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16)
2023(15727)
2022(13837)
2021(13018)
2020(10988)
2019(25884)
2018(25853)
2017(50219)
2016(27361)
2015(31012)
2014(31354)
2013(30912)
2012(28362)
2011(25568)
2010(25389)
2009(23336)
2008(23045)
2007(20332)
2006(17276)
2005(15065)
作者
(79065)
(66192)
(65596)
(62611)
(41966)
(31842)
(30067)
(26118)
(24977)
(23339)
(22487)
(21955)
(20691)
(20634)
(20618)
(20346)
(20222)
(19619)
(18852)
(18852)
(16379)
(16045)
(16041)
(15032)
(14845)
(14684)
(14627)
(14566)
(13324)
(13139)
学科
(111932)
经济(111807)
管理(78443)
(75428)
(63140)
企业(63140)
方法(57346)
数学(50151)
数学方法(49510)
(29199)
(29018)
中国(26368)
(24924)
业经(23844)
地方(21347)
(20221)
贸易(20212)
(19597)
农业(19541)
理论(19364)
(19090)
财务(19011)
财务管理(18969)
(18679)
企业财务(17975)
(17797)
环境(16733)
技术(16628)
(15865)
银行(15811)
机构
大学(394249)
学院(392277)
管理(157749)
(155799)
经济(152403)
理学(137707)
理学院(136214)
管理学(133676)
管理学院(132982)
研究(125873)
中国(93270)
(82626)
科学(79988)
(70129)
(63890)
(63131)
业大(60554)
中心(58636)
研究所(58018)
财经(57440)
(55387)
(52244)
北京(51708)
(51265)
师范(50769)
农业(50497)
经济学(47192)
(45502)
(45254)
财经大学(43000)
基金
项目(272182)
科学(213149)
基金(197286)
研究(196620)
(171701)
国家(170303)
科学基金(146453)
社会(122285)
社会科(115838)
社会科学(115806)
(106614)
基金项目(105232)
自然(97010)
自然科(94702)
自然科学(94676)
自然科学基金(92935)
教育(91163)
(89720)
资助(82437)
编号(80764)
成果(64756)
重点(60669)
(60189)
(57103)
(56054)
课题(54895)
科研(52715)
创新(52296)
教育部(51522)
大学(51108)
期刊
(161258)
经济(161258)
研究(109214)
中国(65480)
学报(63227)
科学(57194)
(56965)
管理(53961)
(53839)
大学(47621)
学学(44951)
教育(40763)
农业(39690)
技术(34601)
(30947)
金融(30947)
财经(27479)
业经(26783)
经济研究(26027)
(23386)
问题(21408)
(20573)
图书(19799)
技术经济(19405)
理论(19034)
(18534)
科技(18256)
统计(18086)
商业(17732)
实践(17526)
共检索到547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司登奎  江春  李小林  
本文通过将央行外汇干预引入到包含风险溢价的无抛补利率平价中,并采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考察了2006年10月至2015年12月汇率预期和央行外汇干预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汇率预期与央行外汇干预对人民币即期汇率具有显著的短期和长期非对称影响,且在长期和短期内,人民币即期汇率均更易受升值预期影响;2央行的正向外汇干预在遏制人民币升值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负向外汇干预不仅不会遏制人民币贬值,反而会助推人民币进一步贬值;3中美息差的缩小短期内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在长期则会导致人民币升值;4风险溢价下降短期内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在长期却会导致人民币升值,且长期人民币升值容易贬值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伟斌  王艺明  
本文基于1994~2005年人民币外汇市场制度特征,构建了一个央行频繁干预情形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市场微观结构模型。该模型发现:即使宏观基本面没有出现变化,汇率也依然会发生波动,指令流的变动是短期汇率波动的根本推动力。指令流通过交易商层面的短暂性资产组合效应和市场层面的持久性资产组合效应对汇率波动产生影响。我国中央银行为了维护日内涨跌幅限制下外汇市场有充分的流动性,必须被动地入市干预,中央银行的干预量由汇率决定模型内生决定。本文为人民币外汇市场参与者和监管当局初步打开了人民币汇率形成的"黑匣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江春  司登奎  李小林  
随着我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全面深入,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两国模型,并结合无抛补利率平价理论以及考虑投资者异质性的股价动态调整方程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外汇市场干预与中美息差影响股价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采用2006年10月至2015年8月的数据以及Logistic平滑转换误差修正模型(stEcM)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预期、外汇市场干预和中美息差对股价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制异质性,而且汇率预期变化对股价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央行外汇干预,而中美息差对股价的影响最小。在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贬值预期的条件下,贬值预期的进一...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成颂  陆雨晴  王超  
"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急跌急涨的轮回,金融体系脆弱性问题层出不穷。运用2007—2017年间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借助CoVaR法测算出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实证检验汇率波动是否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正相关关系,即意味着汇率波动能够加剧我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其中这一规律在国有银行样本组中尤为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央行实际干预和汇率沟通均能抑制汇率波动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正向作用,相对于非国有银行,央行外汇干预在国有银行样本组中削弱效果更佳;另外,无论是在全样本还是在分样本组中,汇率沟通的效果明显优于实际干预手段。表明央行在执行实际干预的同时,更应注重与市场的双向沟通,恰当运用汇率沟通工具,以维持银行体系的稳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本文建立包含资本管制和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在资本管制和需求约束条件下,系统研究热钱流入、汇率干预、外汇冲销、货币发行、外汇储备积累和供给扩张之间的关系,并识别和分析相关政策与热钱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资本管制是汇率干预的基础,在需求约束型发展阶段,汇率干预对我国需求扩张起到关键作用,不过也导致了热钱大量流入和外汇储备过度积累。虽然热钱流入使得人民币贬值幅度降低,从而外部需求降低,但是热钱流入引致的国内需求增加完全抵消了人民币贬值幅度降低导致的外部需求降低。最后,更强反通胀政策和正向供给冲击导致的相对低利率是我国货币发行量居高不下的主因,而热钱流入不是货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杨艳成  叶茂  
