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0)
2023(7425)
2022(6378)
2021(5933)
2020(5041)
2019(11558)
2018(11257)
2017(21745)
2016(11298)
2015(12291)
2014(11755)
2013(11094)
2012(9705)
2011(8343)
2010(7619)
2009(6370)
2008(5663)
2007(4217)
2006(3079)
2005(2139)
作者
(27824)
(23443)
(23285)
(22336)
(14919)
(11196)
(10686)
(9337)
(8963)
(8077)
(7873)
(7834)
(7412)
(7212)
(7082)
(6947)
(6885)
(6849)
(6839)
(6695)
(5489)
(5454)
(5446)
(5414)
(5245)
(5238)
(4990)
(4796)
(4700)
(4602)
学科
(44199)
经济(44163)
管理(31653)
(29623)
方法(25607)
(24628)
企业(24628)
数学(23604)
数学方法(23272)
(11435)
(10495)
中国(9778)
业经(9404)
(7882)
财务(7851)
财务管理(7836)
(7539)
企业财务(7476)
地方(7443)
(7394)
贸易(7392)
(7210)
技术(7164)
农业(7163)
环境(6870)
(6289)
产业(6000)
(5755)
理论(5723)
(5593)
机构
大学(142406)
学院(141850)
管理(61701)
(59400)
经济(58516)
理学(55455)
理学院(54923)
管理学(53873)
管理学院(53602)
研究(41558)
中国(30855)
(27009)
科学(25827)
(25088)
财经(21673)
中心(21332)
业大(20955)
(20141)
(19878)
经济学(18966)
(18258)
(18055)
经济学院(17437)
(17374)
师范(17127)
研究所(17093)
财经大学(16740)
经济管理(16716)
(16398)
商学(16121)
基金
项目(113532)
科学(92072)
基金(86275)
研究(81364)
(75516)
国家(74981)
科学基金(66605)
社会(53972)
社会科(51519)
社会科学(51508)
基金项目(46475)
自然(44286)
自然科(43348)
自然科学(43340)
(43267)
自然科学基金(42547)
教育(37318)
(37079)
资助(34206)
编号(31694)
重点(25597)
(25546)
(24610)
(23902)
国家社会(23619)
科研(23150)
创新(23064)
成果(22881)
教育部(22303)
人文(22080)
期刊
(50648)
经济(50648)
研究(33005)
管理(20812)
学报(20444)
科学(19597)
(19466)
中国(19037)
大学(16105)
学学(15379)
(15132)
技术(13547)
农业(10892)
财经(9957)
教育(9685)
(8666)
金融(8666)
业经(8657)
(8537)
经济研究(8479)
统计(7607)
资源(7262)
理论(7091)
问题(7068)
(6898)
技术经济(6729)
财会(6624)
实践(6606)
(6606)
图书(6592)
共检索到179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国庆  罗俊荣  唐峰华  樊伟  宋学锋  杨超  张衡  
根据我国2010—2019年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捕捞渔船的生产资料,分析了南极海域48渔区南极磷虾渔场的分布特点,采用重心迁移轨迹模型和标准差椭圆(SDE)模型探讨了南极磷虾的渔场变动特征和规律。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捕捞量主要集中在48.1亚区,占比为70.30%,48.2亚区和48.3亚区的产量相差很小,占比分别为14.28%和15.42%;年间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曲线上升,最小值为2012年,最大值为2019年;月间CPUE先增后降,最小值为1月,最大值为6月。48.1亚区的年间和月间渔场重心均往西南方向移动;48.2亚区年间的渔场重心东移,但移动范围较小,月间规律不强;48.3亚区年间渔场重心南移,月间渔场重心向西北移动。经SDE分析可知,48.1亚区渔场分布范围最广、离散程度最大,48.3亚区渔场方向性最强、向心力最明显。48.1亚区渔场重心主要分布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48.2亚区渔场重心分布于南奥克尼群岛东侧,48.3亚区渔场重心分布于南乔治亚群岛东北侧。聚类结果表明,48.1亚区年间渔场重心均较为集中,48.2和48.3亚区除2017年外,其他年间渔场重心较为集中。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显森  张吉昌  赵宪勇  左涛  朱建成  王新良  徐国栋  孟涛  徐玉成  张鹏  应一平  孙珊  
