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2)
- 2023(17334)
- 2022(14816)
- 2021(13783)
- 2020(11628)
- 2019(26631)
- 2018(26170)
- 2017(50869)
- 2016(27319)
- 2015(30389)
- 2014(29787)
- 2013(29301)
- 2012(26483)
- 2011(23329)
- 2010(23076)
- 2009(21294)
- 2008(20930)
- 2007(18327)
- 2006(15872)
- 2005(13903)
- 学科
- 济(111108)
- 经济(110987)
- 业(106705)
- 企(96994)
- 企业(96994)
- 管理(96865)
- 方法(53264)
- 数学(43372)
- 数学方法(42822)
- 财(36821)
- 业经(34262)
- 农(33367)
- 务(28082)
- 财务(28011)
- 财务管理(27972)
- 企业财务(26658)
- 中国(26625)
- 技术(23333)
- 农业(23266)
- 制(21353)
- 理论(21050)
- 和(19744)
- 地方(19720)
- 划(19037)
- 学(18740)
- 贸(18068)
- 贸易(18055)
- 策(17734)
- 易(17534)
- 体(16498)
- 机构
- 学院(380952)
- 大学(376787)
- 管理(161266)
- 济(153246)
- 经济(150202)
- 理学(140130)
- 理学院(138785)
- 管理学(136624)
- 管理学院(135923)
- 研究(114688)
- 中国(88814)
- 京(78545)
- 财(71720)
- 科学(69352)
- 财经(57963)
- 农(57822)
- 江(54933)
- 业大(54832)
- 所(54650)
- 中心(53335)
- 经(52918)
- 研究所(49472)
- 北京(48628)
- 范(46240)
- 师范(45823)
- 经济学(45153)
- 农业(45069)
- 州(44410)
- 商学(43628)
- 财经大学(43236)
- 基金
- 项目(261613)
- 科学(208583)
- 研究(194286)
- 基金(191608)
- 家(164838)
- 国家(163386)
- 科学基金(143968)
- 社会(123960)
- 社会科(117569)
- 社会科学(117540)
- 省(102919)
- 基金项目(102154)
- 自然(93592)
- 自然科(91517)
- 自然科学(91498)
- 自然科学基金(89903)
- 教育(89241)
- 划(85017)
- 编号(79303)
- 资助(77698)
- 成果(62139)
- 创(58250)
- 部(57831)
- 重点(57414)
- 发(55005)
- 创新(53676)
- 课题(53104)
- 国家社会(50829)
- 教育部(50386)
- 人文(49945)
- 期刊
- 济(166176)
- 经济(166176)
- 研究(107559)
- 中国(67671)
- 管理(63926)
- 财(59404)
- 学报(53176)
- 农(52894)
- 科学(51746)
- 大学(42194)
- 学学(39976)
- 教育(39483)
- 农业(37066)
- 技术(36438)
- 融(30582)
- 金融(30582)
- 业经(29955)
- 财经(28448)
- 经济研究(25542)
- 经(24365)
- 业(21522)
- 问题(21488)
- 技术经济(20776)
- 科技(18975)
- 财会(18949)
- 现代(18583)
- 商业(17749)
- 理论(17554)
- 版(17151)
- 图书(16817)
共检索到545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
目前中国大部分新创企业存在着较大的治理隐患,因此对于新创企业治理能力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治理能力为核心,以治理机制为突破点,结合新创企业内、外部治理的状况及问题,探讨了在一定治理目标下的治理优化模式,并且分析了合法性与新创企业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新创企业 治理能力 治理机制 合法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文 李跃文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企业必须不断进行卓有成效的技术创新才能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文章从公司外部治理的视角,围绕资本结构、控制权市场和产品市场三方面,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因素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最后对这些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并预测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技术创新 外部治理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钟高 罗曼
随着近年来财务丑闻的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完善的公司治理对于规范企业财务行为的重要性。文章首先对公司治理和理财行为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的理财行为;最后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规范企业理财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理财行为 代理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郝颖 刘星
随着公司契约中不同利益主体代理冲突的演化,企业投资行为的治理机制不断被赋予新的研究内涵。本文在简要评述企业投资行为的公司治理理论背景基础上,基于股权分散和集中两种典型公司治理模式,首先从股东-管理者代理、信息非对称-自由现金流代理和股东-债权人代理三个方面,对传统公司治理下的企业投资行为特征和相应的治理机制进行了阐释。然后沿着公司治理研究的发展动态,对大小股东代理冲突下的企业投资行为进行了成因分析与治理探讨。最后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与资本市场演进的背景下,提出了探索企业投资行为的规律。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代理问题 投资行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秦兴俊 王柏杰
笔者以深圳股票交易所94家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动态面板SGMM模型,考察股权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产权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显著为正;股权结构变动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独立董事和两职合一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会议次数与技术创新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应重视股权结构的稳定性,创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环境,发挥独立董事的智囊作用和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长期的培养与提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光辉 王晓晖
国有跨国公司境外企业公司治理直接决定了母公司全球化战略是否得以实现。本文从国有跨国公司境外企业公司治理角度出发,阐述了境外企业公司治理的内涵、特点和与母公司公司治理的关系,并提出在首先改善国有跨国公司公司治理的前提下,如何改善和提升国有跨国公司境外企业公司治理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国有跨国公司 境外企业 公司治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葆春
新创科技企业具备新创企业和科技企业的特征,因此治理机制与其他企业不同。文章采用2006年新创科技中小企业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董事会、高管人员、股东、债权人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治理状况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结论是:董事会开会次数、CEO薪酬、CEO持股比例是否为5~25%、财务信息透明度和公司规模与绩效正相关,CEO变更、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比例和资产负债率与绩效负相关。
