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0)
- 2023(15423)
- 2022(13604)
- 2021(12891)
- 2020(10792)
- 2019(24886)
- 2018(24676)
- 2017(48437)
- 2016(25914)
- 2015(29046)
- 2014(28750)
- 2013(28179)
- 2012(25685)
- 2011(22997)
- 2010(22803)
- 2009(20797)
- 2008(20013)
- 2007(17407)
- 2006(15262)
- 2005(13154)
- 学科
- 济(101862)
- 经济(101751)
- 管理(79591)
- 业(77437)
- 企(65747)
- 企业(65747)
- 方法(49320)
- 数学(42883)
- 数学方法(42300)
- 财(28404)
- 农(27986)
- 中国(25130)
- 业经(23589)
- 地方(19777)
- 贸(19758)
- 贸易(19751)
- 制(19691)
- 学(19598)
- 易(19192)
- 农业(18645)
- 务(18294)
- 财务(18215)
- 财务管理(18180)
- 理论(17360)
- 企业财务(17206)
- 和(16640)
- 技术(16633)
- 策(16231)
- 环境(15524)
- 划(15226)
- 机构
- 学院(361950)
- 大学(361640)
- 管理(150825)
- 济(145820)
- 经济(142740)
- 理学(131677)
- 理学院(130325)
- 管理学(128109)
- 管理学院(127429)
- 研究(114019)
- 中国(85161)
- 京(75038)
- 科学(68725)
- 财(67301)
- 财经(54611)
- 所(54570)
- 中心(52753)
- 农(52303)
- 业大(51413)
- 江(51302)
- 经(49806)
- 研究所(49737)
- 范(47058)
- 北京(46958)
- 师范(46679)
- 经济学(42764)
- 院(42171)
- 州(41909)
- 财经大学(40829)
- 农业(40652)
- 基金
- 项目(250739)
- 科学(199192)
- 研究(185437)
- 基金(183779)
- 家(158205)
- 国家(156878)
- 科学基金(137196)
- 社会(117265)
- 社会科(111200)
- 社会科学(111172)
- 基金项目(97585)
- 省(96722)
- 自然(89898)
- 自然科(87859)
- 自然科学(87840)
- 自然科学基金(86273)
- 教育(85894)
- 划(81236)
- 编号(76809)
- 资助(75767)
- 成果(60877)
- 部(55910)
- 重点(54956)
- 发(52444)
- 创(52224)
- 课题(51380)
- 教育部(48669)
- 创新(48546)
- 人文(47994)
- 科研(47799)
- 期刊
- 济(155715)
- 经济(155715)
- 研究(103935)
- 中国(61958)
- 管理(55481)
- 学报(51560)
- 财(50699)
- 科学(49195)
- 农(46229)
- 大学(40353)
- 教育(38881)
- 学学(37888)
- 农业(32155)
- 技术(32078)
- 融(30450)
- 金融(30450)
- 业经(27310)
- 财经(25642)
- 经济研究(25366)
- 经(21785)
- 图书(19672)
- 问题(19667)
- 理论(17860)
- 商业(17547)
- 技术经济(17490)
- 科技(16692)
- 实践(16444)
- 践(16444)
- 现代(16442)
- 业(16257)
共检索到513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志平
商品的折扣销售会带来潜在的消费需求,但同时也会引起消费者在正价购买时高价后悔;而参加限时抢购的消费者将同时面临低价诱惑和缺货后悔。本文根据消费者对商品价值估计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采用基于高价后悔和缺货后悔的购买行为选择函数来刻画消费者的理性行为,由此得到消费者的最优购买决策。通过比较天天平价策略和限时抢购策略下网络零售商的利润,得到网络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商品供应量下网络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商品可得率和期望收益。研究结果表明:网络零售商可以运用限时抢购策略来决定两个销售期的最优价格和折扣销售期商品的可得率,实现预期利润最大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志平
商品的折扣销售会带来潜在的消费需求,但同时也会引起消费者在正价购买时高价后悔;而参加限时抢购的消费者将同时面临低价诱惑和缺货后悔。本文根据消费者对商品价值估计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采用基于高价后悔和缺货后悔的购买行为选择函数来刻画消费者的理性行为,由此得到消费者的最优购买决策。通过比较天天平价策略和限时抢购策略下网络零售商的利润,得到网络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商品供应量下网络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商品可得率和期望收益。研究结果表明:网络零售商可以运用限时抢购策略来决定两个销售期的最优价格和折扣销售期商品的可得率,实现预期利润最大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正林 庄贵军
