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7)
- 2023(15057)
- 2022(13138)
- 2021(12308)
- 2020(10323)
- 2019(23635)
- 2018(23204)
- 2017(44805)
- 2016(24252)
- 2015(27307)
- 2014(27056)
- 2013(26537)
- 2012(24159)
- 2011(21431)
- 2010(21087)
- 2009(18986)
- 2008(18244)
- 2007(15748)
- 2006(13591)
- 2005(11685)
- 学科
- 济(93042)
- 经济(92930)
- 管理(72956)
- 业(69480)
- 企(58152)
- 企业(58152)
- 方法(46417)
- 数学(40682)
- 数学方法(40073)
- 财(26627)
- 农(26172)
- 中国(24000)
- 业经(21194)
- 学(19096)
- 制(18002)
- 地方(17830)
- 农业(17491)
- 务(17336)
- 贸(17302)
- 贸易(17292)
- 财务(17256)
- 财务管理(17213)
- 易(16780)
- 企业财务(16346)
- 理论(15829)
- 和(14816)
- 技术(14736)
- 环境(14565)
- 银(13483)
- 银行(13445)
- 机构
- 大学(336049)
- 学院(335365)
- 管理(137908)
- 济(131682)
- 经济(128849)
- 理学(120295)
- 理学院(119065)
- 管理学(116848)
- 管理学院(116254)
- 研究(106519)
- 中国(79818)
- 京(70606)
- 科学(66685)
- 财(60478)
- 农(53315)
- 所(52048)
- 业大(51015)
- 中心(49817)
- 财经(49103)
- 研究所(47450)
- 江(47333)
- 经(44827)
- 北京(44193)
- 范(43694)
- 师范(43289)
- 农业(41676)
- 院(39273)
- 州(38857)
- 经济学(38695)
- 财经大学(36823)
- 基金
- 项目(236725)
- 科学(186311)
- 研究(172607)
- 基金(172067)
- 家(149842)
- 国家(148608)
- 科学基金(128633)
- 社会(108233)
- 社会科(102612)
- 社会科学(102584)
- 省(92282)
- 基金项目(91631)
- 自然(84988)
- 自然科(83044)
- 自然科学(83026)
- 自然科学基金(81505)
- 教育(79809)
- 划(77516)
- 资助(71104)
- 编号(71077)
- 成果(55942)
- 重点(52451)
- 部(52163)
- 发(49440)
- 创(49116)
- 课题(47616)
- 创新(45770)
- 科研(45555)
- 教育部(44910)
- 大学(44348)
- 期刊
- 济(139491)
- 经济(139491)
- 研究(95180)
- 中国(59312)
- 学报(52276)
- 管理(50079)
- 科学(47767)
- 农(47644)
- 财(46670)
- 大学(40274)
- 学学(37769)
- 教育(37221)
- 农业(33426)
- 技术(30156)
- 融(26201)
- 金融(26201)
- 业经(24339)
- 财经(23002)
- 经济研究(21960)
- 经(19559)
- 问题(18208)
- 图书(18084)
- 业(17136)
- 理论(16654)
- 技术经济(15948)
- 科技(15723)
- 版(15467)
- 实践(15324)
- 践(15324)
- 商业(15237)
共检索到476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洪岚 潘建伟
本文对入驻和自营两种不同电商模式下,国产或者进口的休闲零食和新鲜水果两类食品的多个品牌的数千条消费者负面评论进行内容分析。研究表明:就品类而言,新鲜水果的变质问题相对于其他问题更为显著,休闲零食的包装问题、引发身体不适问题相对较多;相对于自营电商,入驻电商的休闲零食变质问题和异物问题更为严峻,其新鲜水果品质低下问题更为明显;对比国产食品和进口食品的负面评论,进口食品的负面评论更多集中在食品安全上,而国产食品不仅限于食品安全,还有其它问题;《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施行前后,网购食品的安全问题状况无明显差异。文章据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关电商企业应该对进口食品的采购、运输、销售及库存管理等进行优化等多条建议。
关键词:
网购食品 食品安全 消费者评论 内容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红霞
网购环境存在着较传统市场环境下更为严重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由此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通过构建网购市场中食品质量安全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分析网络食品卖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过程和均衡条件,并结合消费者问卷调查的结果探讨了网购市场中16个不同质量安全信号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能够实现优质食品和劣质食品的分离,提高劣质食品卖家传递质量信号的成本、增大劣质食品被发现的概率、加大对消费者损失的补偿和处罚力度,有利于促进分离均衡的实现。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网购 食品安全 信号传递博弈 分离均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红霞
网购环境存在着较传统市场环境下更为严重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由此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通过构建网购市场中食品质量安全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分析网络食品卖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过程和均衡条件,并结合消费者问卷调查的结果探讨了网购市场中16个不同质量安全信号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能够实现优质食品和劣质食品的分离,提高劣质食品卖家传递质量信号的成本、增大劣质食品被发现的概率、加大对消费者损失的补偿和处罚力度,有利于促进分离均衡的实现。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网购 食品安全 信号传递博弈 分离均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殿华 莎娜
本文立足于消费者网购行为视角,研究网购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措施,首先假设消费者网购行为对网购食品的食品安全风险存在影响,进而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结论: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客观认知能力和其关注的保质期、送货速度、买家评论对网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有正相关影响,而性别、年龄、购买便利性和消费者关注的品牌与价格验证结果不显著,假设不成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殿华 莎娜
本文立足于消费者网购行为视角,研究网购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措施,首先假设消费者网购行为对网购食品的食品安全风险存在影响,进而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结论: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客观认知能力和其关注的保质期、送货速度、买家评论对网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有正相关影响,而性别、年龄、购买便利性和消费者关注的品牌与价格验证结果不显著,假设不成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红霞 杨渊
网购食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较传统市场中更为严重的"逆向选择"现象。本文识别出16种网购食品质量安全信号,以网购食品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不同信号的认知和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在网购食品过程中普遍比较关注质量安全信号,但对不同信号的认知和利用程度存在差异,消费者对网购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个人特征以及网购食品经历对不同信号认知差异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信号发送主体提出促进网购食品质量安全信号有效传递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菲菲 何坪华 闵锐
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信任程度是影响食品消费量回升的重要因素。采用最优尺度模型,以武汉市433份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研究消费者对液态奶安全性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政府、企业、奶站的信任及液态奶对家庭的重要程度、年龄、家庭月总收入等对消费者信任有正的显著影响,而易感人群、品牌、文化程度和家庭月食品支出等则对消费者信任有负的显著影响;信息知晓程度和消费者对奶农的信任对消费者信任没有显著影响。政府要提高消费者对液态奶安全性的信任还必须从增强消费者对政府、企业和奶站的信任度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红霞
