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14)
- 2023(17742)
- 2022(15162)
- 2021(14247)
- 2020(11762)
- 2019(27276)
- 2018(26852)
- 2017(51683)
- 2016(27435)
- 2015(30950)
- 2014(30730)
- 2013(30618)
- 2012(27926)
- 2011(25365)
- 2010(25115)
- 2009(23196)
- 2008(22485)
- 2007(19557)
- 2006(17060)
- 2005(14986)
- 学科
- 济(120142)
- 经济(120012)
- 业(79696)
- 管理(74938)
- 企(57465)
- 企业(57465)
- 方法(55360)
- 农(52014)
- 数学(48787)
- 数学方法(48232)
- 农业(34479)
- 中国(32000)
- 业经(29260)
- 财(27457)
- 学(23033)
- 贸(22660)
- 贸易(22651)
- 易(22035)
- 地方(22003)
- 制(21095)
- 理论(17978)
- 环境(17317)
- 银(17150)
- 技术(17130)
- 银行(17116)
- 融(16897)
- 金融(16895)
- 和(16811)
- 发(16485)
- 行(16390)
- 机构
- 大学(395499)
- 学院(394868)
- 济(168171)
- 经济(165027)
- 管理(158549)
- 理学(138860)
- 理学院(137445)
- 管理学(135169)
- 管理学院(134470)
- 研究(131468)
- 中国(100344)
- 京(82743)
- 科学(78595)
- 农(73467)
- 财(72866)
- 所(63995)
- 业大(60633)
- 中心(60245)
- 财经(59729)
- 研究所(58518)
- 农业(56252)
- 经(54831)
- 江(54289)
- 北京(52056)
- 经济学(51494)
- 范(51481)
- 师范(51082)
- 院(46921)
- 经济学院(46507)
- 财经大学(44471)
- 基金
- 项目(273432)
- 科学(216841)
- 研究(202322)
- 基金(201417)
- 家(174342)
- 国家(172880)
- 科学基金(149688)
- 社会(130768)
- 社会科(123774)
- 社会科学(123744)
- 基金项目(106316)
- 省(104033)
- 自然(95414)
- 自然科(93208)
- 自然科学(93187)
- 教育(91785)
- 自然科学基金(91518)
- 划(87199)
- 资助(82687)
- 编号(82415)
- 成果(65652)
- 部(61758)
- 重点(60433)
- 发(58254)
- 创(56337)
- 课题(55261)
- 国家社会(54779)
- 教育部(53399)
- 创新(52577)
- 人文(52293)
- 期刊
- 济(181419)
- 经济(181419)
- 研究(115339)
- 农(73601)
- 中国(70138)
- 学报(60102)
- 科学(57021)
- 管理(53821)
- 财(52333)
- 农业(50569)
- 大学(47504)
- 学学(44880)
- 教育(39354)
- 融(34940)
- 金融(34940)
- 业经(33859)
- 技术(33156)
- 经济研究(28660)
- 财经(28533)
- 问题(24444)
- 经(24376)
- 业(23775)
- 版(19664)
- 世界(19137)
- 技术经济(18954)
- 图书(18420)
- 理论(18404)
- 统计(18001)
- 科技(17915)
- 贸(17664)
共检索到566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志刚 邓爱民 景奉杰
中国农村消费问题已经成为政策制定的关注核心之一,近十几年来相关的理论研究也非常丰富。基于消费函数理论进行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因此一个相关的综述非常必要。该文基于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线索总结了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主要的理论实证研究,并对最新的三个领域:习惯、脆弱性和短视进行了探析,最后给出了未来研究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消费函数理论 中国农村消费 理论检验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成贵
过去的 2 0年 ,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 ,以乡镇企业为组 织载体的农村工业化更是备受瞩目。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兴起和快速发展 ,不仅构成了通 常所说的“中国的奇迹”的内核 ,而且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和发展机制 ,对传统的结构转换理 论和产权理论也提出了挑战 ,它作为中国的经验 ,为经济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素材和论证 逻辑。本文对与此有关的经典理论及其应用分析 ,做出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
工业化 结构转换 乡镇企业 产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 赵菊花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振是制约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破解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的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本文以LCH-PIH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模型,采用中国1993-2008年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的长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均大于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提升消费具有乘数效应;财产的消费效应微弱。基于不同来源收入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异,提升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水平,促使工资性收入成为一种常态、趋于稳定的收入,创造条件让农村居民享有更多的收益性财产和适当扩大政府的转移性支付是破解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密密
本文构建了"产权制度改革—农民行为选择—农民收入增长—农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理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扩张机理,分析发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农民收入增长、消费升级的直接动力。基于分析,本文提出了两个命题:中收入农民是农村消费的中坚力量,农民的消费结构正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利用2002-2012年的收入分层和消费结构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统计描述性分析和静态、动态面板的结构化分析,验证了命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密密
本文构建了"产权制度改革—农民行为选择—农民收入增长—农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理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扩张机理,分析发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农民收入增长、消费升级的直接动力。基于分析,本文提出了两个命题:中收入农民是农村消费的中坚力量,农民的消费结构正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利用2002-2012年的收入分层和消费结构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统计描述性分析和静态、动态面板的结构化分析,验证了命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颖
