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5)
- 2023(11392)
- 2022(9734)
- 2021(9076)
- 2020(7942)
- 2019(18639)
- 2018(18374)
- 2017(35988)
- 2016(19373)
- 2015(21955)
- 2014(21912)
- 2013(21689)
- 2012(19897)
- 2011(17820)
- 2010(17480)
- 2009(16273)
- 2008(15935)
- 2007(14031)
- 2006(11704)
- 2005(10272)
- 学科
- 济(83663)
- 经济(83579)
- 管理(55450)
- 业(54465)
- 方法(44458)
- 企(44329)
- 企业(44329)
- 数学(39988)
- 数学方法(39544)
- 财(23182)
- 农(21907)
- 中国(18124)
- 贸(17167)
- 贸易(17165)
- 易(16734)
- 业经(15705)
- 学(15500)
- 务(15329)
- 财务(15286)
- 财务管理(15254)
- 企业财务(14547)
- 农业(14063)
- 地方(13932)
- 制(13180)
- 融(12761)
- 金融(12758)
- 环境(11754)
- 银(11651)
- 银行(11626)
- 和(11623)
- 机构
- 大学(277118)
- 学院(276032)
- 济(119415)
- 经济(117262)
- 管理(111381)
- 理学(97389)
- 理学院(96442)
- 管理学(94838)
- 管理学院(94345)
- 研究(88506)
- 中国(67473)
- 京(56397)
- 财(53368)
- 科学(53222)
- 农(47467)
- 所(43824)
- 财经(43803)
- 业大(42738)
- 中心(42231)
- 研究所(40083)
- 经(39983)
- 江(39236)
- 农业(37714)
- 经济学(37239)
- 北京(34540)
- 经济学院(34090)
- 范(33049)
- 财经大学(32965)
- 师范(32699)
- 院(31918)
- 基金
- 项目(191069)
- 科学(151376)
- 基金(141990)
- 研究(136053)
- 家(124170)
- 国家(123231)
- 科学基金(106580)
- 社会(87769)
- 社会科(83563)
- 社会科学(83537)
- 基金项目(75759)
- 省(73209)
- 自然(70698)
- 自然科(69085)
- 自然科学(69065)
- 自然科学基金(67837)
- 教育(63090)
- 划(62312)
- 资助(58742)
- 编号(54254)
- 部(43685)
- 重点(42842)
- 成果(42014)
- 发(39986)
- 创(39888)
- 科研(37806)
- 教育部(37654)
- 创新(37408)
- 国家社会(37098)
- 人文(36637)
共检索到387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善淦 卢新海 葛堃 李慧芳
本文采用20002016年国内和国际小麦、玉米、大豆、稻谷的月平均价格和海外耕地规模数据,分别建立一致门槛自回归模型、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以分析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的联动效应及其非对称性,并分析海外耕地投资对该联动效应的非对称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大豆、稻谷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联动效应,且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各类粮食价格的联动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国内粮食价格对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反应更灵敏;在引入海外耕地投资的背景下,海外耕地规模对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的联动效应具有显著的缓冲作用。因此,充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小勇 李崇光 李剑
基于2002~2012年玉米、大豆、小麦和大米四类粮食代表品种的月度价格数据,本文运用VEC-BEKK-GARCH(1,1)模型考察了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溢出效应。研究发观,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大豆国内外价格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而大米、小麦和玉米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本文认为,中国政府的政策干预是大米、小麦和玉米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的主要原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君英 何蒲明
粮食价格与农民收益及耕地利用密切相关,尽管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收益,但会带来价格扭曲、财政负担过重、耕地被过度开发利用等负面效应。为配合粮食价格改革、弥补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局限以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有必要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科学合理地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需要提高对粮食价格与耕地轮作休耕关系的认识,依据粮食价格变化情况确定不同粮食品种耕地轮作休耕的优先次序,依据粮食价格来合理确定休耕补贴标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关键词:
粮食价格 耕地利用 耕地轮作休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君英 何蒲明
粮食价格与农民收益及耕地利用密切相关,尽管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收益,但会带来价格扭曲、财政负担过重、耕地被过度开发利用等负面效应。为配合粮食价格改革、弥补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局限以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有必要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科学合理地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需要提高对粮食价格与耕地轮作休耕关系的认识,依据粮食价格变化情况确定不同粮食品种耕地轮作休耕的优先次序,依据粮食价格来合理确定休耕补贴标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关键词:
粮食价格 耕地利用 耕地轮作休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燕 马骥
国际原油价格与中国粮食价格的关联性越来越密切。本文选取2001年1月-2017年3月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粮食价格数据,利用TVP-VAR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动态冲击效应。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冲击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性特征,2010年之前冲击波动较为剧烈,2010年之后冲击波动较为平稳;国际原油价格对粮食及不同品种粮食价格基本为正向冲击,且随着滞后期的增加冲击逐渐减弱;从不同粮食品种价格上看,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最大的是玉米价格和大豆价格,其次是籼米价格和小麦价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加荣 赵芝俊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作用机制,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6类粮食品种价格方程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价格支持政策对我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价格支持政策对政策执行地区和非执行地区的粮食市场价格均能产生明显影响;粮食价格对价格政策因素反应最为灵敏,表明价格支持政策是影响粮食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在改革调整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时,需持审慎态度,避免给粮食市场带来重大冲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淑萍
