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5)
- 2023(15208)
- 2022(13214)
- 2021(12347)
- 2020(10452)
- 2019(23608)
- 2018(23508)
- 2017(45281)
- 2016(24143)
- 2015(27128)
- 2014(26407)
- 2013(25672)
- 2012(23278)
- 2011(20675)
- 2010(20301)
- 2009(18194)
- 2008(17157)
- 2007(14742)
- 2006(12516)
- 2005(10294)
- 学科
- 济(92903)
- 经济(92811)
- 管理(73776)
- 业(71958)
- 企(60899)
- 企业(60899)
- 方法(46551)
- 数学(40576)
- 数学方法(40031)
- 农(24870)
- 中国(23833)
- 财(23395)
- 技术(23000)
- 业经(21608)
- 学(18738)
- 地方(17746)
- 农业(17161)
- 理论(16715)
- 贸(16494)
- 贸易(16485)
- 易(15990)
- 务(15151)
- 制(15091)
- 财务(15078)
- 财务管理(15049)
- 和(14782)
- 环境(14567)
- 技术管理(14316)
- 企业财务(14267)
- 划(13550)
- 机构
- 学院(329177)
- 大学(328814)
- 管理(137972)
- 济(130704)
- 经济(128027)
- 理学(121212)
- 理学院(119991)
- 管理学(117891)
- 管理学院(117295)
- 研究(102180)
- 中国(74561)
- 京(68092)
- 科学(63414)
- 财(56950)
- 业大(49116)
- 所(48427)
- 农(48247)
- 中心(47454)
- 财经(47007)
- 江(45608)
- 研究所(44534)
- 经(42996)
- 范(42673)
- 师范(42292)
- 北京(42128)
- 经济学(38922)
- 院(37958)
- 农业(37642)
- 州(37410)
- 商学(36393)
- 基金
- 项目(236911)
- 科学(188238)
- 研究(174561)
- 基金(172741)
- 家(149473)
- 国家(148230)
- 科学基金(129742)
- 社会(110771)
- 社会科(105083)
- 社会科学(105055)
- 省(93393)
- 基金项目(92472)
- 自然(84708)
- 自然科(82831)
- 自然科学(82813)
- 自然科学基金(81324)
- 教育(81038)
- 划(77742)
- 编号(71247)
- 资助(69918)
- 成果(55062)
- 创(53162)
- 重点(52279)
- 部(52128)
- 发(49858)
- 创新(48946)
- 课题(48099)
- 国家社会(45510)
- 教育部(45314)
- 科研(45216)
- 期刊
- 济(134556)
- 经济(134556)
- 研究(91528)
- 中国(58527)
- 管理(50599)
- 学报(48712)
- 科学(46439)
- 财(42505)
- 农(42256)
- 教育(38464)
- 大学(38013)
- 学学(35739)
- 技术(32787)
- 农业(30116)
- 业经(23526)
- 融(23310)
- 金融(23310)
- 经济研究(22140)
- 财经(21750)
- 经(18564)
- 科技(18456)
- 技术经济(17639)
- 图书(17247)
- 问题(16805)
- 业(15954)
- 理论(15672)
- 商业(15519)
- 实践(14502)
- 践(14502)
- 版(14460)
共检索到457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关士续
经济发展的真正动源在于对消费的需求,消费创新构成人类社会独有的发展特征。把技术创新研究拓展到消费的视角,可以为之提供新的诠释:消费创新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和归宿。没有消费更新的需求,技术创新将失去方向和目标;没有消费需求的更新,技术创新就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消费需求 消费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冰
任何一项经济活动的开展总是需要一定的动因,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也不例外。文章从研究成果比较集中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技术创新激励、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三个方面入手,对国内外技术创新动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和突破点。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动因 机制 激励 系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从军 晁蓉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是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循环、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法从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有效的集体学习机制、创新文化价值观的激励等六个方面对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内在张力和外部推力两大动因进行初步探讨,强调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素、功能要素以及环境要素的共同作用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以引导企业更好、更快的成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建荣 石文
创新是提升技术效率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驱动。本文基于创新效率视角,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 (BMA),使用2007—2013年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从企业微观层面对影响技术创新因素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进行了识别检验。研究表明:企业管理费用、资本密集程度、企业规模、资本结构、高管年龄、董事会规模、税费返还、高管薪酬八项指标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识别关键因素并厘清关键影响因素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因地制宜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助力经济发展新常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俊丽 金浩 李国栋
文章在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股权特征、董事会治理、经理层激励等公司治理维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经理层现金报酬、经理层持股比例等均与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从而表明强化股东与董事会监督能力、加大对经理层激励力度特别是长期激励机制建设对于推动经理层积极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辉
笔者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创新方式分为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两个维度,其中,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非技术创新包括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以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将知识来源、研发投入和顾客联系3种知识要素作为自变量,构建概念模型,探讨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4种创新方式的特征及其创新驱动因素的差异性;在189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样本数据的基础上,使用多元probit回归对不同创新驱动因素与4种创新方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知识来源正向影响非技术层面的创新,而研发投入更有利于技术层面的创新;同时,顾客联系正向影响技术创新中的流程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创新,这些都是与顾客存在密切交互的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炜 罗守贵
