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31)
2023(15404)
2022(13597)
2021(12881)
2020(10793)
2019(25011)
2018(24823)
2017(48095)
2016(26039)
2015(29349)
2014(29120)
2013(28657)
2012(26277)
2011(23284)
2010(23101)
2009(20809)
2008(19976)
2007(17231)
2006(15009)
2005(12939)
作者
(73034)
(60695)
(60139)
(57634)
(38766)
(29219)
(27551)
(23979)
(23341)
(21501)
(20927)
(20309)
(19303)
(18871)
(18846)
(18467)
(18250)
(18094)
(17432)
(17343)
(14834)
(14735)
(14678)
(14025)
(13505)
(13457)
(13374)
(13358)
(12117)
(11996)
学科
(99893)
经济(99772)
管理(74125)
(69739)
(57456)
企业(57456)
方法(47933)
数学(41940)
数学方法(41314)
(28561)
(26221)
中国(25055)
业经(22663)
(22130)
地方(21688)
(19946)
农业(19236)
(17725)
贸易(17715)
(17027)
(16996)
银行(16957)
理论(16838)
(16821)
财务(16746)
财务管理(16709)
(15905)
(15877)
环境(15777)
企业财务(15743)
机构
大学(357360)
学院(357046)
管理(144515)
(137607)
经济(134486)
理学(125633)
理学院(124231)
管理学(121867)
管理学院(121244)
研究(114324)
中国(87822)
(75969)
科学(72738)
(63589)
(57151)
(56123)
业大(54277)
中心(54095)
(51998)
财经(51570)
研究所(51326)
(48218)
师范(47763)
北京(47628)
(46911)
农业(44680)
(42870)
(42293)
经济学(40509)
师范大学(38798)
基金
项目(251872)
科学(198624)
基金(183260)
研究(183210)
(159383)
国家(158042)
科学基金(136999)
社会(114104)
社会科(107926)
社会科学(107898)
基金项目(98592)
(98193)
自然(91351)
自然科(89213)
自然科学(89192)
自然科学基金(87554)
教育(84599)
(83105)
编号(75943)
资助(74676)
成果(59677)
重点(56113)
(55090)
(52991)
(52280)
课题(51006)
科研(48734)
创新(48686)
教育部(47386)
大学(47243)
期刊
(147890)
经济(147890)
研究(102940)
中国(63659)
学报(55709)
科学(52110)
管理(51191)
(50771)
(48482)
大学(42640)
学学(40034)
教育(39144)
农业(34611)
(32525)
金融(32525)
技术(31374)
业经(26017)
财经(24191)
经济研究(22848)
(20506)
问题(19664)
图书(19637)
理论(18124)
资源(17434)
(17416)
科技(16861)
实践(16713)
(16713)
(16461)
商业(16359)
共检索到512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常伟  张道宏  邬连东  
为认识消费者对西安市东大街商业街的功能需求,笔者对西安市东大街消费者特征、消费环境满意程度和东大街功能需求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提出了影响消费者满意程度的商业环境和市政环境两类影响因素,指出东大街未来改造及发展应重点关注消费者购物、时尚和休闲这三大需求点。研究结论可为东大街商业街区的改造、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性的研究资料,同时为国内商业街的功能定位和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西君  何燕  宋金平  吴殿廷  
城市专业化商业街作为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总结出专业化商业街的3种组织形式,并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其空间形态及分布特征,指出其具有"一个核心,半条环线,线型形态,扇形对称,五大组团"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从交通、地价、历史沿革与大型结点四大物理要素出发,利用Arc-Gis软件,探讨了城市专业化商业街空间分布机理,得出:专业化商业街与城市次级交通峰值地带具有耦合特性,不同商业类型对租赁价格与商铺售价具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历史积淀及大型结点对城市商业街的形成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司洁  李欣鹏  薛靖裕  李锦生  
伴随着旅游文化消费的兴起,通过商业开发改善历史街区的人居环境品质和整体空间活力,已是当下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主要方式。以西安市北院门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对北院门历史街区核心区人群活动的热力值、热区占比分析,发现了餐饮业在该区域占主导地位,而历史遗产则处于衰败的现状。同时,结合对原住居民的调查访谈,认为北院门历史街区存在过度商业化的问题,且对历史街区的地方性产生了负面影响。提出历史街区的更新与商业开发,应当以地方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前提的观点,并提出规划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菲菲  
新加坡乌节路不仅是新加坡的购物天堂,还享有世界十大商业街之一的美誉。它将东西文化融合一体,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汇聚于此,极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以乌节路商业街的空间建设为研究出发点,从商业消费空间、交通组织空间、交往活动空间、绿色景观空间四个方面探索现代化国际化商业街的环境营造特色和设计方法。并探讨了相关建设经验,期望对国内现代商业街的空间建设有所启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戈  
城市被看作是人类聚落组成的生态系统,其中不同功能的场所是各种尺度相异的群落,如居住区、商业区、政府办公用地等。在这些群落交错处形成复合区域并产生边缘效应。日本原宿是世界最著名的时尚中心之一,并且区位条件复杂特殊,本文试从其区位因素分析导致其产生文化与商业俱荣的原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尺度上的周边环境、空间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解析边缘效应的成因,论述边缘效应对商业街等城市空间的塑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德  朱玮  农耘之  张照  
本文以2004年5月时王府井商业步行街760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统计方法对消费行为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揭示了消费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购物种类、购物金额、停留次数、停留时间、购物满足度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可为商业街街区的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性的研究资料。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璐红  洪增林  余永林  
研究目的:以街区经济为平台,定量评价研究区内街区土地集约利用整体状况,以期为其他区域发展街区经济、合理利用土地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方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选择的西安市莲湖区38个街区中,土地集约利用存在一定的差异,较好集约利用3个,一般集约利用24个,低度利用11个,因此在发展街区经济时,应采取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水平、提高商业用地在整个街区中所占的比例和提高街区商业用地的容积率等措施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论:西安市莲湖区街区经济土地集约利用仍有较大潜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伟  孙莉  
