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5)
- 2023(8961)
- 2022(7644)
- 2021(7255)
- 2020(6278)
- 2019(14503)
- 2018(14017)
- 2017(27390)
- 2016(14126)
- 2015(15723)
- 2014(15504)
- 2013(14893)
- 2012(13078)
- 2011(11151)
- 2010(10636)
- 2009(9383)
- 2008(9004)
- 2007(7173)
- 2006(5647)
- 2005(4581)
- 学科
- 济(52529)
- 经济(52479)
- 管理(44547)
- 业(43974)
- 企(38014)
- 企业(38014)
- 方法(29361)
- 数学(26484)
- 数学方法(26145)
- 财(21598)
- 务(15562)
- 财务(15531)
- 财务管理(15501)
- 贸(15122)
- 贸易(15119)
- 易(14888)
- 企业财务(14572)
- 农(13854)
- 中国(12558)
- 出(11746)
- 业经(11155)
- 农业(9107)
- 技术(9001)
- 地方(8904)
- 制(8610)
- 学(8505)
- 口(8246)
- 出口(8244)
- 出口贸易(8244)
- 理论(7815)
- 机构
- 学院(181717)
- 大学(180361)
- 管理(78200)
- 济(77852)
- 经济(76526)
- 理学(69015)
- 理学院(68463)
- 管理学(67428)
- 管理学院(67093)
- 研究(48559)
- 中国(39745)
- 财(39423)
- 京(34455)
- 财经(31528)
- 经(28847)
- 科学(26789)
- 中心(26334)
- 江(25407)
- 经济学(25014)
- 业大(24085)
- 财经大学(23713)
- 经济学院(22985)
- 农(22228)
- 商学(21759)
- 商学院(21587)
- 经济管理(21128)
- 范(20831)
- 所(20818)
- 师范(20620)
- 北京(20135)
- 基金
- 项目(132530)
- 科学(106979)
- 基金(99878)
- 研究(99538)
- 家(84887)
- 国家(84187)
- 科学基金(75511)
- 社会(66108)
- 社会科(62967)
- 社会科学(62953)
- 基金项目(53672)
- 省(50999)
- 自然(48184)
- 自然科(47187)
- 自然科学(47177)
- 教育(46535)
- 自然科学基金(46333)
- 划(42291)
- 编号(39963)
- 资助(39885)
- 部(30791)
- 成果(30538)
- 重点(29158)
- 创(28774)
- 国家社会(28287)
- 教育部(27647)
- 人文(27557)
- 发(27551)
- 创新(26855)
- 科研(26354)
共检索到249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卉
法务会计自从21世纪初从国外传入我国以来,学界和实务界都对此予以了高度关注,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同时实务界在其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也逐渐开始将法务会计应用于实践,本文首先对我国关于出资问题的法律规定进行梳理,然后提出法务会计对虚假出资进行的甄别,最后提出了法务会计在审核虚假出资案件时的查账方法。
关键词:
法务会计 虚假出资 查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艳丽
法务会计是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处理虚假出资等经济案件的重要路径,虚假出资的具体表现形式因出资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法务会计在甄别虚假出资时的程序主要是获取资料、分析判断、作出结论,甄别方法包括查账法、实物核查法、资产重估法、资料鉴定法、询问法等;法务会计同时还能够为虚假出资案件的处理提供各种诉讼支持。
关键词:
法务会计 虚假出资 甄别 诉讼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郜秀菊 王晓东 王帅超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层出不穷,各类经济纠纷和经济案件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运行和经济的发展。作为经济类犯罪的高发类型之一,证券虚假陈述案件既涉及复杂的会计专业信息,也涉及丰富的法律知识。法务会计作为一种会计和法律交叉学科的应对型会计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从证券虚假陈述案件的视角出发,结合案例详细分析法务会计的具体应用过程、应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建设、理论发展、社会认知度和专业人才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损失计量 法务会计 虚假陈述 财务舞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伍建华 孙霞林 熊德之
目前我国的统计信息现状还不容乐观,如何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文章利用C-D生产函数及由此导出的速度增长方程,对虚假的统计数据进行甄别,并一次可以给出多项指标的预测值。
关键词:
C-D生产函数 速度增长方程 数据甄别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文 吕海若 王诗语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环境下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传播特征更加复杂,因此仅从其特征识别视角开展虚假信息治理的难度较大。聚焦用户视角探索大学生虚假信息甄别行为,可以为激励用户参与网络空间治理提供帮助。[方法/过程]综合采用小规模实验、自我报告与扎根理论探索大学生对社交媒体虚假信息的甄别过程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大学生受兴趣爱好、社会责任等内外部因素驱动而产生多维信息评价、原始信息溯源、多源交叉验证等甄别行为活动,同时甄别过程也伴随着内在情感与认知的动态演化。
关键词:
