33505)
- 农业(33089)
- 院(32918)
- 范(32408)
- 师范(32027)
- 财经大学(31038)
- 基金
- 项目(183482)
- 科学(147000)
- 基金(139439)
- 研究(129083)
- 家(123237)
- 国家(122355)
- 科学基金(105451)
- 社会(85867)
- 社会科(81646)
- 社会科学(81628)
- 基金项目(73252)
- 自然(69374)
- 自然科(67894)
- 自然科学(67868)
- 省(66920)
- 自然科学基金(66711)
- 教育(59645)
- 划(58414)
- 资助(57904)
- 编号(47921)
- 部(42779)
- 重点(41968)
- 发(38608)
- 创(38157)
- 成果(37728)
- 国家社会(37566)
- 教育部(36861)
- 科研(36232)
- 创新(35909)
- 人文(34770)
共检索到360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继龙 曹坤 丁放 杨文波 沈公铭 李应仁
为了解我国东部海域(渤海、黄海和东海)和南海的鱼类生态结构和渔业资源变化特征,本研究在1983—2013年中国海洋渔船渔获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将渔获物中的鱼类按照营养级归类,然后计算其平均营养级(TL)和Fi B指数,并结合海洋捕捞作业方式,对鱼类的营养级结构长期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东部海域捕捞的25种主要鱼类渔获中,31年间TL呈现下降趋势,低营养层级鱼类比例增长了60%,中营养层级鱼类比例增长了129%,高营养级鱼类则下降了近51%;而在南海,31年间TL变化不明显,低营养级鱼类比例下降了6%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高梦娟 穆川川 高彦洁 宋明毅 李敏 任中华 吕振波
本文基于1979-2020年山东近海气候环境要素和毛虾渔获量数据,运用方差膨胀因子、随机森林模型、广义线性可加模型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山东近海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化对伏季休渔制度实施前后毛虾渔获量的影响,筛选影响山东近海毛虾渔获量的关键气候因子。研究表明,山东近海毛虾渔获量与捕捞努力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黄渤海海表温度是影响山东近海毛虾渔获量变动的重要环境要素,毛虾渔获量与黄渤海海表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毛虾渔获量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毛虾种群变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可为评估山东省毛虾最大捕捞量、配额制定及为毛虾专项捕捞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袁红楼
一解放以来,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不含台湾省,下同)从1956年的264.8万吨。逐年增长到1990年的1236.2万吨。35年增长了4.67倍,平均每年增长27.76万吨,年平均递增率达4.64%。35年中,可分4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阶段从1956年到1965年的10年中,年水产总产量约在230~300万吨之间波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显森 吴亚飞 尤宗博 张海鹏 孙珊 孙中之 朱建成
为研究渤海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三重刺网的捕捞性能,以河北省昌黎县的口虾蛄三重刺网为基础,于2013年4、5、7月在河北省秦皇岛近海进行50 mm、55 mm、60 mm和65 mm 4种网目尺寸的三重刺网作业性能比较实验,并与60 mm网目单片刺网和底拖网进行渔获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重刺网具有捕获渔场中绝大多数渔业种类的能力,选择能力较差。春季的渔获种类19种,为渤海近岸底层种类;夏季的渔获种类19种,除了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和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等底层鱼类外,还有日本鲭(scOmber jaPOn...
关键词:
三重刺网 渔获选择性 捕捞性能 幼鱼损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忠 陈新军 余为
西非海域包括中东大西洋和东南大西洋两个渔区,是全球重要的渔业生产区域,科学预测其未来渔获量变化趋势,有利于该海域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开发。根据2000—202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的渔获量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灰色预测理论,分别分析了影响中东大西洋和东南大西洋总渔获量的主要渔获类别,建立多种GM (1,N)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2018—2020年渔获量数据进行验证,获得最优GM(1,N)模型预测2021—2025年中东大西洋和东南大西洋总渔获量。本研究分析发现两海域最优预测模型均为GM(1,6),模型预测值与原始值的灰色关联系数均最大,分别为0.825和0.867,平均相对误差均为最小,分别为2.705%和1.734%;2018—2020年渔获量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63%和8.24%;2021—2025年中东大西洋和东南大西洋总渔获量预测值分别为497.67~588.79万t和138.20~147.41万t。研究认为,中东大西洋总渔获量在十四五期间最多增长约为48万t,增长幅度较小,建议加强资源养护、管控捕捞规模,制定和实施禁渔期等有效管理养护措施,建立科学合理渔业合作机制;东南大西洋总渔获量呈平稳波动状态,建议加强重点鱼种的养护管理,深化区域渔业合作,适当扩大捕捞海域范围,实现渔业可持续利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跃中 贾晓平 林昭进 孙典荣
为了解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动对东海带鱼渔业产量的共同影响,对1956—2006年东海带鱼渔获量进行了分析。东海带鱼渔获量时间序列可划分成变化趋势和年间变动。变化趋势主要归因于捕捞努力量的单调增长,Fox模型拟合结果,东海带鱼渔获量与捕捞努力量关系显著(P<0.01)。移除趋势后,其年间变动与陆地降水、季风风速、海表水温和热带气旋影响指数相关(P<0.05)。结果表明,气候变动影响到东海带鱼渔获量年间变动:陆地降雨和径流携带大量营养盐进入沿岸生态系统;而季风则驱动营养盐的扩散和循环,影响着营养盐的利用效率;水温的升高不仅有利于带鱼的性腺发育与成熟,还能增加带鱼的饵料供应;热带气旋所形成的水团流动、风...