粮食价格变动的经济效应体现为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物价的影响。从粮食市场价格形成的机制看,成本与资源禀赋决定粮价的长期走势,中期以市场自发调节为基础,政府干预为主导。本文通过对粮价与粮食产量、粮价与农民收入、粮价与物价之间的协整性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结论:粮食价格上涨能显著地刺激粮食增产、短期内激励农民增收,统计意义上粮食市场价格上涨不会引起物价上升,政府要继续利用粮食价格手段支持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今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不是引起通胀的主要原因,不能轻率地抑制农产品价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建玲 钱馨蕾
本文采用相关系数分析、长期协整检验、ECM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国内外粮食价格的联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稻谷和小麦的国内外价格没有联动性,我国玉米和大豆由于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国内外价格长期和短期都有稳定的价格联动关系;从价格传递方向来看,大豆国内价格只能被动接受国际价格的影响,而玉米国内价格对国际价格的影响更加显著。
关键词:
粮食价格 联动关系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俐
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我们还应该注意,美国、泰国等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在粮食种植成本上,相比中国来说,具有比较优势。而构成这种优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高科技在粮食生产上的推广使其粮食单产高于中国,以及补贴政策的不同等。对此,中国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在粮食生产方面的投入和改革,以切实保障中国能应对国内外市场的各种复杂情况。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关键词:
粮食 价格 对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靖烨 李娜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与原油进口国,从宏观视角探究国际能源市场与中国粮食价格的联动效应已经成为时代命题。采用ARDL-ECM模型,考察了1978—2021年粮食价格、能源价格、汇率、通货膨胀率及农业部门就业率等5个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动态联动效应。结果表明,国际油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且国内粮价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更大。在所有联动效应中,各变量对国际油价的正向冲击均较强。其中,农业部门就业率对国际油价的正向冲击最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光泗 曹宝明 马学琳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利用BEKK模型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未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但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协整程度逐渐增强;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效果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中国粮食市场开放强化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娟琪 李先德 王士海
根据小麦、玉米和稻谷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国内外月度价格数据,利用VEC-DCC-GARCH模型研究了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国内外粮食价格波动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均值溢出效应;政策实施前,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具有波动溢出效应,而实施后不具有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国内外粮食价格相关关系的持久性减弱。由此可见,中国实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有助于减少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但同时也扭曲了国内粮食市场,提出国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发现和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尽快完善和改革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苗珊珊
经济全球化迫切要求放开农产品关税限制,贸易限制对农产品出口量与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导致农产品出口国相关主体福利的变动。本文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在对大米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及出口需求弹性估计的基础上,基于国际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的现实,分析大米出口关税变动对不同主体福利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关税水平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体社会福利水平的改善,但其福利效应在生产者、消费者、政府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是非均衡的,关税水平的降低促进了消费者福利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以及贸易条件的改善,但同时也导致了生产者的巨大损失和汇率的损失。因此,政府根据最佳关税水平,对不同主体的福利变动进行调节与补贴...
关键词:
关税 福利效应 粮食价格波动 大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昕 许平祥 任彦军
本文基于产业链和国际环境视角,利用2010年1月到2016年12月粮食产业链各环节和世界市场粮食价格指数月度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基础上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揭示粮食价格波动下不同利益主体价格传导效应。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国际粮食价格和国内粮食产业链上中游价格存在协整关系,整条粮食产业链价格传导效应主要表现为需求拉动型,国际化的粮食市场带动了国内粮价的产业链传导。短期内粮食价格波动沿着产业链和国际市场的传递较为灵敏,世界市场粮食价格的冲击效果最为明显,生产资料冲击贡献较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 昕 许平祥 任彦军
本文基于产业链和国际环境视角,利用2010年1月到2016年12月粮食产业链各环节和世界市场粮食价格指数月度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基础上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揭示粮食价格波动下不同利益主体价格传导效应。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国际粮食价格和国内粮食产业链上中游价格存在协整关系,整条粮食产业链价格传导效应主要表现为需求拉动型,国际化的粮食市场带动了国内粮价的产业链传导。短期内粮食价格波动沿着产业链和国际市场的传递较为灵敏,世界市场粮食价格的冲击效果最为明显,生产资料冲击贡献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