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3)
2023(13734)
2022(12091)
2021(11364)
2020(9574)
2019(22035)
2018(21910)
2017(41891)
2016(22737)
2015(25543)
2014(25387)
2013(24739)
2012(22473)
2011(19941)
2010(19503)
2009(17345)
2008(16546)
2007(14046)
2006(11809)
2005(9913)
作者
(63776)
(53014)
(52684)
(50096)
(33917)
(25449)
(24045)
(21097)
(20056)
(18688)
(18148)
(17666)
(16772)
(16540)
(16473)
(16101)
(16027)
(15819)
(15181)
(15131)
(13105)
(12890)
(12736)
(12069)
(11885)
(11747)
(11670)
(11648)
(10668)
(10573)
学科
(87130)
经济(87038)
管理(66421)
(64361)
(53962)
企业(53962)
方法(44613)
数学(39180)
数学方法(38612)
(23265)
(21766)
中国(21467)
业经(19484)
技术(18971)
(18846)
地方(16645)
农业(15881)
(15721)
贸易(15716)
理论(15453)
(15270)
(14570)
财务(14496)
财务管理(14467)
(14042)
环境(13833)
企业财务(13718)
(13537)
(12314)
教育(11525)
机构
大学(312992)
学院(311881)
管理(128762)
(120884)
经济(118241)
理学(113214)
理学院(111998)
管理学(109879)
管理学院(109321)
研究(100192)
中国(71575)
(65373)
科学(64112)
(51992)
(50159)
(49250)
业大(48986)
中心(46362)
研究所(45514)
财经(43179)
(43153)
(41541)
师范(41106)
北京(40551)
(39539)
农业(39519)
(37088)
经济学(35530)
(35358)
技术(35275)
基金
项目(226761)
科学(178722)
研究(165320)
基金(164416)
(143508)
国家(142345)
科学基金(123097)
社会(102654)
社会科(97320)
社会科学(97293)
(89291)
基金项目(88103)
自然(81612)
自然科(79748)
自然科学(79729)
自然科学基金(78282)
教育(77007)
(75311)
编号(67816)
资助(67404)
成果(52865)
重点(50638)
(50038)
(48055)
(47894)
课题(46092)
创新(44801)
科研(43811)
教育部(42887)
大学(42471)
期刊
(121703)
经济(121703)
研究(85153)
中国(54548)
学报(50132)
科学(46062)
管理(45487)
(43941)
(38851)
大学(38047)
教育(37476)
学学(35787)
农业(31491)
技术(31019)
业经(20797)
(20713)
金融(20713)
财经(19893)
经济研究(19226)
图书(17107)
(16920)
科技(16661)
技术经济(16244)
(16148)
问题(15733)
理论(14846)
(14279)
实践(13815)
(13815)
资源(13532)
共检索到430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汤永华   张志鹏   林森   刘兴通   张志佳  
为促进渔业生产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本文综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鱼类识别相关技术。首先,从数据集构建、数据预处理、神经网络模型设计以及模型训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鱼类识别工作流程。然后,从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三个角度总结了近几年鱼类识别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成果。在这些应用中,图像分类主要用于识别个体鱼的色泽与种类、目标检测则侧重于估计鱼群的数量和体型、而图像分割则在推断鱼类的状态和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文章分析了不同方法所具备的优势,比较了各方法在数据集中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方法效率普遍较高、泛化能力普遍较强。所总结的深度学习技术能够为渔业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更好地满足渔业现代化发展需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方红  李援农  王增红  张智韬  
 膜孔灌溉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灌溉方法,是利用地膜输水,并兼作防止地面蒸发的介质,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文章综述了膜孔灌溉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膜孔灌溉技术的特点、节水机理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为大面积推广这一技术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景  蔡万伦  沈栎阳  朱宏远  蒲雷  谢美琦  邹玉兰  华红霞  
绿色低碳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其推广和应用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我国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和推广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分别从生态调控技术、农艺栽培措施、物理防控技术、生物防治和应急精准化学防治方面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概况。生态工程控制技术、扇吸式诱虫灯和适用于稻田的植保无人机低容量喷雾技术等代表性技术的发展,为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开展区域性和特色性的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加大政策扶持和技术培训,将进一步发挥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在农药减量使用和水稻绿色生产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由路  
长期以来,施肥目的是为了提高作物产量,保证人类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化学肥料的发明大大缓解了人口增长与粮食需求的矛盾。但是,随着与之相伴的农产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问题逐渐揭示并被广泛关注,如何在提高肥料效益、保证粮食产量与减少肥料施用、保证环境安全问题上找到平衡点,成了施肥技术必须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高效施肥。文中阐述了高效施肥的内涵,认为高效施肥需要从粮食高效、生产高效、资源高效和环境高效四个方面加以理解。高效施肥可定义为,在作物营养供应的各个环节上,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以充分保证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资源浪费、维护生态环境。文中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成熟的几种高效施肥技术,即测土施肥、精准施肥、灌溉施肥和轻简施肥等。在测土施肥方面,介绍了美国和欧洲目前的应用情况,同时也介绍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测土施肥以来的进展;在精准施肥方面,介绍了精准施肥技术的理论、核心技术、发展过程及其实现的技术途径等,分析了精准农业的经济效益及其在世界的应用情况;在灌溉施肥方面,介绍了灌溉施肥的优点、灌溉施肥的方式与研究历程,重点介绍了表面灌溉施肥技术、滴灌施肥技术和微喷施肥技术等。作者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高效施肥会向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轻简化方向发展,特别在高效施肥技术、数字化养分管理系统、养分高效利用基因筛选等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同时还要注意营养链一体化管理、作物营养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曾龙  
我国鲟鱼类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至九十年代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措施,并具备了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本文就我国近些年史氏鲟和中华鲟苗种培育技术主要研究结果概述如下,供参考。1史氏鲟人工繁育技术研究11人工繁殖111亲鱼暂养易继舫于1988—1...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那伟  张永峰  祝延立  
