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24)
2023(14149)
2022(12353)
2021(11564)
2020(9740)
2019(22330)
2018(22117)
2017(43244)
2016(22924)
2015(25717)
2014(25459)
2013(24927)
2012(22489)
2011(19950)
2010(19527)
2009(17683)
2008(16719)
2007(14328)
2006(12223)
2005(9925)
作者
(62656)
(52052)
(51702)
(49386)
(33087)
(25000)
(23586)
(20636)
(19856)
(18215)
(17811)
(17377)
(16134)
(16078)
(15977)
(15659)
(15581)
(15564)
(14892)
(14719)
(12706)
(12464)
(12381)
(11981)
(11610)
(11482)
(11332)
(11259)
(10388)
(10293)
学科
(91047)
经济(90858)
管理(68726)
(66754)
(55857)
企业(55857)
方法(47123)
数学(40551)
数学方法(40027)
(25542)
(23309)
中国(23147)
业经(21083)
(18368)
农业(17217)
地方(16717)
理论(16261)
(15654)
(15405)
贸易(15398)
(15196)
财务(15119)
财务管理(15089)
(14922)
企业财务(14281)
技术(14149)
(14121)
环境(14043)
(12606)
(11449)
机构
大学(317748)
学院(316841)
管理(133074)
(125891)
经济(123371)
理学(117406)
理学院(116218)
管理学(114089)
管理学院(113518)
研究(97211)
中国(70365)
(65335)
科学(60282)
(55665)
业大(46971)
财经(46360)
(46061)
(45943)
中心(44919)
(42639)
(42349)
研究所(42248)
(41340)
师范(40990)
北京(40288)
经济学(37758)
农业(35928)
(35811)
(35018)
财经大学(34904)
基金
项目(229213)
科学(182118)
基金(168567)
研究(167952)
(145381)
国家(144145)
科学基金(126365)
社会(108051)
社会科(101797)
社会科学(101767)
基金项目(89999)
(88979)
自然(82895)
自然科(81037)
自然科学(81019)
自然科学基金(79543)
教育(77666)
(74365)
资助(69049)
编号(68794)
成果(53316)
(50821)
重点(50153)
(47794)
(47491)
课题(45572)
创新(44509)
教育部(44350)
科研(44182)
国家社会(43988)
期刊
(129212)
经济(129212)
研究(88098)
中国(52426)
学报(47677)
管理(47296)
科学(44807)
(41705)
(41033)
大学(37382)
学学(35242)
教育(33483)
农业(28863)
技术(28300)
业经(22788)
财经(21779)
(21329)
金融(21329)
经济研究(21229)
(18532)
问题(16420)
图书(16117)
理论(15206)
商业(15141)
科技(15074)
技术经济(15007)
(14458)
(14195)
实践(14070)
(14070)
共检索到433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龚浩  郭春香  李胜  
对消费者偏好进行了细分并引入社会责任动力因子,建立了基于消费者偏好的供应链社会责任模型。运用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分析了供应链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和政府激励方式。结果表明:履行社会责任较好和较差的供应链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前者对产品的最佳定价高于后者;当社会责任履行较好供应链的动力因子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获得高于社会责任履行较差供应链的利润的难度增加,且获得同样利润差额所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高于之前;当供应链的社会责任动力因子、成本增长系数以及可信度价值系数满足一定限制条件时,供应链不仅有足够的动力履行社会责任,而且愿意不断提高社会责任履行程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琳  曹东明  
为有效应对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等现实问题,政府在鼓励用户关注产品环保性能的同时,倡导供应链成员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消费者群体环境意识增强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提高不但会对供应链成员的生产成本产生影响,还会改变市场需求函数。基于此,本文借助Stackelberg博弈模型,系统分析供应链成员在消费者环境偏好、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下的决策行为,以深化博弈理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林兰  彭显琪  
