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4)
- 2023(16910)
- 2022(14708)
- 2021(13869)
- 2020(11610)
- 2019(26556)
- 2018(26322)
- 2017(51609)
- 2016(27722)
- 2015(31183)
- 2014(31002)
- 2013(30227)
- 2012(27632)
- 2011(24796)
- 2010(24726)
- 2009(22774)
- 2008(22087)
- 2007(19248)
- 2006(16942)
- 2005(14891)
- 学科
- 济(106984)
- 经济(106834)
- 管理(86689)
- 业(80582)
- 企(67903)
- 企业(67903)
- 方法(50076)
- 数学(43602)
- 数学方法(42998)
- 财(32229)
- 农(30105)
- 中国(27721)
- 业经(25027)
- 制(24128)
- 学(21136)
- 贸(20556)
- 贸易(20549)
- 地方(20065)
- 务(20033)
- 易(19976)
- 财务(19951)
- 财务管理(19909)
- 农业(19707)
- 企业财务(18865)
- 理论(17998)
- 银(17407)
- 银行(17368)
- 环境(17120)
- 技术(17111)
- 和(16993)
- 机构
- 大学(388496)
- 学院(388366)
- 济(157172)
- 管理(157006)
- 经济(153803)
- 理学(136326)
- 理学院(134894)
- 管理学(132561)
- 管理学院(131837)
- 研究(124966)
- 中国(93773)
- 京(80933)
- 财(75903)
- 科学(74609)
- 所(60452)
- 财经(60201)
- 农(57524)
- 中心(57504)
- 江(56471)
- 业大(55301)
- 经(54760)
- 研究所(54734)
- 北京(50755)
- 范(50396)
- 师范(49982)
- 经济学(47241)
- 院(45957)
- 州(45323)
- 财经大学(44860)
- 农业(44687)
- 基金
- 项目(266174)
- 科学(210897)
- 研究(197785)
- 基金(194341)
- 家(167442)
- 国家(166029)
- 科学基金(144399)
- 社会(125284)
- 社会科(118785)
- 社会科学(118756)
- 省(103069)
- 基金项目(102767)
- 自然(93576)
- 教育(91563)
- 自然科(91395)
- 自然科学(91375)
- 自然科学基金(89703)
- 划(86366)
- 编号(81549)
- 资助(79897)
- 成果(65794)
- 部(59586)
- 重点(58785)
- 发(55738)
- 创(55412)
- 课题(55397)
- 制(51885)
- 教育部(51827)
- 创新(51618)
- 国家社会(51184)
- 期刊
- 济(171691)
- 经济(171691)
- 研究(115412)
- 中国(71027)
- 财(58722)
- 管理(58316)
- 学报(56463)
- 科学(52952)
- 农(51923)
- 大学(44428)
- 教育(42896)
- 学学(41812)
- 农业(35627)
- 融(34936)
- 金融(34936)
- 技术(34198)
- 财经(29199)
- 业经(29131)
- 经济研究(27544)
- 经(24907)
- 问题(21733)
- 理论(18952)
- 图书(18459)
- 技术经济(18107)
- 科技(17739)
- 商业(17699)
- 业(17658)
- 现代(17460)
- 版(17374)
- 实践(17307)
共检索到563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霞
文章将消费者划分为普通消费者与环保消费者,并建立了这两种类型消费者两个周期上的效用模型。由此对垄断制造商的再制造决策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垄断制造商在再制造生产管理中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消费者类型 效用函数 再制造决策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东霞 谭德庆
本文从消费者类型角度,利用稳态均衡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垄断厂商再制造策略选择问题。结论表明,当再制造成本低于阈值时,垄断厂商采取再制造策略时的最优收益大于其不采取再制造策略时的最优收益;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接受程度越高、再制造产品质量越高均会增强垄断厂商采取再制造策略的动力。最后,针对上述结论给出了相应的例证。
关键词:
效用函数 消费者类型 再制造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杨明歌 韦阳 梁小珍