松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发展循环农业是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根据循环农业内涵、技术目标和基本原理,结合松辽平原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农牧结合循环农业的必要性。最后,在循环农业研究实践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松辽平原循环农业科技的重点研究方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连珍  刘小香  李增平  
本文对世界槟榔主产国的槟榔收获面积、产量和单产进行统计,分析了世界槟榔主产国近年槟榔产业的发展趋势。在总结国内外槟榔生产过程中的栽培与植保等生产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槟榔生产中的黄化综合症问题,提出防控建议,为提高槟榔种植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达天  邱长波  张晗  
数据挖掘主要用于从原始数据资料中挖掘有用的信息,而这些数据资料的维数已经对目前大多数数据挖掘算法的效率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这种阻碍被称之为"维数灾难"。数据降维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以数据降维方法为主线,对数据降维问题的分类进行了描述,对数据降维方法的研究现状及主要算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数据降维算法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指出其优缺点,最后提出了数据降维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化顺  曾思齐  欧阳君祥  刘发林  
森林经营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永恒主题。在我国,天然林资源所占森林资源比重大,质量却不高,因此天然林抚育经营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然选择。为此,在论述天然林分类和天然林结构与生长规律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天然林经营抚育、更新演替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天然林抚育经营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促进天然林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招春旭   戴明云   颜云榕  
鸢乌贼是我国南海最具有开发潜力的渔业资源之一,主要通过灯光罩网作业方式进行捕捞,发展灯光罩网鸢乌贼渔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渔情预报、灯光罩网捕捞技术和集鱼灯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南海鸢乌贼捕捞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①在渔情预报方面,关于鸢乌贼渔场学的基础研究不全面,缺乏渔业数据,预报模型参数单一,且预测高产渔场准确率低;②在灯光罩网捕捞技术方面,捕捞渔获中幼鱼比例高,渔获选择性低且渔具性能研究较少,未来可以发展灯光罩网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③在集鱼灯方面,LED作为未来集鱼灯发展趋势,虽有节能、低压启动和光谱可控等优点,但在技术和应用层面均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南海灯光罩网鸢乌贼渔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未来应加大该领域的相关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龙定沛  郝占章  向仲怀  赵爱春  
转基因技术是实现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工具。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转基因操作技术安全与转基因产品安全这两个方面。近年来业内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研究主要集中于转基因农作物、水生动物和家禽、家畜等大型动物在医药、农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安全评估,而对于具有重要科研与经济价值的农业昆虫安全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报道则较为有限,而且农业部至今未有转基因昆虫安全性评估的先例。家蚕(Bombyx mori)是重要的鳞翅目模式昆虫和农业经济昆虫,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的深入研究对于促进基础遗传学发展和推动蚕丝产业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根平  杜文明  夏兰琴  
转基因技术是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和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工具。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和基因枪轰击法是两种主要的遗传转化方法。从1996年首例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2012年全球有28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达1.7亿公顷。随着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越来越多地受到公众关注。安全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对于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详细介绍了目前已报道的安全转基因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现状。按其作用原理和目的将其分为4类:安全选择标记、标记基因删除及基因叠加、基因漂移防控法和基因定点编辑整合技术。其中,安全选择标记按其筛选原理分为糖代谢相关标记、氨基酸代谢相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位子   刘怡颖   江俊   欧阳霖   杨沄瑾   卢煜强   侯俊伟   齐龙   王海林  
土壤孔隙是水气运移和生物运动的通道,在调节土壤肥力和生态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孔隙结构的量化研究是认识土壤结构、明晰孔隙结构与宏观功能关系的前提。然而,受土壤自身复杂性的限制,目前土壤孔隙结构检测技术普遍存在精确度低、重复性差和操作复杂等问题。针对获取和量化土壤孔隙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归纳了现有方法的优缺点、潜在误差源及应用场景。现有方法总体可分为两大类:间接法和直接观察法,间接法是利用土壤中水、气、声、热等特性获得孔隙直径、体积或孔固体表面积等信息,主要包括水分特征曲线法、压汞法、气体吸附法、声波法、热脉冲-时域反射法、变压法、回归分析法等;直接观察法可以通过几何可视化来直接观察土壤孔隙空间,并借助图像处理技术,从图像中提取大量的定量形态学和拓扑描述符进行评估,例如切片观察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对表征土壤孔隙结构的定量化方法进行了总结,梳理了近5年常规统计法、地统计学和分形理论在土壤孔隙结构定量化研究上的应用和成果。最后对今后田间原位土壤孔隙结构检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尝试为土壤孔隙结构的现场检测装置研发提供理论参考和新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伟  张娜娜  
管理学习(managerial learning)是后发企业学习先进管理知识、技术、规范、方法和程序等的过程,是企业提高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该领域缺乏深入、系统化的研究。通过综述国内外管理学习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夯实基础;与此同时,识别制约该领域学术进步的障碍,并指出该领域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喜玲  
学习已经并将持续成为创业失败研究的中心议题。创业失败为亲历者和旁观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创业者从失败中重新崛起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学习过程。创业失败与学习的关系研究借鉴成人学习、组织学习和创业学习等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围绕创业失败事件本身、创业者以及外部环境等3个层面来展开。最后,在分析创业失败与学习的关系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