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6)
- 2023(12972)
- 2022(11434)
- 2021(10641)
- 2020(8993)
- 2019(20868)
- 2018(20634)
- 2017(40412)
- 2016(21535)
- 2015(24221)
- 2014(24104)
- 2013(23672)
- 2012(21368)
- 2011(18928)
- 2010(18284)
- 2009(16402)
- 2008(15307)
- 2007(12872)
- 2006(10822)
- 2005(8802)
- 学科
- 济(85060)
- 经济(84967)
- 管理(62066)
- 业(59654)
- 企(48846)
- 企业(48846)
- 方法(44859)
- 数学(39886)
- 数学方法(39350)
- 财(24062)
- 农(23141)
- 中国(20143)
- 业经(18355)
- 学(17211)
- 农业(16000)
- 地方(15915)
- 贸(14632)
- 贸易(14628)
- 易(14177)
- 务(13938)
- 理论(13904)
- 财务(13869)
- 财务管理(13839)
- 技术(13349)
- 和(13296)
- 环境(13231)
- 企业财务(13103)
- 制(12796)
- 收入(11553)
- 划(11529)
- 机构
- 大学(297121)
- 学院(296377)
- 管理(124506)
- 济(118322)
- 经济(115970)
- 理学(110179)
- 理学院(109078)
- 管理学(107080)
- 管理学院(106554)
- 研究(91044)
- 中国(65748)
- 京(61017)
- 科学(57144)
- 财(52057)
- 业大(45042)
- 农(44065)
- 财经(43440)
- 所(43190)
- 中心(42315)
- 研究所(39939)
- 经(39779)
- 江(39186)
- 范(38185)
- 师范(37846)
- 北京(37642)
- 经济学(35714)
- 农业(34513)
- 院(33764)
- 财经大学(32827)
- 商学(32549)
- 基金
- 项目(216719)
- 科学(171513)
- 基金(159118)
- 研究(157896)
- 家(137872)
- 国家(136750)
- 科学基金(119328)
- 社会(100175)
- 社会科(94986)
- 社会科学(94960)
- 基金项目(85257)
- 省(84039)
- 自然(78730)
- 自然科(76949)
- 自然科学(76931)
- 自然科学基金(75505)
- 教育(72823)
- 划(70482)
- 资助(65407)
- 编号(64433)
- 成果(49601)
- 部(47936)
- 重点(47562)
- 创(45249)
- 发(45028)
- 课题(42767)
- 创新(42167)
- 科研(42012)
- 教育部(41635)
- 国家社会(41230)
- 期刊
- 济(118701)
- 经济(118701)
- 研究(81500)
- 中国(45653)
- 学报(45235)
- 管理(43319)
- 科学(42162)
- 农(38551)
- 财(38209)
- 大学(35129)
- 学学(33219)
- 教育(29654)
- 农业(27395)
- 技术(26472)
- 业经(20684)
- 财经(19965)
- 经济研究(19719)
- 融(19500)
- 金融(19500)
- 经(16892)
- 问题(15276)
- 理论(15179)
- 图书(14976)
- 技术经济(14266)
- 科技(14232)
- 实践(14133)
- 践(14133)
- 商业(13986)
- 业(13454)
- 版(13219)
共检索到399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彭定赟 陈玮仪
本文通过运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和收入差距进行测算,描绘出我国1978年以来消费差距和收入差距的变化轨迹,进而对二者进行了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以前消费差距明显大于收入差距,之后二者之间差距开始变小;收入差距是消费差距的格兰杰成因,但是二者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消费差距的扩大会进一步促进收入差距的扩大,本文从调控消费差距的角度提出了缩小贫富差距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马艳林
本文以职业工资差距为研究对象,计算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单位所有制的职业工资差距的泰尔指数。从地区看,东部地区职业工资差距最大;从行业看,租赁和商业服务业职业工资差距最大;从单位所有制看,外商投资企业职业工资差距较大。本文还发现,职业工资差距的泰尔指数高于行业工资差距、单位所有制工资差距和地区工资差距。就此本文得出了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职业工资差距 泰尔指数 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卫波 王琴梅 赵阳阳
本文利用2004~2011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将我国31个省市按人均收入的不同划分为三个组,并用泰尔指数的计算结果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在持续增大,且高收入组的行业收入差距较大,对于行业收入差距的严重程度,各组内存在不同的状况,因此,要调节行业收入差距必须依据各省的实际情况。建议:一是制定政策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二是针对不同省份制定不同的调节政策;三是大部分省份应弱化行业收入差距,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 泰尔指数 31个省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乃华 毕斗斗 任旺兵
本文介绍了目前理论界流行的四种论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观点,即“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互动论”和“融合论”。然后,从分工和竞争力两个视角综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机制。从产业层面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分工,提高经济效率。从企业微观层面看,制造企业使用生产性服务有利于其提高竞争力。最后,文章对论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文献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互动 综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定贇 王磊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持续扩大,对我国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带来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测算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等四大地带的泰尔指数,描绘出我国1980年代以来四大地带内部收入差距以及四大地带之间收入差距的变化轨迹,进而实证分析财政政策对福利均等化、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税收政策中直接税负比间接税负更能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财政支出政策中,转移性支出并没有有效地起到降低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社会保障支出以及科教文卫支出都能有效降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且作用效果明显。对此,本文提出了缩差距、促和谐的充分重视提高劳动报酬、大力加强税收和社会保障调节力度的"一主...
