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7)
- 2023(12029)
- 2022(10072)
- 2021(9507)
- 2020(7639)
- 2019(17552)
- 2018(17171)
- 2017(32232)
- 2016(17503)
- 2015(19462)
- 2014(19412)
- 2013(18592)
- 2012(16890)
- 2011(14963)
- 2010(14961)
- 2009(13481)
- 2008(12910)
- 2007(11388)
- 2006(9903)
- 2005(8322)
- 学科
- 济(68369)
- 经济(68291)
- 业(49626)
- 管理(48091)
- 企(37496)
- 企业(37496)
- 农(31427)
- 方法(29564)
- 数学(26106)
- 数学方法(25675)
- 农业(20976)
- 业经(18892)
- 中国(18589)
- 财(18036)
- 地方(16919)
- 制(15339)
- 学(12061)
- 银(11400)
- 银行(11389)
- 务(11307)
- 财务(11260)
- 财务管理(11222)
- 贸(11217)
- 贸易(11206)
- 理论(11153)
- 易(10861)
- 行(10780)
- 企业财务(10574)
- 环境(10294)
- 技术(10044)
- 机构
- 学院(234092)
- 大学(227767)
- 管理(92109)
- 济(91340)
- 经济(89231)
- 理学(79142)
- 理学院(78341)
- 管理学(76944)
- 管理学院(76491)
- 研究(70029)
- 中国(55686)
- 京(46380)
- 财(43540)
- 江(42649)
- 科学(41675)
- 农(38724)
- 中心(36332)
- 财经(34330)
- 业大(33810)
- 所(32372)
- 范(31777)
- 师范(31448)
- 经(31044)
- 州(30431)
- 研究所(29036)
- 农业(28772)
- 经济学(27460)
- 北京(27250)
- 院(26147)
- 技术(25575)
- 基金
- 项目(159883)
- 科学(127067)
- 研究(122666)
- 基金(114645)
- 家(97808)
- 国家(96840)
- 科学基金(85116)
- 社会(78001)
- 社会科(73645)
- 社会科学(73629)
- 省(65995)
- 基金项目(60853)
- 教育(57564)
- 自然(53487)
- 划(52959)
- 自然科(52206)
- 自然科学(52196)
- 编号(52174)
- 自然科学基金(51212)
- 资助(45602)
- 成果(41163)
- 重点(35914)
- 课题(35693)
- 发(35291)
- 部(34915)
- 创(34062)
- 创新(31700)
- 国家社会(31633)
- 制(30974)
- 项目编号(30841)
- 期刊
- 济(106466)
- 经济(106466)
- 研究(65386)
- 中国(47993)
- 农(39883)
- 财(35369)
- 管理(33663)
- 学报(31919)
- 科学(30371)
- 教育(30010)
- 大学(26027)
- 农业(25829)
- 融(24579)
- 金融(24579)
- 学学(24312)
- 技术(23398)
- 业经(22493)
- 财经(16203)
- 问题(14256)
- 经济研究(14097)
- 经(13863)
- 图书(12370)
- 版(12356)
- 财会(10983)
- 资源(10973)
- 农村(10903)
- 村(10903)
- 理论(10886)
- 技术经济(10769)
- 业(10699)
共检索到348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河啸 张明生 李宝值 朱奇彪
"经营村庄"是促进乡村发展、产业兴旺、村民致富的创新实践和有效模式。本文基于浙江省的多案例考察,分析了经营村庄面临的主要挑战,总结了经营村庄的典型实践,提炼了村集体在经营村庄中的重要功能。研究表明,各地可从空间优化、要素激活、产业开发、政策保障等方面形成符合地方实际的经营村庄路径。村集体通过发挥整合功能、协调功能、治理功能保障经营村庄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
经营村庄 村集体 经营性治理 浙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费伟 杜芳
建设“零污染村庄”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宜居乡村的新方法,也是促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的新途径。本文应用协同治理分析框架,以浙江省源头村为典型案例发现,当前源头村建设“零污染村庄”的实践逻辑是以污染预防控制为前提、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关键、以清洁能源推广为重点、以环境教育传播为核心、以环保公众参与为保障,从而打造了一个环境优美、生态经济、社会凝聚的乡村振兴样板村。源头村在建设“零污染村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治理主体、高效率的治理机制、多类型的治理资源以及共识性的治理目标的创新模式,并且通过学习机制、行政机制以及社会机制来保障“零污染村庄”创新模式的发展。为进一步发挥“零污染村庄”治理优势,提升乡村振兴绩效,未来需要从明确各主体角色定位、塑造合理性治理结构、合理配置多类型资源以及达成共识性集体行动,从而更好地推进农村环境善治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峥 申屠杜平 蔡锋铭 朱紫薇
本文从界定村庄内部非建设用地内涵出发,结合浙江省海宁市村庄内部非建设用地现状特征,总结了现行政策条件下村庄内部非建设用地利用在规划管控传导、基础数据应用、用地计划保障、审批政策环节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后续加强村庄内部非建设用地利用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查志强
2014年以来,浙江在全省层面推广了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促进了区域经济从内源式发展转向通过国际产业合作吸纳国际高端项目的开放式发展。浦江县通过积极建设中捷(浦江)水晶产业合作园、打造水晶时尚小镇,有效促进了水晶产业集群的升级。浦江案例充分说明,依托现有开发区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做好"产业、合作、国际"三方面文章,聚焦国际产业合作园寻求产业国际化发展和价值链跃迁,可成为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关键词:
国际产业合作园 传统产业 转型升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姣
通过对浙江北部D村的个案考察,从村庄社会内部的角度出发,力图分析经济高度分化背景下利益密集型村庄选举过程的表现样态及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深层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其村庄治理层面的后果。研究表明,村级权力的高价值激发了村民参与选举的意愿,以纵向经济分层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圈层化构成了村庄内部选举高度竞争化的助推机制;在竞争性选举过程中,竞选者以利益派性为组织基础,采取关系、金钱等策略性动员方式获取选票;村级权力的高价值直接带来了村庄选举以及村庄治理的谋利化色彩,表现在村级资源的分配上,即为分配原则的私人化,导致了村庄底层以上访为主要方式的针对处于村干部位置之上的富人群体的抗争,村级组织面临合法化危机。针...
