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8)
2023(11009)
2022(9552)
2021(9092)
2020(7862)
2019(18276)
2018(18238)
2017(35958)
2016(19454)
2015(21885)
2014(22021)
2013(21462)
2012(19866)
2011(17804)
2010(17650)
2009(16363)
2008(16104)
2007(14378)
2006(12192)
2005(10674)
作者
(53878)
(45267)
(45209)
(43233)
(28838)
(21594)
(20846)
(17762)
(17105)
(16321)
(15194)
(15104)
(14252)
(14189)
(14101)
(14073)
(13993)
(13468)
(12997)
(12962)
(11146)
(11050)
(10960)
(10371)
(10354)
(10173)
(10017)
(9922)
(9080)
(9051)
学科
(78805)
经济(78728)
管理(57009)
(55075)
(44755)
企业(44755)
方法(40090)
数学(36104)
数学方法(35626)
(22630)
(22313)
中国(19060)
(17084)
贸易(17081)
(16665)
业经(15924)
地方(15222)
农业(14632)
(14198)
(14182)
(14117)
财务(14065)
财务管理(14031)
企业财务(13284)
(12081)
(11843)
银行(11820)
(11712)
技术(11558)
理论(11509)
机构
学院(273140)
大学(270797)
(114369)
经济(112056)
管理(109940)
理学(95244)
理学院(94305)
管理学(92682)
管理学院(92164)
研究(85981)
中国(65523)
(54984)
(52895)
科学(51796)
(44015)
财经(42175)
(42139)
中心(41971)
(40649)
业大(40162)
研究所(38264)
(38226)
农业(34784)
经济学(34716)
(33956)
北京(33881)
师范(33631)
(32000)
经济学院(31547)
财经大学(31173)
基金
项目(184183)
科学(145628)
研究(135242)
基金(134176)
(115705)
国家(114756)
科学基金(99589)
社会(85234)
社会科(80912)
社会科学(80890)
(72460)
基金项目(71002)
自然(65166)
自然科(63658)
自然科学(63638)
教育(63152)
自然科学基金(62501)
(60938)
编号(55964)
资助(55670)
成果(44812)
(41535)
重点(41079)
(39505)
(38442)
课题(37754)
科研(35927)
创新(35910)
教育部(35826)
人文(35177)
期刊
(119610)
经济(119610)
研究(75091)
中国(46379)
(41839)
学报(39016)
(38962)
管理(38374)
科学(36521)
大学(30056)
学学(28428)
农业(26413)
技术(25686)
教育(25606)
(24929)
金融(24929)
业经(20675)
财经(20288)
经济研究(19523)
(17351)
问题(16055)
技术经济(14021)
统计(13987)
(13854)
(13570)
理论(13344)
商业(12949)
(12686)
图书(12570)
(12470)
共检索到389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伟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电子废弃物处理和回收已经成为城市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深圳市2011~2015年电子废弃物产生量的分析预测,认为深圳面临着较重的电子废弃物压力。在借鉴国外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探讨了深圳关于电子废弃物的法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枚莲  刘静思  
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子产品的需求与消费增加,电子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广西电子废弃物迅速增加,对广西循环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开始凸显。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广西电子废弃物回收渠道与回收政策法规的制订情况,根据广西1990年到2006年的电子产品拥有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处理,分析了电子废弃物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针对广西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现状,总结了广西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存在的主要障碍:广西电子废弃物总量分布不确切;对电子废弃物的潜在价值和危害认识不足;民间作坊处理技术的落后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针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金文  沈根祥  钱晓雍  郭春霞  王振旗  
农产品初级加工属于从田间到餐桌的中间过程,其废弃物产生、排放特征尚没有深入研究。研究采用文献调研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我国蔬菜采后初级加工的现状及废弃物产生特征。我国蔬菜产量居世界第一,蔬菜加工产品形式较为单一,多以原产地初级加工为主,产品多为初级加工的托盘菜、捆装菜等,鲜切菜、冻干蔬菜生产厂家较少。蔬菜初级加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巨大,造成了较大的环境压力。通过调研上海郊区典型的托盘菜与鲜切菜加工场所,发现蔬菜采后加工损失环节主要是分拣以及冷藏,其中鲜切菜由于改变了蔬菜的结构,导致蔬菜呼吸作用增加,蔬菜易于变质,缩短了保存时间,尤其以叶菜类最高,在夏季损失率最高可达60%。蔬菜废弃物渗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兆华  尹建华  
产品报废以后的资源化问题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以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推行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成为发达国家普遍接受并在实践中积极推行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将循环经济理论与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进行了有效融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构建电子废弃物管理体系和资源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靳现凯  刘宇  
文章将电子废弃物(E-waste)作为一种资源来研究,并提出了由E-waste生产者、回收者、分解者、吸收者组成的E-waste资源化共生网络的简单资源循环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重点分析了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的生成机理,主要包括成本推动机理、效益拉动机理、环境取向机理和协同作用机理。使我国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中的相关企业能够进一步认识共生网络中各种资源循环利用的闭环系统,保障共生网络的稳定健康发展,最终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能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钱莉  杜建国  金帅  侯云章  