虚假信息甄别 信息验证 大学生 社交媒体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邵毅平 郑晓欧
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诉讼案件中,如何界定虚假会计信息问题是案件审理的关键,也是法务会计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文章在对研究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界定案件相关会计信息,然后进一步区分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定义,进而提出如何界定虚假会计信息,最终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实务鉴定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诉讼 虚假会计信息 界定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琼 黄雅贤 徐亚苹
研究虚假信息的甄别过程对了解和治理虚假信息至关重要, 眼动追踪技术在信息行为研究中有显著作用,因此文章系统探讨该技术在虚假信息甄别中的应用。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法,分析眼动追踪技术在虚假信息甄别过程中应用情况,概述相关理论、指标和解释角度。研究结果显示:尽管眼动追踪技术在虚假信息甄别领域的应用相对较晚,但成果具有跨学科性,受到较高认可;相关研究集中在信息主体和客体方面,使用认知心理学中双重加工理论、启发式系统、详尽可能性模型等理论框架;研究涵盖14个眼动指标,从时间运动、空间分布到瞳孔直径等维度总结这些指标的应用效果和与研究变量的关系,提供关于眼脑假说、非眼脑假说和认知努力等角度解释眼动指标的角度,认为使用眼动研究虚假信息甄别最重要的是需要在问题、理论、指标和解释角度之间建立起联系。
关键词:
虚假信息甄别 眼动追踪 认知过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金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铮
(一) 一个时期以来,为了中国会计理论建设的需要,我国会计学界的一些学者,相继为我们介绍了一批形形色色的西方会计理论。人们在阅读了这些文献之后,自然会联想到,在研究中国会计理论的今天,这些西方会计理论有无借鉴的价值,那些在异国他乡收获的果实,能否移植到我们这片水土气候截然不同的土地上来。显然,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有一个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岳中刚 周勤 杨小军
本文以债权型众筹融资平台——人人贷的大样本数据为基础,以众筹平台的信息中介功能为切入点,考察众筹市场的异质化信息对投资人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对筹资人事后违约行为的预测价值。研究表明:众筹平台显现出一定的信息挖掘能力,筹资人的信用评级和社交网络信息不仅是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而且真实有效地揭示了违约风险,可以提高市场的匹配效率;筹资人的个人信息披露存在信息噪音,但由于众筹平台在风险揭示方面的重要作用,降低了个人信息披露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
众筹融资 信息甄别 市场效率 众筹平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金彧昉 李若山
本文从法务会计专家提供的法庭证据标准出发,分析了我国因虚假会计信息引发的证券民事诉讼中的争议问题,以及法务会计专家在此类案件中的作用。本文借鉴国外法务会计专家在诉讼中的具体工作方法,对我国处在转型经济条件下因虚假会计信息引发的证券民事诉讼如何进行损失计算提出了实质性的建议。
关键词:
法务会计 证据能力 证明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有红
杨博士的"建立会计信息风险预警制度"及"举证责任倒置"的主张,也均持之有据,言之有物,有利于人们加深对会计监管的认识,拓宽虚假会计信息的发现通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先波 欧阳梦倩
本文探讨P2P投资者在经验积累过程中能否通过学习提高甄别违约风险的能力,并分析其中的传导机制。将投资者对借款标的特征的选择作为其学习结果的代表变量,构建了投资经验通过学习行为影响甄别违约风险能力的理论框架。基于"人人贷"2010-2016年的数据,本文利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比较了投资经验对甄别违约风险能力的影响效应在剔除学习效应前后的差异性。结果发现:①投资者投资经验对其甄别违约风险的能力具有正向但边际递减的总影响,且在投资经验均值处为促进作用;②投资经验通过影响学习结果,进而对投资者甄别违约风险的能力产生间接影响;③在分离出经由学习的间接影响后,投资经验对甄别违约风险能力具有负向且边际递增的直接效应,且在投资经验均值处为抑制作用。该直接效应被学习的间接影响遮盖,导致总效应与直接效应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说明学习行为改变了投资经验影响甄别违约风险能力的非线性形式,从经验学习中投资者可以实现甄别违约风险能力的提升。本文研究对投资者改善投资能力,对监管者规范网络借贷平台信息披露机制、制定投资者教育与保护政策,对P2P网络借贷平台构建良好的平台投资环境,均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瑶
银行甄别客户信息的目的,一方面控制预期风险,另一方面发现客户需求。但信息的甄别是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不能仅靠客户经理尽职尽责,还要靠正确的方法指引。从案例切入,但不是案例分析,而是运用客户关系管理(CRM)理论,从市场营销角度创建独到的方法甄别客户信息。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瑶
银行甄别客户信息的目的,一方面控制预期风险,另一方面发现客户需求。但信息的甄别是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不能仅靠客户经理尽职尽责,还要靠正确的方法指引。从案例切入,但不是案例分析,而是运用客户关系管理(CRM)理论,从市场营销角度创建独到的方法甄别客户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