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23)
- 2023(19257)
- 2022(16466)
- 2021(15595)
- 2020(13247)
- 2019(30719)
- 2018(30742)
- 2017(59971)
- 2016(32657)
- 2015(36653)
- 2014(36920)
- 2013(36134)
- 2012(33461)
- 2011(30159)
- 2010(30404)
- 2009(28146)
- 2008(27831)
- 2007(25025)
- 2006(21682)
- 2005(18989)
- 学科
- 济(129393)
- 经济(129248)
- 管理(96930)
- 业(93829)
- 企(78541)
- 企业(78541)
- 方法(62921)
- 数学(54816)
- 数学方法(53928)
- 农(35697)
- 财(34346)
- 中国(33664)
- 业经(28367)
- 学(28118)
- 地方(25578)
- 技术(24387)
- 贸(23969)
- 贸易(23958)
- 制(23861)
- 农业(23675)
- 易(23262)
- 理论(23126)
- 务(21845)
- 财务(21750)
- 财务管理(21699)
- 企业财务(20514)
- 和(20511)
- 银(20180)
- 银行(20123)
- 环境(19111)
- 机构
- 学院(464012)
- 大学(463279)
- 管理(183943)
- 济(182779)
- 经济(178650)
- 理学(159489)
- 理学院(157745)
- 管理学(154602)
- 管理学院(153771)
- 研究(151168)
- 中国(113377)
- 京(98023)
- 科学(95609)
- 财(84612)
- 所(76341)
- 农(76166)
- 业大(70457)
- 中心(70059)
- 研究所(69585)
- 江(68952)
- 财经(67600)
- 北京(61881)
- 经(61243)
- 范(60855)
- 师范(60261)
- 农业(59873)
- 州(55766)
- 院(55033)
- 经济学(54213)
- 技术(50921)
- 基金
- 项目(313712)
- 科学(245973)
- 研究(228028)
- 基金(225548)
- 家(196448)
- 国家(194803)
- 科学基金(167444)
- 社会(140989)
- 社会科(133556)
- 社会科学(133520)
- 省(124154)
- 基金项目(118970)
- 自然(110632)
- 自然科(108073)
- 自然科学(108044)
- 教育(106658)
- 自然科学基金(106068)
- 划(104173)
- 资助(94795)
- 编号(94215)
- 成果(76608)
- 重点(70060)
- 部(68829)
- 创(66626)
- 发(66297)
- 课题(65255)
- 创新(61814)
- 科研(60275)
- 教育部(58695)
- 大学(58556)
- 期刊
- 济(195939)
- 经济(195939)
- 研究(131829)
- 中国(87307)
- 学报(72966)
- 农(68058)
- 管理(67120)
- 科学(67001)
- 财(65288)
- 大学(55300)
- 教育(54154)
- 学学(51973)
- 农业(46855)
- 技术(43678)
- 融(39098)
- 金融(39098)
- 业经(33151)
- 财经(32041)
- 经济研究(31467)
- 经(27330)
- 问题(25375)
- 业(25019)
- 统计(24216)
- 图书(24076)
- 技术经济(24003)
- 科技(23502)
- 策(22506)
- 版(21952)
- 理论(21610)
- 商业(20850)
共检索到672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元源 葛江宁 程聪 段姗
基于31个省(市、区)政策文本,运用QCA方法对不同政策类型下具体政策手段的组合效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直接给予必要的税收减免对于提升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激发作用,以金融环境优化及高端人才吸引等政策相组合的外界拉动模式和以企业融资减负及企业人才培养等政策相组合的内部推动模式对于促进创新成效显著,而资助政策整体效用不明显。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组合 定性比较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卜庆军 刘素梅 刘程军
现有的商业模式研究大多讨论了其构成要素,忽视了其各构成维度间关系复杂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此基于集合论思想,在Osterwalder等的九要素商业模式画布模型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九类要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多重并发因果模型,试图从整体上揭示商业模式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这些构件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复杂因果关系。在对33个典型案例样本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4种导致商业模式创新产生的前因条件构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谢洪明 邵乐乐 李哲麟
通过收集2001-2014年浙江、广东两省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数据,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整合性分析,最终发现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创新绩效的5种主要驱动模式。此外,研究还表明,企业跨国并购创新绩效的提升路径不同,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应着重考虑外部因素,减少外部阻碍。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创新绩效 定性比较分析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杜荷花 周环
本文以贵阳市为案例地,基于多源流理论,从政治源流、政策源流和问题源流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分析框架,并借助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剖析我国市级政府数据开放政策变迁的动因及其影响路径。研究发现,自上而下的政治和媒体压力是市级政府数据开放政策变迁的基本动力,其中“国家相关政策”是政策变迁的单因素唯一必要条件,也是路径组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核心变量;本地的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政策成为政策变迁的重要推动力;自下而上的公众压力和突发危机事件共同作用于市级政府数据开放政策变迁时,产生了最高解释路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松鹤 韩传峰 罗素清
