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47)
2023(16242)
2022(13559)
2021(12938)
2020(10744)
2019(24671)
2018(24245)
2017(47278)
2016(25657)
2015(29028)
2014(29069)
2013(28246)
2012(25493)
2011(22268)
2010(22134)
2009(20014)
2008(19534)
2007(16644)
2006(14430)
2005(12494)
作者
(70673)
(58507)
(58011)
(55660)
(37248)
(27992)
(26599)
(23052)
(22207)
(20802)
(19885)
(19624)
(18383)
(18234)
(18056)
(17937)
(17583)
(17435)
(16746)
(16580)
(14290)
(14199)
(14116)
(13459)
(13126)
(12982)
(12885)
(12752)
(11677)
(11500)
学科
(98670)
经济(98545)
管理(78120)
(72722)
(60917)
企业(60917)
方法(46300)
数学(40284)
数学方法(39674)
(37359)
(28763)
中国(28284)
业经(23316)
地方(20818)
(20384)
(20348)
财务(20264)
财务管理(20200)
(20010)
企业财务(19165)
农业(18849)
理论(17296)
(16841)
贸易(16834)
(16351)
技术(15624)
(15460)
环境(15011)
(14981)
银行(14945)
机构
大学(351468)
学院(350939)
管理(141418)
(137757)
经济(134755)
理学(123010)
理学院(121739)
管理学(119459)
管理学院(118835)
研究(111707)
中国(83849)
(73724)
(70539)
科学(69602)
(54691)
财经(53579)
(53042)
中心(51603)
业大(51320)
(50655)
研究所(49449)
(48717)
(46343)
北京(46113)
师范(45942)
经济学(41491)
农业(41154)
(41008)
(40993)
财经大学(39842)
基金
项目(244305)
科学(192476)
研究(180725)
基金(177361)
(153353)
国家(152051)
科学基金(131943)
社会(113680)
社会科(107641)
社会科学(107611)
(95341)
基金项目(94425)
自然(85531)
教育(83603)
自然科(83572)
自然科学(83553)
自然科学基金(81997)
(79741)
编号(74521)
资助(72504)
成果(60000)
重点(54249)
(53804)
(51212)
(50713)
课题(50501)
创新(47271)
科研(46866)
教育部(46749)
国家社会(46655)
期刊
(148021)
经济(148021)
研究(104065)
中国(64108)
(58172)
学报(53578)
管理(50929)
科学(48943)
(48499)
大学(41644)
教育(39865)
学学(39054)
农业(33475)
技术(31022)
(28267)
金融(28267)
财经(25975)
业经(25319)
经济研究(23701)
(22133)
问题(19980)
图书(18399)
理论(16959)
(16556)
科技(16321)
技术经济(16315)
(16286)
财会(16129)
现代(15515)
实践(15477)
共检索到505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连家明  王丹  
中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财政分配领域出现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财政分配规模、结构不尽合理,财政分配在城乡、区域、政府层级之间严重失衡,部门利益泛滥导致财政分配权力被肢解等。而形成分配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财政法治化的缺失。要化解当前存在的种种矛盾,加快中国民主化与法治化进程,必须积极打造法治财政,严格依法理财,深化财政分配领域的各项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志勇  
财政的法治化是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法治化财政的理想指标体系,并结合中国现实,对中国财政的法治化进程进行定性评价。理想的财政法治化指标体系至少应涵括六个方面的内容:财政的民主立法、财政的法律至上、财政法律体系的完备(健全性)、财政的权利保障度、财政的司法公正、财政行政行为的受约束程度。中国财政立法奉行了民主立法原则,但民主立法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财政行为的法律至上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法律体系虽已覆盖财政各领域,但立法层次低,立法质量不高,法律体系尚不够完备;财政的权利保障度和财政司法的公正性正在得到逐步改善;财政行政行为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法律约束,但是财政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从根本上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月英  
政府的财政关系是关系到国家财政体制是否健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全面规范财政关系,确保国民利益,才能推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推进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以来,财政关系的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月英  
政府的财政关系是关系到国家财政体制是否健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全面规范财政关系,确保国民利益,才能推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推进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以来,财政关系的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淑清  韩克勇  
财政收入和支出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是直接和巨大的。不合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会阻碍居民收入增长,加重居民支出负担。针对这一问题,需采取提高国有企业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完善分税制度、降低税收和减少收费、完善各层次的分配体制、加大各种补贴力度和拓宽居民收入渠道等措施,从而保证居民收入的合理增长和公共财富的合理分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寇明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持续推进,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财政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财政改革持续深化,财政管理更加规范。新时代进一步推进财政法治建设和深化财政改革,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依法全面履行财政职能,加快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在财政法治轨道上推动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使法治建设和法治价值观念融入理财的全过程、各方面,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朱丘祥  
