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0)
- 2023(13348)
- 2022(11336)
- 2021(10274)
- 2020(8733)
- 2019(20039)
- 2018(19359)
- 2017(36485)
- 2016(19913)
- 2015(21927)
- 2014(21376)
- 2013(20797)
- 2012(18931)
- 2011(16817)
- 2010(16228)
- 2009(14517)
- 2008(13969)
- 2007(11632)
- 2006(9897)
- 2005(7964)
- 学科
- 济(79418)
- 经济(79336)
- 管理(54889)
- 业(53086)
- 企(43788)
- 企业(43788)
- 方法(40581)
- 数学(36409)
- 数学方法(35872)
- 农(20765)
- 财(19770)
- 中国(18663)
- 学(17745)
- 业经(17357)
- 地方(16330)
- 贸(14460)
- 贸易(14457)
- 农业(14300)
- 易(14045)
- 环境(13062)
- 务(12920)
- 财务(12869)
- 财务管理(12844)
- 技术(12790)
- 企业财务(12255)
- 理论(12042)
- 制(11869)
- 和(11775)
- 划(10842)
- 融(10165)
- 机构
- 大学(277005)
- 学院(275737)
- 管理(109107)
- 济(108785)
- 经济(106859)
- 理学(97079)
- 理学院(95966)
- 管理学(93958)
- 管理学院(93469)
- 研究(91368)
- 中国(65238)
- 科学(61372)
- 京(57099)
- 农(54184)
- 业大(48603)
- 财(46548)
- 所(45965)
- 江(43667)
- 农业(43245)
- 研究所(43178)
- 中心(42832)
- 财经(38987)
- 经(35719)
- 范(35490)
- 师范(34905)
- 院(33616)
- 北京(33278)
- 经济学(33226)
- 州(30547)
- 经济学院(30439)
- 基金
- 项目(207190)
- 科学(163771)
- 基金(152740)
- 研究(141343)
- 家(137219)
- 国家(136162)
- 科学基金(116756)
- 社会(91330)
- 社会科(86752)
- 社会科学(86725)
- 省(82490)
- 基金项目(81959)
- 自然(79750)
- 自然科(77954)
- 自然科学(77928)
- 自然科学基金(76517)
- 划(70121)
- 教育(65817)
- 资助(61567)
- 编号(53892)
- 重点(47730)
- 部(45329)
- 创(43958)
- 发(43954)
- 计划(41330)
- 科研(41308)
- 创新(41232)
- 成果(40545)
- 国家社会(38590)
- 教育部(38238)
- 期刊
- 济(104633)
- 经济(104633)
- 研究(67935)
- 学报(52454)
- 科学(45864)
- 中国(45785)
- 农(45641)
- 大学(38691)
- 管理(37260)
- 学学(37004)
- 财(34947)
- 农业(31500)
- 教育(24192)
- 技术(24110)
- 融(18238)
- 金融(18238)
- 财经(17941)
- 业经(17763)
- 业(17338)
- 经济研究(17163)
- 经(15329)
- 版(14834)
- 资源(14527)
- 业大(14298)
- 统计(14293)
- 科技(14242)
- 问题(13931)
- 策(13444)
- 技术经济(13382)
- 商业(12182)
共检索到372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挺兵 杜红春 胡晓娜 胡飞飞 龚进玲 李学梅 杨德国
为了解澜沧江西藏段的水质现状及影响因素,于2017-2019年对澜沧江西藏段4个干流站位(曲孜卡、如美、卡若、扎曲)和4个一级支流站位(麦曲、金河、昂曲、热曲)进行了水质监测。监测水质参数包括水温(WT)、溶解氧(DO)、p H、电导率(EC)、透明度(SD)、总悬浮物(TSS)、总磷(TP)、总氮(TN)、氨氮(NH_4~+-N)、硝酸盐(NO_3~--N)、亚硝酸盐(NO_2~--N)、磷酸盐(PO_4~(3-))和CODcr。采用水质综合标识指数(WQI)对澜沧江西藏段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澜沧江西藏段的水质参数存在明显的时空波动,主要污染物包括TP、TN和CODcr。(2)澜沧江西藏段WQI均值范围72~80,水质总体良好;春季水质优于秋季,支流站位的WQI均值略高于干流站位的WQI均值,2017-2019年水质呈逐年向好趋势。(3)影响澜沧江西藏段WQI值的水质参数有WT、TP、NH_4~+-N、CODcr和DO。为更好地保护澜沧江西藏段的水环境,建议完善水质监测网络体系、管控污染型企业进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挺兵 胡飞飞 龚进玲 王旭歌 陈康 杜红春 杨德国 吴兴兵