作为各方高度关注的领域,中国农村反贫困在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仍旧困扰并阻碍着农村发展的步伐,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国内外学者通过广泛研究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与总结,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来全面审视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的现状、取得的成果与不足,探寻反贫困研究的发展轨迹与趋势,希望通过对文献的评述与展望,找到中国农村反贫困更佳的研究方向与方法,为下一步的反贫困研究做好铺垫,促进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农村 贫困 反贫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旭晖 顾晶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是收入不足制约了其消费水平,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较显著,其中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 消费 协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传文 刘亦文
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重要问题,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定时期内人们消费结构的状况最能反映该时期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以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按经济与地域差异将中国农村居民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建立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截面数据建立ELES模型,实证研究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东中西部之间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各区域农村居民的收入弹性、自价格弹性和互价格弹性系数相差较为明显。
关键词:
消费结构 中国农村 ELES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陆琪
本文利用近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和内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农村消费金融、农民收入和电商平台的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农村消费金融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还能够通过影响农民收入和电商平台发展来间接影响农民消费行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充分发挥电商平台发展对农村消费行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的风险防范等政策建议,来促进中国农村消费水平。
关键词:
农村消费金融 中介效应 农村消费行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孙瑾 郑风田
"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①。而当前农村社会冲突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最严峻问题之一(赵树凯,2003b;汝信等,2004;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余劲 孙春阳
研究目的:分析国内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国内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驱动力、潜力、模式、效果评价等方面,但对宏观政策方面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公众参与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规划的研究尤少。研究结论:应重视公众参与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规划工作。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公众参与 综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国强 刘刚 桂玉帅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会形成一个对农村金融事业的持续激励机制。对于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如何创新,国内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较有现实与实际意义。国内学者从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实际出发,围绕国内农村金融组织现存哪些问题,有何创新要求,作何创新建议,尚需作何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主要研究成果,以农村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新型金融五种组织类别分类,对各类金融组织的现状、面临与自身现存的问题、创新建议、协调运作与政策支持方式,进行了全面归纳与评述。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组织创新 金融深化 政策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柴洪辉 顾海英 张全红
从概念、内涵、动力机制、道路、水平和推进措施等方面对农村城市化研究的争论问题进行回顾,从农民角度针对当前农村城市化的概念之争进行评述,指出根源在于没有从农民的视角来界定农村城市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农村城市化是农民面对工业化机会和城市化的门槛时的理性反应和自然选择,主体在于农民,根本动力在于转变为产业工人的农民的收入的持续提升;认为农村城市化道路是内生于工业化进程的农民理性选择的结果。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动力机制 农村城市化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闫新华 杭斌
本文将内部习惯形成、外部习惯形成与消费结构相结合,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差分广义矩估计对中国26个省农村居民1994-2007年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居民的各项消费支出都表现出显著的内部习惯形成。内部习惯形成类似于谨慎,习惯形成参数越大,居民储蓄目标将越高,消费将变得更加节俭。这也是目前中国农村消费市场迟迟没有启动的一个重要因素。(2)城镇居民的消费示范效应集中体现在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及医疗保健支出方面。这三类消费支出都带有很强的"生产性消费"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村居民消费更着眼于长期,而不是简单攀比。
关键词:
习惯形成 示范效应 消费结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巩师恩
基于农民收入来源不同和消费类型差异,文章从结构视角研究了经营性收入波动、非经营性收入波动与食品消费波动、非食品消费波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具有稳定性质的经营性收入的波动是影响各类型消费波动的最主要原因;具有稳定性质的经营性收入波动对具有稳定性质的食品消费波动的影响远远高于对非食品消费波动的影响程度,而具有非稳定性质的非经营性收入波动对具有非稳定性质的非食品消费波动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对食品消费波动的影响程度;金融信贷等因素对农民食品消费波动具有明显的平抑作用,但对非食品消费波动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恒久性收入假说在收入和消费结构层面上的合理性。文章的政策涵义为:一方面要采取政策措施稳定农村居民的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