根据2013年1–9月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福荣海"轮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数据,以3n mile/h拖曳获得的产量作为CPUE指标,对南极磷虾资源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6月的月均CPUE值相对稳定,7–9月逐月下降。各渔区中平均CPUE值以48.1区最高,为(25.12±31.04)t/h;48.3区最低,为(11.49±12.06)t/h;CPUE值的波动幅度48.1区大于48.2和48.3区。48.1区的南极磷虾群主要分布于0–100 m水层,CPUE值以25–50 m水层为最高;48.2区虾群主要分布于50–150 m水层,CPUE值以100–150 m水层最高;48.3区虾群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显森  张吉昌  赵宪勇  左涛  朱建成  王新良  徐国栋  孟涛  徐玉成  张鹏  应一平  孙珊  
根据2013年1–9月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福荣海"轮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数据,以3n mile/h拖曳获得的产量作为CPUe指标,对南极磷虾资源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6月的月均CPUe值相对稳定,7–9月逐月下降。各渔区中平均CPUe值以48.1区最高,为(25.12±31.04)t/h;48.3区最低,为(11.49±12.06)t/h;CPUe值的波动幅度48.1区大于48.2和48.3区。48.1区的南极磷虾群主要分布于0–100 m水层,CPUe值以25–50 m水层为最高;48.2区虾群主要分布于50–150 m水层,CPUe值以100–150 m水层最高;48.3区虾群主...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董思宋  朱国平  
为了解自愿限制区(VRZ)的建立对南极磷虾渔业及渔场选择所造成的影响,将CCAMLR 48.1亚区南极磷虾渔场分为8个区域,在原有VRZ基础上构建了模拟限制区,分析了VRZ设立前后不同区域内渔船作业产量和效率的时空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渔业捕捞行为均发生在40 km限制区基线内。随着VRZ的设立,渔场分布逐渐向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移动,48.1亚区内产量下降,作业时长呈现缩短趋势,作业效率有所降低。若48.1亚区的区域管理沿模拟限制区发展,则会导致磷虾渔业可作业时长缩短,可选择渔场减少,捕捞成本升高,作业效率显著降低。为此,建议我国应大力发展连续泵吸作业方式,提升渔场掌控能力,加强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平  徐怡瑛  夏辉  李莹春  朱小艳  徐鹏翔  孟涛  许柳雄  
掌握南极磷虾渔业行为及渔场变动信息可为模拟渔业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提供非常重要的支撑。基于渔业科学观察员收集的2009/2010-2011/2012渔季中国南极磷虾渔业数据,利用渔场重心指标,分析了中国南极磷虾渔业渔场变动及渔船的行为模式。结果表明,从作业网次上来讲,2009/2010-2011/2012渔季期间,中国南极磷虾渔业主要渔场由48.1小区转向48.2小区,但产量变化却呈相反的趋势。尽管作业位置分布于6个精细管理单元中,但旬别渔场重心集中在4个精细管理单元中(APDPW,APDPE,APBSE和SOW)。中国南极磷虾渔业渔场选择不仅受到本地磷虾丰度的影响,同时还受到预定的决策,渔船条...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国平  朱小艳  孟涛  徐怡瑛  许柳雄  
基于南极磷虾渔业科学观察员收集的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体长数据,将研究区域划分成经纬度10'×10'小尺度单元,分析了利文斯顿岛西南部水域2012年秋冬季南极大磷虾体长分布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0个单元的平均体长范围为35.3~51.0 mm,其中最小体长为23.1 mm,最大体长为61.0 mm,各单元间体长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由秋末转至冬初,南极大磷虾平均体长及优势体长范围均呈逐渐减小趋势。14~16时和22~24时南极大磷虾个体较小,而4~6时、8~10时以及20~22时的南极大磷虾则以大个体为主。一半以上(72%)的样本分布于40~80 m水层。80 m以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晓明  朱国平  
