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8)
- 2023(15227)
- 2022(13446)
- 2021(12706)
- 2020(10648)
- 2019(24505)
- 2018(24379)
- 2017(47721)
- 2016(25518)
- 2015(28579)
- 2014(28339)
- 2013(27735)
- 2012(25325)
- 2011(22620)
- 2010(22520)
- 2009(20412)
- 2008(19642)
- 2007(16983)
- 2006(14853)
- 2005(12755)
- 学科
- 济(100211)
- 经济(100101)
- 管理(77970)
- 业(74879)
- 企(63126)
- 企业(63126)
- 方法(48415)
- 数学(42191)
- 数学方法(41619)
- 农(27989)
- 财(27251)
- 中国(25003)
- 业经(23012)
- 贸(20175)
- 贸易(20168)
- 地方(19677)
- 易(19604)
- 学(19273)
- 农业(18636)
- 制(17835)
- 务(17658)
- 财务(17583)
- 财务管理(17550)
- 理论(16779)
- 企业财务(16564)
- 和(16228)
- 技术(16213)
- 策(16089)
- 环境(15522)
- 划(15084)
- 机构
- 学院(355832)
- 大学(354678)
- 管理(148081)
- 济(143946)
- 经济(140966)
- 理学(129432)
- 理学院(128109)
- 管理学(125951)
- 管理学院(125286)
- 研究(112427)
- 中国(83628)
- 京(73431)
- 科学(67705)
- 财(65799)
- 所(53797)
- 财经(53482)
- 农(51860)
- 中心(51824)
- 业大(50924)
- 江(50182)
- 研究所(49110)
- 经(48733)
- 范(46053)
- 北京(45840)
- 师范(45681)
- 经济学(42211)
- 院(41580)
- 州(40957)
- 农业(40303)
- 财经大学(39907)
- 基金
- 项目(247392)
- 科学(196179)
- 研究(183160)
- 基金(180899)
- 家(155725)
- 国家(154401)
- 科学基金(134833)
- 社会(115593)
- 社会科(109599)
- 社会科学(109571)
- 基金项目(96112)
- 省(95733)
- 自然(88248)
- 自然科(86223)
- 自然科学(86203)
- 教育(84785)
- 自然科学基金(84658)
- 划(80277)
- 编号(75913)
- 资助(74557)
- 成果(59980)
- 部(55149)
- 重点(54263)
- 发(52018)
- 创(51471)
- 课题(50858)
- 教育部(47951)
- 创新(47847)
- 人文(47306)
- 科研(47178)
- 期刊
- 济(153713)
- 经济(153713)
- 研究(102648)
- 中国(59964)
- 管理(54450)
- 学报(50534)
- 财(49217)
- 科学(48484)
- 农(45991)
- 大学(39641)
- 教育(37821)
- 学学(37362)
- 农业(32032)
- 技术(31640)
- 融(29698)
- 金融(29698)
- 业经(27289)
- 经济研究(25237)
- 财经(25091)
- 经(21321)
- 问题(19448)
- 图书(17828)
- 商业(17594)
- 理论(17236)
- 技术经济(17187)
- 科技(16420)
- 现代(16168)
- 业(16162)
- 实践(15856)
- 践(15856)
共检索到503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金实 霍佳震
目前,学术界对零售商决策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零售商与消费者行为的博弈关系,二是研究零售商与上游供应商的博弈关系。但零售商的决策应该将上述两种博弈关系进行综合考虑,本研究引进了消费者行为因素,构建了零售商同时考虑下游消费者行为和上游供应商因素的双边博弈决策机制模型,实现零售商在需求管理与供应管理方面的有机整合,使零售商的供应链决策更符合实际经济领域的运行状况,提高零售业供应链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
消费者行为 博弈 决策 供应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芳
随着行为运作管理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基于行为实验的研究工作。通过对行为决策的实证考察,了解了决策者的真实决策行为;通过行为模型分析,缩小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基于此,本文考虑策略消费者的有限理性行为和决策偏差,认为零售商需要调整自己的库存量和价格决策,建立了面对同质策略型消费者的零售商优化模型,并使用随机最优反应均衡模型来刻画策略型消费者的有限理性行为。
关键词:
策略型 消费者行为 零售商 决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姜琳
