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2)
2023(13659)
2022(12030)
2021(11294)
2020(9319)
2019(21727)
2018(21395)
2017(41741)
2016(22532)
2015(25097)
2014(24865)
2013(24304)
2012(21940)
2011(19522)
2010(19064)
2009(17023)
2008(16159)
2007(13355)
2006(11462)
2005(9337)
作者
(62063)
(51614)
(50875)
(48746)
(32799)
(24641)
(23273)
(20377)
(19691)
(17829)
(17757)
(17175)
(16093)
(16026)
(15786)
(15475)
(15410)
(15399)
(14695)
(14531)
(12615)
(12304)
(12229)
(11773)
(11482)
(11342)
(11179)
(11140)
(10210)
(10170)
学科
(88018)
经济(87923)
管理(63976)
(58764)
(49106)
企业(49106)
方法(43913)
数学(38714)
数学方法(38161)
中国(23736)
(22039)
(21414)
地方(18809)
业经(18748)
(18747)
理论(15010)
农业(14923)
环境(14716)
(14172)
(14152)
贸易(14146)
财务(14103)
财务管理(14076)
(13968)
技术(13696)
(13665)
企业财务(13346)
(13091)
(12511)
教育(10861)
机构
大学(307985)
学院(306032)
管理(126421)
(117968)
经济(115243)
理学(111489)
理学院(110197)
管理学(108049)
管理学院(107499)
研究(97595)
中国(69444)
(64823)
科学(62496)
(51449)
业大(46783)
(46452)
(45554)
中心(44770)
财经(42948)
研究所(42943)
(41803)
(41607)
师范(41249)
北京(40065)
(39305)
(36877)
农业(35676)
经济学(35157)
(34305)
师范大学(33834)
基金
项目(224979)
科学(178272)
基金(164788)
研究(162514)
(143561)
国家(142443)
科学基金(124180)
社会(102836)
社会科(97546)
社会科学(97521)
基金项目(89083)
(87167)
自然(82646)
自然科(80756)
自然科学(80739)
自然科学基金(79231)
教育(74974)
(74181)
资助(66778)
编号(66066)
成果(51035)
重点(49907)
(49211)
(47109)
(46662)
课题(44455)
创新(43525)
科研(43274)
教育部(42463)
国家社会(42282)
期刊
(118696)
经济(118696)
研究(85632)
中国(50494)
学报(47341)
科学(44691)
管理(43867)
(39633)
(38058)
大学(36440)
学学(34267)
教育(32950)
农业(28088)
技术(27240)
业经(19925)
财经(19532)
(19270)
金融(19270)
经济研究(18661)
问题(17183)
(16591)
图书(16342)
科技(15237)
资源(15175)
理论(14525)
技术经济(14259)
(14086)
(13885)
现代(13811)
实践(13546)
共检索到417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宁睿  汤文专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许多城市水问题频发,城、水矛盾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梳理当前我国与水相关的规划管理现状,然后分析城市水适应空间规划的内涵,并从尊重水系统自然性的角度,总结发达国家水系统空间规划设计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城乡空间规划体系中,通过从战略引导和实施操作两个层面引入水适应性理念,构建一体化空间规划体系框架,使城、水关系完美融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彤玥  
近年来弹性城市理论和方法兴起。通过对国内外弹性城市空间规划和总体规划研究与实践的梳理,总结不足:一方面目前"弹性"概念在规划中的运用缺乏明确的定义方式,而是一种通用的涵盖性术语;另一方面缺乏系统地从弹性城市理论层面出发的规划框架构建。基于弹性城市"多元化与创新、自学习、自组织、冗余性、人力和社会资本"等特征原则,初步构建弹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框架,尝试提出弹性城市发展目标、建设用地选择、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彤玥  
近年来弹性城市理论和方法兴起。通过对国内外弹性城市空间规划和总体规划研究与实践的梳理,总结不足:一方面目前"弹性"概念在规划中的运用缺乏明确的定义方式,而是一种通用的涵盖性术语;另一方面缺乏系统地从弹性城市理论层面出发的规划框架构建。基于弹性城市"多元化与创新、自学习、自组织、冗余性、人力和社会资本"等特征原则,初步构建弹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框架,尝试提出弹性城市发展目标、建设用地选择、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常芳  王兴中  王锴  魏红妮  于二强  
城市规划的新城市主义理念是伴随着解决工业化后城市物质功能空间问题而逐渐成熟的,自此形成了以城市社区为单元的人居性规划与设计原理。20多年来,全球化与消费文化中人权问题的消长、城市空间人本公正问题日益凸显,促使社会公平的人本价值观问题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矛盾,反映出在社会空间层面新城市主义缺少如何构建良好社区的探讨。本文从人本主义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视角来审视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空间价值观,系统地从空间价值观的角度对其人本性、技术性与实践性理念进行审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黎兴强  田良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中国城市正面临着向低碳转型的巨大挑战与机遇。回顾和总结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永续发展、紧凑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相关理念,提出"回归城市"概念及其发展框架,以期对中国各项空间规划的组织编制与实施管理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新概念。回归城市强调的是永续发展、紧凑发展和绿色发展三者的包容性发展及其EDL协同发展,前者是后两者的发展基础,紧凑发展是实现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其根本目标是实现"职·住·游"协同发展极大化,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贻梅  刘志高  戴俊骋  周青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建设的更高阶段,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众多方面,因此应当成为当前区域空间规划的新的理念和新的指导思想。以宁波北仑为例,提炼出生态文明理念对区域空间规划的新要求,介绍生态文明空间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北仑发展现状及空间演化过程,认为其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与区域空间格局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详细探讨了北仑生态文明整体空间格局功能区划、产业空间、生态空间以及生活空间规划;最后提出了北仑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侃华  祁姗  龚健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运动取得巨大的成果,也让乡村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天然绿色资源作为乡村振兴的一笔宝贵财富,如何确定乡村绿色空间资源建设开发的生态适应性,如何引导与调控相关利益主体的建设行为,已成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及可持续发展的焦点问题。文章以空间过程、产业组织、结构特征和动力机制为基础进行解析,提出"一产提升、二产增效、三产升级"的适宜性路径,积极打造新农产业全价值链,并以多维视角探新乡村空间生态化规划途径,从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杭  金川  