文章针对数字产品具有经验属性这一特性,对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下的双方最优价格策略以及制造商的最优研发投入资金进行了研究。不同消费者对数字产品有不同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主要受数字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引入数字产品的质量这一属性来表示不同消费者的效用函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需求函数,分析了三种不同供应链模型(古诺模型、制造商主导的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和垂直整合供应链模型)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策略,并对不同模型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明彦  齐二石  刘亮  
在传统的策略消费者的报童模型基础上,探讨了消费者风险偏好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引入消费者风险偏好系数,证明了在此影响下销售商的最优定价和订货量会降低,从而减少了供应链的收益。为改善这种状况,提出两部定价法,同样考虑消费者的风险偏好,得出了在相同的风险偏好下,这种批发价格随着订货量递减的两部定价策略与单一线性价格策略相比,前者的销售商的最优订货量会增加,最优销售价格会降低,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使供应链整体的效益提高。通过算例对结论进行了验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彬斌  刘芹  
文章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和Stackelberg模型,从分散决策和纵向合作两个视角研究了供应链绿色营销的策略选择,结果显示消费者的绿色偏好对供应链的营销模式有重要的影响。结果表明:公众日益提高的绿色环保意识可以促进供应链采取绿色营销模式,供应链上下游的纵向合作可以进一步改进企业的绿色营销倾向并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绩效水平,为探索供应链开展绿色营销合作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支持性的论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毛敏  唐登格  王刚毅  
以自有品牌服装专业零售商(SPA)的服装回收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研究现实中存在的零售商回收和委托第三方以折扣券回收旧衣的场景,以及是否进行回收后的可持续投入,提出四种服装回收策略。考虑消费者可持续性偏好,建立了不同回收策略下的利润模型,并求解得到最优解。研究发现,当消费者可持续偏好较小时,零售商选择不进行可持续投入并委托第三方回收时利润最大;当消费者可持续偏好足够大时,零售商选择进行可持续投入并自主回收时利润最大。此外,零售商进行可持续投入以及自主回收,更能吸引消费者参与回收并购买该品牌的产品,并产生品牌溢价。相比第三方回收,消费者可持续偏好更能影响零售商自主回收下的零售商利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蔚  马北玲  汪继  张昭  
考虑消费者对再造品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具有不同的支付意愿,构建了再制造商和制造商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消费者绿色偏好对这两种供应链决策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再制造模式的均衡结果。研究表明:当消费者对再造品功能质量认可度高于一个阈值时,再制造商和制造商再制造才盈利;当消费者对再造品的功能质量认可度较低时,再制造企业可通过提高再造品环境质量来促进再造品的销售;再制造商再制造模式更加有利于再造品的销售,但是环境影响更加严重,且供应链系统总利润也要低于制造商模式;考虑到供应链系统的总利润和环境质量,推荐选用制造商再制造模式;若关注消费者福利最大化则推荐采用再制造商再制造模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友东  谢鑫鹏  
在低碳环境下,研究了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低碳供应链成本分摊决策问题。考虑消费者具有环保意识,因此在购买产品时会考虑产品的碳排放。分别讨论了零售商参与减排成本分摊契约和双方Nash讨价还价成本分摊契约两种形式对碳减排、产品定价和整个供应链及其成员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两种契约形式中,零售商都可以实现与制造商共同降低碳排放的目标,从而促进制造商提高碳减排率,提高供应链利润。但是基于Nash讨价还价方式的减排成本分摊契约的供应链绩效高于零售商成本分摊契约下的供应链绩效。同时消费者低碳偏好增加可以激励零售商更多地分摊减排成本,在此基础上,利用Nash讨价还价模型确定了零售商为制造商提供减排成本分摊的比例范围及其最优解。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减排因子对不同决策结构的定价、零售商减排分摊比例、供应链利润等决策的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黄祖庆  蒋连杰  孟丽君  
消费者偏好会影响供应链成员的决策。基于Hotelling模型,研究了闭环供应链中消费者偏好对新品和废旧产品的定价策略及供应链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表明,低碳新品和普通废旧品的价格与消费者偏好成正比,普通新品和低碳废旧品的价格与消费者偏好成反比;且在供应链之间存在竞争时,分散化决策比集中化决策能给供应链带来更大的利润,有别于经典供应链理论中的“双重边际效应”。此外,还研究了废旧品回收率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政府设定更高的低碳废旧品回收率能有效促进低碳产品的普及。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立成  应梦煌  张济建  
