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31)
- 2023(19071)
- 2022(15980)
- 2021(14589)
- 2020(12502)
- 2019(28167)
- 2018(27764)
- 2017(52957)
- 2016(29041)
- 2015(32316)
- 2014(32244)
- 2013(31815)
- 2012(29166)
- 2011(26259)
- 2010(26302)
- 2009(24626)
- 2008(24459)
- 2007(22274)
- 2006(19469)
- 2005(17045)
- 学科
- 济(126775)
- 经济(126639)
- 业(106490)
- 管理(91521)
- 企(87860)
- 企业(87860)
- 方法(58712)
- 农(49438)
- 数学(49331)
- 数学方法(48657)
- 业经(35227)
- 财(34642)
- 农业(32741)
- 中国(29088)
- 地方(26121)
- 务(24221)
- 财务(24164)
- 财务管理(24124)
- 学(23936)
- 技术(23742)
- 贸(23091)
- 贸易(23082)
- 企业财务(22873)
- 制(22814)
- 易(22458)
- 理论(20342)
- 和(20022)
- 划(18677)
- 策(18492)
- 环境(18145)
- 机构
- 学院(425922)
- 大学(417409)
- 济(172477)
- 经济(169077)
- 管理(166653)
- 理学(144792)
- 理学院(143227)
- 管理学(140492)
- 管理学院(139733)
- 研究(138325)
- 中国(105330)
- 农(90555)
- 科学(90042)
- 京(86586)
- 财(75588)
- 业大(72196)
- 所(71692)
- 农业(70848)
- 研究所(65569)
- 中心(65410)
- 江(64588)
- 财经(61168)
- 经(55529)
- 北京(53028)
- 范(51694)
- 经济学(51649)
- 州(51303)
- 师范(51012)
- 院(49293)
- 经济学院(47009)
- 基金
- 项目(292037)
- 科学(229790)
- 基金(212414)
- 研究(204892)
- 家(188257)
- 国家(186628)
- 科学基金(159926)
- 社会(130770)
- 社会科(123825)
- 社会科学(123785)
- 省(117607)
- 基金项目(112689)
- 自然(107013)
- 自然科(104576)
- 自然科学(104544)
- 自然科学基金(102690)
- 划(97848)
- 教育(93479)
- 资助(86814)
- 编号(81645)
- 重点(66175)
- 发(63534)
- 成果(63230)
- 部(63097)
- 创(62664)
- 创新(58208)
- 科研(56799)
- 业(56072)
- 课题(56051)
- 计划(55784)
- 期刊
- 济(189767)
- 经济(189767)
- 研究(110489)
- 农(87015)
- 中国(77423)
- 学报(73382)
- 科学(66692)
- 管理(61508)
- 财(60318)
- 农业(58786)
- 大学(54769)
- 学学(52732)
- 技术(39736)
- 业经(36646)
- 融(35920)
- 金融(35920)
- 教育(35576)
- 业(31627)
- 财经(29689)
- 经济研究(28668)
- 问题(25843)
- 经(25531)
- 技术经济(23809)
- 版(22922)
- 统计(21819)
- 科技(21344)
- 策(20833)
- 资源(19912)
- 业大(19768)
- 商业(19612)
共检索到612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亦宁 李培蕾 谷树忠 姜楠
本文指出当前节水技术推广中,存在重视供给而忽视需求的状况。进而以永定河流域的农户调查为基础,结合经验判断和计量实证,对影响农户节水技术需求的直接变量(耕作成本、耕作收益和资金投入)和外部制约因素(自然条件、经营制度、技术观念、整体经济环境、水价标准、水费收取方式和作物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永定河流域渠灌区的农户使用节水技术的愿望不强,而井灌区有较强愿望。低压管灌方式构成了井灌区农户集体理性决策下的主要节水技术需要。个人资金投入因素对于采用低压管灌技术的影响程度较之于滴灌更高。最后指出了我国节水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基本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超杰 贺斌 段伟利 李冰 陈雯 杨桂山
基于太湖流域典型丘陵水源地平桥河流域12个采样点的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平桥河流域水质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聚类分析显示,按照水质相似性将平桥河流域水质分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3个季节时段和中上游丘陵河谷区、下游紧邻平桥镇的平原区、下游暗沟出口区3个典型空间区域。主成分分析显示:(1)枯水期水质以氮污染为主导因素,磷和有机污染次之,受流量减小、流速缓慢导致的营养盐富集的影响加大;平水期水质以氮污染为主导因素,磷污染次之,受茶园等大量施肥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丰水期水质以氮和磷污染为主导因素,受到水稻种植等农业活动和大量降雨径流的影响。(2)中上游丘陵河谷区水质以氮和磷污染为主导因素,有机污染次之,受到茶园种植等农业活动导致的面源污染的影响;下游紧邻平桥镇的平原区水质以氮和磷的污染为主导因素,有机污染次之,受到居民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下游暗沟出口区水质以氮污染为主导因素,有机污染和磷污染次之,受到生活污水、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太湖流域丘陵区水源地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娜 姜雪 郑曦
【目的】随着流域城镇化进程加快,自然资源的开发及城镇用地扩张,导致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随之减弱。构建生态网络对于改善和修复流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进一步实现流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永定河流域北京段为例,对流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境质量3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定量评估,利用Getis-Ord GI~*热点分析法识别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及生态节点,最终构建生态网络。并使用网络闭合度(α指数)、线点率(β指数)和网络连接度(γ指数)评价其生态网络完善程度,进一步探讨绿色生态发展目标下的生态网络优化策略。【结果】研究表明:永定河流域内共识别出16个生态源地,23条生态廊道,19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源及生态节点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及中部,主要由林地、耕地组成;生态廊道总长度为52.03 km,成网状沿农田、林地及河流分布。基于对生态网络分析评价,设置生态源及生态廊道的生态缓冲区,并识别生态节点盲区,对生态网络空间结构进行优化。【结论】本文通过对永定河流域北京段生态网络的构建与优化,明确了流域内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区域,以期为流域未来的生态建设及修复规划提供空间指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于静洁 宋献方 刘相超 杨聪 唐常源 李发东 佐仓保夫 近滕昭彦
