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2)
2023(10573)
2022(8867)
2021(8172)
2020(6698)
2019(15176)
2018(14932)
2017(29561)
2016(15649)
2015(17168)
2014(17113)
2013(16489)
2012(14962)
2011(13245)
2010(12823)
2009(11087)
2008(10156)
2007(8544)
2006(7125)
2005(5837)
作者
(39937)
(33578)
(33323)
(31886)
(21200)
(15853)
(15205)
(13096)
(12908)
(11796)
(11306)
(11216)
(10545)
(10412)
(10210)
(10202)
(10163)
(10017)
(9673)
(9559)
(8115)
(7967)
(7907)
(7768)
(7710)
(7515)
(7155)
(7119)
(6591)
(6570)
学科
(62175)
经济(62114)
管理(48864)
(44016)
(35380)
企业(35380)
方法(31313)
数学(28645)
数学方法(28252)
(17971)
(17414)
中国(15488)
环境(14043)
业经(12982)
(12471)
贸易(12468)
(12156)
农业(11947)
地方(11233)
(10494)
财务(10453)
财务管理(10432)
(10239)
(10224)
(10082)
企业财务(9928)
(9879)
(9616)
技术(9392)
(8962)
机构
学院(209918)
大学(206239)
(91825)
经济(90262)
管理(88328)
理学(77559)
理学院(76902)
管理学(75697)
管理学院(75311)
研究(63424)
中国(48000)
(41875)
(39947)
科学(36210)
财经(33935)
中心(31184)
(31085)
(29348)
(29281)
业大(29243)
经济学(28475)
(28426)
研究所(25963)
经济学院(25873)
(25613)
财经大学(25403)
师范(25389)
经济管理(24085)
(23961)
北京(23897)
基金
项目(150847)
科学(121931)
基金(112547)
研究(112501)
(96367)
国家(95599)
科学基金(84908)
社会(73997)
社会科(70459)
社会科学(70447)
基金项目(59346)
(58728)
自然(54581)
自然科(53368)
自然科学(53357)
自然科学基金(52369)
教育(52182)
(49010)
资助(45385)
编号(45168)
(34404)
成果(34259)
重点(33380)
(32829)
(32192)
国家社会(31192)
教育部(30361)
课题(30087)
创新(30079)
人文(30058)
期刊
(93018)
经济(93018)
研究(57487)
中国(32572)
管理(31547)
(30968)
科学(26389)
学报(26230)
(25268)
大学(21498)
学学(20587)
技术(19724)
教育(19000)
(18937)
金融(18937)
农业(17515)
业经(16607)
经济研究(15813)
财经(15649)
(13422)
问题(11928)
统计(10429)
商业(10399)
技术经济(10316)
理论(9907)
(9659)
(9639)
实践(9056)
(9056)
现代(9025)
共检索到288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夏克郁   陈迎  
消费侧行动是促进“双碳”目标落实的关键环节。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差距所引发的居民消费侧排放过大差距隐患浮现,对进一步释放消费侧减排潜力造成了制约。本文通过明晰消费侧碳公平内涵,利用投入产出表、百分位法、面积法综合测度了我国2005—2020年消费侧碳公平水平,并基于消费侧碳公平现状分析了对应的政策含义。研究结论如下:(1)消费侧碳不公平是指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由于其消费需求产生的碳排放量差异过大问题,消费侧碳公平强调各个收入群体承担公平的减排责任;(2)2020年收入最高的10%人群人均居民碳足迹为19.06吨CO_(2),相比2005年增加了4倍多,约为收入最低的50%人群人均居民碳足迹的5倍;(3)2005—2020年,我国碳基尼系数稳定在0.60左右,消费侧碳不公平问题严重。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我国消费侧碳公平内涵诠释,并为我国消费侧碳公平现状提供了定量判断,为制定更精准有效的消费侧减排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证结果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尹显萍  程茗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对中美商品贸易中的内涵碳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8年,中国通过中美贸易对美国内涵碳的年净出口量高达1.42亿公吨—6.73亿公吨,占中国当年化石燃料碳排放总量的4.7%—10.9%。中美贸易使中国本土的碳排放增加,而美国则避免了0.55亿公吨—2亿公吨的年碳排放量,占美国当年碳排放总量的1.0%—3.6%。国际上通用的以生产为基础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并未考虑这样的转移排放,因而存在重大缺陷。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仅关注一国本土的碳排放状况不足以说明减排成果,也无助于世界范围内减排目标的实现。中美两国间内涵碳流动的显著不平衡,其基本原因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产业链中所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毛艳华  
在全球化和新经济的背景下,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区域发展研究中一个广泛使用的分析框架,并为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经验性的依据。文章在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内涵、类型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然后对区域创新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关区域边界的界定、区域创新系统内部机制的构建和组织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褚宏启  杨海燕  
