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2)
- 2023(14727)
- 2022(12004)
- 2021(11585)
- 2020(9470)
- 2019(21715)
- 2018(21137)
- 2017(39306)
- 2016(21674)
- 2015(25098)
- 2014(24769)
- 2013(23658)
- 2012(21073)
- 2011(18889)
- 2010(18475)
- 2009(16738)
- 2008(16370)
- 2007(14206)
- 2006(12454)
- 2005(11383)
- 学科
- 济(85511)
- 经济(85424)
- 管理(67479)
- 业(60130)
- 企(51611)
- 企业(51611)
- 方法(39946)
- 数学(34296)
- 数学方法(33897)
- 中国(27688)
- 财(23807)
- 农(22609)
- 业经(19981)
- 理论(17139)
- 制(16992)
- 贸(16335)
- 贸易(16324)
- 易(15978)
- 务(15680)
- 财务(15620)
- 财务管理(15586)
- 企业财务(14848)
- 学(14711)
- 农业(14650)
- 银(13884)
- 银行(13874)
- 划(13198)
- 地方(13194)
- 体(13156)
- 行(13135)
- 机构
- 大学(297961)
- 学院(291511)
- 济(124850)
- 经济(122480)
- 管理(116385)
- 理学(99736)
- 理学院(98653)
- 管理学(97058)
- 管理学院(96452)
- 研究(95606)
- 中国(74333)
- 京(62797)
- 财(58028)
- 科学(53398)
- 财经(46305)
- 中心(44420)
- 所(44293)
- 经(42606)
- 江(42068)
- 范(40986)
- 师范(40675)
- 研究所(40290)
- 经济学(39892)
- 北京(39590)
- 农(39064)
- 业大(37434)
- 经济学院(35926)
- 院(34917)
- 财经大学(34849)
- 州(33313)
- 基金
- 项目(196509)
- 科学(158080)
- 研究(150614)
- 基金(144964)
- 家(124464)
- 国家(123441)
- 科学基金(107943)
- 社会(98130)
- 社会科(93061)
- 社会科学(93038)
- 基金项目(75618)
- 省(74232)
- 教育(72920)
- 自然(66602)
- 自然科(65160)
- 自然科学(65148)
- 自然科学基金(64015)
- 划(63412)
- 编号(60846)
- 资助(58373)
- 成果(50158)
- 部(45920)
- 重点(44660)
- 课题(42559)
- 国家社会(41917)
- 创(41894)
- 发(41681)
- 教育部(40866)
- 大学(40076)
- 创新(39052)
- 期刊
- 济(132394)
- 经济(132394)
- 研究(91212)
- 中国(62077)
- 财(47061)
- 教育(46668)
- 管理(46325)
- 学报(39205)
- 科学(38870)
- 农(35346)
- 大学(33337)
- 学学(29683)
- 技术(28670)
- 融(25850)
- 金融(25850)
- 农业(24514)
- 财经(23929)
- 经济研究(21695)
- 经(20828)
- 业经(19512)
- 问题(17594)
- 业(15425)
- 贸(15270)
- 图书(14723)
- 世界(14323)
- 技术经济(14088)
- 国际(13554)
- 版(13181)
- 现代(12867)
- 职业(12524)
共检索到438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宣勇 钟伟军
校长管理专业化对于推进中国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和梳理现有相关研究,从现代大学内外部治理结构和中国特色制度环境出发,建构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的"两体三维"理论框架。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包含政府与大学校长两个关键的主体,需要校长个人实现"专心、专长、专职",需要从制度层面完善校长的"动力、权力、能力"。基于这一理论框架,有必要从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的角度探讨提升大学治理能力的具体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宣勇
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两体三维"的理论建构,即以大学校长为主体,大学校长对大学的管理有"专心的事业、专长的从业、专门的职业"三个"专"的维度,以政府为主体,让大学校长有"负责的动力、负责的权力、负责的能力"三个"力"的维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建青 张凤娟
高等教育治理能力是国家(政府)制定高等教育制度、执行高等教育政策、治理高等教育事务以及维护高等教育及社会秩序等能力的整体体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22]是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玉静
本文通过对75所部属大学校长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大学校长职业化进程方面,我国与国外著名大学校长职业化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同时,在教育理念、遴选制度、培训制度、评价标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以更好地促进大学校长职业化发展。
关键词:
大学校长 职业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宣勇 郑莉
完善大学校长遴选机制,建立大学校长职业化市场是影响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大学校长遴选要求变革一元主导的校长遴选制度,要求遴选职业化的校长对大学进行专业化管理,要求政府作为制度供给者建立大学校长职业化制度。加利福尼亚大学总校长遴选中,多元主体的参与、评选标准的变化性和制度保障等经验为我国大学校长的遴选主体、遴选制度、遴选标准、遴选过程四个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
