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4.136.9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47)
2023(11304)
2022(9675)
2021(8988)
2020(7724)
2019(17835)
2018(17416)
2017(33473)
2016(18018)
2015(20219)
2014(19559)
2013(18853)
2012(16833)
2011(14938)
2010(14809)
2009(13190)
2008(12482)
2007(10437)
2006(8659)
2005(7126)
作者
(50569)
(42077)
(42073)
(39938)
(26920)
(20214)
(19022)
(16502)
(16118)
(14888)
(14257)
(14217)
(13450)
(13431)
(13129)
(12871)
(12593)
(12356)
(12240)
(12192)
(10470)
(10289)
(10128)
(9564)
(9483)
(9377)
(9301)
(8992)
(8636)
(8307)
学科
(70744)
经济(70670)
管理(49660)
(47998)
(40839)
企业(40839)
方法(38093)
数学(34413)
数学方法(33746)
(17213)
(17027)
中国(16407)
业经(15174)
(13384)
(12625)
贸易(12618)
地方(12351)
(12292)
理论(12084)
(11516)
财务(11458)
财务管理(11434)
农业(11360)
技术(11359)
(11047)
企业财务(10869)
环境(10249)
(10082)
(9717)
(9217)
机构
学院(243778)
大学(243337)
(97595)
管理(97175)
经济(95820)
理学(85613)
理学院(84759)
管理学(82859)
管理学院(82418)
研究(79759)
中国(57632)
科学(50947)
(50435)
(42233)
(40850)
业大(39848)
(39664)
中心(37067)
研究所(36767)
财经(35131)
(34217)
(32323)
农业(32242)
北京(30998)
(30879)
(30440)
经济学(30148)
师范(30019)
经济学院(27472)
技术(27200)
基金
项目(180258)
科学(142338)
基金(132209)
研究(126319)
(117984)
国家(117098)
科学基金(100842)
社会(79831)
社会科(75925)
社会科学(75907)
(71069)
基金项目(69770)
自然(68291)
自然科(66837)
自然科学(66820)
自然科学基金(65622)
(60310)
教育(60237)
资助(54970)
编号(49418)
重点(41400)
(39511)
(38634)
(38103)
成果(37958)
创新(36096)
科研(35684)
计划(34434)
课题(34366)
教育部(34012)
期刊
(93300)
经济(93300)
研究(64085)
学报(41373)
中国(40634)
科学(38048)
管理(36224)
(34684)
(32418)
大学(32305)
学学(30730)
教育(26339)
技术(24155)
农业(23924)
(17648)
金融(17648)
财经(16516)
经济研究(16104)
业经(15548)
(14268)
(13829)
统计(13429)
科技(12524)
(12459)
问题(12201)
技术经济(11990)
林业(11947)
(11436)
业大(11191)
决策(11018)
共检索到33462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祖笑锋  倪成才  Gorden Nigh  覃先林  
【目的】基于加拿大哥伦比亚省美国黄松79株解析木数据,研究如何用经验线性无偏最优预测法(EBLUP)预测优势木树高生长过程,并分析预测精度与观测次数、观测间隔和预测时长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49株解析木数据拟合树高生长混合效应模型,30株解析木数据用于EBLUP的预测分析。树高生长模型以Richards,Logistic,Korf等为基础模型,选用AIC,BIC及Loglik 3个统计量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模型拟合用R软件的nlme函数实现,预测分析以预测误差均方(MSPE)为评价标准。在分析观测间隔、观测次数和预测时长对MSPE的影响时,为分离出1个因素的影响效果,将2个因素保持不变,以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初  孙玉军  
基于福建省将乐县国有林场15块标准地的30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标准木的解析数据,首先对5个生长方程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利用解析木数据构建非线性混合效应树高生长模型。以单株树木作为随机效应,通过变换混合效应参数个数,利用R软件选择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最小,对数似然函数(Loglik)值最大的混合效应模型作为最优模型,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研究经验线性无偏最优预测法(EBLUP)预测树高生长过程的特点。结果表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昊  王占军  何建龙  俞鸿千  
【目的】建立宁夏盐池地区柠条林株高生长量与种植年限关系模型,为精确掌握柠条林的生长过程提供依据。【方法】以盐池县北部、中部、南部的柠条林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地区立地条件的差异性及种植密度对株高生长的影响,对原有生长方程进行改进,并在改进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NLME)模型方法建立其株高生长量与种植年限的关系模型,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常数加幂函数考虑数据间的异方差性,最后对NLME模型与传统模型、改进后的模型、不含随机效应的NLME模型的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较其余3种模型,含有随机参数且考虑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少杰  邓华锋  向玮  黄国胜  王雪军  
