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7)
- 2023(13411)
- 2022(11226)
- 2021(10544)
- 2020(8971)
- 2019(20281)
- 2018(19646)
- 2017(37249)
- 2016(19710)
- 2015(22147)
- 2014(21222)
- 2013(21059)
- 2012(19038)
- 2011(16927)
- 2010(16185)
- 2009(14665)
- 2008(13754)
- 2007(11257)
- 2006(9402)
- 2005(7956)
- 学科
- 济(81778)
- 经济(81688)
- 管理(54012)
- 业(51624)
- 方法(42021)
- 企(41116)
- 企业(41116)
- 数学(38341)
- 数学方法(37952)
- 中国(23561)
- 财(20331)
- 农(20225)
- 贸(19965)
- 贸易(19959)
- 易(19612)
- 业经(16107)
- 制(14016)
- 学(13728)
- 融(13669)
- 金融(13668)
- 银(13517)
- 银行(13478)
- 农业(13336)
- 行(12887)
- 环境(12671)
- 务(12390)
- 财务(12356)
- 财务管理(12334)
- 技术(12178)
- 地方(11845)
- 机构
- 大学(274246)
- 学院(270686)
- 济(123723)
- 经济(122026)
- 管理(108502)
- 理学(95811)
- 理学院(94845)
- 管理学(93399)
- 管理学院(92914)
- 研究(92839)
- 中国(71921)
- 京(55976)
- 科学(54481)
- 财(51757)
- 农(45769)
- 所(44706)
- 财经(43310)
- 中心(42731)
- 业大(42000)
- 研究所(41413)
- 经(40168)
- 经济学(39839)
- 农业(36491)
- 经济学院(36263)
- 江(34894)
- 北京(34570)
- 院(33647)
- 财经大学(33026)
- 范(31522)
- 师范(31085)
- 基金
- 项目(196614)
- 科学(157056)
- 基金(149377)
- 研究(137384)
- 家(132674)
- 国家(131698)
- 科学基金(113580)
- 社会(92947)
- 社会科(88570)
- 社会科学(88550)
- 基金项目(79125)
- 自然(74549)
- 自然科(72973)
- 自然科学(72951)
- 省(72100)
- 自然科学基金(71710)
- 划(62877)
- 教育(62838)
- 资助(60737)
- 编号(51033)
- 部(45255)
- 重点(44381)
- 创(41644)
- 发(41420)
- 国家社会(40945)
- 教育部(39283)
- 创新(39142)
- 科研(38809)
- 成果(38787)
- 人文(37554)
共检索到378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小芬 韩剑 殷无弦
本文基于短期约束的SVAR模型,考察了1998—2015年导致国际油价波动的三种结构性冲击对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发现:①供给冲击、特定需求冲击和金融投机冲击带来的油价上涨会抑制工业产出。行业的能源密集度越高,或者国有企业产量占行业产量比重越高,这种抑制效应越小。②总需求冲击带来的油价上涨会扩张工业产出,国内需求冲击对产出的扩张作用高于国外需求冲击,新兴经济体需求冲击的产出扩张效应高于发达经济体需求冲击。由于中国与发达经济体在产业和外贸方面互补性较强,而与新兴经济体竞争性更强,行业的出口依存度越高,其受国外需求冲击和发达经济体需求冲击的正向影响也越大,但受国内需求冲击和新兴经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任英华 应万明
以2004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基本金属市场中铜和铝的月度价格数据为样本,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将国际油价冲击分解为原油供给冲击、经济总需求冲击及原油特定需求冲击,研究了三种不同来源的结构性油价冲击对中国基本金属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供给冲击对国内基本金属市场中铜和铝的价格没有显著影响,而经济总需求冲击与原油特定需求冲击对铜和铝的价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铜受到的影响大于铝受到的影响。因此,决策者在面对油价冲击和波动时,要充分认识到油价冲击的来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侯乃堃 齐中英
以1980-2008年的美国、欧盟15国和中国为研究样本,从油价冲击来源角度对石油价格波动与经济增长的负相关性逐渐减弱,甚至两者并行不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首先采用滚动VAR方法对两者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了检验,然后采用SVAR模型将石油价格冲击分解为供给冲击、经济需求冲击和预防性需求冲击,且近10年油价波动主要由经济需求冲击推动。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供给冲击和预防性需求冲击推动的油价上涨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并且由于石油强度下降、低通货膨胀环境等原因,两者负相关性逐渐减弱;经济需求冲击推动油价上涨时,短期内需求冲击的经济拉动作用大于油价上涨带来的负向作用,油价上涨与经济增长会呈同向变化,这一结果在三个经济体中均得到了验证。因此,考察石油价格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时,要区分油价冲击来源,这一结论对政府部门确定油价上涨应对策略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薇 齐中英
以2000~2008年我国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油价冲击的正负冲击角度分析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我国进口价格之间的存在的动态传导关系,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首先采用结构VAR(SVAR)模型对我国进口价格受到的油价冲击进行结构分解,其次用移动平均形式的SVAR模型分析不同油价冲击对进口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油价上涨对进口价格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同期经济需求上涨推动进口价格有较大涨幅;而油价下跌时进口价格跌幅较小,甚至与油价波动存在负相关关系,这主要是由经济需求增加造成的。因此,研究石油价格对进口价格水平的动态传导关系,要区分油价冲击形式,这一结论有助于政府部门针对油价正负冲击的不同影响来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蔡宏波 王俊海
本文检验了CRB指数与中国PPI/CPI的时间变动趋势及二者传导关系,并以1992-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SVAR模型分析原油市场不同来源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PPI具有显著影响,且该作用在传导过程中被进一步放大;对CPI的影响相对较弱。石油供给冲击、中国经济需求冲击和预防性需求冲击导致的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显著,而不同来源油价冲击的作用特征有所不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庆君
在结合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以2001年1月至2010年3月国际原油价格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月度数据为主要研究样本,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价上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产生了负向影响,但冲击后的有效汇率在回归到零值后会越过零值重新回到升值的趋势中;国际油价上涨对CPI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际油价上涨是推高CPI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油价上涨引起了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波动;国际油价上涨对出口增长率的影响表现出J曲线的特征。