丹麦空间规划在体系构建与目标战略选择、区域平衡与多样化发展协调、公共政策与管理需求整合、生态空间保护与农村土地开发限制、开放性空间格局构建、公共服务与空间资源共享等方面有哪些先进理念与经验?本文对此作了详尽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苟爱萍  赵瑾瑾  王江波  
CA模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具有时空计算特征的时间、空间、状态都离散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具有模拟复杂系统时空动态演化过程的能力,常用于自组织系统演变过程的模拟研究。自产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军事和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在综合分析CA模型基本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对CA模型在城市空间规划相关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类研究,包括城市土地利用演变、交通流、生态系统演化、景观格局演变、城市灾害和人流疏散等仿真模拟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宣蔚  郑炘  
在全球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城市控规层面还缺少城市发展的低碳引导方法,低碳指标体系不健全,目标层自上而下难以落实。鉴于此,以城市规划中的控规层面作为特定研究对象,以镇江官塘新城的低碳空间规划研究为例,从整体空间结构到街区布局,对城市低碳空间的建构展开研究,提出城市空间规划的低碳优化方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成  赵万民  谭少华  
城市绿色空间不仅是链接城市聚居体各阶层的融合纽带,还是构建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标,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重要力量。本文以城市绿色空间为桥梁,从城市绿色空间的内涵理解入手,剖析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针对重庆市区域特点,提出了将"城市绿色空间(空间)-城市环境艺术(视角)-地域文化(人间)"为一体的"宜居重庆"规划理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杨帆  向枝远  杨奕  王泉力  李艺  
生态修复是海岸带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韧性理念中有关规划—吸收—恢复—适应的演化规律对于海岸带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沙化较为典型的海南木兰湾海岸带区域为例,开展海岸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方法及应用研究,基于沙化脆弱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耦合分析划分不同类型空间,并分区制定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沙化脆弱性高的区域主要是旱地和沙地,面积达21.8%,生态系统服务高的区域主要是林地、水域、湿地,面积达67.5%。(2)重建修复区主要位于鱼塘、旱地一带,占总面积的16.4%;人工辅助修复区主要位于旱地以及迎风面一带,面积达5.5%;适度开发区多为基本完全沙化区域,面积为15.8%。相关评估结果和生态修复规划方案能够揭示生态系统各关键因子之间的胁迫—响应机理,为海岸带沙化区域的生态修复及恢复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栗伟迪   张瑞红  
<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我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然而,这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不可持续。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国土空间规划是将这一理念落实到空间上的主要手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不仅关系“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综合治理,也涉及城市规模、土地综合利用、城市结构优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红  
城市公共空间的供给机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研究问题,涉及公共福利政策、政府与市场边界和规划中的社会公正等多个研究视角,研究的焦点在于如何合理引入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数量、质量和布局合理性。本研究借鉴空间生产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从权力、资本在城市空间中投资、自我增值的生产运作的分析入手,发现市场经济制度下空间生产的核心工具是空间产权制度,以产权、交易成本作为研究分析的切入点,提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实施机制的组成,包括空间管控、多元供给机制和制度设计。本研究以福利经济学为公共空间的供给政策理论,以空间生产理论解释规划实施的动力,以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市场经济制度下公共空间生产机制的内容和实质,推动公共空间规划体系从编制到实施的紧密衔接,从而更好地发挥规划的作用,提高公共空间的供给数量和质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祚继   程雅淇   孟海燕   王赛红  
研究目的:从规划理论构成入手,讨论国土空间的系统科学理论、动态平衡原理、演化组织机制等基础性理论问题,为规划实践提供指导。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构成远远超出传统的建筑学范畴,大量融入地理学、生态学、海洋学、信息学、经济学、管理学、民法学、景观学等学科知识。(2)国土空间规划的对象是“地理综合体”,规划理论主要来源于不同尺度“地理综合体”的系统科学原理,包括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土地系统科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等。(3)国土空间规划本质上是通过对国土空间系统要素的调控,保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畅通即动态平衡,包括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国土空间系统的综合动态平衡。(4)国土空间系统的演化发展是自组织机制与他组织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组织机制包括规模演化机制、结构演化机制和格局演化机制,他组织机制主要包括空间规划、用途管制、民主监督和信息监管等。研究结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产物和新时代国家空间治理的重要工具,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亟待推进理论创新及其基础上的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