结合文献研究和深度访谈,提炼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理论模型,基于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揭示网站因素、商家因素、环境因素和信任倾向对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网站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消费者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网站因素的作用最为突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提升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消费者信任 网购 影响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红霞 杨渊
本文以网购食品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的信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网购食品安全问题普遍较为关注,但对网购食品的食品安全状况缺乏信心;消费者网购食品的频率、网购食品的花费、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态度、消费者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是影响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心的重要因素。由此建议通过健全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建立网购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等提升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心。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心 消费者 网购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红霞 杨渊
本文以网购食品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的信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网购食品安全问题普遍较为关注,但对网购食品的食品安全状况缺乏信心;消费者网购食品的频率、网购食品的花费、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态度、消费者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是影响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心的重要因素。由此建议通过健全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建立网购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等提升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心。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心 消费者 网购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可山
利用1 790份网络调查问卷数据,采用相关分析、交叉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网购食品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网购食品市场渗透率不高、用户黏性不足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消费者个性特征差异会导致对网购食品的不同态度,进而影响消费者对网购食品的选择行为;良好的网购环境、物美价廉的食品、优质的网购服务,是促使消费者选择网购食品的主要因素,对网购食品安全的担忧、习惯于传统购物方式、网购维权难度大,是抑制消费者选择网购食品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网购食品"难维权、维权难"可能会放大消费者对网购食品产生的消极态度。为此,应加强网购食品多主体协同监管,消除消费者怀疑心理和不放心态度;建立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网购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管理体系,推动线上市场和线下实体店紧密结合、融合发展;完善网购食品维权制度,畅通维权渠道。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可山 张丽彤 樊奇奇
在食品网购交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开始逐渐关注网购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从供应链视角可将网购食品供应链划分为5个环节,将发生在供应链各环节的网购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划分为14类,对2009—2017年发生的387个网购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建立SC-RC判别与定位矩阵,并利用Borda序值法改进的风险矩阵法对关键控制点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定位网购食品质量安全的6个关键控制点,据此应采取规范措施,以有效保证网购食品的质量安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康振宇 陈海啸 王自锋
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如何有效的整治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通过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中三个方面的十个具体问题的再思考,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监管体系 监管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应恒 霍丽玥
从经济学角度对现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多层面分析 ,从其外在表现、特点、影响、发生机理到相关理论 ,初步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 ,从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现代生产和消费方式的产物 ,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目标应该是食品风险最小化。通过维护市场公正以及提供相关信息改变消费者支付意愿 ,将是发挥市场机制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手段
关键词:
食品质量安全 市场机制 消费者支付意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杨 曹斌 陈建先 毛中根
本文以中国1573个食品消费者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t回归方法,比较分析消费者对粮、油、蛋、奶、肉、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安全信息需求的差异及其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研究发现:(1)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是消费者选择、购买食品的重要依据,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不同食品时,消费者关注的质量安全信息不同;(2)消费者在购买粮、油、蛋、奶、肉、水果、蔬菜和水产品时,消费者的年龄、健康、收入、家庭结构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监管态度的认知对消费者购买该类食品都具有显著性的影响;(3)价格是影响消费者选择、购买食品的主要因素,但剔除价格外的其他因素如生产日期、外观新鲜、销售信誉、安全标志、肥料(农兽药)和加工信息、销售地点"超市"和"农贸市场"、"品牌"与"安全事件"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比较显著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特点、症结及对策
基于政府管制视角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
食品质量信息标签如何影响消费者偏好——基于山东省843个样本的选择实验
消费者对生鲜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搜寻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上海市生鲜食品消费的调查
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信号的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来自9市、县消费者的调查
基于中观层面的网络食品质量安全的去“柠檬”机制研究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下经营者罚款与消费者赔偿的效果比较——以流通领域为例
我国食品企业的选择:“一体化”还是“外包”——基于消费者食品质量关注视角
食品质量的安全屏障
我国网购食品交易安全法律问题研究——基于2009—2021年相关文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