低碳经济背景下,再制造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是否进入再制造是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和分销商的重要决策。首先,建立制造商和分销商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利用Jacobi矩阵分析制造商和分销商混合策略的演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单位回收品的利润大于制造商销售单位新产品的利润,且分销商单位回收品的利润扣除再制造授权费用后大于分销商销售单位新产品的利润时,系统演化至制造商和分销商均进入再制造的状态。其次,考虑政府补贴对制造商和分销商决策的影响,建立政府补贴情形下制造商和分销商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利用Jacobi矩阵分析制造商和分销商混合策略的演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单位回收品的利润与政府补贴之和大于制造商销售单位新产品的利润,且分销商单位回收品的利润与政府补贴之和扣除再制造授权费用后大于分销商销售单位新产品的利润时,系统演化至制造商和分销商均进入再制造的状态。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相关结论的正确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利娥 施国洪 陈敬贤
针对制造商价格领导权的供应链结构,将消费者分为高低碳偏好消费者和低低碳偏好消费者,通过建立单一传统渠道决策模型和双渠道决策模型,研究了电子渠道低碳效用对制造商双渠道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消费者低碳偏好差异时,只要电子渠道的低碳效用大于零,制造商就会开通电子渠道进行双渠道经营以增加自身的利润;但是双渠道决策的均衡解不唯一,均衡结果取决于电子渠道低碳效用的大小;当制造商采取双渠道经营时,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增加,但是零售商的利润降低,渠道冲突加剧;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均随高低碳偏好消费者比例和电子渠道低碳效用的增加单调递增。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豪 侯平森
在直销和分销并存的双渠道供应链中,针对消费者展厅和反展厅行为,本文构建了制造商占主导地位的“线上直销线下分销”和“线下直销线上分销”两种模式下两周期博弈模型,探讨了模型的简化运算方法,分析了制造商面对消费者展厅和反展厅行为时的最优渠道选择。研究表明:在市场总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初始到达直销渠道的消费者数量越多,制造商的收益越高;当消费者转换购买意愿较大时,制造商的最优决策为选择线下直销线上分销模式,同时能实现市场的帕累托改进;初始到达直销渠道的消费者数量越大,制造商选择线下直销线上分销模式的可能性越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焕勇 李宇航 韩云霞
文章研究了在消费者具有低碳偏好和政府征收碳税的条件下,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通过建立消费者对新产品、翻新品、再造品的不同效用函数,得出消费者对3种产品的不同需求,并给出在考虑需求和政府征收碳税情形下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和政府征收碳税的同时,制造商同时生产3种产品进行的决策。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比选择非低碳产品的效用大,这使得消费者有低碳动机;制造商应利用产品的异质性来获得最大利润;消费者的低碳偏好使其对低碳产品的需求增加,征收碳税促使制造商多生产低碳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霍艳芳 李思睿
在考虑政府补贴的前提下,研究了一个同时提供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制造商的延保决策问题;分析了政府补贴对制造商延保服务选择的影响,以及政府补贴在不同延保模式下对再制造产品销量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1)不论政府补贴如何设定,制造商为再制造产品提供延保服务都能够增加利润且双延保模式最佳。(2)不论制造商选择哪种延保模式,政府补贴总能增加再制造品的销量与制造商的总利润;但是在市场发展初期,只有政府补贴达到一定程度,双延保模型下再制造品的销量才能超过无延保模型。(3)政府补贴会促进制造商再制造产品减排研发活动,并且研发努力水平随政府补贴力度的提高而增加。
关键词:
再制造 延保服务 政府补贴 减排研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宝库
在营销渠道的管理中,制造商通常会通过设计一系列契约条件对中间商进行监督和激励,整个过程只是间接地考虑来自市场第三方消费者的反馈意见。本文提出和分析了消费者信息在三方经济关系中的直接作用。通过建立制造商、消费者和中间商的管理模型,分析了消费者信息对制造商激励与监督营销渠道中间商行为的影响,以及提高营销渠道的效率影响因素。本文的结论是:当消费者偏好和制造商偏好一致时,消费者信息反馈有助于提高营销渠道管理绩效与消费者利益;当消费者偏好与制造商偏好不一致时,过多的消费者反馈信息会降低渠道管理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俊 李帮义 姜金德
研究了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和分销商的再制造价格决策问题。采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分销商组成的供应链,分销商回收废旧产品,制造商或分销商完成再制造过程中的价格决策策略,以及制造商和分销商参与再制造的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造商和分销商分别参与再制造对整个供应链收益的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廖治通