为了解澜沧江西藏段鱼类群落现状,于2017—2019年对澜沧江西藏段干流及主要支流的鱼类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分析和评价了鱼类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结果显示,澜沧江西藏段现有鱼类2目5科(亚科) 13种,其中土著鱼类9种,外来鱼类4种;摄食生态类型包括杂食性(占比92.3%)和肉食性(占比7.7%)2种;栖息类型包括3种,其中底栖缓流性鱼类物种数比例最高,占61.5%;群落优势种为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澜沧裂腹鱼(Schizothorax lantsangensis)、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和前腹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anteroventris);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570~1.249、0.585~0.901和0.504~1.423。总体而言,澜沧江西藏段鱼类群落结构较为简单,但处于稳定状态,所有有历史记录的土著鱼类均采集到样本,所有外来鱼类均是首次记录。为保护澜沧江西藏段土著鱼类资源,建议加强土著鱼类栖息地保护和人工驯养繁育,并重视对外来鱼类的防控。
关键词:
澜沧江 西藏 鱼类资源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涛 彭梦 李罗新 何秋杰 吴泽成 习佑军 谭凤霞 高雷 柴毅
为探明澜沧江小湾库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环境因子时空变化,于2017-2019年夏季对其干流和支流黑惠江16个样点进行采样调查。结果显示:澜沧江小湾库区夏季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门54种,包括轮虫30种、原生动物10种、枝角类9种和桡足类5种,其干流丰度与生物量均低于支流,轮虫为主要优势种群,其中无节幼体(Nauplius)、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ii)、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长刺异尾轮虫(Trichocerca longiseta)、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是三年共有优势种。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指数来看,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分别为0.063~0.247、0.049~0.282和0.075~0.270;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分别为1.603~2.646、1.022~4.340和0.596~2.680;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分别为0.036~0.107、0.013~0.081和0.022~0.079。综合营养指数(TLI)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采样点达到富营养化程度。综合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H、D、J及TLI等多种评价方法分析表明,澜沧江小湾库区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状态,其中干流澜沧江富营养化程度较支流黑惠江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杜红春 朱挺兵 龚进玲 胡飞飞 陈康 杨德国
为了解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的现状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7-2020年对澜沧江西藏段流域的浮游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9种,其中原生动物11种,轮虫10种,枝角类5种、桡足类3种。重要种有2种,分别为钟虫(Vorticella sp.)和美丽猛水蚤(Nitocra sp.)。浮游动物密度均值为(5.95±2.20) ind./L;生物量均值为(0.004 2±0.002 0) mg/L。浮游动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基本上均为春季高于秋季,干流高于支流。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均值分别为(0.065±0.031)、(0.066±0.031)和(0.093±0.042),多样性指数显示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简单。聚类分析显示,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可分为3个类群。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悬浮物固体、水温和浮游植物密度是影响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榆霞 刘嘉麒 王立前
随着澜沧江流域水电资源的开发,其水质变化及其跨境影响,越来越受到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及许多国际组织的关注。以漫湾电站为例,利用澜沧江下游1988~2002年6个断面、21个项目的水质监测资料,采取对比分析法,评价分析了漫湾电站建设和运行15年来,整个下游干流的水质状况和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漫湾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目前对澜沧江下游干流水质总体还没有明显影响,但漫湾水库受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污染,水库水质趋于下降。主要污染物MnO4-指数、NH4--N、Hg、Pb和Cd的污染呈下降趋势;TP的污染有所加重。重金属Pb、Cd的污染主要集中于嘎旧(漫湾)断面和景临桥断面;MnO4-指数、TP和NH4-...