本文从消费者的角度探讨零售商的定价策略,在信息经济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消费者参考价格使用模型,包括参考价格形成、提取和使用三个子过程,同时还受到消费者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包括购买任务因素、店铺因素和产品因素等的影响。对参考价格一系列影响机制的认识,可以为零售商定价提供全方位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
定价策略 参考价格 心理价格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道致 李志保
面对策略型消费者且消费者对产品估值服从两点分布的情形,借助报童模型分析了零售商的决策行为。发现当对产品估值高的消费者所占比例较高时,零售商应该采用预售,否则不预售。接下来进一步研究制造商生产能力不确定情形下零售商的订购策略,发现直接订货无法满足零售商的订购需求,而共享需求信息可以满足零售商的订购需求。研究结果可以为新情境下零售商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礼强 常芮
在传统零售商和网络零售商之间存在价格竞争情形下,考虑消费者进行渠道转换的成本,从消费者在传统零售商和网络零售商并存渠道结构中存在搭便车行为出发,分析混合渠道零售商定价策略以及搭便车行为与零售商的收益,探析零售商采取较多的定金膨胀策略和产品差异化策略对零售商定价决策、利润以及搭便车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搭便车行为给传统零售商和网络零售商带来了利润损失;尽管传统零售商采取的定金膨胀策略减少了搭便车消费者的数量,但并未提升市场份额,只是靠提升价格来盈利;产品差异化策略不仅能促进传统零售价格的提升,而且能够扩大市场份额、减少搭便车消费者的数量,但不利于网络零售商是显而易见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官振中 段宛伶 赵娜
创新产品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会导致消费者因全新的使用感打破旧有习惯而产生焦虑,进而选择持币观望。此外,网络外部性的存在能够通过降低创新产品效用的不确定性来缓解消费者的焦虑情绪。基于此,本文构造了策略性消费者同时受网络外部性和焦虑情绪影响的效用函数,分别建立动态定价和差价补偿模型,研究了网络外部性与消费者策略行为对定价策略选择的联合效应,并给出了两种策略的优劣性。研究表明:差价补偿策略下的两阶段产品价格始终高于动态定价策略下的两阶段产品价格。然而,焦虑情绪下差价补偿策略并非绝对占优,当网络外部性较强且策略程度较高时,动态定价策略优于差价补偿策略。
关键词:
网络外部性 焦虑 策略性消费者 定价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豪 涂钰
针对互联网购物节前多个网络零售商限量销售策略带来的价格冲突问题,本文考虑市场竞争程度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建立网络零售商限量销售和降价促销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多品牌竞争环境下网络零售商最优定价策略。研究表明:随着消费者延期购买程度的增加,网络零售商限量销售阶段的均衡定价降低,而降价促销阶段的均衡定价相应提高;市场竞争程度对网络零售商的限量销售策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市场竞争程度较小时,网络零售商采取限量销售策略,有利于整体收益的提高;而当市场竞争程度较大时,限量销售往往引发市场"蚕食效应",导致网络零售商整体收益的下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 利 闫 帅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网络零售商数量快速增长,但网购用户数量的增长趋势却逐渐变缓,使得网络零售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因此,如何制定科学的定价策略成为网络零售商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综合考虑顾客估价异质性以及产品网络适应性的基础上,对单一网络零售商销售单一产品的定价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网络零售商定价模型并进行了数值算例分析,进而为网络零售商定价策略的制定给出了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金实 霍佳震
目前,学术界对零售商决策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零售商与消费者行为的博弈关系,二是研究零售商与上游供应商的博弈关系。但零售商的决策应该将上述两种博弈关系进行综合考虑,本研究引进了消费者行为因素,构建了零售商同时考虑下游消费者行为和上游供应商因素的双边博弈决策机制模型,实现零售商在需求管理与供应管理方面的有机整合,使零售商的供应链决策更符合实际经济领域的运行状况,提高零售业供应链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
消费者行为 博弈 决策 供应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鹏 王慧娟 张津玲
考虑有限理性消费者前提下,研究网络零售商的退货运费险策略问题。网络零售商可以选择仅提供退款保证、向消费者赠送运费险和提供运费险购买选择由消费者自行决定是否购买三种退货运费险策略。研究发现:(1)网络零售商推出运费险服务时,如果消费者商品满意度较低,消费者有限理性行为将使网络零售商获益;如果消费者商品满意度较高,消费者有限理性行为将损害网络零售商利益。(2)如果网络零售商仅向消费者提供购买运费险选择,运费险保费设定过高将导致消费者完全放弃购买运费险,从而运费险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3)只要运费险保费设定低于阈值,提供退货服务的同时提供购买运费险选择始终是网络零售商的最优运费险策略。只有运费险保费设定低时,既提供退货服务又赠送运费险策略下网络零售商才能获得比仅提供退货服务更高的利润。(4)在有限理性行为的影响下,只有运费险保费设定低时,消费者才能在网络零售商推出运费险服务时获得比无运费险服务时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网络零售商针对消费者退货所采用的“相机策略”,发现“相机策略”无法增加网络零售商利润。