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包括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该原则强调教育起点平等和教育过程平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原则,是指根据受教育者个人存在的禀赋、兴趣和能力差异,差异性地配置教育资源,以满足其个性充分发展的需要。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并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补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显萍  霍达  唐黎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法,从国家、部门和重点行业三个层次定量研究了中日商品贸易中的内涵能源问题。分析表明,2000-2007年中国一直是内涵能源的净出口国。对比日本同类部门,中国的部门生产倾向于更多的能源要素投入和对高能耗部门的依赖,间接反映出由生产技术特征决定的投入结构还处在较低水平。这些部门产品在出口的同时也向进口国转移了大量的内涵能源。相比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对于中日内涵能源进出口发挥了更为关键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忠群  张群群  
关于中国的最优消费率,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议。然而,如何从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计算最优消费率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文从分析Phelps的黄金律法则入手,引入关于经济动态效率的新判据,并证明了新判据与黄金律法则的一致性和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最优消费率的求解方法,并利用中国的统计数据,计算出中国的最优消费率。最后,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内外部环境,论述了最优消费率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郁义鸿  花菓  
相比于内涵能源数量,国际贸易内涵能源结构具有更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梳理了双边商品贸易中部门层次的内涵能源推算理论和实证测算方法,并据此分析了中美贸易中内涵能源结构特性,及2002—2007年中美贸易内涵能源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内涵能源净流出的增加主要源于贸易规模的扩大,而商品出口结构的优化和能源强度的减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压力。本文采用内涵能源相对比重系数,分析发现高能耗部门的出口对于中国对美国内涵能源净流出产生重要影响,需通过外贸结构政策的调整来加以抑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迎  潘家华  谢来辉  
近年来,中国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国际贸易内涵在产品中出口到国外,并没有在国内消费。本文从内涵能源的概念出发,应用基于投入产出表的能源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2002—2006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中国自1993年以来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但通过外贸商品进出口,中国是内涵能源的净出口大国。2002年,内涵能源出口总量约为4.1亿吨标煤,扣除内涵能源进口1.7亿吨标煤,内涵能源净出口达2.4亿吨标煤,约占当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6%,内涵排放净出口1.5亿吨碳。随着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快速增长,在不考虑部门投入产出结构性变化的条件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文丰  尹久  
"流动性"本是老概念。较早提出"流动性"的是20世纪伟大经济学家凯恩斯。次贷危机复活了这一老概念,并带来了概念变革。现在谈及的流动性主要不是资产的流动性,而是金融流动性即总体流动性;对于总体流动性,不仅讨论货币流动性,而且分析融资流动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应武  
市场开放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市场化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从国际开放和区际开放两个维度出发对中国省区市场开放进行测度,可以此为基础分析省区市场开放的分布和类型特征及其对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当前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的政策含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于长革  
关于公共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学术界颇多争论,分歧较大,虽然一些研究成果发现公共消费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也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公共消费支出的社会经济效应,并以中国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良定  陈秋霖  
本文分别给出了无消费信贷和有消费信贷条件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型 ,阐释了消费信贷的作用机理 ,并结合现阶段中国国情 ,探讨了当前消费信贷政策及其有效性。本文认为 ,人们消费行为表现出收入、信贷、文化三效应。根据国情 ,( 1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进入信贷消费的社会 ,增加商品有效供给、提高居民收入以及提供居民相对稳定的收入和支出预期应该是目前刺激消费、拉动需求的主要措施 ;( 2 )保持节俭传统同时 ,大力倡导小康消费文化 ,反对诸如极品消费等不良消费倾向 ;( 3 )采取“低信贷利率、低商品价格和低进入壁垒”的“三低政策”启动消费信贷。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平新乔  
税收与税制研究已经成了我国财政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优化”这一理念还不够深入。我们往往强调以征税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等作用,而在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很少见到优化税制的讨论。税收优化的实质是政府行为与规制的优化,这无疑是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为此,我们应该研究最优税收理论,并联系实际,使政策与税制设计体现最优税制的基本准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范恒森  李连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