南极磷虾作为南极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磷虾渔场时空演变规律对于磷虾海洋生态功能影响及其资源管理十分重要。本研究利用我国磷虾渔业生产数据,按照月份组合,针对南极半岛北部磷虾渔业,采用点模式方法,利用3个空间因子:经度、纬度和离岸距离,获得各月磷虾资源分布最佳点模式模型和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并以最佳点模式模型推知可能潜在的渔场分布。结果显示,(1)12月磷虾渔场离岸距离最大(为45 km),随后,渔场逐渐向南设得兰群岛岸线逼近,至3月时渔场离岸最近,3月之后,磷虾渔场逐渐远离海岸线,4月和5月渔场离岸距离大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国庆  宋学锋  徐博  杨嘉樑  李帅  饶欣  黄洪亮  张衡  
南极磷虾是南极海域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是南极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其渔场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明晰南极半岛北部水域磷虾渔场的变动情况,本研究根据中国2010—2020年南极磷虾渔业统计资料,运用全局Moran’s I指数和热点分析对该水域磷虾渔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南极半岛北部水域磷虾渔获量在空间分布上由分散演变为集中,由南设得兰群岛(South Shetland Islands,SSI)北侧逐渐过渡到布兰斯菲尔德海峡(Bransfield Strait,BS),高值均沿陆地分布。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高值主要发生在SSI北侧和BS内靠近南极半岛一侧,沿陆地分布。2010—2020年南极半岛北部水域磷虾渔场呈显著空间聚集性,2014、2015、2016、2018和2020年的空间自相关性相对较弱。磷虾渔场分布的热点区和冷点区时空演变特征明显,热点区由SSI北部逐渐向BS内迁移,SSI北部逐渐由热点区变为冷点区,而BS内逐渐由冷点区转变为热点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慧  朱国平  
南极磷虾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其资源分布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为了分析不同空间尺度对南极磷虾资源空间格局的影响,实验利用1996—2011年南极半岛海域的南极磷虾生物量数据,通过全局Moran’s I、Geary’s C与Ripley’s K函数对该资源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空间指标进行变点检测。结果显示,全局Moran’s I值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而降低,Geary’s C值先增大后降低。广义估计方程的结果显示,空间尺度和距离均对K′值有着显著的影响。研究表明,南极半岛海域南极磷虾呈现高密度聚类分布,但资源聚集程度随空间尺度的增加而减弱。基于多种检测方法的变点分析结果显示,25′×25′是多个空间指标发生质变的空间尺度,可作为1′×1′~60′×60′尺度内此类研究开展比较分析的尺度阈。本研究探讨了南极磷虾资源空间分布的尺度效应,为进一步开展区域性南极磷虾资源时空分布以及渔场形成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樊伟  伍玉梅  陈雪忠  黄洪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思宋  孔群群  朱国平  
南极磷虾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具有重要的商业开发潜力,但其集群的类型与分布存在较大时空异质性,这增加了南极磷虾资源评估的难度,也对南极磷虾渔业的海上作业与企业生产安排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为了探究布兰斯菲尔德海峡渔场内南极磷虾的集群分布和结构特征,提高渔船作业效率,基于渔船采集的声学数据,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昼夜差异和集群结构。结果发现,2020年秋季南极磷虾集群主要出现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南侧的陆架水域,秋季集群数量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带状集群和散点状集群数量最多,大部分集群出现在0~150 m深的水层,但贴近海底的水层也存在部分南极磷虾集群。南极磷虾集群昼夜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总体呈现昼浮夜沉的反向昼夜垂直移动特征。白天以带状高密度集群为主,夜间则以低密度散点状集群为主。集群内资源量和集群长度呈正相关。研究表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白天的带状集群适合渔船捕捞。研究南极磷虾集群的分布特征有利于了解南极磷虾渔场形成特点,并提高渔船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灵智  黄洪亮  屈泰春  杨桥  陈帅  刘健  齐广瑞  
