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9)
2023(13233)
2022(11603)
2021(10988)
2020(9217)
2019(21553)
2018(21329)
2017(41576)
2016(22360)
2015(25305)
2014(25122)
2013(24603)
2012(22332)
2011(19825)
2010(19387)
2009(17376)
2008(16686)
2007(14080)
2006(12040)
2005(9896)
作者
(62377)
(52029)
(51375)
(48968)
(32996)
(24998)
(23530)
(20612)
(19787)
(18253)
(17904)
(17294)
(16251)
(16191)
(16046)
(15750)
(15634)
(15514)
(14841)
(14656)
(12743)
(12534)
(12431)
(11887)
(11584)
(11480)
(11377)
(11181)
(10434)
(10399)
学科
(87672)
经济(87502)
管理(65182)
(59905)
(49739)
企业(49739)
方法(43681)
数学(38509)
数学方法(37987)
(23685)
(21563)
中国(21552)
地方(18914)
业经(18862)
(18668)
农业(15764)
环境(14943)
(14864)
理论(14424)
(14408)
贸易(14402)
(14255)
财务(14164)
财务管理(14132)
(13929)
技术(13742)
(13585)
企业财务(13336)
(12256)
资源(10799)
机构
大学(307035)
学院(305689)
管理(127260)
(117803)
经济(115218)
理学(111713)
理学院(110497)
管理学(108385)
管理学院(107834)
研究(96831)
中国(70347)
(66546)
科学(62470)
(51920)
业大(47639)
(47401)
(46891)
中心(45380)
研究所(43334)
财经(42863)
(42249)
北京(41696)
(40683)
师范(40321)
(39224)
农业(37074)
(35967)
(35050)
经济学(34673)
师范大学(32820)
基金
项目(223332)
科学(175792)
基金(162566)
研究(161848)
(141317)
国家(140173)
科学基金(121781)
社会(101271)
社会科(95898)
社会科学(95872)
基金项目(87583)
(86567)
自然(81058)
自然科(79080)
自然科学(79060)
自然科学基金(77598)
教育(74319)
(73385)
编号(66686)
资助(66557)
成果(51690)
重点(49354)
(48878)
(46944)
(46131)
课题(44466)
创新(43013)
科研(43006)
教育部(41968)
大学(41547)
期刊
(120909)
经济(120909)
研究(83049)
中国(54062)
学报(48867)
科学(44853)
管理(44121)
(41699)
(38964)
大学(37091)
学学(34681)
教育(32300)
农业(29607)
技术(27492)
业经(20869)
(20332)
金融(20332)
财经(19547)
经济研究(18520)
图书(18243)
资源(16632)
(16563)
问题(16240)
科技(15155)
理论(15112)
(14734)
技术经济(14385)
实践(14117)
(14117)
(13882)
共检索到423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俊旭  张士锋  华东  龙爱华  陈博  
本文利用水足迹对北京市水资源占用进行估计,得出2006年北京市水资源实际占用量为138.28×108m3,能更真实反映北京市水资源实际占用情况。从产业结构及消费构成分别分析了水足迹的情况,得出农作物和动物产品虚拟水消耗是水足迹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粮食及肉类是耗用水资源的主要消费产品。北京市水资源压力为1.37,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农产品引进、生态环境保障、动物类及农作物产品用水相应水资源压力分别为:0.082、0.135、0.570、0.016、0.350和0.213。市外引入水资源高达59.78×108m3,对外依存度为0.43,说明北京市本地水资源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分析北京市水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曾昭  刘俊国  
北京市属于重度资源型缺水地区,加上严重的水污染情况,使得水问题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关键性因素。研究采用灰水足迹理念将北京市1995—2009年间不同部门产生的污染物以"稀释水"的形式进行量化。研究表明:①北京市2009年灰水足迹为49.5×108m3,约为北京当年水资源量的2.3倍;②生活部门的灰水足迹最大,农业部门次之,工业部门的灰水足迹最小;③北京市灰水足迹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农业、生活和工业部门的灰水足迹在1995—2009年间分别下降了45%、62%和93%;④虽然北京市灰水足迹逐年减小,水体水质却呈现逐年恶化的趋势,剩余灰水足迹(即灰水足迹与水资源的差值)累积值的增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子江  韩伟超  
基于水足迹理论和计算模型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以昆明市2014年统计数据为依据,计算了该市2014年的水资源足迹,并评价了其水资源利用现状。研究表明:(1)2014年昆明市总的水足迹高达119.915×108 m~3,人均水足迹为1 809.76 m~3/人;(2)农业是昆明市耗水量最大的产业,其水足迹达到43.319×108 m~3,占到本市生产服务用水的77.42%;(3)昆明市水资源匮乏度为241.6%,水资源压力指数为112.7%,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4)从产业水足迹上看,第一产业水资源足迹最高,万元产值水足迹最大,水足迹经济效益最低,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其中旅游业水足迹经济效益最高,侧面证明了旅游业是绿色低能耗产业;因此,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在保证本地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旅游业,以及从外地调水和加强虚拟水贸易等方式降低该市水资源压力,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子江  韩伟超  