关键词:
漫湾电站 澜沧江下游 水质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翀 史磊 刘高焕 谢传节 沈镭
综合科学考察通过对区域自然资源及社会发展的实地深入调查研究,为国家或区域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作为综合科学考察活动的核心成果之一,科学考察数据具有来源多样、存储分散、类型复杂等特点。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高效地组织、管理这些宝贵的科学数据资源,使之能够更好地为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共享利用是综合科学考察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澜沧江流域中下游与大香格里拉地区科学考察为例,利用基于元数据的多元数据集成技术和基于组件的系统实现技术,并在ArcGIS Server、WebGIS等技术支持下,设计并开发了澜沧江科学考察数据集成系统,可实现澜沧江科学考察数据的高效管理及异构共享,为探索新时期科学考...
关键词:
澜沧江流域 综合科学考察 数据集成 共享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立涛 沈镭 高天明 薛静静
自20世纪90年代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的全面启动以来,澜沧江流域(即湄公河上游)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澜沧江流域作为研究区,以人居环境作为研究内容,在明晰人居环境概念,建立基于人地关系的人居环境分析框架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澜沧江流域56个县(区、市),借助因子分析法和Arcgis空间分析,对2000年-2009年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时空演进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从空间格局上看,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由南至北等级递减;从时序演进上看,2000年-2009年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总体呈恶化趋势;②近10年来,基础设施在人居环境中的重要性逐步被经济发展因...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人居环境 澜沧江流域 时空演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景华 封志明 姜鲁光 杨艳昭 刘晓娜
道路交通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影响。研究道路交通的干扰强度、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对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系统健康意义重大。研究基于道路等级、道路所处的环境特征等因素构建道路干扰指数,定量评价了澜沧江流域道路网络的干扰强度,系统分析了流域道路干扰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对流域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澜沧江流域道路网络干扰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中游和下游地区明显大于上游地区。流域道路干扰域为边界复杂的不规则多边形,呈现出以离散的强干扰区域为中心,干扰强度向外围逐渐减弱的空间格局。对比不同等级道路干扰域内的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特征发现,耕地和建设用地等代表人类活动的景观集中分布于道...
关键词:
道路网络 道路生态 干扰 澜沧江流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谷建强 张文 朱凡 陈峰 苏光云 祁亨年
浙江省临安市青山湖主要用于旅游业、农业灌溉及饮用水源等多种用途,而周边旅游业、工业等方面的发展可能使得它存在受污染的风险,通过水质评价来了解青山湖水环境质量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以2009-2013年临安市青山湖水质采样数据为基础,采用传统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青山湖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3种赋权法对指标权重进一步优化处理,通过污染成因分析初步得出各支流对青山湖水库水质污染贡献情况。结果表明:青山湖化学需氧量、氨氮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平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符合青山湖水质功能区划分等级要求;总氮、总磷、叶绿素a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平均大于Ⅲ类水质,为主要污染物;基于主成分分析赋权的综合水质标识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亚珍 陈湛 关宝珠 何冠颖 杨晓晶
由于气候变化会增加农业生产的风险,它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了解贫困地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掌握他们所采取的适应措施,识别影响他们采取适应措施的重要因素,对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澜沧江这样一个已经历了较明显气候变化的贫困地区为研究地点,通过问卷访谈搜集了较详细的村级和农户级数据。通过一般描述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受访农户认为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对他们的农业生产和生计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受访家庭已采取了一定程度的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农户家庭采取适应措施的数量跟家庭的人力资本、接受的相关培训和社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性 澜沧江地区 泊松回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开道 王超 苏斌 李大兴 杨文辉 李明月 路金霞 李頔