关键词:
带鱼 渔获量 捕捞努力量 气候变动 东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铄 秦曼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我国1996—2012年省域近海捕捞业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以之为基础推测了近海渔业资源衰退速度,并对各省份技术效率演变趋势及省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加速,近年来年衰退率为5.6%以上,各省域近海捕捞业技术效率差异显著且不收敛。本文提出了近海捕捞业要素投入每年按一定比例消减、捕捞能力消减分省设立目标、加大资源增殖放流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鲁泉 李楠 方舟 张忠 陈新军
西印度洋是海洋捕捞作业的重要海域,分析捕捞方渔获种类组成和渔获量是评价渔业资源利用状态的基础,也是确保其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支撑。研究根据FAO提供的1950—2019年西印度洋海域渔获量统计数据,采用优势分析法(Dominance analysis),分析了70年间主要捕捞方的渔获种类和渔获量组成,比较不同时间序列下主要捕捞方和种类对渔获量的贡献率。研究表明,西印度洋海域渔获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突变点检测及渔获量增长趋势可划分为1950—1982年、1983—2005年和2006—2019年3个阶段。研究分析表明,各阶段累计渔获量前十的渔获种类、捕捞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波 唐启升
捕捞渔业生物群体的生产活动是发挥渔业碳汇功能和增汇的3种基本方式之一,其中,水生植物作为典型的碳汇生物,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此,本研究采用碳含量法对1979―2020年中国近海渔业生物捕捞群体总碳汇和净碳汇进行了评估。总碳汇是通过捕捞产量和捕捞群体的碳含量估算捕捞群体的移出碳量,再根据食物网机制和各营养层级的生态转换效率,最终估算摄食的浮游植物碳含量;净碳汇是捕捞移出碳和储存碳之和,可根据占总碳汇的比例计算。随着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和管理的加强,40多年来,我国近海渔业生物捕捞群体碳汇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本研究计算的总碳汇量从1979年的1458万t快速上升到1999年的6330万t,2020年下降至4983万t,其中,近3年(2018―2020年)平均每年为5246万t,约为近海贝藻养殖总碳汇的8倍;净碳汇量从1979年的511万t快速上升到1999年的2215万t,2020年下降至1744万t,其中,近3年(2018―2020年)平均每年为1836万t,约为近海贝藻养殖净碳汇的4倍。针对提高碳汇评估准确性和加强碳汇扩增,文末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跃中 孙典荣 林昭进 王雪辉 贾晓平
渔获量的变化不仅受捕捞作用的影响,还与气候变动有关。本研究采用1956 2006年黄渤海带鱼渔获量数据,分析带鱼渔获量变动对捕捞压力和气候因素的响应。带鱼渔获量可分解成变化趋势和年间变动。变化趋势主要由捕捞压力的增加而引起,Fox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带鱼渔获量与捕捞努力量的回归关系显著(P<0.01)。移除渔获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后,渔获量变动与黄海冬季季风、东海夏季季风、黄河流域和黄渤海沿岸降水呈显著的正偏相关(P<0.02),与黄海海表温度、黄海夏季季风、渤海夏季及冬季季风呈显著的负偏相关(P<0.05)。这种相关关系表明,气候因素影响到黄渤海带鱼渔获量的年间变动。陆地降水和径流给黄渤海海域输...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严利平 杨林林 刘尊雷 程家骅
根据1999~2014年秋季东海海域底拖网调查资料,构建底层鱼类长度谱,以时间序列长度谱的斜率作为捕捞强度变化程度的指标值,分析比较东海区历史上捕捞强度的变化状况,考察伏季休渔的管理措施是否起到所期望的降低捕捞强度的潜在效果。结果表明,16年间小个体鱼类的资源丰度呈现增加趋势,大个体鱼类的资源丰度呈现减少倾向,但两者的增减相对稳定(P>0.05);时间序列长度谱斜率也呈现变陡态势,但相对平稳(r_s=-0.42,P>0.05)。伏季休渔的渔业管理制度能够减缓或阻止了捕捞强度的进一步加剧,但没有实现所期望的降低捕捞强度的初衷,其原因在于伏季休渔结束开捕后捕捞强度骤然增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因伏季休...