【目的】建立预估精度高的林分蓄积量混合模型,为北京地区不同初期密度油松林分提供个性化模型方程,为森林经营和采伐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以北京地区76块油松连续清查样地为研究对象,按初期的油松林分密度(ID)将油松样地分为Ⅰ(ID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丹丹  雷相东  张则路  
贝叶斯统计推断是基于总体信息、样本信息和先验信息的一种统计推断方法,并已成为森林生长模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以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基于1 687对林分优势高与年龄数据,利用Richards生长方程构建基于贝叶斯法和经典概率统计法的林分优势高生长模型,探讨贝叶斯统计法拟合小样本量数据的稳定性。分别基于全部样本,以及随机抽取的10%、5%和2%样本,利用经典概率统计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无先验信息的贝叶斯统计法和有先验信息的贝叶斯统计法进行参数估计,分析模型表现和参数分布。模型评价指标包括均方根误差(RMSE)、贝叶斯统计常用的DIC统计值以及参数的可信区间。结果表明:基于小样本的贝叶斯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符利勇  张会儒  唐守正  
从理论上介绍一阶线性化算法和一阶条件期望线性化算法求解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参数,并利用这2种算法分别对杉木优势木平均高进行拟合(选用常用的Logistic模型作为基础模型,把区组作为随机效应因子)。结果表明:2种算法对杉木优势木平均高进行拟合时精度都很高。通过对2种线性化算法进一步比较可得,在分析单木水平非线性混合效应优势木平均高模型时,2种算法拟合效果非常接近,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种算法对杉木优势木平均高进行拟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崇华  崔珺  黄兴召  余鑫  徐小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宝莹   梁瑞婷   谢运鸿   邱思玉   孙玉军  
【目的】探索树高-胸径模型构建新方法,将分位数回归与非线性混合效应法相结合应用于树高-胸径模型构建,以此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方法】利用2018年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30 m×30 m固定样地1 306株杉木的实测树高、胸径数据,从4个树高-胸径模型中筛选拟合效果最好的为基础模型,基于基础模型分别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分位数回归以及非线性分位数混合效应构建树高-胸径模型。采用评价指标均方根误差(RMSE)、调整后决定系数(Ra~2_(dj))和均方差(MSE),对各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评价比较,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以及对数似然函数值(Loglik)比较各最优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结果】根据评价指标对比显示,Logistic模型为基础模型。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AIC为3 953.986,BIC为3 988.199,Loglik为-1 969.993),非线性分位数混合效应模型(AIC为3 979.418,BIC为4 028.293,Loglik为-1 979.709)次之。模型拟合效果排序为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非线性分位数混合效应模型>基础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比较各模型的残差图可知各模型均不存在异方差现象,预测效果排序为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非线性分位数混合效应模型>基础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结论】本研究将分位数回归与非线性混合效应法相结合,该方法对分组数据结构中不同分位点个体间的差异与关联做出解释,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以及拟合精度,将该方法应用到树高-胸径关系的研究上是一个可行的思路,为构建树高-胸径模型提供新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符利勇  孙华  
以湖南省黄丰桥国有林场103块样地共2461株杉木为例,建立单木冠幅模型。由于所调查数据是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相同样地中重复观察得到,数据间存在明显相关性,为解决此问题,将考虑立地指数和样地对冠幅生长的随机影响,即建立嵌套2水平非线性混合冠幅模型。从12个常用林分模型中选出较好的冠幅直径模型作为构建混合模型的基础模型。除胸高直径外,还考虑其他17个林分或树木因子对冠幅的影响。通过指标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和对数似然确定最佳形式参数随机效应组合类型,用指数函数、幂函数以及常数加幂函数3种形式的残差方差模型消除异方差,最后对混合模型和传统回归模型进行比较及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廖声熙  李昆  陆元昌  李增元  喻景深  
通过对滇中高原云南松林分的调查以及树干解析,分析了目标树优势群体的树高、直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云南松生长发育过程可划分为苗木生长初期,树高速生期,直径速生期,速生后期和成熟期5个生长阶段;云南松材积生长的重要年龄阶段为15~45年,此期间应加强抚育措施,促进其快速生长;50年生云南松开始进入数量成熟阶段,可以采伐利用。云南松速生期较长,可作长轮伐期经营,是培育中大径材的理想树种。林分中云南松优势木材积生长量是平均木的3~4倍,建议引入德国近自然经营技术,将全林改造为目标树经营,大幅提高其生产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立春  杜书立  