研究针对澜沧江中下游功果桥和小湾电站库区,分析重金属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并综合评估了两水电库区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1)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受季节影响较大,雨季明显偏高,汛后的11月份富集至较高;大坝拦沙对上下游重金属污染物具有明显的拦截效应。(2)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3月、6月两库区重金属均未呈现污染;但8月、11月功果桥库区坝上泥沙中的Pb、Mn、As、Zn均呈现污染,Cu、Hg均未呈现污染;功果桥库区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大于小湾库区,且其重金属污染多发生在雨季;(3)综合全年来看,7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均小于150,其潜在危害程度均为轻微;重金属的潜在危害程度由重到轻依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龙 谢高地 张昌顺 刘春兰 陈操操 王海华
澜沧江流域以其地形极为复杂、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生态系统服务极为重要的特点,备受全球关注,是相关科学研究的理想区域。本文对澜沧江流域的碳蓄积、水资源供给、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等典型生态功能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流域进行了初步的生态功能分区。结果表明,流域各生态功能从上游至下游均呈递增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流域进行综合生态功能分区,划分为3类5个区域:生态功能脆弱区(106个乡镇),占流域面积的53.09%;生态功能中等区(138个乡镇),占流域面积的23.20%;生态功能丰富区(82个乡镇),占流域面积的23.71%,又根据优势功能的不同将其分为3个生态功能丰富区。本研究揭示了流域内各功能区内...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迪 赵勇 裴源生 毕彦杰
将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与水循环模拟模型WACM进行单向耦合,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和流域上中游主要控制水文站径流响应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区域气候预估表明,相对于现状(1980—2009年),A1B情景下未来(2010—2039年)流域年平均温度和降水均有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0.65℃和1.87%,但降水增加不明显;流域北部温度增幅比南部明显,而降水区域差异较大,变化较为复杂。径流模拟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清盛和琅勃拉邦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与天然情景相比均有减少趋势,分别减少了1.23%和3.69%,但变化不明显;未来径流年际变化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而温度变化对径流影响作用要强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海滨,任爱珠,朱东海
在区域经济开发与协调过程中 ,地方主管部门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环境等各种因素。本文介绍了作者为澜沧江下游区域经济开发与协调中考虑旱灾这一灾害因素时所研制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以ArcView为平台 ,以Avenue及VC + +为开发语言 ,运用集成预测模型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区域旱灾决策支持系统 ,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和采用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
干旱灾害 地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滨 姜秀慧 钟占华 刘羽婷 王拓华
传统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能够对水质进行定性及定量评价,但忽视了不同评价因子的重要程度对于实际研究区域水质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对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了改进,利用AHP法和CRITIC法分别计算出各项水质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并采用理想点法代替乘法归一法、线性加权法进行组合赋权计算,将改进后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应用到大伙房水库上游段水质进行评价,同时将改进前后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2011~2017年期间,利用传统的水质标识指数法得到的评价结果为北杂木断面水质为Ⅱ类、Ⅲ类,古楼断面水质为Ⅱ类,台沟断面水质为Ⅰ类、Ⅱ类,但由于3个断面的总氮浓度均已超过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因此某些年份3个断面实际总体水质情况无法达到地表水Ⅰ类、Ⅱ类标准;应用改进后的综合水质标识法得到的评价结果为北杂木断面综合水质情况为地表水Ⅲ类、Ⅳ类,古楼和台沟断面均为地表水Ⅲ类,3个典型监测断面在绝大多数参评年份中均未达到该区域的水质要求,其中仅有北杂木的4个参评年份满足该地区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其余均不满足,评价结果较改进之前更为符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同时3个断面总氮污染严重,个别参评年份甚至已达到劣Ⅴ类标准。改进后的评价方法考虑了总氮指标超标严重的情况,较传统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客观,研究成果可为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