治理能力现代化 校长管理专业化 校长遴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宣勇 钟伟军
我国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困境主要表现为外部治理的政府管制化和内部治理的大学行政化。校长是中国特色大学治理结构中的核心行动者,其管理专业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包括政府管理校长的专业化和校长在管理大学过程中的专业化,因此,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内部治理结构,让校长有负责任的权力;要完善遴选机制,推动职业化进程,让校长有负责任的动力;要提升校长素养,明晰职业规程,让校长有负责任的能力。
关键词:
大学治理 大学校长 管理专业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峰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德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众化和国际化演变。大学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与经济社会互动交融,从"象牙塔"的学府演变为现代大型"学术企业"。大学的管理理念、制度和结构在过去20多年中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大学校长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传统上主要由各学院教授轮流担任的象征性职位被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俊 孙钰 黄鑫
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首席学术领袖,其教育学术背景对其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以115所"211工程"大学校长的基本信息作为样本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中国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大学校长的选拔需兼顾本校校友与外校精英、内部选拔与外部选拔,需兼顾理工与人文社科知识背景、博士生教育与教授背景,需注重知名大学求学背景与国际化视野,需关注高等教育科学素养与综合治理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郝森林
推行大学校长职业化是提高大学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分析美国大学校长的职业化取向,总结对我国大学校长由职务校长向职业校长转变的启示。
关键词:
大学校长 职业化 哈佛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闻晋 胥青山 胡承群
一、中国大学校长现状概览中国现职大学校长绝大多数是"硬专家"。他们拥有教授头衔,在某一学科领域有所建树,其中不少名牌大学的校长还是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等。另有少数校长可以称为"软专家",他们多是从软科学研究、科技组织管理、行政领导等岗位上经过多年实践,一步一步走上校长工作岗位的。与前者比较,他们的专业色彩不浓,但长于行政组织的协调管理与指挥。为了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白保中 陈小丽 朱世武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能力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也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人才选用机制的竞争。大学做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校长的个性特征和治学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显著性影响。本文拟从这两个角度透视中国部分知名大学校长的个人经历及治学理念,通过对比和归纳发现一些颇有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
大学校长 可持续竞争优势 治学理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海啸
美国大学制度的有效性在于其基于实用理性而随时、就势善变。在新自由主义、新管理主义、市场逻辑的多重压力之下,美国大学校长分身有术:Provost作为学术副校长的权重逐渐加大,有效沟通了大学内外治理结构,保障了学术质量和学术权力。总结美国大学治理结构变革的新特点,对建构中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清 周光礼
"行政化"倾向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校长选任机制的藩篱,具体表现在:层次分明的行政级别;"交替换岗"的选调机制;移植而来的任期制度;退休年龄的硬性规定等。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官僚主义、选调风险、任期较短、年龄瓶颈等问题。应逐步取消大学校长行政级别、调整大学校长的流动、延长任期时间、推迟部分大学校长的退休年龄。并进一步完善相关规范性文件、规范选任程序、探索选任新模式。
关键词:
大学校长 选任机制 行政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索凯峰
对759所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校长的调查研究表明,该群体的特征是:男,50多岁,中共党员,有博士学位,由本校副校长升任现职,已担任校长职务4.6年,是某研究领域的专家,承担教学科研任务,有学术兼职和社会兼职。该群体的任职情况及特点是:(1)校长的产生方式主要有内部升迁、平行调动、"空降"、公开选拔四种;(2)校长的"土著"特征明显,在选拔时存在选择本地人、本校毕业、有本校工作经验的倾向;(3)各层次高校的校长职务调迁总体是向上的,部属高校校长多在本层次高校间横向流动;(4)校长任期偏短,任现职的平均时间远低于美国大学校长;(5)校长有着多重社会角色,并非全职化管理大学。
关键词:
本科高校 大学校长 任职情况 群体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