以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大青川林场80株人工兴安落叶松解析木数据为例,采用Richards生长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利用S-PLUS软件中的NLME过程,分别拟合非线性树高和直径生长模型。采用AIC、BIC、对数似然值和似然比检验等模型评价统计指标对不同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对树高-年龄关系进行拟合时,b1、b3同时作为混合参数时模型拟合最好;当对直径-年龄关系进行拟合时,b1、b3同时作为混合参数时模型拟合最好。把相关性结构包括一阶自回归结构AR(1)、一阶移动平均结构MA(1)及一阶自回归与移动平均结构[ARMA(1,1)]加入到树高和直径最优混合模型中,一阶自回归结构AR(1)显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颢  雷相东  张会儒  李春明  卢军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的蒙古栎阔叶混交林和云冷杉阔叶混交林24块固定样地中的2 598株红松为研究对象,利用Chapman-RiChaRds方程建立了不含随机效应与含随机效应的单木树高-胸径简单模型和广义模型。模型拟合和检验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调整决定系数(R_a~2)、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于混合效应模型,设计了随机抽取、抽胸径最大的树、抽胸径最小的树和抽平均木4种抽样方案计算随机参数,通过对比4种抽样设计下模型的误差统计量,分析了不同抽样设计下样本数量和预测精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的红松单木树高-胸径模型拟合效果(简单模型的R_a~2在0.75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春明  
以江西省大岗山实验局不同初植密度的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修改的Richards模型形式,考虑样地效应,采用SAS软件进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模拟,利用AIC和BIC值评价模型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考虑优势木平均高连续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相关性,并把初植密度以哑变量形式考虑进去,再进行混合模型的模拟。最后,利用验证数据对混合模型方法与传统的非线性回归模拟方法进行精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修改的Richards形式的优势木平均高与林龄关系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其估计精度比传统的回归模型估计精度明显提高,增加随机效应参数个数能够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一阶自回归误差结构矩阵模型在解释优势木平均高的时间序列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符利勇  李永慈  李春明  唐守正  
利用两水平非线性混合模型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优势高进行分析。概述了两水平非线性混合模型并简单介绍了该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选用了5种常见的Richards和Logistic形式模型作为构建混合模型的基础模型,利用建模数据分别对这些基础模型各自衍生出的19种混合模型进行计算及比较,结果表明:这5种基础模型对应的最佳混合模型分别为模型(3-1)模型(3-5);最后把这些最佳混合模型及传统的回归模型两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水平非线性混合模型拟合效果比传统的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要好,并且基础模型4对应的二水平混合模型(式3-4)拟合效果最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子铎  李新建  朱光玉  刘洪娜  
【目的】考虑湖南杉木人工林的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林分年龄,基于混合效应构建最适宜的林分平均高与优势木平均高相关关系模型,为湖南杉木人工林的立地质量评价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内设置的512块杉木样地数据为基础,基于基础线性模型,利用数量化方法Ⅰ、k-means聚类和线性混合效应回归建模方法,构建基于混合效应的湖南杉木林分平均高和优势木平均高相关关系模型。【结果】1)采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出坡位、坡形、土壤类型、土壤厚度、株数密度和土壤松紧度是对高比值(林分优势木平均高和林分平均高之比)影响显著的因子;2)构建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可以显著提高建模精度,立地类型作为随机效应加在参数b上时确定系数最高,相对于基础线性模型,其确定系数从0.790 158提高到0.914 348。3)构建基于聚类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可以进一步提高建模精度,立地类型组作为随机效应加在参数b上时确定系数最高,确定系数达到了0.943 512 8,相对于基础线性模型,确定系数提高了19.41%,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53.89%,均方根误差降低了48.11%;4)添加株数密度和林分年龄作为固定效应对模型精度提升不明显。【结论】林分密度和林分年龄对林分平均高与优势木平均高相关关系无显著影响;基于立地效应的混合模型可以反映平均高与优势木平均高相关关系变化的整体趋势,也可以体现立地条件差异对两者相关关系的影响,模型精度更高,适用性更好。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