我国中央与地方之间,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事权常作非正式调整,财力也常发生非正式转移配置。从总体来说,事权下移,财权有所上收,而财力则作不规则转移,这直接导致了基层县乡政府的财政困局。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项贯彻国家政策意图、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财政平衡制度,在我国由于其法律规制的程度过低,其实效难以充分发挥。因此,循序渐进,实现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治化是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魏建国  
教育事权概念具有复杂性,可以大致分解为"教育服务提供(举办)"和"对教育服务提供的监管与调控"两个方面。对于某项教育事权,上述两方面的职责可能由不同层级的政府承担;与此相适应,相关地方政府以教育服务提供者与举办者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财政支出责任,相关上级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以监管者与调控者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财政支出责任。"教育服务提供(举办)—监管与调控"这一理解框架对于其他有关国家的教育事权与财政支出责任划分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与这一理解框架也有一定的契合之处。《指导意见》和《改革方案》提出的教育共同事权做法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应该在现行教育法律的基础上,将相关的内容予以规范化、清晰化、体系化,进而实现这一领域的法治化。"教育服务提供(举办)—监管与调控"这一理解框架可以作为一个可参考的分析工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梅建明  王朝才  
一、当前地方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1.地方政府仍热衷于搞政绩工程,经济增长行为短期化。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要求贯彻科学发展观,但在官员升迁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地方官员仍热衷于政绩工程,追求GDP的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在:(1)大规模地圈占土地。有些地方为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叶芳  
由管制主体、客体和管制依据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劳动管制内部机制,与由劳动法理论、政务环境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等要素构成的劳动管制外部机制,在我国处以双重紊乱状态。只有从劳动管制系统的视角进行研究,才能从实质上推动我国的劳动法治化进程,特别是必须就基本理论问题达成共识,提高实务界的劳动法专业水平,重构劳动管制的主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克  
本文通过对法律供求分析发现,我国省以下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治化程度较低,省与县(市)之间进一步的财政分权呈现出无序化、随机化和封闭化的特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以财政收益权、财政支出权和预算配置权为核心的财政权分配与重构,其法治化路径应以省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地方性法规为宜,完善分税制改革,实现财政收益权法治化;进一步明晰事权划分,实现财政支出权法治化;改革预算管理体制,实现预算配置权法治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莫龙炯  张小鹿  
政府预算法治化和财政信息公开是公共预算治理改革的核心目标,对于实现地方财政治理现代化至关重要。从政府预算法治化的崭新视角,借助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的契机,运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分析预算制度改革对地方财政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新《预算法》的实施有利于财政信息公开,从而提高地方财政支出效率。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预算法治化通过提高财政透明度、加强政府审计监督的路径来提升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市场制度环境越完善、政府治理效率和社会公众关注度越高的地区,新《预算法》实施对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效应越明显。因此,应加快政府预算法治化建设,推动财政信息公开透明,完善预算监督、约束和绩效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良好互动的预算协同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新《预算法》实施的财政治理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端海  谢俊奇  孙艾青  
文章通过解释当前财政分权的含义及具体内容,认为财政分权加剧了地方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并导致土地财政问题。数据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在地方财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对其高度依赖,并引发违法用地、贪污腐败、金融风险增加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最后,文章提出加强财政收支及转移支付的合理性和均衡性,调整财政收入体系并严控金融风险,扩大地方政府税收来源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端海  谢俊奇  孙艾青  
文章通过解释当前财政分权的含义及具体内容,认为财政分权加剧了地方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并导致土地财政问题。数据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在地方财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对其高度依赖,并引发违法用地、贪污腐败、金融风险增加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最后,文章提出加强财政收支及转移支付的合理性和均衡性,调整财政收入体系并严控金融风险,扩大地方政府税收来源等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杰  
基于依法治校的视角分析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无法可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等问题,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内涵进行探讨,提出通过转变理念、健全制度、构建正当程序、完善权利救济等措施推进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