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87)
- 2023(20238)
- 2022(17445)
- 2021(16200)
- 2020(13545)
- 2019(31305)
- 2018(30853)
- 2017(58936)
- 2016(31892)
- 2015(35911)
- 2014(35958)
- 2013(35239)
- 2012(32627)
- 2011(29708)
- 2010(30146)
- 2009(27866)
- 2008(27036)
- 2007(24027)
- 2006(21482)
- 2005(19195)
- 学科
- 济(144854)
- 经济(144691)
- 管理(89478)
- 业(83769)
- 企(68720)
- 企业(68720)
- 方法(58513)
- 数学(50040)
- 数学方法(49227)
- 中国(38264)
- 农(36072)
- 地方(34080)
- 学(31350)
- 业经(31222)
- 财(30662)
- 制(25390)
- 农业(24446)
- 理论(23941)
- 贸(22673)
- 贸易(22655)
- 易(21823)
- 和(21156)
- 环境(21094)
- 融(20846)
- 金融(20841)
- 银(20797)
- 银行(20754)
- 技术(20089)
- 行(19961)
- 地方经济(18534)
- 机构
- 大学(459280)
- 学院(459001)
- 济(185513)
- 经济(181506)
- 管理(175602)
- 研究(158969)
- 理学(150647)
- 理学院(148831)
- 管理学(145815)
- 管理学院(144963)
- 中国(118398)
- 京(99196)
- 科学(98573)
- 财(85297)
- 所(80486)
- 研究所(73057)
- 农(72542)
- 江(71613)
- 中心(71348)
- 财经(67441)
- 业大(66148)
- 范(64465)
- 师范(63839)
- 北京(62995)
- 经(60998)
- 院(57966)
- 州(56281)
- 农业(56259)
- 经济学(56079)
- 师范大学(51633)
- 基金
- 项目(306216)
- 科学(240836)
- 研究(223964)
- 基金(220559)
- 家(192504)
- 国家(190897)
- 科学基金(163616)
- 社会(140912)
- 社会科(133462)
- 社会科学(133426)
- 省(120156)
- 基金项目(116211)
- 自然(106068)
- 教育(103965)
- 自然科(103558)
- 自然科学(103536)
- 自然科学基金(101631)
- 划(101319)
- 资助(91636)
- 编号(91373)
- 成果(74573)
- 重点(69299)
- 发(68013)
- 部(66973)
- 课题(64276)
- 创(62827)
- 创新(58639)
- 科研(57992)
- 国家社会(57606)
- 教育部(57422)
- 期刊
- 济(214405)
- 经济(214405)
- 研究(139232)
- 中国(92421)
- 学报(72153)
- 科学(66985)
- 管理(66759)
- 农(65714)
- 财(64488)
- 教育(55738)
- 大学(54917)
- 学学(51506)
- 农业(45183)
- 技术(42840)
- 融(40672)
- 金融(40672)
- 业经(34336)
- 经济研究(34087)
- 财经(34027)
- 经(29234)
- 问题(27509)
- 图书(24110)
- 业(23386)
- 技术经济(23305)
- 统计(21963)
- 资源(21260)
- 科技(21074)
- 版(20905)
- 理论(20661)
- 商业(20487)
共检索到692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韦智超 牛亚菲 陈田
流域不仅是有序的自然地理空间也是内部密切关联的社会经济空间,二者叠合构成区域开发的重要地域单元。在流域开发中,旅游业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流域开发的升级产业。本文集合国内外流域开发的学术研究与流域开发在发展阶段及空间布局上的基本实践规律,概括出基于流域空间的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集中探讨了流域发展中必经的时间断面特征,即经济发展的梯度差与生态环境的梯度差的表现及对旅游供需空间格局的影响,以此作为前提,给出理想情况下的线性旅游供需格局的空间模型,并进一步给出城市影响下流域旅游空间的重构模型。由模型分析了西江经济带现状的旅游供需格局,发现西江经济带中旅游供给基本上遵循流域特征的前提性假设,而旅游需求则呈现倒U字型格局,区内大城市在上游和中游地区的出现客观上加速了上游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进程,未来一段时期内西江经济带最主要的内生性增长力量为区域内的中游至下游的部分区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钟学思 朱琳琳
旅游业的提质增效是畅通国内经济循环的关键举措之一。基于DEA-Malmquist模型,测度2011—2018年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旅游效率,并进一步分析其时空差异特征。结果表明: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综合效率值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且西江流域旅游综合效率值整体高于珠江流域;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业纯技术效率呈不稳定波动状态;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呈西高东低的态势,即西江流域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模式优化方面较珠江流域更具优势。因此,围绕旅游业帮扶体制建立、旅游业专业人才培养、以局部旅游资源优势带动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全面提升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业效率和水平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旅游业效率 时空演化 珠江-西江经济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文捷 闫孝茹
论文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对珠江—西江经济带跨区域城市旅游系统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其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进而计算得出区域内各市的旅游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并根据测评结果将区域内各城市旅游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分别与区域内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通过宽度和重叠度数值的高低分布把区域内的城市划分为4类,第一类为重叠度及宽度都较高的南宁和柳州,第二类为重叠度高且宽度较低的梧州、肇庆和来宾,第三类为重叠度较低且宽度也较低的百色、崇左、云浮和贵港,第四类为重叠度低且宽度高的广州和佛山,并根据旅游生态位扩充、分离等理论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发展策略,旨在推动整个区域旅游系统向更高级不断进化,为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的旅游业提供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策略,进而更好地促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平星 樊杰
生态系统脆弱性受到自然与人文因素双重影响。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例,采用VSD模型,通过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分解脆弱性,构建包含自然和人为因素2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开展脆弱性评价与分区。结果表明,不脆弱区、一般区、脆弱区、很脆弱区和极脆弱区分别占11.31%、22.63%、27.60%、24.39%和14.07%,东西部地区脆弱性较高,中部地区脆弱性较低;自然因素导致的脆弱区主要分布于东西部山区,人为因素主导的脆弱区分布于中部盆地的城镇及其周边;经济带约53%的建设用地分布于很脆弱区和脆弱区,未来新增建设用地需要重点向不脆弱区和一般区转移。根据分区结果和诱因差异,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开发与保护的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彬
西江流域横跨我国东、西部,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个省区,是一条西承"泛北部湾"经济区,东接"泛珠江三角洲"的黄金水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经济"革命"性向服务经济转变,服务贸易区域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而旅游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相对其他贸易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而且发展前景也非常可观。2011年广东旅游服务贸易额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铁 张宪玉
