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4)
2023(13712)
2022(12277)
2021(11791)
2020(9801)
2019(23120)
2018(22682)
2017(43262)
2016(23259)
2015(26425)
2014(26207)
2013(25620)
2012(23331)
2011(20715)
2010(20247)
2009(18453)
2008(18174)
2007(15107)
2006(12972)
2005(11066)
作者
(64394)
(53703)
(52928)
(50564)
(34161)
(25631)
(24365)
(21147)
(20397)
(18988)
(18425)
(17771)
(16687)
(16676)
(16498)
(16217)
(16189)
(15903)
(15369)
(15209)
(13025)
(12900)
(12834)
(12209)
(11933)
(11832)
(11788)
(11760)
(10646)
(10548)
学科
(90424)
经济(90334)
管理(74043)
(70592)
(61573)
企业(61573)
方法(46396)
数学(40553)
数学方法(39991)
(29117)
(22409)
中国(22200)
(21521)
财务(21448)
财务管理(21406)
业经(20479)
企业财务(20466)
(18856)
地方(16422)
(15908)
理论(15636)
(15546)
贸易(15537)
(15093)
农业(15034)
(14797)
技术(14615)
环境(13534)
(13082)
(12526)
机构
大学(321150)
学院(318293)
管理(134136)
(124140)
经济(121555)
理学(117194)
理学院(115993)
管理学(113940)
管理学院(113359)
研究(99724)
中国(75496)
(67371)
科学(61790)
(58214)
(48029)
中心(47571)
财经(47312)
业大(47253)
(46987)
研究所(43839)
(43645)
(43265)
北京(41954)
(40649)
师范(40254)
(36793)
农业(36773)
(36375)
经济学(36241)
财经大学(35786)
基金
项目(226549)
科学(179208)
基金(166427)
研究(165050)
(144407)
国家(143229)
科学基金(125053)
社会(103443)
社会科(98070)
社会科学(98045)
基金项目(89401)
(87466)
自然(83424)
自然科(81530)
自然科学(81512)
自然科学基金(80029)
教育(76278)
(73775)
资助(68425)
编号(67943)
成果(53639)
(50223)
重点(50115)
(47104)
(46431)
课题(44627)
科研(43954)
创新(43890)
教育部(43535)
项目编号(42898)
期刊
(126763)
经济(126763)
研究(89156)
中国(55132)
学报(49931)
管理(48298)
(47736)
科学(45132)
(40633)
大学(38100)
学学(35609)
教育(32618)
农业(28831)
技术(28609)
(24507)
金融(24507)
财经(22509)
业经(20810)
图书(20613)
经济研究(20517)
(19024)
理论(17502)
实践(16284)
(16284)
问题(16009)
财会(15757)
(15332)
情报(15184)
技术经济(15122)
科技(14937)
共检索到452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红星  孙翯  
本文就《强制披露规则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实证研究》一文的相关分析中缺失值剔除法的选择对研究结论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该文相关关系表与结论的错配进行了修正,并加入2005年审计意见变量进行探索性研究。同时,本文对盈利能力与信息披露相关性的理论分析进行了拓展,对该文中的公司规模排名变量和总资产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最后,针对大多数公司在2006年并未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形及相关方面的反应进行了推测和分析,并在借鉴美国相关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红星  孙翯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为契机,利用2006年年报资料,对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及其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沪市上市公司未按照《指引》的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和公司治理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较多,详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较少;在海外上市、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较大、外部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控制人为国有和规模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有较强的动机披露内部控制情况的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劭堃  
本文对我国2006年沪市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仍存在不足,仅有部分公司的董事会出具关于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也只有很少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关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评估报告,而且披露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同时还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公司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享  
我国自2001年起要求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内控信息仅限于监事会对公司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内控制度发表独立意见(以下简称监事会意见),由于这项披露是作为公司依法运作情况的一个内容要点来对待的,作用极为有限。2006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发布《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年报通知》),要求上市公司在2006年年报的"重要事项"部分,说明公司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情况(以下简称内控情况说明),并鼓励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有红  汪薇  
本文针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通过描述性统计对2006年沪市年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认为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问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强制规定未得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性披露动机不足、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实评价缺少统一的标准。文章相应提出如下改进建议: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框架;作为制定、执行、评估和审核的基础,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应采用强制披露和分步走相结合的做法;内部控制审核报告应采用强制性披露和鼓励性披露相结合的作法;加强对内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青云  王建玲  
本文以沪市844个公司披露的2008和2009年年度报告为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状况进行研究。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总体上处于低水平阶段,政府控制型企业与环境敏感型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数量均高于非政府控制型企业与环境不敏感企业,强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在2009年的表现比2008年要差,但是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数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方红星  孙翯  金韵韵  