针对一个零售商和多个战略消费者组成的两阶段供应链,将零售商的过度自信偏好纳入研究视野,分析了零售商过度自信对战略消费者供应链均衡运作的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格与其过度自信系数无关,与供应商给予的批发价格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估价成正相关;零售商的效用与其过度自信系数正相关,战略消费者效用与零售商的过度自信系数无关;零售商存在过度自信行为进行预测市场需求,最终会导致大量库存和供应链效用的损失。
关键词:
零售商 过度自信 供应链 战略消费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鹏 王慧娟 张津玲
考虑有限理性消费者前提下,研究网络零售商的退货运费险策略问题。网络零售商可以选择仅提供退款保证、向消费者赠送运费险和提供运费险购买选择由消费者自行决定是否购买三种退货运费险策略。研究发现:(1)网络零售商推出运费险服务时,如果消费者商品满意度较低,消费者有限理性行为将使网络零售商获益;如果消费者商品满意度较高,消费者有限理性行为将损害网络零售商利益。(2)如果网络零售商仅向消费者提供购买运费险选择,运费险保费设定过高将导致消费者完全放弃购买运费险,从而运费险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3)只要运费险保费设定低于阈值,提供退货服务的同时提供购买运费险选择始终是网络零售商的最优运费险策略。只有运费险保费设定低时,既提供退货服务又赠送运费险策略下网络零售商才能获得比仅提供退货服务更高的利润。(4)在有限理性行为的影响下,只有运费险保费设定低时,消费者才能在网络零售商推出运费险服务时获得比无运费险服务时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网络零售商针对消费者退货所采用的“相机策略”,发现“相机策略”无法增加网络零售商利润。
关键词:
有限理性 退货运费险 退货 相机策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妍嫣 徐亚婷
本文将加速消费效应和消费成本作为引起市场需求转移和需求扩大的内生变量,分析了囤积行为和加速消费对零售企业价格竞争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产品具有同质性和消费者偏好无差异的情况下,零售商的价格竞争策略是混合策略且存在纳什均衡;在消费者的消费成本较低的条件下,促销价格存在均衡;当存在加速消费效应时,在消费成本较低的条件下,加速消费加剧了零售商价格竞争的频率和深度;而当消费者的消费成本相对较高时,加速消费反而可以减缓零售商价格竞争的频率和深度。这说明消费成本改变了消费者囤积决策,从而影响了加速消费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志平
商品的折扣销售会带来潜在的消费需求,但同时也会引起消费者在正价购买时高价后悔;而参加限时抢购的消费者将同时面临低价诱惑和缺货后悔。本文根据消费者对商品价值估计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采用基于高价后悔和缺货后悔的购买行为选择函数来刻画消费者的理性行为,由此得到消费者的最优购买决策。通过比较天天平价策略和限时抢购策略下网络零售商的利润,得到网络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商品供应量下网络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商品可得率和期望收益。研究结果表明:网络零售商可以运用限时抢购策略来决定两个销售期的最优价格和折扣销售期商品的可得率,实现预期利润最大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志平
商品的折扣销售会带来潜在的消费需求,但同时也会引起消费者在正价购买时高价后悔;而参加限时抢购的消费者将同时面临低价诱惑和缺货后悔。本文根据消费者对商品价值估计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采用基于高价后悔和缺货后悔的购买行为选择函数来刻画消费者的理性行为,由此得到消费者的最优购买决策。通过比较天天平价策略和限时抢购策略下网络零售商的利润,得到网络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商品供应量下网络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商品可得率和期望收益。研究结果表明:网络零售商可以运用限时抢购策略来决定两个销售期的最优价格和折扣销售期商品的可得率,实现预期利润最大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道平 宋雨情
考虑消费者呈现的不同行为特征,将其划分为两类:策略型和短视型。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会给出差别估价,假设这一估价呈随机分布,研究存在消费者行为转化的产品两阶段动态定价问题。引入消费者剩余对策略型和短视型消费者的市场响应特征进行描述,考虑贴现率,建立两阶段动态定价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差别决策过程,并且采用逆推法求解动态定价模型,得到最优价格策略。研究表明消费者期望购买数量与降价幅度都和转化率成负相关,此外,通过对比考虑转化和不考虑转化的两种情形下零售商总的期望利润,发现如果零售商没有考虑转化率而仅根据市场初期调查的消费者构成来进行产品定价将会给零售商带来损失,并且两种情形的利润差值随转化率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闫安 邹琳洁 裴凤 朱晓曦
