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67)
- 2023(19063)
- 2022(16125)
- 2021(14953)
- 2020(12662)
- 2019(28853)
- 2018(28578)
- 2017(55396)
- 2016(30024)
- 2015(33422)
- 2014(32994)
- 2013(32741)
- 2012(30017)
- 2011(26763)
- 2010(26509)
- 2009(24556)
- 2008(24086)
- 2007(21369)
- 2006(18765)
- 2005(16121)
- 学科
- 济(123209)
- 经济(123070)
- 业(108065)
- 管理(93407)
- 企(89007)
- 企业(89007)
- 方法(56374)
- 农(50940)
- 数学(46705)
- 数学方法(46063)
- 业经(36093)
- 财(35269)
- 农业(33788)
- 中国(29900)
- 地方(25048)
- 学(24879)
- 务(24681)
- 财务(24600)
- 财务管理(24562)
- 制(23732)
- 企业财务(23278)
- 技术(21902)
- 贸(21371)
- 贸易(21360)
- 理论(21072)
- 和(20739)
- 易(20711)
- 划(18765)
- 策(18720)
- 环境(18272)
- 机构
- 学院(425585)
- 大学(419778)
- 管理(172035)
- 济(170026)
- 经济(166468)
- 理学(149454)
- 理学院(147871)
- 管理学(145269)
- 管理学院(144520)
- 研究(136809)
- 中国(104193)
- 京(88556)
- 科学(86841)
- 农(83828)
- 财(75917)
- 业大(69994)
- 所(68205)
- 农业(64398)
- 中心(63729)
- 江(63668)
- 研究所(62316)
- 财经(61378)
- 经(56006)
- 北京(54869)
- 范(53670)
- 师范(53155)
- 州(50833)
- 院(50146)
- 经济学(49960)
- 经济管理(46710)
- 基金
- 项目(295797)
- 科学(232945)
- 基金(214796)
- 研究(214399)
- 家(187637)
- 国家(185983)
- 科学基金(160769)
- 社会(135491)
- 社会科(128119)
- 社会科学(128083)
- 省(117535)
- 基金项目(114807)
- 自然(105950)
- 自然科(103485)
- 自然科学(103459)
- 自然科学基金(101639)
- 教育(97155)
- 划(96895)
- 资助(87670)
- 编号(87612)
- 成果(68351)
- 重点(65801)
- 部(64319)
- 发(63469)
- 创(62390)
- 课题(58951)
- 创新(57861)
- 科研(56744)
- 国家社会(55446)
- 教育部(54762)
- 期刊
- 济(190230)
- 经济(190230)
- 研究(117408)
- 农(81332)
- 中国(76480)
- 学报(69338)
- 科学(64366)
- 管理(63465)
- 财(59709)
- 农业(55255)
- 大学(53727)
- 学学(51302)
- 教育(39863)
- 技术(38324)
- 业经(37974)
- 融(35006)
- 金融(35006)
- 财经(29319)
- 业(28707)
- 经济研究(27661)
- 问题(26161)
- 经(25149)
- 版(22083)
- 技术经济(21935)
- 科技(21216)
- 现代(19900)
- 资源(19857)
- 商业(19266)
- 理论(18903)
- 业大(18881)
共检索到614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仇蕾 钟雨纯 崔韵文
[目的]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水资源、能源及土地资源配置,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下实现区域粮食生产目标。[方法]文章选取吉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水足迹模型和能耗核算模型解析主要农作物的耗水及耗能特点,并以区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目标,构建以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农业政策作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结果]不同农作物的水足迹、能耗结构以及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优化后的耕种总面积略有增加,玉米种植面积比例明显下降,小麦和烤烟种植面积比例基本稳定,其余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优化后各类效益均有明显提升,其中水足迹减少5.02%,能耗减少5.96%,生物质能增长26.14%,粮食产量增加5.27%,经济效益提高34.38%,生态效益提高18.69% 。[结论]充分考虑农业种植中水、能源和粮食的关联关系以及内外部的多种约束条件,在保障各类作物的最低产量前提下,优先发展低耗水、低耗能、低污染、高收益的作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改善区域农业生产的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晶 蒋和平
探索粮食主产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吉林省榆树的农业发展现状为实践基础,通过对其发展现代农业的结构进行分析,提出粮食主产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加强政府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在主产区和区外区域的流动;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完善支持粮食主产区的金融服务;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现代农业 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超 王守臣
粮食主产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粮食主产区农业风险呈加剧趋势,给国家粮食安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近年来农业风险变化的研究,提出了加强农业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业风险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智文 张清
本文以产粮大市四平市为例,分析了粮食主产区怎样抓住国家重视农业、进行生态建设的有利时机,通过生态农业产业化,使资源优势真正成为产业优势,走产业化道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同时,提出了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的定位、生态农业如何增值、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生态农业 产业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奇峰 张海林 刘武仁 边少锋 陈阜
【目的】为粮食主产区农业新技术的普及提供参考,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方法】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对东北粮食主产区榆树县245户农户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从农业新技术的接受途径,农户主要的技术需求以及影响农户接受新技术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96.3%的被调查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38.4%的农户获取农业新技术主要来源是农业技术推广,64.9%的农户通过向邻居学习来获得农业技术信息;48.2%和51.4%的农户需求新型肥料和新型农机等农业新技术;90.2%的农户认为栽培粗放制约了玉米产量的提高;89.4%的农户对农技推广是很欢迎的,但有近50%的农户得不到推广服务。【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国清 尹义坤
