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28)
- 2023(12162)
- 2022(10127)
- 2021(9443)
- 2020(7885)
- 2019(18029)
- 2018(17435)
- 2017(33300)
- 2016(16948)
- 2015(19254)
- 2014(18758)
- 2013(18524)
- 2012(16900)
- 2011(15245)
- 2010(14627)
- 2009(13417)
- 2008(12385)
- 2007(10144)
- 2006(8792)
- 2005(7701)
- 学科
- 济(95273)
- 经济(95194)
- 管理(47723)
- 业(42912)
- 方法(38836)
- 数学(35369)
- 数学方法(35023)
- 企(34343)
- 企业(34343)
- 中国(23111)
- 地方(19508)
- 农(19272)
- 财(17372)
- 业经(16927)
- 贸(16189)
- 贸易(16180)
- 易(15771)
- 学(14547)
- 地方经济(13260)
- 环境(13023)
- 农业(12948)
- 制(12710)
- 融(11618)
- 金融(11617)
- 和(11597)
- 银(11034)
- 银行(11031)
- 行(10650)
- 发(10380)
- 体(10220)
- 机构
- 大学(244753)
- 学院(242830)
- 济(121379)
- 经济(119655)
- 管理(97438)
- 理学(85272)
- 理学院(84420)
- 研究(84108)
- 管理学(83282)
- 管理学院(82813)
- 中国(64383)
- 财(50111)
- 京(49199)
- 科学(45394)
- 财经(41498)
- 经济学(40075)
- 所(39035)
- 中心(38318)
- 经(38185)
- 经济学院(36003)
- 研究所(35681)
- 江(31618)
- 财经大学(31232)
- 农(30817)
- 北京(30769)
- 院(30388)
- 业大(30330)
- 范(29634)
- 师范(29410)
- 经济管理(27135)
- 基金
- 项目(168900)
- 科学(136801)
- 基金(128873)
- 研究(125295)
- 家(111164)
- 国家(110353)
- 科学基金(96761)
- 社会(86423)
- 社会科(82289)
- 社会科学(82273)
- 基金项目(67630)
- 省(61294)
- 自然(59723)
- 自然科(58413)
- 自然科学(58399)
- 自然科学基金(57383)
- 教育(56700)
- 划(52351)
- 资助(52097)
- 编号(47474)
- 部(39800)
- 国家社会(38246)
- 重点(37838)
- 发(37340)
- 成果(36847)
- 创(35567)
- 教育部(35350)
- 人文(34281)
- 创新(33453)
- 中国(33048)
- 期刊
- 济(127940)
- 经济(127940)
- 研究(73956)
- 中国(39927)
- 财(37364)
- 管理(36571)
- 科学(31920)
- 学报(30230)
- 农(27017)
- 大学(24916)
- 学学(23785)
- 经济研究(22972)
- 技术(22054)
- 财经(21480)
- 融(20299)
- 金融(20299)
- 农业(19046)
- 经(18703)
- 业经(17732)
- 教育(17211)
- 问题(16859)
- 贸(15140)
- 世界(14534)
- 技术经济(13821)
- 国际(13368)
- 统计(13197)
- 策(11653)
- 经济问题(10608)
- 业(10603)
- 商业(10507)
共检索到349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耀光 刘锴 刘桂春 王泽宇 张春红 许淑婷 李潭
海洋经济地域系统是人海关系地域系统重要的研究内容,是海洋地理研究的核心。中国和加拿大两国均为世界海洋大国,有较长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海洋及其资源在两国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应用标准差、变差系数、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分析了中、加两国的海洋资源状况、海洋产业及构成以及两国区域海洋经济的差异与特征。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两个囯家各个海区的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水平比较,并分析差异的形成原因。通过对比,了解中、加两国海洋经济形成差异的状况。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陶平国 林松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已经成为展示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加拿大作为一个三面临海的国家,海洋安全一直是其国家安全的关键。冷战时期,加拿大安全相当程度上依托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始终把集体防御为基础的军事威慑和军事介入作为军事准备的重点。冷战后,随着海上传统威胁的减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和实施以及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加拿大更加注重维护海洋主权利益。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北极地区气候变暖和以及北冰洋外大陆架问题的出现,围绕北极而起的海洋争端日益成为影响加拿大国家海洋安全的热点问题。另外,作为一个太平洋国家,如何更好地维护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又能在海上安全方面与美国保持一致,也成为加拿大...