针对线上零售商的退货运费策略选择问题,在考虑策略性消费者基础上构建了两阶段销售模型,对比分析了消费者承担退货运费策略和零售商承担退货运费策略对产品定价和订购量的影响,得到了线上零售商不同退货运费策略的实施条件。研究发现:零售商承担退货运费策略下的定价始终高于消费者承担退货运费策略;消费者承担退货运费策略下的订购量受顾客产品满意概率影响更大,零售商承担退货运费策略下的订购量受其应支付的退货成本影响更大,上升/下降趋势更显著;线上零售商的退货运费策略选择主要受消费者应支付的退货运费与零售商退货运费险保费之间的差距以及消费者产品满意概率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飔佳 官振中
策略型消费者的存在会导致零售商减小订购量、降低零售价,进而对零售商收益造成损失。在考虑消费者策略行为及市场需求不确定下,研究了回购策略与转运策略对提升零售商绩效的作用。以最大化收益为目标,对回购策略与转运策略分别建立模型,求解并通过数值分析讨论不同策略下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最优订购量,以及最优期望收益。研究表明:策略型消费者存在下,回购策略虽然能刺激零售商增加订购量,但会降低零售价,进而降低零售商的期望收益,而转运策略总能提高零售价、增加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并且当转运价格较高时,转运策略能刺激零售商增加订购量,因此合理的转运策略能同时增加零售价与订货量,进而提高零售商绩效,从而为零售商的策略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官振中 康怀飞
建立随机需求下的两阶段销售模型,研究消费者高价后悔和缺货后悔对零售商定价与库存决策的影响,分析两种运营策略:价格承诺和快速响应。结果表明,高价(缺货)后悔加重(减轻)消费者策略性等待行为,零售商应降低(提高)定价并减少(增加)库存;价格承诺和快速响应均能缓解消费者策略性等待行为,但两者的价值受消费者预期后悔的影响相反;价格承诺仅在补货成本高于某个阈值且消费者预期后悔敏感度低于某个阈值时优于快速响应。
[期刊] 预测
[作者]
高鹏 杜建国 聂佳佳 李向东
本文运用博弈论研究了消费者的预期后悔(AR)如何影响双渠道竞争中线下零售商服务提供策略。在推导消费者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并求解了线下商提供服务策略以及不提供服务策略时的模型,并通过理论分析以及数值仿真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服务提供策略下消费者预期后悔会提高在线商参与市场竞争的门槛,服务水平与消费者预期后悔敏感度和消费者异质性均正相关。无论是否实施服务策略,预期后悔会降低线下商利润并提高在线商利润。服务策略的价值与预期后悔敏感度正相关,而消费者剩余与预期后悔敏感度的关系则受到消费者异质性以及消费者对在线渠道期望估值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健 陶仁振 苑清敏
伴随着电子商务技术与服务的快速发展,低成本高回收的商品回收模式成为投资者和学者研究的热点。以在线零售商为研究主体,针对废旧零部件的循环再利用,充分考虑消费者在零售商回收过程中的角色,讨论了三种回收策略情况,即两阶段回收策略、竞争型回收策略以及"合作型"回收策略。通过考察这三种策略中在线零售商的最优利润以及供应链总利润等变量的变化情况,为在线零售商实施合适的逆回收策略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回收策略不同,在线零售商、消费者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利润不同;在线零售商及供应链总利润受利益共享比例以及消费者参与方式的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曲创 杨超 臧旭恒
本文研究双边市场中大型零售商的竞争性策略,大型零售商为双边市场中的平台厂商。研究发现,大型零售商会在竞争初期采用优惠手段吸引大量消费者,以利用交叉网络外部性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大型零售商会对交叉网络外部性较大的一方,即消费者采取低价策略,而对交叉网络外部性较小的一方,即供应商采取高收费策略。大型零售商收取的通道费和制定的零售加价补偿了其部分服务成本,并进行了市场中外部性的重新分配。
关键词:
双边市场 大型零售商 定价策略 竞争策略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牟能冶
考虑一个生产商通过两个电子零售商基于不同的契约售销产品的问题,同时鉴于消费者公平关切和零售商信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多契约下基于消费者公平关切和电子零售商信用的供应链最优定价策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消费者公平关切程度的增大,不同零售商之间的最优定价差别趋于减小,并且生产商和定价高的零售商利润都增大,而定价低的零售商则相反;伴随着电子零售商信用水平的影响增加,信用高的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和利润都将增大,信用低的零售商则相反,生产商利润的单调性根据销售契约的不同而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