近年来,中央提出一系列关于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重大政策和措施,促进了"三农"状况的改善和进步。本文实证法分析了"三农新政"对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依托粮农收入和粮食产量增长现状与未来增长潜力构建六项指标:粮农收入增长、粮食价格变动、生产成本变动、粮食总产量增长、粮食增长速度指标、生产要素增长,采用回归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近几年来主要农业政策的绩效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大彬 王学明 邱恩义 孔祥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东辉 张郁 张颖
通过合作组织进入期货市场是美国中小农场主利用金融工具避险、增收的主要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蓬勃兴起,以及相关金融、流通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农民通过合作组织利用期货市场的条件正在逐步具备。对此,本文以吉林省梨树县为试点区域,对粮食主产区培育农民期货合作组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期货市场 合作组织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根本任务。与此同时,还必须保证粮食主产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两者不可偏废。特别是保证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收入稳步增加,关系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直接影响农民致富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赋 张树淼 于培伟
从当前来看,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尤其是主产区问题更多,有些还比较严重,潜伏着粮食生产下滑的危险。如何保护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的经济利益,调动粮食主产区政府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最近,我们赴吉林省调查了粮食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情况如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帅 余晓洋 吴迪
耕地是保证国家食物供给和粮食安全不可替代的资源。基于"农户—政府—第三方主体"耕地质量保护主体三维坐标,从地理区位差异、地块数量差异、耕地面积差异、生态认知差异等角度分析,粮食主产区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呈现如下特征:不同地理区位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差异显著;地块数量与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呈倒"U"形关系;耕地规模与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呈近似线性关系;生态认知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应推广"种养结合"的农户微观经营模式;健全土地流转市场,适时推出进城落户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完善服务组织载体,加快农户嵌入农业现代化进程;强化耕地保护相关主体的责任意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叶青 邓吉祥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城乡系统耦合的定量测度指标体系和模型,探讨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城乡系统耦合的驱动因素及其空间格局。研究表明:①城乡系统耦合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城市非农产业效益、城市就业与投资对乡村具有较强的作用;农村的居民生活水平、农业效益与城市子系统的关联性较强。②吉林省中部地区城乡耦合度总体上呈现东、中、西的空间分异特征。耦合度高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地丘陵区和西部平原区;耦合度较低的县域集中成片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的哈大沿线和5个地级市辖区。③依据城乡系统耦合度与人均GDP的关系,将吉林省中部24个县域划分为协调型、磨合型、拮抗型和低水平协调4种空间类型,其中拮抗型县域数占全部县域总量的54%,是今后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城乡协调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千 金晓斌 周寅康
为了揭示粮食主产区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与产出的空间格局特征,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型农业转变,论文以国家粮食主产区河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能值理论与空间分析技术,估算了河北省138个县种植业主要投入产出能值指标,从地理学视角上,重点探讨各项能值指标的空间格局差异与分布趋势。研究结果显示:①河北省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与产出各项能值指标具有明显的空间地域特征,其区域空间分布地理特征差异显著;②能值投入率(EIR)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地区,平均值15.81,区域差异相对较大;③能值产出率(EYR)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邢台—邯郸的东南部地区;④县级层次上有机能能值(FR)、能值投入功率(...
关键词:
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 河北省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杨印生 张充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心,而公共投资是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率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因此,本文以吉林省为例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定量评估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率,并进一步应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分析了公共投资与农业生产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实证检验了公共投资对农业生产率的驱动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东北主产区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的影响——基于吉林省35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
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要有新思路——辽宁、吉林、四川三省调研报告
农业结构调整对全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以粮食主产区为例
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适度规模分析——以河南省邓州市为例
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补贴效应评价与政策优化——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
藏粮于技:基层农技推广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基于安徽省粮食主产区859份种植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产品主产区居民生活质量评估与政策调控研究——以吉林省德惠市为例
粮食主产区种植业比较优势实证研究——以江西为例
农业风险的区域相关性与农业保险的协调优化——以1978-2009年粮食主产区水旱灾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