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2)
- 2023(8302)
- 2022(7216)
- 2021(6745)
- 2020(5790)
- 2019(13213)
- 2018(12959)
- 2017(25700)
- 2016(13345)
- 2015(14998)
- 2014(14730)
- 2013(14235)
- 2012(12740)
- 2011(11216)
- 2010(10669)
- 2009(9444)
- 2008(8797)
- 2007(7190)
- 2006(5855)
- 2005(4705)
- 学科
- 济(54629)
- 经济(54574)
- 管理(40955)
- 业(40880)
- 企(33000)
- 企业(33000)
- 方法(32168)
- 数学(29093)
- 数学方法(28657)
- 农(17423)
- 财(14578)
- 贸(12163)
- 贸易(12160)
- 易(11902)
- 中国(11642)
- 业经(10913)
- 务(9925)
- 农业(9921)
- 财务(9871)
- 财务管理(9852)
- 企业财务(9425)
- 学(8564)
- 技术(8485)
- 理论(8291)
- 制(8203)
- 地方(7793)
- 环境(7637)
- 和(7611)
- 划(7391)
- 银(7026)
- 机构
- 学院(183202)
- 大学(181969)
- 管理(78907)
- 济(78535)
- 经济(77264)
- 理学(70219)
- 理学院(69624)
- 管理学(68351)
- 管理学院(68017)
- 研究(51464)
- 中国(39330)
- 京(35807)
- 财(33948)
- 科学(30534)
- 财经(28870)
- 业大(27552)
- 经(26494)
- 农(26381)
- 中心(26143)
- 经济学(24336)
- 江(23872)
- 所(23134)
- 经济学院(22160)
- 经济管理(21936)
- 财经大学(21927)
- 商学(21566)
- 北京(21431)
- 商学院(21387)
- 研究所(21303)
- 范(21243)
- 基金
- 项目(134623)
- 科学(108538)
- 基金(101561)
- 研究(97117)
- 家(87938)
- 国家(87242)
- 科学基金(77527)
- 社会(63990)
- 社会科(60942)
- 社会科学(60927)
- 基金项目(53667)
- 省(51496)
- 自然(51427)
- 自然科(50385)
- 自然科学(50375)
- 自然科学基金(49472)
- 教育(45756)
- 划(43208)
- 资助(41865)
- 编号(38562)
- 部(30843)
- 重点(29464)
- 创(28486)
- 成果(28205)
- 发(27597)
- 教育部(27217)
- 国家社会(27131)
- 人文(26763)
- 科研(26659)
- 创新(26637)
共检索到241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森 郭伏 张勇 孙宇 邓明
以感性工学理论为基础,从消费者角度研究产品造型设计中材质的感觉特性,并以手机产品材质选择为例,给出了研究过程和方法:首先选取材质要素,并运用3Ds Max制作不同材质手机三维效果图,通过产品造型材质感觉意象调查及相关筛选原则,确立材质感觉意象词对;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消费者对不同材质的感性评价数据,运用对应分析方法揭示不同材质与意象词对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种材质给人的意象感觉;最后,运用最优尺度回归方法构建消费者感觉偏好模型,并进行验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璐 李巨韬 赵艳云 田正清
目前满足用户的情感诉求和情感体验逐渐成为热销产品的关键属性,引起了产品开发者和企业决策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贴合用户情感体验,结合信息熵、灰色关联分析和模糊TOPSIS,提出了以用户感性需求为向导的产品设计方案的评估方法。首先引入感性工学中复合感性意象量化用户的情感信息,通过对收集的产品意象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产生具有代表性的目标意象,运用语义差分调查获得代表意象的评价值;其次对规范化的意象评价值计算其熵值权重;最后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和模糊TOPSIS,产生用户情感信息指导下的产品设计备选方案的优先级排序。以智能手表设计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信息熵和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的模糊TOPSIS可以较大限度地减少方案评估时的个人主观影响,确保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对企业产品方案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树桐 罗永泰
消费者隐性需求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它对于营销理论的再造和营销学的演进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因此,本文从营销范式的演进规律中归纳得出,营销范式的转换归根结底位于隐性需求的开发。在此基础上,对传统营销模式及营销组合对隐性需求研究的普适性进行了检验,并探讨了基于隐性需求的4Vs营销模式及其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航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营销策略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隐性消费需求的研究逐渐成为营销领域的热门课题。消费者心目中的产品概念已经开始从产品本身延伸到附加产品以及产品服务上,企业的营销行为也开始逐渐转向以良好的产品形象和服务影响消费者的心理的隐性营销行为。本文通过对企业隐性消费需求营销的研究,分析了基于消费者隐性需求的企业营销规划,以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消费者 隐性需求 隐性营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戚海峰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有关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相关研究作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综述,在此基础上就该需求对消费者独特产品/品牌偏好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到本土消费者在对独特性需求的理解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的产生与中国文化的集体导向特点和当前社会发展处于转型阶段具有一定的联系,这种特殊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独特产品/品牌的偏好。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罗永泰 卢政营
消费者隐性需求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这对于营销理论的再造和营销学的演进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从营销范式的演进规律归纳得出,营销范式的转换归根结底源于隐性需求的开发。在此基础上,对传统营销模式及营销组合对隐性需求研究的普适性进行了检验,并探讨了基于隐性需求的4Vs营销模式及其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俐