基于水足迹理论和计算模型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以昆明市2014年统计数据为依据,计算了该市2014年的水资源足迹,并评价了其水资源利用现状。研究表明:(1)2014年昆明市总的水足迹高达119.915×108 m3,人均水足迹为1 809.76 m3/人;(2)农业是昆明市耗水量最大的产业,其水足迹达到43.319×108 m3,占到本市生产服务用水的77.42%;(3)昆明市水资源匮乏度为241.6%,水资源压力指数为112.7%,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4)从产业水足迹上看,第一产业水资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唐帅  宋维明  
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2年至2011年北京市化石能源生态足迹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化石能源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人均能源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能源生态足迹产值呈快速上升趋势,煤炭和原油仍是能源生态足迹的主要来源,北京市面临严重的生态压力。最后,从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和利用新能源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军  侯汉坡  
水资源短缺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北京市面临在不增加用水总量的条件下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假设水权可以交易,本文主张运用制度创新手段,在用水定额和用水配额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跨行业水权交易的创新模式,构建了跨行业水权交易体系模型,并从定额管理、配额管理和水权交易市场三方面设计了实现系统运行的机制,最后以工业和农业的水权交易为例,验证了这一制度能够实现水资源的最优配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燕  王效科  逯非  
生态足迹和水足迹作为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资本利用程度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我国的生态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食物是人类首要的消费品,其消耗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将反映维持一个区域的人口基本食物需求所占用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本研究在生态足迹和水足迹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的现状,重新计算了均衡因子和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等模型关键参数,改进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人均土地面积达到1.967hm2/人,人均生态足迹为2.025hm2/人;北京市居民食品消耗人均虚拟水为1023.05m3/人,约为居民消耗实体水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会娟  耿涌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碳足迹越来越不容忽视。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居民消费碳足迹的基础上,以投入产出法为基础,深入研究了北京市2007年居民消费直接碳足迹和隐含碳足迹的特征。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碳足迹总量约7993万t,约为农村居民碳足迹总量1195.55万t的7倍。其中城镇居民碳足迹以隐含碳足迹为主,农村居民碳足迹以直接碳足迹为主。从居民消费隐含碳足迹构成来看,城镇居民以食品、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用品和服务为主,分别为35.2%,14.1%和13.8%;农村居民主要以食品、居住、交通和通信为主,分别为32.4%,21.9%和12.3%。此外,居民消费隐含碳足迹随着收入水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熊欣  张力小  张鹏鹏  郝岩  常远  王灿  
食物代谢是城市物质能量代谢的基础性过程之一。论文系统分析了1978—2015年北京市城市食物代谢通量、结构和效率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核算其水-碳足迹,提出优化城市食物代谢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1)2015年北京市食物代谢通量为881.4万t,比1978年增加了3.3倍,其中植物源食物增加了2.5倍,动物源食物增加了12.0倍,由此引发的水-碳足迹分别增加了6.1倍和4.4倍;2)北京市食物代谢的通量结构和水-碳足迹结构均呈现出主食为主转向主副食替代、植物源食物为主转向动植物源食物并重的演变特征;3)"过度饮食"特别是高比例肉类消费,不但影响了城市居民健康水平,也显著扩大了城市人均环境足迹,导致食物代谢的生态效率指标从1.27降低至0.32;4)降低城市食物代谢的足迹影响需要优化产业链供应,倡导绿色健康消费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玲玲  王琳  余静  
以缺水城市即墨市为研究对象,结合水足迹核算成果,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并采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研究结果显示:①压力因子权重最大,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影响最大,驱动力因子次之,状态因子的权重稍高于响应因子,影响因子的权重较小;②在30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中,"生态用水比例"指标权重最大,"人口自然增长率"次之;③即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呈"升(1999-2005年)-降(2005-2009年)-升(2009-2011年)"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即墨市日益关注环境保护积,积极响应节水政策,使即墨市社会、经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焦士兴  张馨歆  王安周  张建伟  张崇崇  赵荣钦  陈林芳  