关键词:
加拿大 海洋安全 政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伍业锋 肖华
对我国这样一个海陆兼备国家,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间的互动与协调,相互促进,意味整体经济空间更为开阔,更具动力,更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经济成为全国及沿海地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其与陆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备受关注。利用全国及黄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3个海洋经济区的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在控制了劳动力、资本投入等变量的影响之后,计量分析发现: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从三大海洋经济区来看,研究期间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之间均已形成了显著的良性互动局面,海洋经济对陆域经济的绝对拉动效果更为明显。但是,期间海
关键词:
海洋经济 陆域经济 互动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耀光
一、海洋经济地理研究的对象、内容海洋经济地理属于区域经济地理范畴。研究包括海岸带、海岛在内的所有海域。研究的对象是海洋产业的合理布局、海洋产业布局形成发展条件和规律。内容具体如下:海岸带、海岛、海洋水域有关的资源、及其利用与评价;资源的分布及其在发展海洋有关产业中的作用;沿海和海岛人口分布的规律和趋势,人口分布的类型以及海岛人口的容量;海洋水产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栾维新
我国海洋开发事业逐步深入,社会各界对海洋经济问题日益重视,海洋经济地理研究也相应得到发展。 海洋经济地理是一门比较年轻、理论体系有待不断完善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研究海洋产业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着重从区域与综合的角度,研究海洋产业的布局条件、特点和不同类型海洋产业地域组合的形成、发展与布局规律。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制约和影响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蕾 张耀光
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新旧交替、我国沿海经济格局将出现历史性转变之际,文章借助于主成分分析和拓展的引力模型对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测算和分析。一方面在理论上弥补了对我国沿海经济区分析侧重空间差异忽视互动联系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五大经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彼此之间存在加速作用、沿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符合经济规律,尤其东部沿海经济区与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形成是其必然趋势。而促进空间作用则主要应依靠产业结构升级、科学技术的投入和交通网络的完善。
关键词:
沿海经济区 空间相互作用 引力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蕾 张耀光
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新旧交替、我国沿海经济格局将出现历史性转变之际,文章借助于主成分分析和拓展的引力模型对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测算和分析。一方面在理论上弥补了对我国沿海经济区分析侧重空间差异忽视互动联系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五大经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彼此之间存在加速作用、沿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符合经济规律,尤其东部沿海经济区与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形成是其必然趋势。而促进空间作用则主要应依靠产业结构升级、科学技术的投入和交通网络的完善。
关键词:
沿海经济区 空间相互作用 引力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旭辉 何金玉 严晗
考察中国海洋三大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探究其分布动态演进规律,识别其空间非均衡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为“十四五”期间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协同均衡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考察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区域相对差异的程度、来源及演变态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刻画其绝对差异的分布动态演进过程,并将空间效应纳入研究框架,应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识别海洋经济发展空间非均衡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均呈现稳定上升态势,但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分级现象;三大海洋经济圈空间非均衡程度显著,超变密度是造成三大海洋经济圈整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极化效应”显著,呈现不同极化特征和分布延展性;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总体表现为空间正相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杜鹏 杨蕾 夏斌
广东与周边区域共同构成的三大海洋经济圈,与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空间重合性和目标一致性。本文通过解构一带一路战略方向和各圈层的现状及特点,提出由核心区域、重点产业和保障机制构成的海洋经济跨圈层协同发展体系,旨在探索跨区域海洋经济合作模式,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实现区域海洋经济战略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统一。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海洋经济 圈层协作 广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增林 狄乾斌 单良
海洋经济地理研究尚处于形成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脉络。基于目前相关研究成果与学科进展,对多年来海洋经济地理研究的主要领域进行梳理,系统总结海洋经济地理研究的相关进展及其国内外研究动态,并结合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要求,提出未来学科研究重点。
关键词:
海洋经济地理 “十二五”时期 研究重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才志 李博 郭建科 彭飞 闫晓露 盖美 刘天宝 刘锴 王泽宇 狄乾斌 赵良仕 刘桂春 钟敬秋 孙康
海洋经济地理属于区域经济地理范畴,作为一个新兴的、众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其已建立了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与研究体系,且仍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期。此外,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已由陆域系统延伸到了海域系统,使得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充实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内容。基于对海洋资源环境经济、海洋区域经济、海洋部门经济、海洋经济制度及文化、海洋地缘经济及政治的研究和海洋经济地理研究的方法及其应用的详尽阐述,文章对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剖析,并提出了未来应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空间规划、海洋经济发展的地缘环境、海洋经济的制度与文化、海洋经济地理的技术方法创新及强化海洋服务社会决策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构想,进而更好地推动海洋经济学科的发展,从而尽早达到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佘之祥
当今世界上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成为扩大人类生存空间的必然选择。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了对海洋的探索,大规模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推动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东临大海,是太平洋上的海洋大国,有300万km2的蓝色海洋国土,海洋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海洋安全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提高对开发海洋资源和发展海洋经济的认识。张耀光教授的新著《中国海洋经济地理学》正适合了当前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江
海洋经济活动是人类以海洋资源为劳动对象而进行的各类社会经济活动 ,也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一部分。陆地是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载体 ,海洋则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海域载体。海域空间在其构成要素上 ,无论节点、域面、网络都可以在陆海相连中满足人类经济活动空间载体的要求。同时 ,海洋经济开发本身不是一个或几个独立部门的经济活动 ,它是由陆地经济的某些部门在海洋空间上的延展。本文从区域、经济区域和海洋经济区域的要素构成这个角度 ,论述了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关键词:
区域 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区域 海洋开发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东民 何帆 张春宇 伍桂 冯维江
现代海洋金融的基本特征是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并举、开放性和排他性并存,以及产融结合与金融集聚相得益彰。现代海洋金融的工具有银行贷款和信贷担保、海洋基金、企业债券及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海洋保险。当前中国发展海洋金融面临重大机遇。建议中国政府应支持建立海洋金融要素聚集区,以"三个基金、一个银行、一个智库"的模式推动中国海洋金融业的快速崛起。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洋金融 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耀光 刘锴 王圣云 王涌 刘桂春 彭飞 许淑婷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世界沿海各国都重视海洋资源开发,关注海洋经济的发展。文章依据具有海洋GDP、海洋产业构成和海洋产品产量3个条件,选取了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泰国、印尼、越南等12个国家为样本,分析研究国家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增加值),海洋资源禀赋和海洋产品产量在世界国家中的水平和地位。应用变差系数反映各国海洋经济的差异状况,应用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分析各国海洋产业集聚程度,应用丰裕度指数反映各国海洋资源(广义)禀赋,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各国海洋经济与产业综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