【目的/意义】明晰邻避冲突的成因与诱发路径对于邻避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遴选2007~2016年26个邻避冲突案例,融合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解释路径,采用两阶段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邻避冲突的影响因素及其因果路径,探讨邻避冲突的治理策略。【结论/发现】"公众参与机制"和"政府公信力"是邻避冲突发生的必要条件,"经济补偿机制"对邻避冲突演变的影响较小。"公众风险感知"和"媒体介入程度"具有联动效应,对邻避冲突的发生具有更强的解释力。非城市业主更倾向于选择非理性对抗,奉行"大闹大解决"的抗争策略。最后,从公众参与、政府公信力、风险沟通、媒体介入等维度提出了邻避冲突的治理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超 许海云 董坤 方曙
本文引入形式概念分析的理论,利用形式概念的核心数据结构——概念格,对创新政策的内容结构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创新链相关理论,从创新环节的角度出发,系统全面分析政策内容的结构特点。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基于概念格的形式概念分析可以很好地把握创新政策的内容结构特点,可以形象地展示创新政策中政策类目的关联程度以及政策类目之间的包含即延伸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伟 陈艺桐 张晓琪 宋思根
按照“遵循主流指标、尊重行业特色”原则,以政策资源、文旅支持、社会组织、新媒体、技术知识、人才资源、人口分布和经济指标为维度,利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构建和比较老字号振兴的营商环境组态。研究发现:单个营商环境要素并非构成引致老字号振兴的必要条件;四种营商环境组态引致老字号振兴工程第一阶段经济效益层面的振兴,包括以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型、科技助力下的文旅驱动型、政策资源主导下的技术驱动和人口分布型、科技创新缺失下的社会组织驱动型四种组态;在老字号振兴工程完整阶段,引致经济效益层面振兴的营商环境组态包括政府主导逻辑、市场主导逻辑两种形式,引致品牌影响力层面振兴的营商环境组态包括市场经济主导下文旅支持和技术知识联合驱动型、人口分布主导下新媒体驱动型两种形式。另外,两阶段差异和振兴效果差异的进一步比较与分析表明,省域老字号营商环境组态与制度机会窗口的匹配程度在各阶段均显著影响经济效益层面振兴的效果;老字号营商环境组态实现从以外生性助力为主导向外生性助力与内生性成长动力协同作用发展的重要逻辑变迁;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完整振兴阶段中成为契合老字号外生性助力与内生性成长动力的重点;技术知识在品牌影响力层面振兴中的作用突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涛 谢宁宁
构建了基于政策文本编码的内容分析法。遵循样本选择、分析框架构建、政策文本编码、频数统计分析的步骤,对"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12)"政策群中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在频数统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从政策历史演进、政策层级、政策主体和政策工具的角度,探讨了政策群的协同状况。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内容分析法 政策协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文豪 陈玲
基于22份省级大数据产业政策的文本分析,归纳出数据设施、数据治理、应用场景、产业塑造、财税金融、研发鼓励6个主要政策工具,并结合地区经济基础、政府能力等环境因素,构建“政策工具-基础环境”联动匹配的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究政策工具及基础环境对大数据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据设施、数据治理、应用场景这三个政策工具的组合促进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经济基础和政府能力是大数据产业发展促进性组合中均出现的基础环境组合;产业塑造和研发鼓励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未发现财税金融工具有显著作用。在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上述结论可为政府如何选择和运用政策工具提供一些启示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春林 牛屹 刘沛 刘芬
如何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是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据我国62个县域乡村数字治理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基于TOE框架,探究设施支撑能力、政府引导能力、财政支持能力、社会协同能力、农民参与能力对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的联动作用及路径选择。研究发现,单一条件并不构成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的必要条件,各条件有效结合的5种路径促进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与东北、中西部等非东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路径更加多样化。建议各县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树立整体性思维,因时因地选择合适路径,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彦杰 高启杰
文章以中原城市群的29个城市为例,以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为视角,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cs—QCA),分析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多重并发因素,得出中部城市经济增长的7种组态并划分为4种经济增长类型,剖析各城市经济增长中的短板,提出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原城市群内,产业结构优和城镇化水平高是影响各城市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并且构成必要条件;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增长因素具有多重并发性,经济增长的组态和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各城市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度较高,相反,对于对外开放和创新产出的依赖度较低,由此表明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在未来经济高质量增长中仍需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并提高创新产出的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彦杰 高启杰