运用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成分作为水循环研究的示踪剂,揭示了永定河流域中下游地下水循环特征。通过现场调查并对浅层和深层地下水采样,进行室内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组成测定,分析了流域内深层和浅层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化趋势,揭示了流域地下水循环特征。结果表明,降水是山前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地下水在接受降水的补给后经过了不同程度的蒸发作用,山区受蒸发影响较小,平原区较大,尤其是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呈现出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水化学特征表现为自西部山区到山前平原至滨海平原,自浅层到深层,地下水的矿化度逐渐升高;平原区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含水层之间存在明显的越流补给现象;沿海地区未发现海水入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思宜 杨熙 王秀兰 冯仲科 贾文娟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定量描述一个区域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重要手段,可以定量描述环境的优劣程度。本文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以永定河流域2009年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其他辅助资料,在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下,提出了适合小流域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及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并运用该方法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壤水分四个方面对永定河流域(河北—北京段)2009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状态。
关键词:
永定河流域 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 地理信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东
通过分析流域治理采取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当前应用PPP模式的总体状况,明确既要在流域治理中大力推广PPP模式,又要克服当前流域局部片段式治理PPP模式的不足,进行PPP模式的创新和升级。结合对永定河流域治理非典型性PPP项目的解剖分析,明确构建统一的流域治理投资平台和市场化运作机制的意义,并对该模式健康发展的应用提出应该予以关注的要点。
关键词:
流域治理 市场化 PPP 机制创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改玲 王青杵 石生新
以山西永定河流域及周边17个气象站点1957—2000年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在GIS支持下,从时空角度定量分析了山西永定河流域林草植被生态需水及其在不同植被类型、流域不同地区及植被生长期内的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 628.5×106m3,对应的盈余水量为653.5×106m3,适宜生态需水量为2 709.5×106m3,对应的生态缺水量为427.5×106m3;降雨总体上能满足相应面积草、灌、乔植被生长期最小生态需水及草地适宜生态需水,基本满足灌木植被的适宜生态需水,不能满足乔木植被适宜生态需水;生态缺水较多的区域主要是大同、怀仁和左云等地,缺水时段集中在4...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文倩 李思琪 王美慧 李勇 沈健林 刘新亮 盛良学 宫殿林 朱奇宏 吴金水
度量流域碳中和程度的年度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是二氧化碳(CO_2)、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的CO_2当量总和,其中的CO_2净排放量大小由流域碳平衡计量。因此,为实现在2030年之前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即“双碳”目标),以流域为尺度单元全面了解其碳平衡情况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走访调查数据、MODIS数据集以及前人研究结果,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参考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县农业小流域——金井河流域的碳平衡进行估算研究。结果显示,2011—2020年该流域的碳吸收量(以纯碳计)范围为1.289万~1.982万 t/a,其中森林、茶园和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83.4%、2.6%和14.0%。流域的碳排放量范围为0.373万~1.342万 t/a,主要排放贡献源是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分别占总碳排放量的57.1%和28.8%。金井河流域碳平衡指数小于1,表明该流域为碳汇。本研究为以流域尺度的碳源汇清查提供了典型案例,并为研究区域制定“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文倩 李思琪 王美慧 李勇 沈健林 刘新亮 盛良学 宫殿林 朱奇宏 吴金水