文章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动态模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融入生态特征的变异率(Mutation Rate)和杂交率(Cross-over rate)来模拟生产者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运行机理;并研究技术创新演化过程中的外部和内部动力机制,分为环境选择(Environmental Selection)和种内选择(Constructional Selection);同时,运用生态演化效率指标来测度技术创新发展情况;文章提出技术创新相关生态策略,对持续性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德林 周亮 吴贵生
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经济和管理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展示了技术创新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发展状况。根据文献发表情况,将技术创新在中国大陆的研究划分为创新理论的消化(1989—1992年)、创新理论的本土应用(1993—2000年)和创新研究的拓展与再创新(2001年及之后)3个阶段,并对3个阶段的研究特点、研究方向的发展变化、研究工作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最后,对今后技术创新研究在中国的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研究述评 中国大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晨芝 毛蕴诗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变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文章研究了技术创新的动力,认为其主要分为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技术创新的八种动力模型。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动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建中 曲小瑜
通过深度访谈,应用质化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探究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实施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深层次因素。结果发现,创新意愿、创新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这4个主范畴对环境技术创新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创新意愿是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直接驱动因素,创新态度和主观规范通过影响创新意愿间接驱动环境技术创新行为,是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间接驱动因素,知觉行为控制既可以直接影响环境技术创新行为,也可以通过创新意愿间接影响环境技术创新行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由14个副范畴、4个主范畴(创新意愿、创新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1个核心范畴(装备制造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构成的驱动因素模型,开发相应的测量量表,并使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倩茹 许向阳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阶段,而企业技术创新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尤为重要。碳市场是碳配额和碳汇交易的结合,我国碳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对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文章在波特假说和创新补偿效应理论基础上,对2014-2021年62个林业上市公司的493个样本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林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并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在微观层面探讨碳价波动影响因素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国际碳价和汇率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促进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即国际碳价和汇率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1和0.28。(2)煤炭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并不显著。(3)由于区域发展差异,汇率对深圳市影响程度更高,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湖北省则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汇率对深圳市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系数比湖北省多0.17;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对湖北省影响更大,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深圳市影响不显著。文章提出3点政策启示:(1)完善碳市场机制,减小外部影响;(2)激励企业创新,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3)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志芳
本文基于2012—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内地30个省份和五大国家战略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Tobit模型探究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空间差异较大且效率较低,研究期内全国30个地区的综合效率均值只有0.45;中国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良好的动态变化趋势,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0%;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支持力度、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均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的正向相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向波 李叔涛
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判。以提供对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分析,为有效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杰鲲 韩文杰 康忠燕 梁璐璐
分析技术创新产出重心迁移路径,寻求区域贡献及其技术创新产出变动的驱动因素,对落实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了技术创新产出重心测算模型及重心迁移的区域贡献模型,并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产出变动的驱动因素分解模型,分解为人员投入、经济基础、投入强度和经费产出效率四方面效应,同时对2001-2017年的专利授权数进行实际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7年中国技术创新产出重心迁移可分为四个阶段,重心分别向东南、东北、西北和向南迁移;华南、华东地区技术创新产出快速增加是2001-2005年重心迁移的主要推力,华东、西北和华南地区技术创新产出快速增加则分别是2005-2012年、2012-2016年和2016-2017年的主要推力。结合各地区技术创新产出变动的驱动因素分析和各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技术创新产出增加的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天宇 黄桂俊
技术创新和就业机会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其净效果要通过实证分析来判断。利用我国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具有增加居民消费的净效果,就业机会则具有减少居民消费的净效果。因此,要刺激居民消费的增加,需要鼓励技术创新,并要解决就业结构、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以及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问题。在此前提下,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来增加居民消费是可行的。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就业机会 居民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