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4)
2023(14819)
2022(11923)
2021(11118)
2020(9159)
2019(20540)
2018(20265)
2017(40298)
2016(21236)
2015(23510)
2014(23320)
2013(22569)
2012(20191)
2011(17914)
2010(17740)
2009(16152)
2008(15335)
2007(13515)
2006(11871)
2005(10171)
作者
(55824)
(47188)
(46594)
(44593)
(29558)
(22211)
(21109)
(18336)
(17842)
(16418)
(15887)
(15525)
(14509)
(14416)
(14349)
(14316)
(13936)
(13861)
(13541)
(13307)
(11440)
(11372)
(11332)
(10931)
(10761)
(10560)
(10229)
(10072)
(9275)
(9217)
学科
(89171)
经济(89079)
(66245)
管理(59184)
(48145)
(44414)
企业(44414)
方法(37609)
数学(33903)
数学方法(33477)
农业(31834)
中国(24338)
业经(24103)
(22029)
地方(17905)
(16992)
(16916)
贸易(16909)
(16501)
(15359)
(13723)
(13541)
银行(13531)
技术(13501)
环境(13100)
(12951)
(12896)
(12538)
(12508)
金融(12507)
机构
学院(292754)
大学(285093)
(128836)
经济(126557)
管理(118876)
理学(103962)
理学院(103061)
管理学(101397)
管理学院(100866)
研究(91571)
中国(71614)
(58302)
(57005)
(56279)
科学(52549)
财经(45748)
中心(45125)
业大(44787)
农业(44327)
(42852)
(42809)
(41960)
经济学(39474)
研究所(38838)
(36644)
师范(36357)
经济学院(35838)
经济管理(34306)
北京(33873)
财经大学(33842)
基金
项目(202834)
科学(163167)
研究(153518)
基金(149934)
(128268)
国家(127124)
科学基金(112140)
社会(101546)
社会科(96215)
社会科学(96195)
(79536)
基金项目(79303)
自然(69952)
教育(69813)
自然科(68440)
自然科学(68426)
自然科学基金(67189)
(65273)
编号(63336)
资助(59356)
成果(49297)
(46013)
(44992)
重点(44559)
(42980)
国家社会(42755)
课题(41840)
教育部(40209)
人文(40177)
创新(40090)
期刊
(141605)
经济(141605)
研究(82360)
(60753)
中国(52248)
(41479)
农业(41198)
管理(40613)
学报(38267)
科学(38181)
大学(31658)
(31058)
金融(31058)
学学(30273)
业经(30188)
教育(26951)
技术(25951)
经济研究(21835)
财经(21450)
问题(19853)
(19475)
(18470)
农村(14998)
(14998)
世界(14793)
农业经济(14586)
商业(14185)
技术经济(14165)
(14123)
经济问题(13657)
共检索到419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粟娟  
在消费领域,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效应比城市化率低,说明市民化速度低于城市化速度。因此,应以提高农民工的消费能力、改善消费预期和消费环境为目的,从完善其"四位一体"的收入体系入手,增加其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加快构建涵盖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以户籍改革为核心的体制机制,加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崇台  马绵远  
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我国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已经迫在眉睫。"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意味着农民工市民化不应只是户籍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使得农民工在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因此要实质性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就必须从城镇和农村两个层面上同步突破,同时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城市支持体系、农民工从农村集体退出三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洁  
农民工市民化战略的有效落实是实现我国从传统农业国走向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但城乡二元制度体系将试图身份城市化的农民工群体限定在进退两难的城乡边缘地带。研究探讨了农民工身份市民化的内涵及意义;从文化歧视、经济困境及政府政策错位等方面揭示城镇化视角下农民工身份市民化进程所遭遇的现实困境;给出社会文化重塑、经济保障及政府政策优化等推进农民工身份市民化战略的可行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建军  
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状况直接决定着其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对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对农民工市民化及其人力资本开发进行概念界定和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民工市民化在人力资本开发方面的现状做了分析,指出了当前农民工人力资本开发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依此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期间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群体,但由于社会制度设计的缺陷和农民工个体能力缺失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市民化自觉意识缺乏群体,在融入城市和安守农村之间面临尴尬的境遇。因此,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仍处于"虚城市化"状态,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粟娟  孔祥利  
运用VAR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实证考量1978~2010年间消费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动态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消费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有较大影响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对市民化率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正向冲击效应持续时间长且强度大。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对农民工市民化率有正负双向冲击,短期对农民工市民化有负向冲击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向效应逐渐显著。鉴于此,关注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消费差异,扩大农民工消费对中国经济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来桂  
在我国务工潮中,新生代农民工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扎根与归根,或者叫"去"与"留"的两难选择。如何认识与消除这种尴尬与困境,关系我国城镇化持续发展,关系新一代产业工人的健康成长。一、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去"与"留"两难困境2011年,湖南农民外出务工人员总数达到1137.7万人,平均年龄30.56岁,表明农民工代际替代基本完成,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步成为进城务工群体的主流。据调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国胜  
"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目前,隐性户籍门槛、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尚未健全的社会保障与城镇住房保障等仍然制约着农民工市民化。"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民工的市民化诉求将更为强烈、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压力将更为突出;因此要以均等化享受公共服务为制度创新的重点,充分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积极性,重点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这就需要创新农民工的劳动就业制度、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健全农民工的城镇住房保障、完善覆盖农民工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杰成  
让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始终保持流而不迁、亦城亦乡的状态,或者是让他们回归农村和农业,都不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好办法。只有让大多数农民工都逐步实现市民化,在城镇扎根,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才能彻底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并有利于扩大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应君  
由于空间距离与社会距离不一致,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心理距离逐渐拉大,其对策:1.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构建法律保障。当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还时有发生,劳动保护措施不力,生产条件较差,超时工作得不到应有报酬,无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障程度极低,权益受到侵害问题较突出。应通过制定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确立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明确规定合法劳动报酬不受侵犯,人身、财产不受侵犯;真正享有与普通城市居民一样的城市生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肖凤翔  刘晓利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生存技能和发展技能短缺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巨大障碍。职业培训缺失是新生代农民工技能短缺的关键因素。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缺失的原因,提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完善政府激励政策,实现多中心治理等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海军  葛莉  孙福胜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同,因而解决问题的对策手段及侧重点也有所变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申兵  
我国农民工的基本特征是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城乡分离,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在于使其获得城市户籍居民所享有的公共服务。与其它国家的城镇化相比,我国农民工市民化任务艰巨和复杂。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区域化和地方化格局使得跨省流动农民工在就业地定居和安居比较困难。为此,需要加强在财政、土地、城市管理等相关制度上的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小年  
1.认真落实城乡一体化。农民工市民化共时性实践要达到农民工利益与城市利益和谐共生的均衡状态,实现有序推进,需要城乡一体化发展环境的支撑。由此需要克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短板,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民工在城乡自由迁徙创造必要条件。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是根据农民工的代际变化和老一代农民工返乡的需要,加强小城市包括县城及其他城镇的产业配套,为农民工返乡就业与市民化创造经济条件。2.切实尊重农民工的发展权利。在相当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处于一种困顿状态,焦点是如何建构一个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支持系统。流行的制度变迁思路,不是没有完全体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需要,就是没有准确反映农民工市民化地方主导的权力格局,因而在实践中不受重视。从主体的视角与人的社会生存的假设出发,可以发现: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支持系统,实际是由四部分构成的,即:平等的政策支持,平衡的政策支持,统一的政策支持与发展的政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