基于我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在普里兹湾附近海域断面的调查,对2012年12月31日至2013年3月5日期间,普里兹湾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资源时空分布和资源量评估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大磷虾平均资源密度为32.8 g/m2,总资源量为9.34×107 t;普里兹湾附近海域大磷虾资源量年度变化明显,种群年龄结构以2+龄或3+龄的补充群体为主,补充群体的生长状况将直接影响资源量变化;调查期间大磷虾主要集群于普里兹湾口的陆架坡折区,其范围为70.50°E~75.50°E、67°S~68.5°S,海底水深介于250~1 000 m;叶绿素浓度与大磷虾资源时空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国平  
基于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统计公报(Statistical Bulletin,Volume 23)提供的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实验对1998—2009年南极半岛北部(CCAMLR 48.1、48.2和48.3小区)内的南极磷虾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表温和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对3个小区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fishing effort,CPUE)总偏差解释率分别为51.11%、69.25%和65.82%,其中各小区贡献最大的因子均为月份。199...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平  朱小艳  徐怡瑛  夏辉  李莹春  徐鹏翔  许柳雄  
利用我国大型拖网渔船渔业科学观察员收集的南极磷虾体长数据,将研究区域划分成经纬度10'×10'小尺度单元,分析了南极磷虾体长分布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4个单元的平均体长范围为46.9~55.0 mm,其中最小体长为26.8 mm,最大体长为62.2 mm,各单元间体长分布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纬度方向,各单元南极磷虾体长分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经度方向,大部分单元(71.4%)南极磷虾体长分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一半以上(60.3%)的样本分布于40~80 m水层。6个水层间(0~120 m,20 m为间隔),南极磷虾体长分布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但各水层南极磷虾平均体长较接近(52.5~53.6...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帅  李灵智  冯超  杨嘉樑  张港琛  饶欣  黄洪亮  
为了进一步研究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南极磷虾集群时空分布特征,基于2019年秋冬季(4—7月)中国南极磷虾生产渔船声学调查及商业捕捞数据,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南极磷虾集群中心深度、集群所处水深水温和集群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南极磷虾集群中心深度、集群所处水深水温和集群形态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平均集群中心深度在4—7月总体呈递增趋势(变化范围为34.39~86.12 m),昼夜差异较小(P=0.325),峰值时段为日升阶段(sun rising, SRS)(64.06 m)和夜间(night, NIT)(65.32 m);平均集群中心深度低值区间为62.75°~63.75°S和58.25°~59.75°W,高值区间为61.75°~62.25°S和60.25°~61.75°W。平均集群所处水深水温在4—7月总体呈递减趋势(变化范围为-1.71~-1.50℃),昼夜集群水温差异明显,峰值时段为NIT(夜间)(-1.46℃)和暮光(evening twilight, ETW)(-1.4℃);平均集群所处水深水温低值区间为62.75°~63.75°S和61.25°~61.75°W,高值区间为61.75°~62.25°S和58.25°~60.75°W。集群形态4—5月以水平带状为主(73.98%,100%),6—7月以散点状为主(80.85%,94.17%);白天(DAY)—下午(afternoon, AFT)时段,集群形态以水平带状为主,日落(sunset, SST)—早晨(morning, MRN)时段,集群形态以散点状为主。研究表明,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南极磷虾集群中心深度,集群水温和集群形态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月间差异性大于昼夜差异性,在空间变化上具有相对一致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