准确提炼碳转移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供应链异质性产品定价影响机理,不但有助于优化供应链企业间碳排放转移行为,而且也有助于协调供应链主体的定价行为。本文通过构建供应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将供应链企业间碳排放转移和消费者低偏好纳入到该模型中,分别在分散和集中情景下分析了碳转移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供应链异质性产品销售价和批发价的影响;针对分散情景下供应链整体利润损失,采用Shapley值协调供应链。研究表明:供应链企业间碳排放转移会正向影响普通产品批发价,但针对低碳产品而言,批发价会先短暂下降后上升;供应链企业间碳排放转移的存在会使得供应链产品销售价先下降后上升,其中普通产品销售价变化幅度更大;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供应链产品定价的影响与碳转移量有关,其中低碳产品定价对消费者低碳偏好的敏感度高于普通产品;碳转移量和消费者低碳偏好达到一定值时,低碳产品会对普通产品产生市场挤兑效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友东  谢鑫鹏  
在低碳环境下,研究了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低碳供应链成本分摊决策问题。考虑消费者具有环保意识,因此在购买产品时会考虑产品的碳排放。分别讨论了零售商参与减排成本分摊契约和双方Nash讨价还价成本分摊契约两种形式对碳减排、产品定价和整个供应链及其成员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两种契约形式中,零售商都可以实现与制造商共同降低碳排放的目标,从而促进制造商提高碳减排率,提高供应链利润。但是基于Nash讨价还价方式的减排成本分摊契约的供应链绩效高于零售商成本分摊契约下的供应链绩效。同时消费者低碳偏好增加可以激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唐金环  杨芳  徐家旺  赵礼强  
针对一个同时生产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制造商和两个分别销售两类汽车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汽车供应链,将政府实施的双积分制与拉动市场需求的消费者偏好纳入到供应链收益模型的构建中,运用斯坦伯格博弈理论求得独立与合作决策模式下制造商、零售商的最优生产与定价策略,并从积分价格、消费者偏好、积分办法调整等角度对模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取合作决策模式对汽车供应链的整体收益更加有利;积分价格的变化不但影响汽车供应链的收益,还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办法的调整对新能源汽车扩散至关重要。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肖敏  郑祯  
考虑消费者具有环境偏好差异,构建分散决策下无政府机制、基于产品环保度的奖惩机制、基于废品回收量的补贴机制以及基于奖惩与补贴双机制下的闭环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求解模型得出产品的零售价、回收价等决策变量。研究表明:当无政府介入市场时,采取不同闭环供应链战略的企业专注各自的细分市场,定价策略很大程度受消费者环境偏好影响。与无政府机制相比,奖惩与补贴双机制下主动回收的制造商利润增加,不回收的制造商利润减少,但产品环保总量和废品回收量增加,说明奖惩与补贴机制能有效引导制造商的回收积极性,并有利于整个环境的环保,同时,零售商与回收商利润的增加也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闭环供应链,从而使得整个闭环供应链得以协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余辉   徐炳姝   张发明   范建昌  
构建了一条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绿色供应链,探究具有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偏好的不同契约对产品绿色度的激励效果。结果表明:(1)在批发价格合同、收益共享契约和成本共担契约下,随着CSR偏好的增加,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都提高。(2)收益共享契约和成本共担契约下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关系与契约分担比例有关,但均大于批发价格合同。同时,两部定价契约下的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始终大于收益共享契约,但不一定大于成本共担契约。(3)CSR偏好在收益共享契约和成本共担契约下对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幅度与契约分担比例有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余辉   徐炳姝   张发明   范建昌  
构建了一条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绿色供应链,探究具有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偏好的不同契约对产品绿色度的激励效果。结果表明:(1)在批发价格合同、收益共享契约和成本共担契约下,随着CSR偏好的增加,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都提高。(2)收益共享契约和成本共担契约下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关系与契约分担比例有关,但均大于批发价格合同。同时,两部定价契约下的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始终大于收益共享契约,但不一定大于成本共担契约。(3)CSR偏好在收益共享契约和成本共担契约下对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幅度与契约分担比例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