关键词:
收入差距 财政政策 泰尔指数 福利均等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苑林娅
以泰尔指数为研究工具,以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所有制间收入差距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权威数据,得出中国目前的收入不平等状况是:收入不平等程度城乡间的要大于区域间的;东部地区的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西部的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的,中部和东北地区的相差无几;行业内的稍大于行业间的,而行业间的又大于不同登记注册类型间的收入差距;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员工收入的差距不大,私营企业雇主和雇员之间有着巨大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娜 李利 郭艳平
我国的行业工资差距是收入差距的重要形式之一,运用行业大类的数据,计算出来的泰尔指数最大达到了0.14,根据产业类型对泰尔指数的分组分解发现,第三产业的内部差距为工资差距做出了主要贡献,根据竞争程度分组分解发现,垄断性行业向上拉动了工资差距,而竞争性行业内部的工资差距也较大,并对分解结果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工资差距 泰尔指数 分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远 李林
文章运用泰尔熵指数,对1997~2007年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距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1年间,中国总体能源效率差距明显下降,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其中区域内能源效率差距快速下降,区域间能源效率差距显著增加。从三个区域上看,东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差距略有增加,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差距都明显下降。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地区差距 泰尔熵指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付启来 陈秉谱
本文为分析甘肃省人均收入的区域差异,将甘肃省根据社会经济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区域,基于极差、标准差、相对极差、分异系数指标并结合泰尔指数对2000-2010年甘肃省四大区域内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进行初步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四大地区 区域经济差异 泰尔指数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勤 艾小青 冯虹
本文对比分析了2008-2013年间我国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收入及增长情况,农民工收入的增长要快于城镇职工,比值计算的两者收入差距在缩小。进一步的,基于劳动力市场中的行业分布,利用泰尔指数测度了两个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发现群体收入差距大于行业收入差距,即群体属性,农民工还是城镇职工的身份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比行业选择更大。短期内需要建立城乡协调的劳动力市场,长期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不断完善农民工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农民工发展成果共享机制,创造公平的分配环境;通过增加社会保险福利,提高农民工的整体收入;逐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以居住地为基本单元的人口管理和服务体制,提供...
关键词:
行业分割 农民工 泰尔指数 收入差距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蓝相洁
以中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为考察对象,从地区与城乡双维度,运用泰尔指数分解法对2005—2010年公共卫生服务的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2007年以来,公共卫生支出收敛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地区间的不均等,次要方面则是城乡间的非均等,而地区—城乡内部的非均等矛盾呈现上升之势。为此,应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确定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并予以相应调整,对非均等性进行动态控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满芝 刘贤贤
运用泰尔指数法,在八区域分区方式下对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区域总差异进行测度,并比较八大区域内部省际差异及其变动趋势,同时分析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程度。将以城镇居民收入和城镇人口为权重的两种泰尔指数进行比较,研究居民生活水平及人口因素对生活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年至今,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总体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而以城镇居民收入为权重计算的泰尔指数更能揭示区域能源消费的差异,以人口为权重则部分掩盖了这种差异;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差异,其贡献率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满芝 刘贤贤
运用泰尔指数法,在八区域分区方式下对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区域总差异进行测度,并比较八大区域内部省际差异及其变动趋势,同时分析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程度。将以城镇居民收入和城镇人口为权重的两种泰尔指数进行比较,研究居民生活水平及人口因素对生活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年至今,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总体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而以城镇居民收入为权重计算的泰尔指数更能揭示区域能源消费的差异,以人口为权重则部分掩盖了这种差异;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差异,其贡献率始终维持在60%—70%之间;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区域内部的省际差异造成的。应转变城镇化推进方式,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以减小生活能源消费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涛
消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收入分配公平,消费水平稳定增长;反之则会阻止消费水平稳定增长。本文通过对我国消费水平的纵向和横向对比,得出我国消费率低的结论,而消费水平的高低与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基于财税理论视角,文章重点探讨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内生消费稳定提升的措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王卓
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制约作用,并就转移支付对减小收入分配差距和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消费需求 收入分配差距 转移支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