[目的]随着安阳市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方法]采用水足迹和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评价模型,并结合水资源评价指标,研究了2000—2016年安阳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状况。[结果](1)安阳市农作物虚拟水中小麦等粮食作物虚拟水量较大,棉花等经济作物较小;动物产品虚拟水量中禽蛋和猪肉虚拟水量最大,牛肉、兔肉和奶类次之,水产品最小。(2)安阳市水足迹呈波动上升趋势,水足迹总量年均增长率为2%,人均水足迹(1 524.29m~3/人·年)高于我国平均水资源量(1049m~3/人·年)。农业水足迹比重最大,工业和生活次之,生态和贸易虚拟水量最小。(3)安阳市水资源匮乏程度严重,水资源年平均匮乏指数为7.48,年均增长率8%。(4)2001—2014年,安阳市GDP年增长率(14%)与水足迹年均增长率(3.1%)表现为弱脱钩状态(2007年和2010年除外);2015—2016年,则由弱脱钩转向强脱钩的协调状况转化。[结论]安阳市应注重发展高效农业,优先发展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较低粮食作物;调整动物产品结构,适量进口水密集型产品,逐步改善贸易虚拟水结构。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安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靖  
发展旅游业有助于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但也会带来负向效应,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基于此,文章结合旅游生态足迹模型,以北京市2010~2017年入境游客为例,对其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跟踪。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入境游客人均生态足迹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总体上升趋势明显,且于2017年达到人均0.1870hm~2的峰值,这充分说明入境旅游生态足迹是导致区域生态赤字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旅游生态足迹结构可知,其中74.3%为交通生态足迹,该账户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住宿账户和购物账户,而废弃物生态足迹的面积最小,仅占到0.1%的份额。此外,北京市入境游客的生态足迹效率较高,单位均值为6611美元/hm~2,是全球平均值的5.98倍,反映了北京市入境旅游经济的高效性。文章提出北京市应致力于提升区域生态承载力、扩大入境游客生态足迹效率、倡导节约型的旅游发展模式等政策建议,目的在于减缓入境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月卿  
北京市是我国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高,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矛盾最尖锐的地区之一。本文利用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计算了北京市1990年~2003年的生态足迹和土地生态承载力,以期为适应北京大都市社会经济功能的特点,寻求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实现该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结果表明:1990年~2003年,北京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呈阶段性变化,1995年以前人均生态足迹逐渐增大,1995年以后呈逐渐减小趋势;而万元产值生态足迹呈持续减小趋势。1996年~2003年,北京市总的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足迹均大大超过其土地生态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从横向比较看,北京市的人均生态足迹超出全球和中国平均水平。可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鹏  张雷  
淡水资源是维持城镇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之一。现代城镇淡水消费分为直接、间接和诱发用水三部分。从城镇基本物质消费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城镇淡水消费的计算公式。对建国以来北京市的城镇淡水消费量和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北京城镇淡水消费的保障地域演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北京城镇淡水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博  穆月英  
设施蔬菜生产系统碳足迹研究对构建低碳蔬菜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命周期法和多目标灰靶决策模型,利用2013年实地调查数据对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系统碳足迹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总碳排放中以间接碳排放为主,来自工业的投入品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原因;2总体上看,设施蔬菜生产系统光合作用碳汇大于总碳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性;3大棚优于温室,但两者的总碳排放均小于光合作用碳汇,对生态环境均具有正外部性;4各地区碳足迹的优劣顺序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房山区、平谷区、延庆县、密云县和怀柔区,且前四个地区对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推进低碳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