文章以中原城市群的29个城市为例,以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为视角,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cs—QCA),分析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多重并发因素,得出中部城市经济增长的7种组态并划分为4种经济增长类型,剖析各城市经济增长中的短板,提出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原城市群内,产业结构优和城镇化水平高是影响各城市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并且构成必要条件;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增长因素具有多重并发性,经济增长的组态和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各城市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度较高,相反,对于对外开放和创新产出的依赖度较低,由此表明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在未来经济高质量增长中仍需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并提高创新产出的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春林 牛屹 刘沛 刘芬
如何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是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据我国62个县域乡村数字治理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基于TOE框架,探究设施支撑能力、政府引导能力、财政支持能力、社会协同能力、农民参与能力对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的联动作用及路径选择。研究发现,单一条件并不构成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的必要条件,各条件有效结合的5种路径促进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与东北、中西部等非东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路径更加多样化。建议各县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树立整体性思维,因时因地选择合适路径,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孙国强 石文萍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对我国特殊国情背景下的社交网络非理性集群行为多发性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大学校园突发事件中微信用户非理性集群行为的治理提供指导。【方法/过程】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形成非理性集群行为产生的关键因子,并通过微信调查问卷对大学校园非理性集群行为的影响因子进行验证,最后通过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网络集群行为各因素相互作用的不同生成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大学校园微信用户非理性集群行为确实是多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并且认为相关政府和学校可以通过对不同生成路径进行分析,针
关键词:
大学校园 微信用户 集群行为 QCA分析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凌欢 程励
我国旅游经济长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然而,鲜有研究对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机制进行分析。本研究利用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旅游经济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进行非对称建模探讨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结果表明: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具有非对称性,高/低旅游经济收入存在不同的形成路径;大部分因素的作用效果会受到其他前因条件影响,表现出不对称的非线性效应;形成高旅游经济收入的核心条件是交通便利,原因主要表现为交通驱动,而导致低旅游经济收入的原因则是后天发展受限。该研究不仅为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分析引入了新视角,有助于深入理解影响因素的复杂交互和非线性作用机制,还挖掘了基于区域的旅游发展模式,对旅游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实践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研究——基于37个案例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基于创新过程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研究
PPP项目失败案例的组态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衡阳与其他城市科技创新政策比较研究
基于两阶段DEA模型的区域创新投入产出评价及科技创新政策绩效提升路径研究——基于科技创新政策情报的分析
主体行动视角下的网络舆论政策议程触发机制探究——基于40例网络公共事件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责任与利益:基于政策文献量化分析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府际合作关系演进研究
基于网络搜索的科技创新政策调控效果研究
基于社会结构矩阵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研究——基于北京市的实证分析
浙江省省级与11个设区市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