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8)
2023(13607)
2022(11708)
2021(10992)
2020(9665)
2019(22334)
2018(22013)
2017(42075)
2016(23032)
2015(26666)
2014(26569)
2013(25926)
2012(23906)
2011(21475)
2010(21280)
2009(19383)
2008(19113)
2007(16692)
2006(13960)
2005(12040)
作者
(63567)
(53336)
(53195)
(50858)
(33953)
(25859)
(24673)
(21065)
(20454)
(18932)
(18237)
(17776)
(16723)
(16646)
(16587)
(16532)
(16287)
(15871)
(15440)
(15322)
(13061)
(13003)
(12927)
(12219)
(12008)
(11929)
(11926)
(11804)
(10742)
(10636)
学科
(91368)
经济(91266)
管理(67539)
(62957)
(52654)
企业(52654)
方法(48893)
数学(43481)
数学方法(43005)
(24411)
(24407)
中国(22890)
业经(19078)
地方(17816)
(17370)
(17169)
贸易(17162)
理论(16844)
(16637)
(16407)
(16330)
农业(16314)
财务(16286)
财务管理(16244)
企业财务(15328)
教育(13844)
(13794)
技术(13672)
环境(12579)
(12394)
机构
大学(326097)
学院(320818)
管理(128391)
(126733)
经济(123856)
理学(112336)
理学院(111139)
管理学(109105)
管理学院(108500)
研究(99116)
中国(72792)
(67014)
科学(59888)
(57752)
(50146)
中心(47994)
业大(47616)
(47521)
(47401)
财经(47364)
(43435)
(43179)
师范(43001)
研究所(42944)
北京(41198)
农业(39562)
经济学(38803)
(37751)
(36217)
财经大学(35421)
基金
项目(221453)
科学(175690)
研究(162777)
基金(161329)
(138872)
国家(137692)
科学基金(120424)
社会(102546)
社会科(97185)
社会科学(97159)
(87997)
基金项目(86288)
自然(79309)
教育(79277)
自然科(77555)
自然科学(77535)
自然科学基金(76180)
(73803)
编号(66997)
资助(66193)
成果(53939)
(50195)
重点(49554)
(46922)
课题(46176)
(46167)
大学(44277)
教育部(43907)
创新(43548)
科研(43086)
期刊
(130275)
经济(130275)
研究(90937)
中国(63462)
学报(48153)
(46564)
教育(45118)
管理(44854)
科学(43926)
(43649)
大学(38179)
学学(34612)
农业(29875)
技术(29427)
(24995)
金融(24995)
财经(23144)
业经(22266)
经济研究(20474)
(19827)
问题(17631)
(16756)
图书(16344)
统计(15414)
(15252)
技术经济(15156)
商业(14905)
(14677)
理论(14366)
(14134)
共检索到456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蓓  翁清雄  杨辉  
本文从求职者的视角对组织人才吸引力进行了研究,并以全国十所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为对象,采用ANOVA差异分析和AHP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显示:(1)组织的人才吸引力主要表现在六个维度,按重要性排序先后为组织特性、职业发展、报酬制度、组织表现、学习培训制度、工作特性;(2)组织对不同性别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吸引,在组织特性这个维度上差异较为显著;(3)构建了组织人才吸引力评价模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麟  王夏阳  陈宏辉  陈良升  
在招聘新员工的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宣传其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但是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否真的能够提升企业对求职者吸引力的问题,却鲜有研究深入探讨。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本文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于求职者产生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本研究通过三个模拟招聘的实验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显著地正向影响组织吸引力,求职者预期的自豪感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而且这一中介作用受到企业规模的调节。此外,企业规模会影响求职者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动机的评价。本研究拓展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关系的理论研究,为企业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和人力资源招聘实践提供了指导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麟  王夏阳  陈宏辉  陈良升  
在招聘新员工的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宣传其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但是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否真的能够提升企业对求职者吸引力的问题,却鲜有研究深入探讨。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本文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于求职者产生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本研究通过三个模拟招聘的实验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显著地正向影响组织吸引力,求职者预期的自豪感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而且这一中介作用受到企业规模的调节。此外,企业规模会影响求职者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动机的评价。本研究拓展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云华  
实证分析发现,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求职渠道选择正由非正式渠道不断向正式渠道转变,但在特定的求职场域中非正式渠道仍广受大学生青睐;劳动力市场类型与发展阶段等求职场域因素对大学生求职渠道选择的影响持续增加,惯习和先赋性因素则影响不一;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渠道选择的影响不断增加,但社会资本影响的增长幅度更大。总体而言,求职场域形塑了大学生求职渠道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变化的轨迹,大学生的资本总量与资本结构则解释了其求职渠道选择的时空差异,大学生求职渠道选择变化受场域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共同支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小平  赵文元  
