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0)
2023(11162)
2022(9460)
2021(8877)
2020(7652)
2019(17761)
2018(17524)
2017(33688)
2016(18410)
2015(20776)
2014(20852)
2013(20699)
2012(18891)
2011(17140)
2010(16632)
2009(15446)
2008(15198)
2007(13355)
2006(11233)
2005(9594)
作者
(53316)
(44995)
(44738)
(42521)
(28233)
(21764)
(20592)
(17740)
(16961)
(15745)
(15329)
(15099)
(14078)
(14060)
(13978)
(13952)
(13834)
(13402)
(12863)
(12731)
(11097)
(10902)
(10749)
(10255)
(10153)
(10005)
(9790)
(9783)
(9105)
(9015)
学科
(79858)
经济(79784)
管理(53039)
(48881)
方法(40181)
(39557)
企业(39557)
数学(36266)
数学方法(35823)
(20230)
中国(19343)
(19160)
地方(18349)
(16115)
业经(15003)
农业(13774)
(13688)
贸易(13685)
(13280)
(12825)
环境(12597)
(12491)
财务(12444)
财务管理(12414)
(12241)
企业财务(11774)
理论(11095)
地方经济(10688)
技术(10634)
(10026)
机构
大学(263637)
学院(263579)
(107108)
经济(104925)
管理(104392)
理学(91205)
理学院(90207)
管理学(88498)
管理学院(88014)
研究(85417)
中国(63472)
科学(54879)
(54522)
(46492)
(45105)
(43198)
业大(41295)
中心(40911)
研究所(39772)
财经(38408)
(38074)
农业(35866)
(34928)
(34115)
师范(33750)
北京(33338)
经济学(33185)
(30875)
(30608)
经济学院(30270)
基金
项目(186475)
科学(146911)
基金(136137)
研究(132246)
(119588)
国家(118676)
科学基金(102071)
社会(84099)
社会科(79787)
社会科学(79762)
(73196)
基金项目(72781)
自然(67793)
自然科(66094)
自然科学(66071)
自然科学基金(64869)
(62034)
教育(61180)
资助(55678)
编号(53517)
重点(42286)
成果(41781)
(41285)
(40446)
(38509)
科研(36623)
创新(36111)
课题(35963)
国家社会(35098)
教育部(35087)
期刊
(108077)
经济(108077)
研究(67577)
中国(45333)
学报(43268)
科学(39785)
(38998)
(36533)
管理(35002)
大学(31846)
学学(30142)
农业(26624)
技术(23876)
教育(22708)
(18770)
金融(18770)
财经(18358)
业经(18068)
经济研究(16922)
(15726)
资源(15255)
问题(14901)
(14597)
统计(14024)
技术经济(13293)
图书(13181)
(12927)
(12749)
理论(12139)
科技(11864)
共检索到364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童玉芬  
新疆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全面了解新疆各区域水资源对人口的承载力以及实际存在的人口压力状况,对于深刻认识干旱区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制定有针对性的分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对新疆不同区域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密度指数以及人口承载压力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区域对比分析,得到了一些基本结论:①不能一概而论机械照搬联合国关于干旱区和半干旱区人口密度的临界标准,各地应该有适合当时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技术水平的人口承载密度标准,而且这些标准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②新疆当前平均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密度是11人左右,大于联合国制定的干旱区人口密度临界标准,但小于半干旱区临界值。整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棣美,卢培泽  
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是一种战略预测性工作,它是研究“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单位面积土地上最大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数量。”人口急剧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资源、经济问题,倍受当代关注。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人西斯蒙第指出:财富和人口并不是国家繁荣的绝对标志,国家繁荣的标志在于财富与人口的比例。我国从1849年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夏海勇  
城市社会经济的最佳发展 ,在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合理的人口承载量。根据南京市现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人口发展态势 ,结合市政府关于南京市近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及远景目标 ,对南京城市现在与未来的人口合理承载量进行研究与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永玲  
文章综合考虑水资源的供给、利用、管理以及污染情况,采用灰色关联熵法客观赋予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构造支持指数和压力指数并通过支持-压力耦合机制测度水资源承载力,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从支持角度识别水资源承载力的障碍因素。考察了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对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进行区域划分,综合评价中国省域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研究发现:(1)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承载力区域WRCC状态划分结果差异较大。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青海和宁夏的水资源承载力都处于超负荷状态,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以及新疆的水资源承载力非常接近警告线,其余省份的水资源承载力存在过剩。(2)总体而言,考察期内30个省份的平均水资源承载力指数为“V”型变化,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平均支持指数为“V”型变化,但呈下降趋势;平均压力指数为“倒V”型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平均压力指数的变化大于平均支持指数。(3)地下水供水总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以及供水总量/常住人口数量是限制水资源承载力提升最主要的障碍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彦光  
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诸多系统的预测中,Logistic函数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型。但是,确定Logistic模型的参数又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论文基于最小二乘算法和多元回归分析发展一种参数估值方法:首先对模型求导,化为微分方程;然后将微分方程离散化,得到差分方程;将差分方程转换为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自回归分析确定模型参数;最后将回归系数转换为Logistic模型参数。根据对称性思想提出了Logistic模型参数估计效果检测的对称性指数。大量的试验表明,只要研究对象具有S形曲线的增长特征,这种方法就行之有效。借助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预测,给出了两个计算实例,由此说明上述方法的具体应用步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娟  史文兵  穆兴民  
科学识别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促进科学合理的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归纳总结筛选出15个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应用DEMATEL方法对15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保护现有水资源的数量,并不断提升水资源质量,能够促进社会安定;与此同时,改变工业生产方式,降低工业耗水量,进而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水资源承载力才能提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付强  李伟业  