当前,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趋势,波动范围逐步扩大,给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凯恩斯预期理论的原初思想——动物精神,根据外汇市场主体的异质性特征,探索包含理性预期、动物精神预期的汇率预期衡量方法,在测算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基础上,对汇率预期与即期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汇率预期对于实际汇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动物精神预期在影响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比较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三个不同阶段发现,汇率波动幅度越大,汇率预期对即期汇率的影响越显著。为此,建议探索建立常规性的汇率预期调查制度,增进货币当局与市场主体的信息共享和沟通,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谷宇  郭苏莹  
本文在异质预期视角下,提出汇率沟通影响机构交易者汇率预期形成过程的可能机制,并应用彭博发布的人民币汇率预期数据,采用变系数面板模型和ARDL模型考察了汇率沟通对预期水平值及异质性的作用效应,同时比较了央行汇率沟通与直接干预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汇率沟通对超过50%的机构预期存在显著、合意的政策效应;而直接干预对不同预测区间的汇率预期存在非对称效应。进一步,包含预期异质性、汇率沟通频次和干预规模等变量的ARDL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汇率沟通频次的增加,会增加预期异质性,而直接干预规模的增加会降低异质性。这表明,汇率沟通是基于信号渠道,直接干预是基于协调渠道来发挥作用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斌  
本文将信号效应、资产流动效应和资产存货效应纳入统一的模型框架,设定中央银行(央行)干预的非二次福利函数和干预成本为目标函数,在最优化一阶条件下推导出内含汇率政策目标的央行干预下人民币汇率决定方程,并基于此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表明,中央银行干预的信号效应在缓慢增强而资产流动效应则逐渐弱化;样本期内央行干预的资产存货效应并未发挥出资产组合分析法提出的稳定汇率的作用,但其效力有逐步体现的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盛斌  吴建涛  
外汇市场的有效性程度是考察汇率形成机制是否灵活与合理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近似熵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汇率改革前后人民币外汇市场有效性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汇改使人民币对日元和欧元间外汇市场的有效性下降,而人民币对美元间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在增加。同时,央行对外汇市场干预的强度越大,人民币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就越低。经验表明,参考一篮子汇率制度的实施是提高人民币外汇市场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卢民锋  
1985年广场会议之后,世界最主要货币美元对其他西方主要货币如马克、日元等大幅贬值。进入90年代后,特别是1994、1995年,美元对马克、日元更是大起大落。美元、马克、日元等西方主要货币的剧烈波动,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严重关注。哪些因素决定外汇汇率的变动,其间是否有规律可循,日益迫切地成为外汇理论与实务工作者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汇率与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叶欣  孙艺源  
借鉴措辞指标法构建中国央行2010年7月至2021年7月的汇率沟通指数,从异质预期视角出发分别构建EGARCH和ARDL-ECM模型,检验汇率沟通对汇率预期水平值、波动性和异质性的影响效果,并与实际干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811汇改”后,总体而言,汇率沟通与实际干预在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水平方面的效力明显增强,且在稳定汇率预期波动方面有所进步,而在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的时期,汇率沟通的效果欠佳,实际干预的效果较好;在降低汇率预期异质性方面,汇率沟通在长短期内均无效,而实际干预均有效。基于此,建议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有效发挥汇率沟通对汇率预期水平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汇率沟通的透明度与公信力,以提升其降低预期波动性和异质性的效果;在人民币贬值压力明显增强阶段,可搭配实际干预以提高预期管理的效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铁梅  杨程  谷宇  
本文基于弹性价格货币理论和汇率生成的微观结构模型,使用1995年1月至2012年6月数据构建了包含人民币汇率、中美利率差、中美货币供应量差、中美实际收入差、央行干预变量以及汇率基本均衡值ft与汇率差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EGARCH过程,衡量了市场的信息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利率、货币供应量、实际收入和央行的外汇干预都会对汇率波动产生显著性的影响,但是影响的程度不同。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相对稳定,人民币升值幅度将不会超过预期。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霞  
本文利用1991年4月1日~2011年12月28日期间日本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的日度数据、采用事件分析法对日本央行外汇干预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总体而言,日本央行采取逆风向的外汇干预政策时对汇率走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熨平了汇率波动,外汇干预是有效的。但干预效果具有不对称性:一方面,日本央行卖出美元和买入美元的干预效果具有不对称性;另一方面,联合干预和单独干预的效果具有不对称性。此外,日本外汇市场干预的有效性受到干预方式的影响,央行低频率干预比高频率干预效果更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立俊  游桂芬  
文章重点讨论了政策干预下的汇率走势,以及预期因素作用下进口商和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在假定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汇率变动完全传递给贸易品价格的条件下,研究了汇率变动和贸易余额的关系。认为在政策干预和汇率走势形成稳定预期的条件下,汇率升值不但不能减少贸易逆差,反而扩大贸易逆差,反之反是。文章通过一系列实证检验和对比研究,发现上述作用机制在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的中美贸易中能够较好地成立。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鲁春洪  孔新宇  提云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