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35)
2023(18282)
2022(15716)
2021(14722)
2020(12144)
2019(28076)
2018(27710)
2017(52588)
2016(28544)
2015(31976)
2014(31888)
2013(31390)
2012(28830)
2011(26005)
2010(25919)
2009(23585)
2008(23147)
2007(20465)
2006(18051)
2005(15868)
作者
(81364)
(67581)
(67105)
(63546)
(42980)
(32304)
(30753)
(26655)
(25776)
(23991)
(23061)
(22753)
(21350)
(21313)
(20818)
(20639)
(20145)
(20021)
(19265)
(19197)
(16708)
(16656)
(16333)
(15448)
(15134)
(14981)
(14960)
(14862)
(13609)
(13313)
学科
(117738)
经济(117620)
管理(86462)
(79811)
(66240)
企业(66240)
方法(50289)
数学(42988)
数学方法(42389)
中国(33187)
(31821)
地方(30527)
(29360)
业经(27512)
(24008)
农业(21853)
(21127)
(19903)
贸易(19888)
理论(19691)
(19188)
(19112)
环境(18870)
(18856)
财务(18763)
(18738)
财务管理(18718)
银行(18695)
技术(18174)
(17798)
机构
学院(395249)
大学(394963)
管理(158568)
(155743)
经济(152142)
理学(135679)
理学院(134092)
研究(133127)
管理学(131682)
管理学院(130930)
中国(101451)
(85449)
科学(83235)
(72178)
(66302)
(62933)
中心(61708)
研究所(60315)
(59162)
业大(58045)
财经(56699)
(54386)
北京(54133)
师范(53866)
(51627)
(49077)
农业(48832)
(48490)
经济学(45828)
师范大学(43557)
基金
项目(271077)
科学(213422)
研究(199511)
基金(195013)
(169958)
国家(168517)
科学基金(145167)
社会(124774)
社会科(118188)
社会科学(118157)
(106655)
基金项目(103780)
自然(94314)
教育(92241)
自然科(92108)
自然科学(92088)
自然科学基金(90360)
(89825)
编号(82227)
资助(79766)
成果(65856)
重点(61069)
(60812)
(59225)
课题(56802)
(56293)
创新(52507)
科研(51688)
国家社会(51006)
教育部(50799)
期刊
(175563)
经济(175563)
研究(116448)
中国(80404)
管理(61266)
学报(60575)
科学(57198)
(56827)
(55673)
教育(48281)
大学(46563)
学学(43527)
农业(39510)
技术(37001)
(35515)
金融(35515)
业经(29931)
财经(26977)
经济研究(26859)
(23156)
问题(22217)
图书(22119)
(21843)
资源(19193)
技术经济(19129)
科技(19054)
理论(18533)
现代(18061)
(18048)
商业(17888)
共检索到591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汤尚颖  
当国际上开始以流域为单元对资源环境进行综合管理、进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流域综合管理新阶段之时,我国对流域综合管理的认识仍处于很初级的阶段,而且流域管理的实施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本文在回顾流域综合管理最新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流域的角度来重新理解中部地区,着重指出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并提出了一个资源环境压力多元指向的体制框架和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陆小成  罗新星  
培育和发展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对于中部崛起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部地区集群发展结合中部塌陷现象和自身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存在集群关联性不高、植根性不强、创新性不够等问题。基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要求,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应选择政府扶持、创新源驱动、外资带动、跨区域互动以及产业振兴与特色培育相结合等发展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陶新  
基于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思想,本文构建了适合于测度我国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对2000—2007年我国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人力资本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创新能力不足是其软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素琴  洪洁  
基于低碳和谐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应在财务效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增设反映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等低碳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在企业绩效基本评分的基础上,引入企业绩效静态协调性系数、企业绩效动态优化系数,采用多维综合评分法,加强对企业绩效的静态协调性和动态优化发展状况的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许友  
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转型期,中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为赢得"GDP增长"竞赛,具有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烈诉求,其对金融部门的干预成为了弥补市场发育不足的有效措施,使之成为地区金融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柳键  邱国斌  
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针对中部地区的经济特征和物流发展现状,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物流与贸易集成运营的现代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模式,认为中等地区物流发展要从基础设施,合作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方面入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阮陆宁  刘珍  
通过选择1989~2008年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金融发展程度和物价指数为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评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金融发展并没有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中部地区应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中介效率,才能更好地推动其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永太  
中部地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商品生产经营源远流长,但旅游商品生产经营的现状与旅游业的发展形势不协调。现代旅游商品的生产经营应从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融入现代经营业态,拓宽旅游商品的视野等方面着手,不仅能使中部城市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与经营焕发出新的生机,也有利于中部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中部城市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宏亮  
根据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结合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的功能定位,通过AHP模型对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四个维度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苗玉宁  杨冬英  
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背景下,运用大区域间数据处理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2005—2018年14年间的科技资源配置状况,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求解中部地区主要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指标的相对发展水平,进而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区域间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政策指导下,中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持续优化,配置效率水平呈现出持续提高的发展态势。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对整合与优化存量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R&D人员、R&D经费是影响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要素。由市场决定配置科技资源的要素指标表现出较大的波动状态。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的省份或领域,反映出较高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效率。山西省科技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落后状况依然没有大的改观。本文研究结论反映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政策和制度效应的区域差异,也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供了创新政策发展空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银娥  陈学军  
长期以来,中国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综合开发利用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已成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中国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罗自琛  耿明斋  
首先介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物流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影响;在对中部区域经济与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关联度进行系统分析后,总结出物流发展过程中不适应中部经济一体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中部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若干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慈斌  
不同的产业结构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内在活力和增长潜力,并最终引起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和质量增长。中部地区的崛起需要以产业结构的优化作为基础,而旅游业具有典型的产业关联度高、产业波及效应明显的经济特征,可有效助推中部地区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在阐述旅游业发展如何作用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旅游业发展对中部六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新安  
中部崛起对我国宏观经济全局意义重大。中部地区现有的高投入、高消耗的数量扩张型发展模式,将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中部地区综合优势的发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必由之路。其关键在于提高人力资本与R&D资本等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大幅度提升中部地区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终推进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学文  徐丽群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