消费者不仅在意产品的功能,还在意交易中的公平性,因此研究了消费者公平关切对制造商渠道选择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单渠道和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通过逆向归纳法,得出不同渠道选择策略下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利润。研究发现:消费者公平关切下,渠道间竞争适中或激烈时制造商均不开通直销渠道。制造商在渠道间竞争较弱时主动开通直销渠道,并且开通直销渠道并非总是使得零售商利润受损。渠道间竞争适中时,直销渠道的开通有利于增加零售商利润。渠道间竞争较弱或适中时,直销渠道总是增加整个供应链利润。渠道间竞争激烈时,直销渠道对所有供应链成员造成损失。
关键词:
双渠道 消费者公平关切 直销渠道 供应链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周辉 柳键 万谧宇 柳璐
考虑产品绿色度对需求的影响,构建制造商需求过度自信时的决策模型,研究制造商的产品绿色度与产量决策问题,探讨制造商的过度自信对产品绿色度、产量及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利润产品、低绿色投入成本系数、高绿色敏感度情形下过度自信对绿色产品产量的影响与普通产品有很大不同,即对于普通产品,制造商过度自信时的产量低于理性时的产量,对于绿色产品,过度自信时的产量高于理性时的产量;过度自信使制造商选择更高的产品绿色度,但会降低制造商利润,对自身不利;消费者绿色敏感度增加,制造商获益,但制造商过度自信时比理性时获益低。
关键词:
过度自信 绿色度 产量 制造商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光富 刘文侠 张士彬
以生态效益最大化为决策准则,研究了两家制造商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的竞争决策,研究发现:无论回收再制造本身是否经济,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都对企业有利,先实施回收再制造的企业获利更多。随着环境成本的增加,回收率升高,制造商收益下降。产品价格与再制造成本优势有关,成本优势高时,随着环境成本的增加,产品价格降低,对消费者有利;成本优势低时,制造商将环境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产品价格上升到最高点后下降。随着再制造成本优势的增加,产品价格下降,回收率和制造商收益升高,制造商和消费者均获益。再制造成本优势不同的两家制造商回收再制造时,成本优势高的制造商产品价格低,回收率和企业收益高。
关键词:
回收再制造 闭环供应链 生态效益 竞争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官振中 唐明阳 杜华峰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传统燃油汽车制造商在考虑消费者存在焦虑情绪及政府的替代性优惠时,是否需要调整产品策略,推出混动车型以应对生产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入侵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燃油汽车制造商的视角构建双寡头竞争模型,在存在转换成本情况下探讨不同策略下的最优均衡结果,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相应的最优策略及实施条件。研究表明,混合策略始终优于混动汽车策略。在低转换成本环境下,当消费者有低替代性优惠度且焦虑缓解系数低于某一阈值时,制造商选择燃油汽车策略;相反,在高转换成本环境下,混合策略是最优策略。此外,一旦焦虑缓解系数或替代性优惠度高于某一阈值时,采取燃油汽车策略。社会福利随消费者焦虑的增加呈现递减的趋势,而3种策略的社会福利却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经有国 申诗谣 刘震
针对消费者具有公平关切和渠道偏好的情形,研究入侵制造商的渠道选择策略。分别刻画了入侵制造商网络直销和传统零售渠道下的最优定价策略。分析入侵制造商产品估值的购买阈值高于(情形1)或低于(情形2)在位制造商产品的情形。研究表明:(1)网络直销渠道下,当情形1成立且产品质量对比系数较大时,或仅当情形2成立时,定价与公平关切敏感系数呈负相关;情形1,2下,定价与渠道相对偏好系数均呈正相关。(2)传统零售渠道下,两种情形的批发价均与公平关切敏感系数呈负相关。(3)无论情形1还是情形2下,网络直销渠道的售价始终低于零售渠道。(4)情形1下,当网络渠道相对偏好系数较大时,入侵制造商应选择网络直销渠道;情形2下,当网络渠道相对偏好系数和公平敏感系数较小时,零售渠道是首选。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上述相关结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闵杰 徐小禹 欧剑 曹宗宏
考虑由一个合同制造商(Contract Manufacturer, CM)和一个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组成的二级供应链,CM在为OEM代工的同时,也引入自己的品牌与OEM竞争。在OEM能够获取消费者质量偏好信息的前提下,分析不同信息结构和CM高质量入侵行为对供应链成员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CM入侵总是对自身有利,而对OEM不利。(2)信息不对称始终损害CM的利益,但只有在CM入侵且高低偏好市场之间的差异较大时才损害OEM的利润。(3)若真实市场偏好较高,且不掌握信息的CM对市场信心较弱,则OEM产品的定价能使所有消费者的需求都得到满足。(4)提高代工产品的质量在CM不入侵或者信息对称下对CM有利,而其余情况下是否有利与CM销售成本有关。进一步讨论了消费者偏好信息的作用,发现多数情况下OEM不获取消费者信息对自身更有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