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82)
- 2023(16631)
- 2022(14075)
- 2021(13044)
- 2020(10696)
- 2019(24632)
- 2018(24233)
- 2017(46773)
- 2016(25335)
- 2015(28313)
- 2014(28383)
- 2013(27837)
- 2012(26244)
- 2011(23860)
- 2010(24019)
- 2009(22083)
- 2008(21878)
- 2007(19704)
- 2006(17307)
- 2005(15731)
- 学科
- 济(110618)
- 经济(110504)
- 管理(74029)
- 业(71255)
- 企(56902)
- 企业(56902)
- 方法(46300)
- 数学(40212)
- 数学方法(39675)
- 农(32578)
- 中国(31204)
- 财(28130)
- 地方(26567)
- 业经(24688)
- 学(22210)
- 农业(21764)
- 贸(20878)
- 贸易(20866)
- 制(20599)
- 易(20206)
- 环境(19753)
- 银(18076)
- 银行(18043)
- 融(17499)
- 金融(17496)
- 行(17344)
- 务(17132)
- 财务(17069)
- 财务管理(17029)
- 理论(17023)
- 机构
- 学院(363299)
- 大学(360760)
- 济(152793)
- 经济(149599)
- 管理(140064)
- 研究(124152)
- 理学(119779)
- 理学院(118456)
- 管理学(116448)
- 管理学院(115759)
- 中国(95127)
- 京(75981)
- 科学(74175)
- 财(71635)
- 所(62136)
- 农(59942)
- 中心(58125)
- 研究所(56054)
- 财经(56023)
- 江(55838)
- 业大(51844)
- 经(50746)
- 范(48718)
- 师范(48249)
- 北京(47917)
- 农业(46705)
- 经济学(46682)
- 院(44912)
- 州(44538)
- 经济学院(41980)
- 基金
- 项目(237549)
- 科学(187734)
- 研究(176470)
- 基金(171466)
- 家(148443)
- 国家(147154)
- 科学基金(126669)
- 社会(112042)
- 社会科(106216)
- 社会科学(106191)
- 省(93933)
- 基金项目(89826)
- 教育(81515)
- 自然(80534)
- 划(78876)
- 自然科(78611)
- 自然科学(78590)
- 自然科学基金(77166)
- 编号(72646)
- 资助(70284)
- 成果(59472)
- 发(55443)
- 重点(53987)
- 部(52867)
- 课题(50578)
- 创(49464)
- 创新(46241)
- 国家社会(46000)
- 科研(45506)
- 教育部(45500)
- 期刊
- 济(172846)
- 经济(172846)
- 研究(107710)
- 中国(72195)
- 财(55692)
- 农(55496)
- 学报(52795)
- 管理(51708)
- 科学(50213)
- 教育(41001)
- 大学(40738)
- 学学(38362)
- 农业(37707)
- 融(36972)
- 金融(36972)
- 技术(33138)
- 业经(29430)
- 财经(27471)
- 经济研究(27460)
- 经(23679)
- 问题(22740)
- 业(19677)
- 贸(18511)
- 技术经济(18269)
- 统计(17328)
- 理论(16901)
- 商业(16876)
- 版(16816)
- 图书(16596)
- 现代(16120)
共检索到548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晓春 张存达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实现"低碳经济"的道路上,面临着未来能源需求与碳排放增长趋势,政府政策制度缺失与社会参与机制还不完善等挑战。基于现实的困难,本文在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必须突破传统单边治理模式,思考政府、企业和社会在实现低碳经济中的定位和作用,主张实现三者间的网络协同治理;通过政府制度创新、企业构建技术管理体系及社会公众培养"低碳"意识等多中心治理措施,共同解决低碳发展中的困难。
关键词:
治理理论 低碳经济困境 治理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国政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能源需求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增加,能源短缺和环境危机已经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发展低碳经济还存在着诸多困境,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有效途径,使低碳经济在我国获得良性的发展,真正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现实困境 对策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虹 李俊明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据分析法,以及系统科学的思想,分析了我国20年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高碳排遗憾,对房地产业、建筑业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到碳排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作者认为: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目前面临着认识问题,激励机制问题和投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建筑物碳排量评价标准,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制定低碳建筑标准,促进建筑业结构调整;以节能减排为导向,理顺能源价格;以及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等建议。得出了发展低碳建筑应该通过文化理念的回归与进步,依靠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才能实现的结论。然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制度的约束难免会影响原有的发展方式。可见低碳建筑的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贝小为
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作为朝阳产业的代表,物流企业理应在低碳化发展方面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在阐述我国物流企业碳排放现状基础上,对物流企业碳排放过高的原因以及实行物流低碳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低碳经济视阈下我国物流企业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物流企业 发展困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俊浦
"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事物对于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试点城市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以房养老"面临传统观念的阻碍、项目缺乏公信力、居民住房模式制约、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不足、各项法规制度不完善等多重发展障碍,必须尽快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等,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方式。
关键词:
老龄化 以房养老 发展困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章立东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发展低碳城市是化解城市危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我国目前的低碳城市实践来看,虽然积累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但还存在着发展模式趋同、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协调性不高、减碳的长期性与地方短期政绩观不一致等问题。为了推进城市建设向低碳化转型,本文从中央政府统筹规划、地方政府坚持低碳化发展、企业低碳化生产、市民低碳化消费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低碳城市建设 困境 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胜
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技术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总结了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低碳技术的经验及对我国发展低碳技术的重要启示。其次,对我国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针对我国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其他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启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技术 研发与应用 技术创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记顺 郭昕宇
开放给中国经济注入活力,跨境电商作为对外贸易新业态,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本文首先对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然后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困境,包括政策法规不完善、配套服务不成熟、区域发展不均衡、人才岗位不匹配等。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困境的优化建议,例如借助一带一路、加强政府作为、完善配套服务、坚持因地制宜和加快人才培养等。
关键词:
跨境电商 困境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小刚
低碳经济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即发展目标、减排和成本。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在这三者之间达成一种平衡,也就是在保证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低排放和低成本。如果单纯为了经济快速转型和兑现减排承诺,而制定和实施强制减排政策,必然引发各种经济冲突和社会矛盾,从而使低碳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从根本上讲,应该把低碳经济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进行考量,而不仅仅是作为工业减排的附属品。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强制减排 政策 困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张雪
<正>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问题促使节能减排成为国际共识,而我国面对该问题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分别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战场,其能源治理方式直接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双碳”背景下,城市亟待突破能源治理困境并实现绿色转型,这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毕军 刘凌轩 张炳 王仕
中国正面临着碳减排的巨大压力,而中国区域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使得国家层面的绝对碳减排计划不具备可行性。地区化的低碳发展及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打破这一困境的关键。文章讨论了低碳城市发展的可行性、可能的模式,从区域、地方和产业技术层面论述:1)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是否以及如何发生;2)低碳城市的实践、障碍和困境;3)低碳城市发展对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及碳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低碳城市 碳监测与核算 碳外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晓旭
低碳农业是"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现代农业,发展低碳农业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客观要求。发展低碳农业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诉求,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国际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我国低碳农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矛盾,因此必须建构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并对低碳农业发展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农业污染 节能减排 碳交易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松武
借力经济全球化浪潮,西方治理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强势传播,对我国思想界产生了广泛与深入影响,成为当前的学术热点。然而,与学界反应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的治理实践却同西方治理理论保持着适度距离,冷静地坚守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西方治理理论对中国治理模式转型的边际影响甚微,其传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中国困境"。而这一结果的出现并非偶然,西方治理理论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理论的非普适性,与中国治理模式在价值层面上的差异与对立,弱化了理论适用的前提和基础,对中国治理实践的潜在危害则为"中国困境"的出现提供了充分的现实解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鹏
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是提高技术产能,创新技术的重要组织载体,也是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具体体现形式,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组织周期管理理论是一种基于长期的系统管理理论,本文将组织周期管理理论应用于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组织的建设过程中,提出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组织周期的四阶段模型,指出各个阶段科研团队组织的不同特征并给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试图将问题和困境纳入一个系统模型中去分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凯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因高度契合新发展理念而备受关注。文章将从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当下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困境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