本文从隐性需求、半隐性需求入手,研究隐性需求、认知半隐性需求、情感半隐性需求、意志半隐性需求以及行动半隐性需求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隐性需求和半隐性需求的影响因子,为创新影响管理模式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隐性需求 半隐性需求 营销管理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周浩 焦艺
针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评价问题,给出了一种面向消费者特殊需求偏好的感性评价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通过语义差分法和语义变量设计问卷获得待估新产品方案的感性信息数据以及在消费者不同偏好关系下的感性目标可能性分布;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消费者感性需求为导向的评价函数,并运用混合加权平均算子对各方案评价信息集结计算;最后,依据评价函数值大小对各方案进行排序。尤其针对消费者特殊需求给定时,该模型评价函数可以计算出新产品与消费者特殊偏好的匹配程度。实例计算表明,本研究给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振中 程钧谟 刘福
消费者独特性需求是指消费者为发展与提升自我形象和社会形象而从事抗遵从行为的个体倾向,是体现在消费行为中的独特性寻求需要。以往研究较全面地探讨了其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和后果。消费者独特性需求受到个体差异、情景因素、上位因素及社会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并对多样化寻求、社会网络发展与口碑传播等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应更深入地探讨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成因,并积极开展纵向跟踪、本土化及跨文化研究。
关键词:
消费者独特性需求 抗遵从性 心理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振中 程钧谟 刘福
消费者独特性需求是指消费者为发展与提升自我形象和社会形象而从事抗遵从行为的个体倾向,是体现在消费行为中的独特性寻求需要。以往研究较全面地探讨了其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和后果。消费者独特性需求受到个体差异、情景因素、上位因素及社会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并对多样化寻求、社会网络发展与口碑传播等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应更深入地探讨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成因,并积极开展纵向跟踪、本土化及跨文化研究。
关键词:
消费者独特性需求 抗遵从性 心理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雷琼 张仲凤 奚茜 陈梦瑶
从感性工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家具的材质,在研究过程中采用"解构"的方式提取家具材质,并确立感性词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有代表性的家具让消费者和设计师进行感性评价,最后结合T检验方法对消费者和设计师的感性评价进行数据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减少设计师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的感性认知偏差,可以有效达到消费者对家具材质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
感性工学 家具 材质 设计师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程红亚 孟丽君 扈裕晴 黄祖庆
在消费者异质性需求的市场中,为了探讨最佳的再制造授权模式,基于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与第三方再制造商((third party remanufacturer, TPR)同时进行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closed loop supply chain, CLSC),采用博弈论分别讨论TPR独立再制造和OEM专利授权再制造(包括单位费用授权和固定费用授权)的CLSC决策模型,对比3种模型的均衡解及最优利润,并分析TPR再制品市场接受度、再制造成本节约对均衡解及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授权增加了OEM利润,故OEM更倾向于对TPR进行授权,并根据固定授权费的大小来决定授权模式;CLSC总利润在固定费用授权模式下最大,且该模式下消费者的购买成本最低;TPR再制品市场接受度及再制造成本节约的增加可提高TPR利润,但会加大对OEM再制品的挤兑程度,最终导致OEM提高授权费来弥补利润损失。
关键词:
专利授权 异质需求 再制造 博弈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昊 李玉鹏
顾客需求变化是产品进化的根本动因,确定其影响因素并识别敏感性需求对于提高设计方案稳定性及控制产品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汽车产品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的敏感性需求识别方法。首先基于扎根理论确定了顾客需求项及其影响因素体系;然后基于SEM探讨了环境因素、顾客因素和企业因素对顾客需求变化的影响程度;最后确定了汽车的敏感性需求及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系列的汽车,国家政策、产品竞争、产品技术创新和产品用途是导致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关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需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政营
在进行营销模式的本土化创新以及开创新的市场空间时,关注创新采用的隐性需求及其在关联需求网络中的扩散机制,对于洞察消费者隐性需求的层次,细分消费者的群体特征以及进行产品和市场创新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消费者 群体隐性需求 濡染模型 社会网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娅娜
本文阐述了消费者隐性需求与显性需求的内涵;然后从消费者需求位势差异,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互,营销环境变动等角度揭示促使消费者隐性需求价值实现的动力机制;最后提出基于消费者隐性需求开发的企业营销理念创新策略、企业产品营销创新策略、企业营销渠道创新策略等建议,以为企业破除消费者隐性需求黑箱,有效开发消费者隐性需求价值,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隐性需求 营销策略 消费者导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