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4)
2023(8978)
2022(7658)
2021(7017)
2020(5926)
2019(13548)
2018(13136)
2017(25452)
2016(13434)
2015(14789)
2014(14503)
2013(13917)
2012(12535)
2011(10988)
2010(10304)
2009(9035)
2008(8232)
2007(6587)
2006(5232)
2005(4047)
作者
(34798)
(29332)
(29053)
(27510)
(18621)
(14124)
(13196)
(11595)
(11442)
(10444)
(10098)
(9837)
(9311)
(9124)
(8871)
(8845)
(8698)
(8604)
(8593)
(8417)
(6993)
(6986)
(6960)
(6950)
(6607)
(6563)
(6249)
(6112)
(5857)
(5804)
学科
(60792)
经济(60748)
管理(36800)
(33963)
方法(30239)
数学(27910)
数学方法(27545)
(27488)
企业(27488)
地方(16897)
(13969)
(13030)
中国(12938)
业经(11059)
(10099)
地方经济(9921)
农业(9702)
环境(9594)
(8846)
贸易(8844)
(8534)
(8444)
财务(8410)
财务管理(8393)
技术(8268)
(8201)
企业财务(7984)
(7382)
(7122)
(7038)
机构
学院(176867)
大学(175707)
(74704)
管理(74494)
经济(73511)
理学(66437)
理学院(65736)
管理学(64554)
管理学院(64216)
研究(54195)
中国(39284)
(35051)
科学(33917)
(31128)
(29713)
中心(27233)
业大(26772)
财经(26524)
(25868)
(24562)
(24359)
经济学(23484)
研究所(23013)
(22873)
师范(22607)
经济学院(21507)
(20783)
经济管理(20594)
农业(20361)
财经大学(20229)
基金
项目(137660)
科学(111578)
基金(103160)
研究(98919)
(89834)
国家(89173)
科学基金(78987)
社会(66044)
社会科(62902)
社会科学(62888)
基金项目(55541)
(55041)
自然(51864)
自然科(50671)
自然科学(50659)
自然科学基金(49701)
教育(45723)
(45510)
资助(41137)
编号(38431)
重点(31524)
(30837)
(30344)
(29469)
国家社会(28279)
成果(27956)
创新(27709)
科研(27274)
教育部(26724)
人文(26569)
期刊
(69327)
经济(69327)
研究(43299)
中国(26320)
管理(25394)
学报(25248)
科学(24571)
(23239)
(20703)
大学(19775)
学学(18988)
技术(16988)
农业(14686)
教育(13888)
(12152)
金融(12152)
财经(12091)
业经(11889)
经济研究(11278)
统计(10642)
资源(10413)
(10342)
(9771)
问题(9455)
技术经济(8831)
决策(8788)
理论(8501)
科技(8227)
(7880)
商业(7880)
共检索到232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志远  欧向军  
基于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江苏省1978—2004年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4方面指标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分析,得出江苏省人均农业总产值的差异变化平缓且略有降低、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变化趋势呈U型、人均GDP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差异不断扩大。除人均农业总产值外,江苏省三大区域间的差异程度均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且对区域差异影响较大。同时,三大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各不相同,苏南地区除人均农业总产值差异较大外,其余3项指标的差异程度较小,与改革初期相比均呈缩小趋势;苏中地区各项指标的差异程度变化不大;而苏北地区除人均农业总产值外其余3项呈现扩大趋势,且区域内部差异最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春光  于成学  
文章采用泰尔指数测度方法,采取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人员数、每万人普通高等学校等5方面指标,对我国1997~2006年间区域差异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维军  李廉水  
泰尔指数是利用信息熵概念来计算收入不平等的指标。本文基于江苏省12个地市科技人员收入的调查数据,利用泰尔T指数,从总体、不同区域和不同组织三个角度分析了江苏省科技人员收入的差异。研究发现,从区域和组织的角度来看,江苏省科技人员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组内的差距,其贡献率均超过了90%,组间差异对泰尔指数的贡献很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成学  
为了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性,创新性地采用泰尔指数测度法,对我国1997—2007年间四大区域的经济差异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设计了5个测度指标。分析得出4个结论,即全国五项指标的区域差异均有缩小的趋势;人均GDP、人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项指标的区域间差异均占全国区域总差异的主导地位,另外两项指标比重较小;从区域内部差异来看,东部大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内部差异最小;地区的教育水平(除东北地区外)差异最大,而波动幅度最大的是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这与全国五个指标的整体差异相吻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建军  刘永娟  李金莲  
运用多阶段The il系数嵌套分解法,从空间尺度研究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基本结论是:从市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北部市级之间差异的变化趋势和全省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中部和南部市级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但是三大地带之间差异一直在增大。从县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市内差异是全省整体差异的重要构成部分,市内差异对于全省整体差异的贡献比三大地带之间差异和市际差异的贡献显著得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安宁  庄立  梁进社  
系统地计算了1978—2009年江苏省县域人均GDP的基尼系数,并将其分解为三个部分:区域内经济差异、区域间经济净差异和区域间经济逆差异。结果表明: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总体上呈波动性的扩大趋势。在小尺度县域单元上,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主要受一般县市经济差异的影响,市辖区的差异变化不大。在大尺度区域单元上,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净差异决定着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随着区域间经济逆差异越来越小,苏北、苏中人均GDP高的县市逐步被苏南人均GDP的低的县市赶上和超过。要积极壮大苏中和苏北县域经济,实施有利于缩小经济差异的区域政策和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强  