针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一哄而上",本研究采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在EC11.5(Expert Choice11.5)的帮助下构建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因子体系和概率计算模型,并与门槛值相结合建立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开发决策路径,以期将客观的概率模型引入乡村旅游开发决策,从定量角度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同时,本研究根据矩阵计算和检验结果,对影响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主要因子和指标进行了分析,初步论证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在实践上的特
关键词:
概率模型 乡村旅游 环城游憩带 决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姗姗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单一强调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是试图通过低碳经济的推进来实现更好的生活享受。从当前的发展来看,黑龙江流域基本适应了当地低碳经济建设的相关需求,落实了良好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战略。而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如何适应当地低碳经济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生态旅游的综合建设,这是黑龙江流域当地住户所需明确关注和重视的,本文将从黑龙江流域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优势、问题以及新战略出发,进行全面考量及优化路径探索,以促进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平星 陈东 樊杰
生态可占用性是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生态系统或者生态空间可以被开发利用的程度,是生态系统本身的属性。论文提出生态可占用性的概念和研究目的,并利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分析了广西西江经济带景观单元的可占用性,提出分区方案。研究表明,可占用性低值区、较低值区、中值区、较高值区和高值区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12.17%、18.75%、38.55%、28.69%和1.84%。大部分建设用地分布在较高值区内,其余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主要分布在高值区,而农村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则主要分布在中值区。文章认为,研究能够揭示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分布规律和区域生态空间布局;虽然受到源的分布、尺度和空间范围等因素的影响,但所得结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玉
文章把江苏环太湖旅游带作为一个整体旅游区域,分析了其开发的背景、资源赋存与组合状况以及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区域旅游开发方向的形象导向、功能导向和市场导向等核心问题,总结了文化精品战略、环境优化战略、区域协作战略、结构效益战略等4项江苏环太湖旅游带旅游开发的针对性发展战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颜庭干 池明茹 陈昌春 周盛
工业旅游是我国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江苏省沿江地区为例,就循环经济的思想与工业旅游开发融为一体,阐述循环型工业旅游的内涵,探讨循环经济在工业旅游中的应用价值,对循环经济在工业旅游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工业旅游 循环型工业旅游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河东
文章从城市质量和城市距离两方面改进城市引力模型,以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和柳州的经济联系总量最大,处于"双核心"地位;其它各市与核心城市及相邻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大;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总量差距明显。可通过实行"双核"、"圈层"和"组团"空间整合模式,实现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惠锋,刘玉桥
岳阳市自从被列为全国对外开放城市以来,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和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工农业产值迅速增加,第三产业发展尤为突出。“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已列为振兴岳阳经济的战略决策。 一、发展现状 1、方兴末艾的岳阳旅游业 岳阳市旅游业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前景极为乐观。自1979年以来,在市政府、市委、旅游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全体旅游工作者的努力,短短几年时间,岳阳旅游业迅速崛起,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到1986年底,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春涛 李隆杰 何小禾 王姣娥
长江经济带的联动发展及生态廊道建设使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出现剧烈变化,研究旅游景区的空间变化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制定长江黄金旅游带规划以及实现旅游经济腾飞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2年和2016年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旅游景区空间点位数据,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平均最近邻分析以及核密度等方法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总体分布格局基本沿长江水系发生聚集,聚集程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相关政策促进、旅游业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交通可达性优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区域景区聚集加速;城市休闲型景区以及主题公园兴建为城市景区聚集提供新动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协奎 王瑶
近年来,水流域生态补偿成为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热点。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地和谐发展,同时还涉及解决上下游区际公平发展的问题和代际公平问题。以区域经济发展公平为视角,生态服务服务价值供给方在剔除自身消费后的生态服务剩余价值理应获得生态补偿。采用当量因子法对广西西江经济带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利用水足迹估算出区域自身消费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后得出广西西江经济带存在生态价值溢出,并对当地生态补偿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焦世泰
文章对我国红色旅游开发模式进行研究梳理和归纳,借鉴中国红色旅游成熟区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分析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的区域特性及旅游发展条件,对左右江红色旅游区旅游资源优势定位,根据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周边景观的组合关系,提出了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红色旅游组团式开发模式:红色旅游与养生度假旅游结合、红色旅游与边境旅游结合、红色旅游与山水生态旅游结合、红色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结合的红色旅游组团式开发模式,并提出了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红色旅游组团式开发适应对策。
关键词: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红色旅游 开发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