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9)
- 2023(9404)
- 2022(8097)
- 2021(7594)
- 2020(6460)
- 2019(14954)
- 2018(14838)
- 2017(28428)
- 2016(14956)
- 2015(16419)
- 2014(16129)
- 2013(15798)
- 2012(14244)
- 2011(12341)
- 2010(11879)
- 2009(10576)
- 2008(9808)
- 2007(8201)
- 2006(6593)
- 2005(5378)
- 学科
- 济(56106)
- 经济(56058)
- 管理(43047)
- 业(41119)
- 企(30244)
- 企业(30244)
- 方法(28931)
- 数学(26230)
- 数学方法(25857)
- 农(16691)
- 财(14384)
- 中国(14284)
- 地方(13380)
- 环境(12739)
- 业经(11873)
- 农业(11467)
- 学(11137)
- 贸(10275)
- 贸易(10270)
- 易(9990)
- 务(9407)
- 制(9381)
- 财务(9359)
- 财务管理(9338)
- 企业财务(8851)
- 技术(8804)
- 和(8698)
- 划(8686)
- 理论(8143)
- 银(7681)
- 机构
- 大学(192485)
- 学院(192398)
- 管理(81212)
- 济(76326)
- 经济(74622)
- 理学(70566)
- 理学院(69866)
- 管理学(68615)
- 管理学院(68270)
- 研究(59011)
- 中国(45420)
- 京(40091)
- 科学(37150)
- 财(33933)
- 中心(30357)
- 业大(29865)
- 农(29300)
- 财经(27610)
- 江(27427)
- 所(27105)
- 经(25320)
- 研究所(24977)
- 范(24577)
- 北京(24454)
- 师范(24267)
- 经济学(23072)
- 农业(22819)
- 院(22807)
- 州(22621)
- 经济管理(21287)
- 基金
- 项目(145593)
- 科学(116502)
- 基金(107452)
- 研究(105611)
- 家(93679)
- 国家(92949)
- 科学基金(81896)
- 社会(68113)
- 社会科(64651)
- 社会科学(64636)
- 基金项目(58157)
- 省(56879)
- 自然(54140)
- 自然科(52840)
- 自然科学(52830)
- 自然科学基金(51854)
- 划(48048)
- 教育(47906)
- 资助(42587)
- 编号(42316)
- 重点(32821)
- 部(31825)
- 成果(31652)
- 发(31569)
- 创(30775)
- 创新(28818)
- 国家社会(28627)
- 科研(28364)
- 课题(27989)
- 教育部(27532)
共检索到270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建红 陈绍金 于庆东 陈东景 刘华平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是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运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影子价格法、防护费用法等评估方法,以皂市水利枢纽工程为例,构建了5个生态补偿主体受益评估模型和8个生态补偿对象受损评估模型,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视角对皂市水利枢纽工程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皂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生态补偿标准为0.676 0×108元/a,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水电开发业主是主要的生态补偿主体,其承担的生态补偿额分别占总生态补偿额的68.05%和26.58%;移民和河流生态系统本身是主要的生态补偿对象,其获得的生态补偿额分别占总生态补偿额的75.74%和16.95%。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国华 夏春凤 于凤存
针对水利枢纽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干扰机制,提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RBF神经网络建立水利枢纽施工干扰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尼尔基水利枢纽为例,对其施工干扰区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各指标在施工期间均跌到最低点,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社会进步指标和景观生态性指标。但是在恢复过程中,这两类指标的上升幅度也是最大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当外界干扰超过其自身的承受能力时,对其进行恢复的难度也是很大的。可见,RBF生态评价模型可以对施工干扰区生态现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干扰后的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也可对治理后的效果进行预测评价,并为其他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莫创荣 李霞 高长波 陈新庚
本文从河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出发,分析了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提出开展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补偿,是实现水电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道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中印 孙冬英 杨云仙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建设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水质水量、渔业等产生影响,生态补偿将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如何建立适合于本地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文章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背景出发,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根据工程的建设情况,分析了鄱阳湖湖口区段生态补偿建立的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与途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刚 纪伟涛 刘成林 熊舒 吴志强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公众围绕枢纽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质疑,通过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提出了鄱阳湖的生态保护目标与主要保护对象,论述了鄱阳湖近年来出现的水量不足、水质恶化、湿地退化、渔业资源萎缩等主要生态问题,介绍了目前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构想,分析了枢纽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枢纽工程的科学论证与科学规划,进行生态系统设计,实行阶梯式水位、适应性生态调度和动态化科学管理的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晨 丁晓辉 李国平 汪海洲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能为确立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本文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02-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全面评估了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据此确立了生态补偿的上限标准和分摊机制,并尝试根据生态服务功能和动态价值变化确立生态补偿支付标准。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 724.56亿元,比2002年减少了125.38亿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生态补偿上限标准为46.12亿元/a,其中中央政府为18.45亿元/a,受水区地方政府为27.67亿元/a;生态补偿支付标准中央政府为7.1...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建红 施国庆 毛春梅 邢贞相
根据三峡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预评估了三峡工程全面竣工正常运行后,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6项正面影响和5项负面影响。结果表明,防洪和发电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年功能价值分别为106.84×108元和211.70×108元;旅游、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改善川江航道和水库养殖也是三峡工程的重要功能;6项正面影响的年功能价值总计489.70×108元。库区污染、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是三峡工程的主要负面影响,年损失值分别为24.06×108、7.22×108和6.27×108元;对生物的影响和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占据,也是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5项负面影响的年功能损失值总计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朝霞 朱洪蓉 吕琳莉
【目的】在保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对位于青藏高原的河流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为河流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在界定了高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服务功能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具有高原特色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河流健康评价等级划分为"优"、"良"、"中等"、"差"和"极差"5个标准。在分析河流健康与其服务功能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服务功能评价模型,并将模型在位于青藏高原的巴河上进行实例验证。【结果】对巴河的生态系统健康和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在考虑河流健康指标后巴河的总服务功能价值较不考虑河流健康时减少了2.844×108元/年。【结论】河...