关键词:
村庄 竞争性选举 动员机制 治理后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应宜逊 李明新 吴立箭
在城市信用社整顿中,浙江省以台州市为典型的一些地区,从实际出发,对纳入农信联社管理并更名的城信社实行区别对待。其中的优质社,不但股份制不变,而且保留原有的信贷权限与运行机制,讲而呈现“两制”现象。这种做法的效果良好,既减轻了城信社“整顿”的副作用,又促进了县城金融、经济的发展。今后,在组建农村合作(或商业)银行及实行“联社一级法人制”时,仍然应当从实际出发,分别情况选择“并轨”、独立、收购、控股等方式处置“两制”。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两制现象” 调研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祖佩
本文是建立在广泛田野调查基础上的总结性研究。根据项目进村的不同方式,本文将承接项目的村庄划分为接受型、争取型和捆绑型三种类型,进而探讨了项目进村对乡村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项目进村实现了乡村治理的重构,且在不同类型的村庄中,乡村治理重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比较三类村庄治理实践的基础上,本文以分利秩序作为当前项目进村背景下乡村治理—般逻辑和乡村政治社会样态的总结。分利秩序以"权力"为主导,以"去政治化"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去目标化"为基本后果。后税费时期乡村两级组织强制性权力与基础性权力的错位和功能失调,是理解分利秩序得以形成的深层逻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学东 黄宝珍 邹利林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29个村庄为案例,探讨村庄诚信度、合规度及践约度信用资本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效率的影响机制,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市场建设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研究结果:(1)构建了基于“村庄资本→信用评价→土地市场”的分析框架;(2)单一条件并非是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效率的必要条件,但是提高民间借贷活跃度和村庄信用户比例对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效率发挥着普适作用;(3)在信用资本评价模型下,江苏省典型村庄通过整合自身资源提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效率存在4种组态,可归纳为3种类型:诚信型、诚信合规型、诚信践约型;(4)苏南、苏北地区根据发展情况,提高土地流转效率的关键不同。研究结论:苏北地区可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村庄集体经济、理顺村组织权责关系等方式,构建制度信任,降低委托代理风险;苏南地区可通过加强集体组织建设、发挥乡绅乡贤乡才协调作用、做好确权登记发证等方式,提高民间信用水平,降低农户诚信履约风险,共同推动城乡土地市场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晓飞 岳晓文旭 周立
探索村庄发展与经营的模式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总结村企合一、有为集体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湖州市L村"村+公司+家庭农场"的发展实践进行单案例研究,并提出经营村庄的新模式——"村企统合"。村企统合是统筹规划基础上的统一经营与合作,促成了劳动与资本的联合,其本质是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体现出农民主体性与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表现出弱依附性、弱行政性与强经济性、强社会性。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促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村企统合产生的前提,村企统合也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村庄创新实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阮慧娟 吴雪飞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业态资源;为浙江乡村生态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旅游业态的丰富创新创造了机遇和条件。同时,也正是乡村生态旅游,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盘活农业资源、做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公共设施,提高文明素质,真正实现了旅游产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 发展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敬明
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并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解决了人口大国基本的粮食需求,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推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而且给城市改革带来了新的启示。浙江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实践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永嘉县积极探索试验农业社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
关键词:
村庄发展 乡村振兴 样本研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董瑞丽 吴胜
一、浙江村镇经济发展现状浙江是一个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区域。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走出了一条内源的以民间力量为主的社会化生产的独特路径,形成了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济发展特点,浙江千百万农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晓华
首先列举了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其造假的主要手段,接着从利益驱动、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且阐明了会计道德缺失的危害性,最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造假 会计信息失真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一彪 龙登高
元明时期浙江宗族的发展轨迹显著地带有国家和区域历史的烙印。宋元易代之际,金庭王氏通过依附元军、结交赵孟頫进而跻身军功家族。至明前中期,核心成员受政策影响,相继谪发卫所,旁支则通过粮长之职扩充土地,发展为士绅家族。明中叶以降,功名人数占据优势的士绅家族主导了宗族话语权。在上述过程中,明前中期与中后期的族谱编纂及祖先祭祀等方面的特征变化体现了家族权势转移与地方发展的路径关联。宗族整合的历程虽然体现出家族精英掌握着对祖先历史解释与塑造的权力,但也呈现了其深受现实背景乃至历史传统的约束。金庭王氏的案例说明,深受国家走向影响的多场家族活动持续推动着渐趋体系与规模的祖先认同与宗族祭祀的变迁,而这既促进了宗族建构的过程,同时又对宗族整合产生了难以直接逾越的路径依赖影响。
关键词:
元明 金庭王氏 族谱 祠庙 整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乐怡 夏林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一方面向中、西部转移,另一方面推行自身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普遍趋势。近年来,浙江省加工贸易的增速和占比一直处于"双降"状态。本文详细分析了浙江省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浙江省加工贸易企业实务,提出了加快促进浙江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路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