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45)
2023(20818)
2022(17766)
2021(16245)
2020(13649)
2019(30837)
2018(30284)
2017(57942)
2016(31376)
2015(34899)
2014(34678)
2013(34263)
2012(31743)
2011(28943)
2010(28948)
2009(26565)
2008(25777)
2007(22635)
2006(20061)
2005(17705)
作者
(93277)
(78068)
(77252)
(73352)
(49446)
(37385)
(34998)
(30611)
(29705)
(27632)
(26472)
(26290)
(24866)
(24669)
(24086)
(23920)
(23126)
(22950)
(22299)
(22249)
(19384)
(19290)
(18944)
(17805)
(17585)
(17312)
(17121)
(16898)
(15770)
(15297)
学科
(144512)
经济(144377)
管理(89095)
(84076)
(67977)
企业(67977)
方法(59548)
数学(51899)
数学方法(51315)
中国(37184)
(36297)
地方(33286)
业经(30966)
(30489)
(30163)
农业(24843)
(23826)
贸易(23812)
(23175)
(22977)
环境(21752)
(20937)
技术(20724)
理论(20536)
(19894)
金融(19891)
(19776)
银行(19704)
(18895)
地方经济(18796)
机构
大学(452353)
学院(451466)
(187860)
经济(184077)
管理(175219)
研究(158074)
理学(151792)
理学院(150062)
管理学(147374)
管理学院(146565)
中国(116536)
科学(98954)
(96763)
(82341)
(80318)
(78912)
研究所(73446)
中心(70844)
业大(70150)
财经(66510)
(66159)
农业(61996)
北京(61074)
(60578)
(59435)
师范(58745)
(57408)
经济学(57320)
(53463)
经济学院(51502)
基金
项目(311323)
科学(244167)
基金(225700)
研究(222157)
(199127)
国家(197500)
科学基金(168637)
社会(141385)
社会科(134163)
社会科学(134129)
(121666)
基金项目(119320)
自然(110731)
自然科(108083)
自然科学(108055)
自然科学基金(106120)
(102834)
教育(101658)
资助(93168)
编号(88864)
成果(70754)
重点(70428)
(69599)
(68065)
(64408)
课题(61580)
创新(60210)
科研(59568)
国家社会(58735)
教育部(57930)
期刊
(207726)
经济(207726)
研究(131118)
中国(86501)
学报(76390)
(70918)
科学(68546)
管理(64753)
(60895)
大学(56970)
学学(53942)
农业(48789)
教育(46109)
技术(39591)
(38779)
金融(38779)
经济研究(34008)
业经(33752)
财经(32808)
(28286)
问题(26910)
(25246)
技术经济(22922)
图书(22571)
科技(22200)
资源(21415)
统计(21184)
(21073)
商业(20774)
理论(20225)
共检索到665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健  焦兵  
文章利用CRn指数、H指数、Ellison-Glaeser指数等指标,对中国油气资源开发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对石油行业的上、下游环节进行了细化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中国油气资源开发上游产业已显现出较强的集群性,且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但是油气资源开发下游产业并没有体现出相应的集群性。油气资源开发业的产业链布局存在缺陷,这导致油气资源密集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耀  陈钰  
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路径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检验方法对中国省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经验检验,结合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历史演变分析,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各省份初始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下,中国总体上存在着能源资源型的"资源诅咒"现象,矿产资源则不明显。同时,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市场经营环境和出口贸易影响,虽然有较高的教育经费投入比,但是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本对本地经济的发展却没有显著的作用,应着力改善市场经营环境,引入外部产业进驻来发挥后发优势。地处沿海的省份,引进外资和市场经营环境变革的边际效应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玉珍  
"资源诅咒"几乎成为发展经济学中一个颠扑不破的命题。文章以山西省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变异系数、旅游经济区位熵、聚类分析和空间同步错位等方法,证实了一些基本判断:旅游资源只是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之一;在一个省域范围内,资源与收入之间存在空间同步性和错位性同时并存的现象,即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可能比较高,也可能比较低,反之亦然;在省域范围内,旅游资源与旅游收入之间存在"资源诅咒"的现象。基于此,文章进一步剖析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勇  张宗益  
对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表现出的区域差距,大量的研究多运用要素禀赋结构差距解释,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在特定经济体中区域差距的持续扩大。本文从经济权利禀赋出发,提出了一个合理解释地区差距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1990-2005年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尽管物质资本存量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但是,禀赋差异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也是区域差距持续扩大的结果。在市场化进程的制度转型中产生的权利缺失成为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地区自生能力相对低落、差距持续扩大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鸿  王崇光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差距呈扩大的态势。产生这一差距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本文不期望全方位研究和揭示这些原因,仅从要素禀赋和政策视角对东西部差距作一分析研究。从结果看,东西部要素禀赋各有自己的优势,应该说东西部差距的根源不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而从政策因素看,由于对东西部经济发展政策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东西部制度性差异、观念差异、资本及人力等要素丰裕度差异等,并进而导致了东西部的差距和变化。对于东西部差距,显然我们不能听之任之。由于马太效应和不可逆效应,必须给予西部更加特殊的政策,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缩小东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孔翔  