关键词:
油价冲击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SVAR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萧月 李心丹 陈丽阳 陈潜润
本文基于不确定性冲击视角,系统剖析多元不确定性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机制,在运用混频模型识别油价波动特征与关键不确定性的同时,结合套期保值效率探讨不确定性对油价的预测能力。研究表明:第一,经济政策层面的不确定性是国际油价波动的底层驱动因素,其中,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最大,可更准确地解释并刻画油价长期波动。第二,引入不确定性的策略能更准确地预测油价波动,并在套期保值效率这一微观经济指标上表现更好。其中,考虑期货与现货油价间动态联动及非对称性尾部依赖的对冲策略表现更优。本文在厘清国际油价面临的复杂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探讨提升中国经济韧性的策略与路径,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宇峰 陈启清
本文利用1978~2007年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宏观经济活动的相关数据,通过基于扩展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系统考察了不同油价冲击形式对国内宏观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从而发现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不同油价冲击形式所产生的"非对称时段效应",并由此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油价冲击 经济波动 非对称时段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宇峰 缪仁余
本文利用1997—2008年国际油价与中国汽车需求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一个非线性LSTAR模型,系统考察了二者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和冲击效应,同时也模拟了不同油价冲击情境下国内汽车需求消费量的响应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汽车消费需求的负影响滞后一个季度,前四季度汽车消费需求对即期汽车消费需求影响由正转负;国际油价对国内汽车消费需求具有非线性冲击效应,并可由LSTAR2模型表述;国际油价对国内汽车消费需求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卓 张茜
本文利用符号约束识别VAR模型,区分国际石油市场中基本面冲击与非基本面冲击,并考察他们对石油价格影响的相对重要性。我们发现,虽然供需基本面冲击解释了石油价格的大部分波动,但非基本面(投机)冲击对国际石油现货价格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在2007~2008年间,投机冲击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石油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导致油价显著偏离供需基本面决定的价格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宇峰 薛萧繁 徐振宇
本文在剖析高位震荡的国际油价与居高不下的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基础上,加入国内消费者价格指数、货币供应量和国际粮食价格指数等变量,构建了两个LSTAR非线性模型,分解出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直接影响和间接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价波动与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长期处于线性与非线性的转换过程之中;国际油价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国际油价主要是通过国内通货膨胀率、货币发行量和国际农产品价格等因素间接影响中国农产品价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运舒 焦建玲
本文基于我国2001—2010年宏观经济月度数据,采用SVAR模型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时,央行货币政策在排除回应油价干扰与未排除干扰下的反应差异及油价波动对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排除货币政策回应油价波动干扰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反映的油价波动对产出的短期负面影响消失。方差分解结果显示,长期内产出波动由油价冲击和货币政策解释的比例分别为5.716%和32.480%,比排除干扰前分别下降了2.569%和4.560%。这说明我国油价冲击带来的经济衰退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及其回应油价冲击紧缩所致。此外,面对油价的短期冲击,CPI指数并未随着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升而上升,产出也未发生明显的衰减;但在较长时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军超
石油在国民经济中作用重大,对于正处于工业化过程的中国更是如此。国际石油市场风云诡谲,油价在波动中不断上涨,而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2%,国际油价的变动对中国经济必有影响。本文回顾油价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总结油价波动影响经济的传导机制,分析油价波动对中国相关行业影响的效应。
关键词:
油价波动 传导效应 行业效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雪静 杨阳
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腰斩,这反映了全球能源供给格局的改善。页岩油带来的供给冲击打破了中东政局不稳定对油价的影响,大幅降低了全球石油供给的不确定性。此次供给面的改善与20世纪80年代国际石油市场情况相似,均来自市场结构性供给过剩,再加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东胜
我国较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使得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成为影响国内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本文将SVAR模型引入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总体通胀和结构性通胀的冲击效应研究中来,发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冲击既有总体效应又会产生结构性通胀效应。对总体效应的研究表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CPI的冲击具有持续性,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是国际石油价格冲击我国CPI的主要传导渠道。对结构效应的研究表明,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冲击最大的是居住类和食品类价格,国际石油价格上涨1%对两者12个月的累积冲击效应分别高达1.56%和0.75%,而这两项也是近年来推动我国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因此,多头并举应对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