以博弈论为研究方法,对由两个制造商为核心的关联供应链的生产性废弃物再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制造商1为废弃物供应商,制造商2为废弃物购买商。通过分析在废弃物回收成本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情况下两核心制造商的主产品产量和策略,得出在废弃物回收成本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制造商1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制造商1需要防范废弃物回收成本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文章进一步给出了制造商1的成本分摊合同,通过合同制造商1可以降低由废弃物回收成本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同时增加双方的收益。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景茹  郭红  刘寒  赫改红  
为定量评价建筑废弃物移动式资源化的环境影响,对深圳4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项目进行调查,获取移动式资源化的处理流程和能源消耗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测算各项目资源化处置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各项目总体以及不同阶段和类型的环境影响,并与相关能耗限额标准进行比较,探讨各项目环境影响的差异及产生原因,由此提出减少资源化过程环境影响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景茹  米旭明  丁志坤  林贞蓉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了施工现场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原因、产出水平、处置途径和分类意愿。调查结果表明:材料加工是建筑废弃物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施工单位仅对价格高的材料控制严格;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建筑废弃物的产出水平有较大影响;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废弃物分类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成本。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峰  乔梁  樊瑞雪  
确定建筑废弃物产生量是研究建筑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以山东省为例,采用建筑面积法对建筑废弃物产生量进行估算与分析,应用指数平滑预测法对未来建筑废弃物产生量进行预测,并提出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建议,以期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及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峰  乔梁  樊瑞雪  
确定建筑废弃物产生量是研究建筑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以山东省为例,采用建筑面积法对建筑废弃物产生量进行估算与分析,应用指数平滑预测法对未来建筑废弃物产生量进行预测,并提出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建议,以期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及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永生  乔振  肖静  
从固体废物产生利用与经济的定量表达式——IGT方程出发,以1999—2016年中国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利用量为样本,探究固体废弃物产生和利用及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情况。研究表明: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3个时期,国内固体废弃物生产的平均脱钩指数分别为0.2、0.23、0.6,均处于相对脱钩状态;固体废弃物利用的平均脱钩指数分别为-0.2、-0.01、0.7,是从未脱钩状态向脱钩状态转变。通过对固体废弃物产生和利用脱钩指数的研究,充分了解近年来我国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利用状况,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提供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锁成  范振军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由此产生的电子废弃物也快速增长,未来10年~20年将是电子废弃物增长的新高峰。中国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电子废弃物处理产业投资不足、管理体制混乱、技术水平低、缺乏健全的产业政策体系、二手市场过大等。本文在分析中国电子废弃物现状及其循环利用产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完善电子废弃物处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鼓励政策,促进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化;推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下的企业跟踪回收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实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许可证制度;控制国外电子废弃物进入中...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苗建青  
循环经济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关注热点。如何有效地将废弃物中的有用资源再回收利用是构建循环经济系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而资源化率则是衡量循环经济系统效率的关键性指标之一。本研究首次运用计量手段研究了日本一般废弃物的资源化率的诸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项回收政策对资源化率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废弃物回收政策对资源化率有重大影响。对废弃物详细分类后回收以及对资源类废弃物增加回收频度有利于提高资源化率。以混合类废弃物为实施对象的计量回收制对提高资源化率最为有效,对资源类废弃物不宜实施有偿回收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志鑫  
由电子废弃物引发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障碍。受管制型环境治理模式影响,当前由政府主导的电子废弃物回收治理机制在实践运行中面临诸多困境,如治理结构的异化、风险信息交互的滞涩、治理规则能力限制与有效监管缺失、利益分配与责任承担失衡等。对此,应将现有电子废弃物回收治理模式向社会共治方向转变,以多元主体强化风险的社会协同应对,以规范框架促进权力与权利的互动协调,以均衡利益形塑多元主体的外部行为,以信息交互提升治理工具的效能。但治理范式的转换与调整客观上需要制度变革予以积极回应。通过构建社会共治模式、健全规范体系与监管体系、建立信息交互机制与风险决策机制、完善治理责任体系、确立回收体系等方式建构电子废弃物回收社会共治的制度保障体系,实现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善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军  冯耕中  
系统分析了我国在电子废弃物回收与处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政策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加强电子废弃物管理的对策体系,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社会回收网络体系建设、社会化监管和产业发展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与管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