度量流域碳中和程度的年度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是二氧化碳(CO_2)、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的CO_2当量总和,其中的CO_2净排放量大小由流域碳平衡计量。因此,为实现在2030年之前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即“双碳”目标),以流域为尺度单元全面了解其碳平衡情况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走访调查数据、MODIS数据集以及前人研究结果,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参考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县农业小流域——金井河流域的碳平衡进行估算研究。结果显示,2011—2020年该流域的碳吸收量(以纯碳计)范围为1.289万~1.982万 t/a,其中森林、茶园和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83.4%、2.6%和14.0%。流域的碳排放量范围为0.373万~1.342万 t/a,主要排放贡献源是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分别占总碳排放量的57.1%和28.8%。金井河流域碳平衡指数小于1,表明该流域为碳汇。本研究为以流域尺度的碳源汇清查提供了典型案例,并为研究区域制定“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崔步礼 常学礼 陈雅琳 宋彦华 杜宾成
采用3S技术并根据1:250000地形图生成DEM,确定出大沽夹河流域。同时用空间内插法计算了流域对应的大气降水量,通过选择烟台市大沽夹河流域内农业产值和作物单产量等因子,采用滑动平均和相关分析,揭示了降水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对产值具有累积效应,主要表现在牧业产值和渔业产值上,分别在2a和10a滑动平均相关性极显著;呈线性回归关系,相互之间有较高的置信度。同时揭示了降水与流域内作物单产量相关性不大,主要是由于人为活动通过修建水利措施,拦蓄大气降水、增加农用水资源的补给源,影响降水在单产量中的作用地位。并由此讨论了烟台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华浪 李伟方 易湘生 王宏
客观认识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对水资源空间变化的影响,揭示区域特殊的水土耦合关系,为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决策依据。文章利用1978、1987、2000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图、土壤类型图和1970~2006年气候数据,基于SWAT模型,模拟了永定河流域的1981~1991年的月径流变化情况,并对模拟的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在设定保持前一期气候不变情况下,根据不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景,模拟了径流过程,分析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平均流量的可能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结果精度已达到了模型应用的要求精度,而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水文影响研究中,1970S~2000S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水文 SWAT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学渊 唐华俊 吴永常 胡志全
水资源是粮食生产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该文利用2002~2008年统计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海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该区域农业水资源供给扩张方面的范围十分有限,农业水资源与农业生产呈正相关关系,即农业灌溉用水每增加1%,农业产值将增加0.0111%。因此合理优化投入要素的配置关系,是稳定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斌 雷润生 刘少先
本文以海河流域永定河沿岸沙地开发为例,探讨了农业政策、科技进步及资金投入与土地开发的关系,指出在土地开发过程中,政策是基础,技术是关键,投入是前提。
关键词:
农业政策 科技进步 资金投入 土地开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付俊怡 李鸿雁
[目的]水资源短缺和农业污染严重已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方法]基于2009—2017年黄河流域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发现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地区差异明显。为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Tobit模型和GTWR模型,分别从全局视角和微观视角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省区农业用水效率提高策略侧重不同。[结果]宁夏、内蒙古和山西农业用水效率提高的有效举措是在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安全基础上,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甘肃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关键在于重视农业节水技术的引进、研发和应用推广;山东的出路在于提高农户节水意识;陕西和四川的有效途径在于采用科学合理的用水方式,降低农业用水占比,优化用水结构;河南和青海需要从以上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结论]研究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并探究影响各省区农业用水效率的主导因素,可以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袁亚林 孔荣
农户天气保险在我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对西部农户天气保险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基于陕西省眉县与甘肃省清水县两个典型农业区2009年88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被调查农户天气保险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农户有效天气保险支付价格普遍较低;是否负债、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是否愿意采用新技术及是否对新型贷款产品有兴趣等因素对两地农户购买天气保险愿意均有显著影响;被调查农户年龄、家庭规模、是否遭遇旱灾、灌溉是否重要等因素是导致两地农户购买天气保险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实行价格补贴政策、发展技术革新及规模化经营、研发适应性强的天气保险条约及价格...
关键词:
西部农户 天气保险 购买意愿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