城市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规划与设计应有空间的物理属性及使用人群的主观感受和行为反馈。作为拥有自我价值的环境使用者是能动而富有创造性的,有着选择、调整、改变自身周围环境的自由意志。因此建筑师应更多地考虑到人和社会对城市空间的潜在需求。着眼于商业空间环境系统与人的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厦门中山路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及环境行为调查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具体调查方法采用典型时间观察记录等。具体分析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该研究区域所在的区位特征及总体布局设计,将空间结构的特点进行分层研究。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探讨中山路商业空间的环境行为特性。总结宜人的商业空间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荆治国  周杰  詹涛  齐丽彬  张昌盛  
在传统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最终能源足迹概念。即地球上消耗的能源最终由太阳辐射提供,而能源生态足迹就是消耗能源所需的接收太阳辐射能的建成地面积。相应的,不再使用化石能源地概念。同时,将海洋提供的生态资源,纳入内陆居民人均生态承载力范畴。以西安市1997年~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本文分别使用传统方法和上述调整后的方法对10年间西安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传统生态足迹法计算的结果表明西安市人均赤字由1997年的1.07hm2,逐渐增加至2006年的1.40hm2,始终处于生态赤字状况。而调整后生态足迹法的计算结果表明,西安市一直处于生态盈余状况,可持续发展状况良好,其人均生态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卫民  李同昇  武鹏  
[目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是土地整治与村庄布局规划的核心内容,探索农村居民点优化的路径,指导开展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法]以西安市相桥街道为例,在对村庄结节性的评价的基础上,运用K-均值聚类与改进引力模型等方法确定村庄组团和村庄类型,并运用加权Voronoi图划定不同类型村庄的实际影响范围。[结果]村庄规模、经济因素、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与区位条件对村庄结节性水平的影响权重分别为0.3587、0.4220、0.2193,识别出相桥村、田市村、八里村、朝阳村4个中心村和以其为核心的4个村庄组团,确定出17个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奇   田雨泽   梁健   郝勇翔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城市形态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需求发生改变。许多城市商业街道存在慢行功能欠佳、体验消费不足、消费氛围薄弱等不适应新时代消费诉求的诸多问题,城市消费空间更新需要新的理念思路。场景理论关注富有消费精神符号的实体空间营造,指导城市通过塑造新的消费场景提升商业活力、满足消费需求。进而以北京马连道路为例,将城市商业街道消费场景解构为通行场景、游憩场景、商业场景,构建城市商业街道消费场景重构实施路径,以营造慢行便捷的通行场景、开放交往的游憩场景、沉浸体验的商业场景为目标,在空间层面提出城市商业街道消费场景重构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忠国  段义猛  
在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 ,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和经济重心的转移 ,导致传统商业街区经历了由繁华到衰落的过程。纵观我国传统商业街区更新改造的经验得失 ,传统商业街更新改造导致其传统的丧失是最严峻的问题。如何恢复传统商业街的生机 ,并保护其传统特色 ,是传统商业街更新改造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银杰  南灵  
以西安市城市建设用地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990-2010年近20年的有关数据,利用建设用地扩展速度指数、扩展强度指数和扩展弹性系数,研究了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变化特征;运用单因素法系统考察了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建设用地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去20年里,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经历了低速发展、稳定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影响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为非农业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晓俊  朱凯凯  陈朋艳  郭文浩  
运用平均最近邻分析、核密度估计与标准差椭圆等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从时空演变的视角对西安市电影院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电影院作为居民文化消费场所,与城市经济、文化活动空间布局相一致,在城市总体空间布局上呈现明显的集聚分布特征,且集聚程度较高,主要集中分布于城市的传统商业中心与新兴的次级中心,并由中心向外围递减。(2)城市社会空间的变化促使电影院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发生演变。在城市新区建设和电影消费大众化的双重作用下,西安市电影院从单核心集聚向多核心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转变;电影院空间总体布局的演变与城市扩展与建设趋向相一致,空间分布范围从中心城区向近郊城市新区扩展,在城市新区形成新的核心集聚区。(3)商业综合体成为电影院布局的主要区位,电影院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商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空间形态新转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汪丽  胡玲玲  田筱齐  
地铁站域活力是反映城市空间活力以及检验站城空间协调均衡发展的重要标志。论文以西安市为例,利用多源数据,从人群活动和建成环境2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量化评价地铁站域活力,基于活力维度值的比较,对地铁站域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发展特征。研究发现:(1)西安地铁站域综合活力不足,数量随着活力等级的提高先增加后减少,站域活力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地铁站域的工作日和休息日活力变化都经历了“上升、稳定和衰退”3个阶段。(2)地铁站域活力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显著的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贯穿西安南北方向的2号地铁线站域平均活力最强,各条线路首尾段的站域活力值普遍较低,地铁换乘站域、旅游区地铁站域、大学聚集区接驳站域活力值较高。功能混合度、地铁可达性、人群活动热度对营造地铁站域活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西安市地铁站域可分为孕育型、成长型、平衡型、乳熟型4类。数量分布上,孕育型站域>成长型站域>乳熟型站域>平衡型站域,空间分布同样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分布特点。研究提出更加完善的空间活力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强化西安市地铁站域活力的精细化研究,可为地铁站域更新与规划、赋能城市活力提供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