关键词:
新创科技企业 公司治理 绩效 实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建 王鹏飞 李文佳 陈素蓉
本文选取2009~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51家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创新型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创新型企业存在着实际控制人权力过大的问题,其治理结构表现出较明显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而独立董事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并在公司绩效中得以体现。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较高的薪酬水平能够有效激励高管团队创造良好的业绩。由于风险投资机构追求短期收益以及成为公司股东的时间较短,风险投资的引入并没有为创新型企业带来更高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永明 陈心怡
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分析导致不同区域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差异的驱动因素组合,探究区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驱动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提升的条件组态路径,揭示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组态分析结果构成了三条驱动路径,分别是成熟型发展驱动路径、成长型发展驱动路径和初始型发展驱动路径,不同的区域可以分别适用不同的条件组态路径。该研究结论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理论与实际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秋平 刘红忠
文章以沪深港通政策实施所提供的自然实验为基础,使用多期DID模型研究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探讨了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沪深港通政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而且在此过程中公司治理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激励渠道来看,沪深港通政策能够提高企业对高管的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改善高管团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增加企业所能获得的政府补助,充分调动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监督渠道来看,沪深港通政策能够加强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和管理者代理行为的监督,同时能够吸引更多的分析师和投资者关注,通过外部监督改善企业创新的内部治理环境。异质性分析表明,沪深港通政策能够更加显著地提高非国有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和法制环境较差地区企业的创新水平;进一步地,政策实施后,企业“高质量”的创新产出显著增加,全要素生产率也出现明显提升。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企业创新 公司治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武立东 李思嘉 王晗 崔勋
本文构建了“公司治理-组织能力”组态模型,通过组态分析揭示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三阶段进阶机制,为解析数字化转型机理提供理论框架。通过fsQCA方法对2021年80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多因素组态分析,选取了股东网络中心度、董事会职能背景多样性、高管团队数字化背景以及吸收能力、风险承担能力、双元平衡能力等关键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阶呈“情境驱动-行政驱动-生态驱动”的递进过程,任何单一因素不足以实现转型进阶,关键在于公司治理与组织能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多种机制路径。本研究深化了数字化转型过程的研究,为转型驱动因素补充了公司治理与组织能力的综合视角,同时丰富了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的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秦续忠 王宗水 赵红
以创业板153家中小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对企业年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公司网站的内容分析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指数,探索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特点,在研究框架中引入了政治关联。实证结果显示:管理层持股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有负面影响;外资持股、董事长具有政治关联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有正面影响,并且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会加强董事长的政治关联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影响;然而,公共持股、董事会独立性和董事会的政治关联强度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没有显著影响。最后,结合相关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俊丽 金浩 李国栋
文章在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股权特征、董事会治理、经理层激励等公司治理维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经理层现金报酬、经理层持股比例等均与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从而表明强化股东与董事会监督能力、加大对经理层激励力度特别是长期激励机制建设对于推动经理层积极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新红 李婷婷
以国家层面先后三次评价命名的创新型企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高管团队特征、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五个方面分析创新型企业的公司治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企业股权结构设置较合理,大多数企业的股权属于相对集中的状态,且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能力强于一般企业;大多数创新型企业董事会人数设置合理,但两职合一的比例仍较高;创新型企业的高管成员年龄分布较合理,高管成员的整体学历水平较高,男性高管占绝大比例;创新型企业的监督机制更完善;企业薪酬激励力度高于股权激励,且薪酬激励的额度远远高于一般企业,在绝对薪酬方面,地区差异性非常明显,东部地区平均薪酬最高。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计东亚
新创企业的成长能力由生存能力、占位能力和突破能力三个维度构成,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新创企业成长能力进行量化分析,构建了有关新创企业生存能力、占位能力和突破能力的9个分项指标和24个基础指标构成的新创企业成长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市场占位和持续创新是新创企业成长能力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新创企业成长能力培育的建议,强调了行业地位和持续创新对于新创企业成长的意义。
关键词:
新创企业 企业成长 成长能力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