关键词:
长度谱 伏季休渔效果 捕捞强度 东海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阎永祥 王民诚 潘生弟
根据鹰爪虾的行为习性和鹰爪虾张网的渔法特点,设计了网型较大、结构合理、工艺有所改进的手编型和剪裁型两种新鹰爪虾坛张网。水池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手编型试验网的网口单位面积迎流阻力是原生产网的70%~76%,剪裁型试验网的网口单位面积迎流阻力是原生产网的64%~66%。1993~1994年春汛海上捕捞生产对比试验,手编型试验网比原生产网增产30.1%~61.6%,剪裁型试验网比原生产网增产43.3%。据两年海上试验期间随机取样10次共29组渔获物样品测定的结果:试验网比原生产网少捕鹰爪虾幼虾23.7%,春汛期间渔获物中鱼类不多,经济鱼类更少。作业中自网囊释放的幼鱼、幼虾在18、30、54小时后基本上...
关键词:
鹰爪虾,张网,技术改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波
本研究通过对2010~2011年渤海大面调查所获得的渔获物进行胃含物分析,了解当前渤海鱼类的食物关系及其变化。结果显示,渤海生态系统的27种鱼类有12种低营养级鱼类、12种中营养级鱼类和3种高营养级鱼类,包括了杂食性鱼类、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混合动物食性鱼类和鱼食性鱼类,各鱼种营养级较20世纪90年代变化不大。3种高营养级鱼类均为鱼食性鱼类,饵料生境宽度值均很低,属于狭食性鱼类;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是渤海饵料生境宽度最大的2种鱼,同时也是当前渤海生态系统食物网中最重要的饵料种类,其广食性有利于食物网各营养层次的物质、能量流动。当前渤海食物网中浮游食物链削弱,主要食物链转变为"植物、有机碎屑→鼓虾→鱼类"和"底栖动物→虾虎鱼、小黄鱼→大型经济鱼类"。
关键词:
渤海 鱼类 食物组成 营养级 食物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晔
CPTPP是目前世界水平和标准最高的自由贸易协定,2021年9月16日,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CPTPP第20.16条专门涉及海洋捕捞渔业,海洋捕捞渔业已成为CPTPP关注重点。中国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中都没有专门涉及环境保护的章节,更没有与海洋捕捞渔业相关的内容,CPTPP势必会对中国海洋捕捞渔业产生影响。CPTPP中有关渔业补贴的条款,很可能发展成为贸易壁垒,而CPTPP中有关IUU的条款可能进一步推进中国打击IUU捕捞的力度,但是也可能演变为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海洋捕捞渔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CPTPP,建议加强原产地管理、增进各部门协调、构建可追溯体系、推进认证企业发展扩大国际互认、加强国际履约和谈判团队建设等。
关键词:
CPTPP 渔业补贴 IUU 应对措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议 王晓磊 马毅
《物权法》明确了捕捞权和养殖权的用益物权属性,并规定其受法律保护。但依据我国现有渔业法律制度,实施《物权法》有关保护捕捞权的法律规定还存在一定困难。通过比较分析《物权法》和《渔业法》及相关法规对捕捞权的规定,考察造成捕捞权损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我国捕捞权保护制度的路径选择:(1)将近岸海洋渔场和内陆水域渔场按县级或县级以下基层行政区域进行划分,确定给所属区域内的传统捕捞渔民专属使用,从而明确捕捞权主体和客体,为建立捕捞权保护制度提供基础。(2)建立捕捞权损害评估体系,制定捕捞权损害赔偿、补偿标准,规范捕捞权损害赔偿、补偿程序,健全和完善捕捞权损害赔偿、补偿制度。
关键词:
捕捞权 物权法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