本文利用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度报告中自愿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相关数据,立足于公司特征和外部审计角度,针对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总体水平较差,但在2003—2005年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与是否在海外交叉上市、是否聘请"四大"进行外部审计、资产总规模、资产净利率、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总人数的百分比显著正相关,与外部审计意见类型显著负相关,与监事会规模、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及样本年度正相关;在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的因素中,是否海外交叉上市、独立董事占董事总人数百分...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逊  刘丹  
现阶段我国对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并未做出强制性的披露要求。而2008年、2009年均有部分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了该报告。文章在对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08年、200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作为样本,研究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未披露该报告的两类公司在内部控制质量上的不同,发现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建立并运行了更有效的内部控制,其内部控制质量更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董淑兰  刘宁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以上市公司2014年报为依据设计调研问卷,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层级结构理论模型,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验证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对投资者、员工、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环境及弱势与公益群体8个利益相关者承担的社会责任,按照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中的经济地位划分为初级层、中级层和高级层三个层级。其中:初级层是企业对股东和员工履行的责任,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中级层是企业对债权人、供应商和消费者履行的责任,也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核心;高级层是企业对政府、环境和公益与弱势群体履行的责任,也是企业道德标准的体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长熙  张伟伟  
一、引言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故频发,如2010年福建省紫金矿业铜酸水渗漏事件、2011年浙江德清血铅事件、2012年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2013年湖南镉大米风波等,这些严重的污染事件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口诛笔伐,有色金属企业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事件背后也不乏上市公司的身影。企业环境信息不公开、不透明造成的社会监督缺失,加剧了企业对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忽视,督促企业尤其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可以有效促进整个行业的环境保护行为。目前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伟  金微微  
一、引言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事件的不断出现使上市公司的信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早在1992年,COSO委员会就建议,由管理当局或其指定人员定期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同时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的审核报告。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国会于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开始强制披露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发展晚于英美,2006年上交所、深交所分别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海梅  
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不足。本文以沪市主板97家上市公司2011年度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玉凤  王火欣  曹琼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密不可分、双向互动,并对公司代理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以2008年6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依据,设计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ICIDI),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和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与显性代理成本呈不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隐性代理成本变量总资产周转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作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观测的财务绩效变量ROA和ROE均显著正相关,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显性代理成本抑制作用不显著,对隐性代理成本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显性代理成本和隐性代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洁  
本文利用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2011年的数据,不但进一步检验了传统的审计费用影响因素,还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审计费用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审计费用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是否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审计费用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会对审计费用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建忠  
绝大部分沪市上市公司均按规定在2008年报中对实际控制人的情况进行了披露,但也有一些上市公司未按或未完全按年报准则关于实际控制人的披露要求履行披露义务,无助于广大投资者了解其产权和控制关系状况。针对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进一步明确界定实际控制人的含义、类型及其控制形式,充实和完善对实际控制人应予披露的内容,加强对法人控股股东和中间层级控制主体的披露;出台专门的实际控制人披露指引,规范披露的内容和形式;严格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按规定如实、准确、完整披露的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