以湿地生态区域作为整体系统来研究,结合三江平原区域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区域的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重要因素,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承载力综合分析模型体系。根据人口承载力模型体系,在参考"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指标总量进行系统预测(按时间序列),拟定了两个承载质量标准,分别为小康水平、富裕水平以及相应的指标阈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三江平原湿地区域五城市人口承载能力,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童玉芬  
水资源是一个城市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资源,而且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资源,因此常常成为决定一个地区或者城市承载力的最"短板因素"而受到极大重视。北京市作为北方干旱缺水城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显得突出。本文选择系统动力学方法对首都北京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定量的动态的分析。模型中考虑了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以及南水北调水量等供水因素,同时考虑了工农业发展用水、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量的变动及其用水结构等变量以及它们的变化核相互作用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并对上述因素未来的各种变化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显示,如果按照目前的供水和用水标准以及用水结构,北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丹  吴凤平  
文章在对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内涵,建立区域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综合探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向,通过严格控制初始水权和初始排污权,实现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以及产业结构的双向优化,保障产业综合效益最大化,促进区域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求解的遗传算法,结合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倩  汪嘉杨  张碧  
综合考虑影响水资源系统的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论文通过对水资源系统内在机理研究,构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概念框架的水资源承载力DPSIRM评价指标体系,给出各子系统明确的含义,以反映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模拟退火算法用于投影寻踪优化,构建耦合SA-PP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2003—2012年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并分析投影特征值的历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2年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呈逐步上升趋势,即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逐步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处于水资源可支撑的规模范围内。2006年以前,水资源承载力呈加速增长趋势,其增长潜力较大。2006年以后,水资源承载力波动幅度较大,而2009和2011年年增幅趋于零。最佳投影方向各分量的大小反映了各评价指标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值越大则对应的评价指标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越大。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程度最大的5项指标依次为:生活污水排放量、"三废"治理投资、人均GDP、单位GDP水耗和森林覆盖率。压力子系统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比重为26.15%,表明压力子系统是影响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的最重要因子。研究表明此模型具有实用性,可为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倩  汪嘉杨  张碧  
综合考虑影响水资源系统的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论文通过对水资源系统内在机理研究,构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概念框架的水资源承载力DPSIRM评价指标体系,给出各子系统明确的含义,以反映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模拟退火算法用于投影寻踪优化,构建耦合SA-PP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2003—2012年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并分析投影特征值的历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2年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呈逐步上升趋势,即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晓  
本文在预测湖南省粮食产量和人口数量的基础上按中方案人口,高投入粮食产量估算了2005年和2020 年粮食的供需状况,预测了不同投入水平,不同消费水平的人口承载量,并按承载力指数将全省各地市划分为富余、临界两类地区,最后提出协调人地关系和提高人口承载量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翔  王玢  董战峰  刘鑫  
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承载力计算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养殖污染主控的流域,提出粪便资源化利用模式,并基于此结合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计算农田畜禽承载量,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结果表明:(1)结合当地养殖特点及种植业现状,提出猪—沼—稻/果/蔬粪便资源化利用模式;(2)耕地农田承载量依据土地氮磷元素平衡计算,林地畜禽承载量依据林地种植作物有机肥限值计算,进而加和归纳为整体农田承载量,确认畜禽养殖超载地区(文地镇),并确定上述粪便利用模式可行性;(3)参考猪瘟前养殖规模,确定现存规模及逐步恢复后养殖负荷,并对不同养殖负荷地区提供不同改善措施建议,有效减少养殖废弃物产生,降低环境负载率,进一步改善目标地区水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翔  王玢  董战峰  刘鑫  
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承载力计算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养殖污染主控的流域,提出粪便资源化利用模式,并基于此结合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计算农田畜禽承载量,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结果表明:(1)结合当地养殖特点及种植业现状,提出猪—沼—稻/果/蔬粪便资源化利用模式;(2)耕地农田承载量依据土地氮磷元素平衡计算,林地畜禽承载量依据林地种植作物有机肥限值计算,进而加和归纳为整体农田承载量,确认畜禽养殖超载地区(文地镇),并确定上述粪便利用模式可行性;(3)参考猪瘟前养殖规模,确定现存规模及逐步恢复后养殖负荷,并对不同养殖负荷地区提供不同改善措施建议,有效减少养殖废弃物产生,降低环境负载率,进一步改善目标地区水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桂军  曹相东  齐义军  
呼包鄂城市群作为我国西部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群,对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快速增长贡献斐然。但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呼包鄂城市群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年人均综合用水1000立方米的国际最低标准水平下,呼包鄂城市群人口数量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提高呼包鄂城市群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应增加黄河水分配指标,合理分配用水份额;探索水权交易方式,构建水权交易市场;完善节水降耗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探索工厂集约化养殖与家庭饲养放牧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牲畜用水;激励与管控相结合,提高水资源可利用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