关键词:
有限理性 退货运费险 退货 相机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岳晓娟
鉴于低碳消费意识已成为影响零售商定价的关键因素,在一般需求函数中添加代表单位产品碳排放的内生变量,得到新的需求函数,然后建立零售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定价模型,并得出这两种模型下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格,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时碳敏感系数对零售商零售价格的影响。
关键词:
碳敏感系数 单位产品碳排放 零售商 定价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道平 郭文璇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为调动人们的消费热情,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网络购物节。随着网络购物节销售额屡创新高,网络冲动购买和强迫性购买引发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为明确网络购物节到底是在降价让利提高消费者福利,还是在明降暗涨制造网购"狂欢",基于我国主流电商平台销售大数据和百度指数工具,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实证分析网络购物节对我国消费者在线购物情绪、商品线上销售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线零售商能够通过网络购物节调动消费者在线购物情绪,刺激消费者冲动购买和强迫性购买行为,促进线上销售量增长,提高商品线上销售价格;网络购物节期间,在线零售商对不同类别商品的提价能力存在异质性,对于那些价格易受消费者在线购物情绪影响、容易引发冲动购买与强迫性购买的商品,在线零售商能够提高线上销售价格;对于那些价格受消费者在线购物情绪影响较小的商品,在线零售商难以提高线上销售价格。因此,为更好地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监管部门要格外注意网络购物节带来的节前节后虹吸效应,加强对刺激消费者冲动购买、强迫性购买的促销行为的监管,特别是限制明降暗涨、先涨后降甚至表面让利、实际清库存的虚假促销行为,避免对消费者构成欺诈;零售商要清醒把握营商和展业契机,在坚守底线与诚信原则、坚决维护互联网开放共享精神的前提下,创新模式,改善消费者购物体验,提高行业效率;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和参与网络购物节,保持良好消费心态,选择那些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的实惠,避免冲动购物给自己带来经济或心理上的负担。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淼 吴迪
将实体店与网上商店分别抽象为均匀分布点和圆心,建立环形市场模型。并基于消费者对双渠道无偏好的条件,以网购额外成本与单位距离交通成本比值为变量,以双渠道的零售商整体利润、其他传统零售商利润皆达到最大为目标,推导出市场均衡时双渠道零售商和传统零售商的需求、最优定价、均衡利润的表达式,并分析了实体店数量变动对以上各因变量的影响。分析得到,若实体店较多,网购成本较高,双渠道策略不一定能带来竞争优势;网络定价应低于自身实体店定价,但是否低于其他零售商实体店定价随自变量变化而异。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飔佳 官振中
策略型消费者的存在会导致零售商减小订购量、降低零售价,进而对零售商收益造成损失。在考虑消费者策略行为及市场需求不确定下,研究了回购策略与转运策略对提升零售商绩效的作用。以最大化收益为目标,对回购策略与转运策略分别建立模型,求解并通过数值分析讨论不同策略下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最优订购量,以及最优期望收益。研究表明:策略型消费者存在下,回购策略虽然能刺激零售商增加订购量,但会降低零售价,进而降低零售商的期望收益,而转运策略总能提高零售价、增加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并且当转运价格较高时,转运策略能刺激零售商增加订购量,因此合理的转运策略能同时增加零售价与订货量,进而提高零售商绩效,从而为零售商的策略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金亮 郑本荣 李志鹏
本文针对由供应商和拥有体验渠道的在线零售商组成的O2O系统,考虑消费者对产品是否满意不确定以及可能存在的退货行为,研究了在线零售商体验渠道策略与供应商合同菜单设计问题。基于消费者理性预期理论,构建了消费者期望效用函数,建立了不对称信息下在线零售商与供应商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了供应商最优合同菜单设计、在线零售商最优定价和销售努力水平决策,进而考察了体验渠道的价值。结果表明:在线零售商引入体验渠道能扩大潜在市场需求规模,产品销量增加并降低产品退货率;若在线零售商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由于体验渠道不会产生额外的产品库存、销售等成本,因而在线零售商总是有动机引入体验渠道,此时供应商和O2O系统利润水平也能得到有效提升;体验渠道的引入会吸引部分对产品估值较低的消费者体验产品,并会使部分消费者发生渠道迁移行为,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福利。
关键词:
顾客退货 体验渠道 消费者福利 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