关键词:
河流健康 服务功能 评估模型 巴河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霞忠 刘洋 周海林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宏大,施工条件复杂,必须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投资控制,特别在设计阶段必须采用价值工程、限额设计、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投资控制。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基于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投资控制,取得了投资节约38亿元的效果,其投资控制的一些具体措施如“静态投资,动态管理”、“总量控制、合理调整”等可为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控制提供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裴厦 谢高地 鲁春霞 章予舒 陈龙
水库的梯级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累积作用,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在提供产品方面,水利工程梯级开发提高了猫跳河的供水、供电能力。随着人类的调整,不同时间提供的产品种类有所侧重。在休闲娱乐方面,红枫湖和百花湖建设初期,旅游业大肆发展,但是随着污染的加剧和水库功能的调整,两大湖的旅游业已经凋败。调节环境方面,水库在调蓄洪水和调节大气组成方面有重大的正面效应,但是由于河流径流的改变,水库的建设大大减弱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在支持生命方面,水库的梯级修建,改变了天然河道,使得猫跳河流域丧失了一些物种的生境,生物多样性较同等条件天然生境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广达 蔡昀
论文讨论了跨界生态补偿由损害补偿向保护补偿转变的"反向补偿"机理,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跨区域生态补偿理论框架。研究表明,理论上流域生态横向补偿标准设计应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支持、调节、文化四大功能,同时兼顾区域生态共同体思维,利用支付意愿、支付能力两调节系数进一步确定补偿款项的转移额度。新安江补偿案例研究结果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的补偿标准在跨区域生态问题上能够有效弥补跨区域补偿力度不足的问题,厘清损害补偿如何向保护补偿演化的路径,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完善生态补偿经济学公平理论,并为政府制定全国统一的跨界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数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广达 蔡昀
论文讨论了跨界生态补偿由损害补偿向保护补偿转变的"反向补偿"机理,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跨区域生态补偿理论框架。研究表明,理论上流域生态横向补偿标准设计应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支持、调节、文化四大功能,同时兼顾区域生态共同体思维,利用支付意愿、支付能力两调节系数进一步确定补偿款项的转移额度。新安江补偿案例研究结果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的补偿标准在跨区域生态问题上能够有效弥补跨区域补偿力度不足的问题,厘清损害补偿如何向保护补偿演化的路径,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完善生态补偿经济学公平理论,并为政府制定全国统一的跨界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数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牛志伟 邹昭晞
农业生态补偿有两类涵义:一类是"对农业生态的补偿",即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补偿;另一类是"对农业的生态补偿",即对农业生态价值的补偿。与此相对应,国内外关于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也有两类:从生态保护成本和从生态服务价值两个不同角度测算生态补偿标准。成本与价值是投入产出有机整体的两个方面,然而遗憾的是,现行的两类补偿标准研究大多是相互独立的,甚至是割裂的。本文吸取和借鉴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合理内涵,克服其各自的片面性,构建一个"生态系统与生态价值一致性补偿标准模型",将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思路统一在一个分析框架中。对该模型的应用与分析,验证了其对于修正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片面性、为实际工作部门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构建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可以进一步延展至不同条件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为了解决某些情况下出现的相对冗余的资源创造生态价值的能力被忽略的问题,本文借助线性规划敏感性分析工具,对模型初始最优解进行修正,得到能够满足生态系统与生态价值一致性的补偿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本文所构建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标准 生态系统 生态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振波 于杰 刘晓雯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相生相制,相补相长,其博弈之源是长久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与大地伦理思想对人类行为的交替影响。对二者进行内涵解构,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体有服务过程不可逆性、服务功能不可替代性、服务价值外部性、服务行为非市场性、服务资本社会性、服务空间连续性和差异性等特征;生态补偿具有补偿要素的片面性、补偿范围的局限性、补偿时序的滞后性、补偿方式的表层性、补偿效果的短期性等特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补偿是矛盾的统一体,其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补偿产生的基础,生态补偿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完善的根本保证;第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生态补偿根本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志娟 傅春 胡小飞
采用生态当量法评价江西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确定江西省各地市生态补偿优先级及补偿额度。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江西省2011年总生态服务价值为2548.75亿元,其中非市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89.43%,占江西省总GDP的19.48%。考虑污染排放与治理投入,江西省共需其他省份补偿2216.65亿元,人均获得补偿额4938.58元,此额度为生态补偿的上限。赣州市、吉安市、上饶市、抚州市应当率先得到生态补偿,分别为558.22亿、340.08亿、307.20亿、254.21亿元。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补偿 空间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