根据研究假设,以346份问卷调查结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和求职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就业服务满意度正向显著影响求职绩效,就业服务满意度和求职绩效现状处于中等水平。据此,为了有效提升大学生毕业生求职绩效,本文从法律法规、机构建设、经费支持、服务技术、培训等层面提出了较为翔实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彦壮  段珺  谷瑜颖  
本文从虚拟求职社群互动的信息互动和人际互动两个维度入手,探讨虚拟求职社群互动对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的影响。同时,检验了社群互动是否通过中介变量社群意识(包括社群满意、社群归属和社群承诺)影响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信息互动负向影响社群承诺;人际互动正向影响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社群满意、社群归属和社群承诺在人际互动和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社群满意、社群归属和社群承诺均正向影响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申跃  孟芊  
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留学选择的角度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由学校教育、社会声望、地区特点和文化氛围构成的大学吸引力四因子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义忠  卢海陵  
在对国内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三次纵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所获得的两组配对数据(nT1-T2=553,nT1-T3=241)分别进行多重回归分析,系统考察了就业能力、求职行为和求职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1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其秋季招聘旺季后的求职结果(就业状态、起点薪酬预期和就业满意度)及毕业前夕的就业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秋季招聘旺季的求职行为(准备求职行为、实际求职行为和总体求职努力)有显著正向影响;2秋季招聘旺季的求职行为与秋季招聘旺季后的就业状态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其中总体求职努力还与秋季招聘旺季后的就业满意度存在边缘显著的正向关系;3整个毕业求职期间的求职行为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岳昌君  
本文利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以"毕业时的就业状况"、"月起薪"和"工作满意度"作为衡量求职结果的"产出"指标,以求职渠道、求职次数、求职费用和学用结合状况作为衡量求职行为的"投入"指标,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效率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多利用学校、亲朋好友、网络、专门性人才招聘会获取就业信息,找学用结合紧密的工作,注重针对性地求职,合理配置各项求职费用,有利于提高求职成功率,找到收入较多、满意度较高的工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孟大虎  曾凤婵  杨娟  
基于2009届大学毕业生抽样数据,本文利用Probit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特征和社会资本特征对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的影响,我们用学习成绩和取得的等级资格证书作为衡量人力资本的指标,结果发现:人力资本越高,选择校内招聘会和老师作为求职渠道的可能性越大;人力资本越低,选择家人或亲朋作为求职渠道的可能性越大;反映人力资本特征的不同变量对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社会招聘会、网络和社会实践这四种求职渠道的选择的影响不尽相同。我们用亲戚数量、朋友数量和熟人数量三个指标来反映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状况,研究发现:亲戚越多,越可能选择家人或亲朋这一求职渠道;朋友越多,选择社会招聘会的概率越大;熟人数量对选择社会招聘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天舒  卞冉  
本文依据北京13所不同层级高校1341名毕业生的实证调研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结构方程模型比较,从资源动员视角分析了大学生求职行为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大学生求职行为的结构由四因素构成;中国大学生动员所属高校就业资源,是其重要的求职行为特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岳昌君  张恺  
基于全国21个省份30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毕业生求职结果及起薪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的整体"落实率"为72.0%,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大城市就业的比例更高,企业是吸纳毕业生的最主要单位,毕业生工作的相关度和满意度较高;性别、家庭状况等背景因素是影响求职结果和起薪的重要因素;劳动力市场更加认可反映群体差异的学历、证书、学校类型层级等因素,而非反映个体差异的学习成绩和求职努力程度;就业地区、行业、单位性质等均对毕业生起薪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强政府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完善劳动力市场及监督机制,扶助弱势群体,保障就业公平,破除招聘中各种限制和歧视,提高高等教育资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宏振  车晓娜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组织吸引力的影响因素,以及身份差异与组织吸引力和自愿离职倾向的关系,提出不同类型身份的员工组织吸引力程度不同,而组织吸引力通过工具性程度和象征性程度两方面又对自愿离职意向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房国忠  赵军平  张曦元  
本文以长春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和长春市人才市场求职者的问卷调查为依据,分析了目前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社会求职者两大类求职人员对平面招聘广告内容的重视程度,总结了平面招聘广告应当涉及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为企业招聘提供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玉嵩  
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按照专业岗位要求培训学生技能,按照员工要求培养学生职业品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吸引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