产业集群是指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企业和支持性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文章认为,传统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展不仅有利于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能改善地域文化环境,对区域在特定产业竞争优势的增强具有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降低区域经济抗击外部风险的能力,并可能阻碍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因此,地方政府应为集群的健康发展塑造良好的技术和制度环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健  焦兵  
本文利用CRn指数、H指数、Ellison-Glaeser指数等指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产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石油行业的上、下游环节进行了细化研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开采产业已显现出较强的集群性,且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但是油气资源炼化加工产业并没有体现出相应的集群性。油气资源富集地区的石油天然气产业的产业链布局存在以上缺陷,这是导致油气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欣然  
文章在数量分析的基础上,反映了自然资源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且指出了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发展反而落后这一"资源悖论"现象。通过对资源悖论的解释,作者提出资源丰富的地区要想应当充分利用其禀赋优势,必须疏通资源要素向财富现实的转化环节,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社会经济资源,从而进一步消除"资源悖论"现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焱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以发展民营经济而著称,并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集群。进入21世纪后,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温州的产业集群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环境和能源的制约、低水平的产业技术、民间资本的外流、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局限等各种问题制约了温州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温州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温州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温州产业集群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解决途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晓辉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加剧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通过OLS统计回归方法检验FDI与沿海、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实证结果显示,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比较,说明梯度开放政策是FDI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产生巨大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小平  
产业集群是市场体系下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一个区域只有在地理空间、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特征、技术创新和制度文化等方面满足了相应的条件,才有可能出现成功的产业集群。文章从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和动力机制出发,分析和研究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并从政府宏观管理的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赵康杰  景普秋  贾琳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煤炭大省山西经济增长剧烈下滑,原因在于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导致煤炭价格波动比一般产品强烈。本文对煤炭价格波动的原因从供求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煤炭供求的低价格弹性、经济周期、预期、替代品价格波动、以及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煤炭价格的剧烈波动。在资源型区域,煤炭价格波动导致生产要素集中在煤炭产业,引发"反工业化"现象。基于山西的实证分析验证了煤炭价格的剧烈波动,近年来的数据也显示煤炭价格波动导致山西经济增长波动,并出现了"反工业化"现象,拉大了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辽  李京晓  
本文利用多变量因素分析法提取影响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成分因素,并以此为解释变量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发现,资源供给、环境污染治理、社会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四个因素共同影响资源禀赋向区域经济绩效转化的效率。于是出现了一些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但环境污染治理能力与社会发展同化能力低下的地区,经济发展绩效不高;而一些资源优势不明显但有着较高的社会发展同化能力和技术进步调解能力的地区,经济发展绩效显著的现象。因此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的提升要平衡资源供给、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彬  王磬  
本文在介绍主导产业内涵和主导产业选择标准的基础上,对主导产业选择标准进行指标化分析,将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和区域之间产业关联程度、区域产业发展潜力这三个一级指标细分为十四个可量化分析的二级指标。然后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实证分析主导产业应如何选择,其选择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彬  王磬  
本文在介绍主导产业内涵和主导产业选择标准的基础上,对主导产业选择标准进行指标化分析,将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和区域之间产业关联程度、区域产业发展潜力这三个一级指标细分为十四个可量化分析的二级指标。然后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实证分析主导产业应如何选择,其选择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