文章选用泰尔指数,对江苏省2000一2013年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进行了测量和分解。结果表明区域之间的差异对整体城镇化差异贡献较大。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和政府投资是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今后应该继续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政府投资组合和扩大居民消费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城镇化均衡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立梅  刘冬辉  
文章考虑农村信息消费发展,采用泰尔指数模型对1988-2013年江苏省农村信息消费区域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考察并对其进行空间分解,以确定江苏省信息消费区域差异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区域差异在样本考察期间内呈下降趋势,下降的原因在于区域间信息消费差异的下降。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差异受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的影响,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远大于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据此,提出解决江苏农村信息消费区域差异的关键在于消除区域间信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向军  沈正平  朱传耿  
文章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定量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总体水平与空间变化特征;并引用国外的区域分离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变化的相互关系,即随着江苏省的经济增长,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区域逐渐发散趋异,城乡两大区域逐渐收敛趋同。通过各市县经济增长对区域差异收敛与发散贡献的空间分析,得出江苏省城市、农村、苏南、苏中与苏北地区分别表现为向下收敛、向上收敛、向上发散和向下发散的结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欧向军  
文章采用综合差异测度方法,选取综合指标对江苏省的区域发展差异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了区域发展差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江苏省各县市的综合发展差异,并结合聚类分析法对该省的区域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达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由南向北综合发展水平逐渐递减、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区域发展梯度差异的地域特征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伟  马瑞永  
依据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分析了1978—2001年间中国区域金融增长的差异,并对总体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区域内金融增长差异只构成金融增长总体差异中小部分;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中,区域间贡献要远大于区域内贡献;区域内东部地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较大,而中、西部地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很小。区域金融增长差异呈现上述特征是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金融增长中地方政府的介入以及中央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紧密联系的。根据区域金融增长差异的特征,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应着重降低区域间金融增长的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春林  华桂宏  
金融发展差异包括静态差异和动态差异,文章主要分析江苏金融发展的动态差异。先对金融发展差异变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介绍金融发展差异动态变化的衡量方法——泰尔指数;在此基础上选取江苏各地区存贷款总和与金融相关比率2001-2011年的数据,利用泰尔指数的可分解性,实证江苏金融发展差异的动态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小庆  王远  刘宁  陆根法  
物质流分析被认为是适用于生态效率评价的重要工具和方法之一,但应用于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的研究尚较少。根据生态效率理论、物质流分析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基于物质流账户的3个层面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指标:区域直接生态效率、区域总生态效率、整体生态效率。以江苏省为例,全面评价了1995~2005年江苏省不同层面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1)江苏省区域直接生态效率远高于我国同期水平。区域总生态效率和整体生态效率相对较低,分别仅为区域直接生态效率15%~22%和7%~8%左右;(2)1995~2005年,区域直接生态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原因在于物质生产率未有显著提高以及近年来重工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的增加;(3)...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上官敬芝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济现象,适当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区域间竞争的基础和动力,但如果差距过大,则会导致区域间经济、社会矛盾的扩大,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江苏南北区域发展差异很大,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文章在揭示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剖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丽  管卫华  
通过对改革以来江苏省65个县级单元区域经济差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呈扩大态势。根据Mann-Kendall法的突变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划分为1978—1999年和1999—2007年两个阶段。据此,采用聚类分析对1978年、1999年和2007年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其中,1978年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南北梯度差异,1999年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格局变化为苏中地区向苏南地区集聚,苏北地区向苏中地区集聚的特点,2007年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格局变为更加向苏南,尤其是向苏南东部地区集聚的特点。最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1978、1999和2007年影响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布格局因素的演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