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9)
- 2023(11730)
- 2022(10145)
- 2021(9505)
- 2020(8069)
- 2019(18629)
- 2018(18508)
- 2017(35962)
- 2016(19053)
- 2015(21242)
- 2014(20789)
- 2013(20225)
- 2012(18386)
- 2011(16209)
- 2010(15771)
- 2009(14067)
- 2008(13366)
- 2007(11190)
- 2006(9495)
- 2005(8298)
- 学科
- 济(74243)
- 经济(74127)
- 管理(59531)
- 业(53060)
- 企(44169)
- 企业(44169)
- 方法(33348)
- 数学(30009)
- 数学方法(29628)
- 财(22854)
- 农(20483)
- 制(19650)
- 中国(17557)
- 业经(16501)
- 地方(15346)
- 务(14345)
- 财务(14299)
- 财务管理(14266)
- 体(13896)
- 企业财务(13510)
- 农业(13437)
- 学(13311)
- 银(13081)
- 银行(13068)
- 环境(12776)
- 行(12419)
- 融(12413)
- 金融(12409)
- 贸(11799)
- 贸易(11791)
- 机构
- 大学(251157)
- 学院(250908)
- 济(103311)
- 管理(101655)
- 经济(101172)
- 理学(88064)
- 理学院(87128)
- 管理学(85702)
- 管理学院(85202)
- 研究(78126)
- 中国(62188)
- 京(52143)
- 财(50938)
- 科学(46037)
- 财经(40395)
- 中心(39149)
- 农(38351)
- 江(37533)
- 经(36874)
- 业大(36816)
- 所(36403)
- 研究所(32888)
- 经济学(32361)
- 北京(31503)
- 范(31078)
- 师范(30762)
- 财经大学(30386)
- 农业(29897)
- 院(29507)
- 州(29322)
- 基金
- 项目(179268)
- 科学(143441)
- 基金(133081)
- 研究(132199)
- 家(114911)
- 国家(113988)
- 科学基金(100151)
- 社会(86095)
- 社会科(81637)
- 社会科学(81616)
- 基金项目(71608)
- 省(69431)
- 自然(65156)
- 自然科(63637)
- 自然科学(63622)
- 自然科学基金(62450)
- 教育(60885)
- 划(58633)
- 编号(52950)
- 资助(52608)
- 成果(41310)
- 部(40694)
- 重点(39961)
- 制(38645)
- 创(38297)
- 发(37836)
- 国家社会(36157)
- 创新(35961)
- 课题(35694)
- 教育部(35511)
- 期刊
- 济(108861)
- 经济(108861)
- 研究(70071)
- 中国(50579)
- 财(42035)
- 管理(36907)
- 学报(35389)
- 科学(34637)
- 农(34137)
- 大学(28284)
- 学学(26792)
- 融(24728)
- 金融(24728)
- 农业(22986)
- 技术(22485)
- 教育(22361)
- 财经(19909)
- 业经(17757)
- 经(17012)
- 经济研究(16200)
- 问题(15013)
- 资源(12775)
- 财会(12350)
- 理论(12332)
- 业(11883)
- 版(11749)
- 实践(11178)
- 践(11178)
- 现代(11090)
- 技术经济(11029)
共检索到364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欧维新 连鹏 逄谦
分区管控研究是水污染控制研究的热点,基于水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管控分区,是实现水污染"源头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从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环境效应出发,立足区域水污染总量控制目标,综合考虑污染负荷允许排放量、水质净化功能和排污地段的敏感性程度等约束条件,探讨了以水污染总量控制为目的的土地利用管控分区方法,尝试将区域水污染分配任务量控制要求,转化为其对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的约束与调整。研究以无锡市为例,采用目标函数熵值法对水污染物总量进行公平分配,通过各评价单元所需控制污染减排量、水质净化功能价值以及环太湖不同地段保护需要的三维等级解析,将无锡市划分为不同污染控制程度的6个土地利用管控区,并根据不同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宏伟 朱继业 王腊春 窦贻俭
水环境已经成为整个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为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对水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至关重要。在对无锡城北地区水污染物负荷、水环境现状及水环境功能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该区域的水文特征和排水规划,统计分析出区域内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根据污水集中处理方案,计算出区域水污染物的削减量,然后运用河网水质模型,预测水污染物削减后河流水质改善状况,以改善后水环境质量为本底值,以下游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环境功能为控制要求,反推该区域在污水实行集中处理后所能接纳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通过科学计算得知区域水环境纳污能力为19.8t/d,由此确定的经济规模有限,必将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出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伟 ~ 严长清 陈江龙 段学军
为了协调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本文在借鉴已有各种区划方法的基础上,将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环境状况作为区域土地利用的约束条件,提出了基于自然生态约束的滨湖城市土地利用分区方法,并讨论了评价单元的划分、指标选择与处理等技术。以无锡市区为例,通过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两方面评价,将研究区域划分为高、较高、中等和低四级自然生态约束类型区,并提出各类型分区的土地利用布局导向和管制措施,为滨湖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民侠 乌日汗 郑怀兵 闫德民
通过对无锡市1999~2012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结果表明:1999~2012年无锡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数量锐减,林地稳步增加,水域面积明显减少;无锡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持续下降趋势,由1999年的40.55亿元减少到2012年的38.17亿元,减少5.86%,主要是由耕地和水域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所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以河流和湖泊为主,占总价值的65%以上。因此,无锡市应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重点保护河湖生态系统,严格保护现有耕地,维护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服务功能,确保城市生态安全。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变化 无锡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赛珍
实现总量控制提高土地利用合理性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副局长吴赛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应农村与城市并重。引入土地产出率指标管理体系、规范农民宅基地的管理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完善总量控制实施体系非常必要。坚持有市场、有质量、有效益的经济增长方针,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年磊 蒋洪强 卢亚灵 张静
随着污染物总量控制手段在我国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不同区域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公平合理分配方法是目前污染物总量管理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污染物削减潜力、主体功能区类型环境目标约束、水环境质量及资源桌赋等方面的差异.构建国家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配指标体系.利用嫡值法与改进等比例分配相结合的方法对2015年国家COD和氨氮总量控制目标进行省级行政单元分配。结果显示.COD和氨氮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削减目标分配特征基本一致.但削减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削减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浙江和广东等地以及中西部的山西、陕西、宁夏和青海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宇 刘彦随
文章以沿海城市——无锡为例,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和统计数据,分析了工业化、城市化不同阶段上,驱动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阶段变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驱动因素及其对土地转换的影响程度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就案例区域而言,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前期,需求和产业成长是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投资、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需求、产业成长、城市化是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农村工业化、经济国际化、比较利益和投资。需求和产业成长一直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影响耕地转换主要的、一般的因素。而城市化则是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中期影响耕地转换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炳汝 汪逸群 周冲
以无锡市惠山区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承载力和土地利用协调度两方面构建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了其土地利用潜力,研究表明:堰桥街道、前洲街道和玉祁街道为土地利用高潜力区,洛杜街道、前桥街道和阳山镇土地利用潜力适中,长安街道受惠山新城建设影响,土地利用潜力最低。洛社镇、玉祁街道应以农业发展为根基,重点维持耕地占有率,适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阳山镇和钱桥街道应根据园、林特色,走以生态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道路;长安、堰桥和钱桥街道应深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打造惠山区的二、三产业和城镇、居民集聚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静,杨山,何挺,陆海英
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过渡区,城乡结合部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最激烈地区之一,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情况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以无锡市为例,利用3S技术提取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状况信息,提出了确定无锡市城乡结合部范围边界的半自动提取模型和结合部土地利用类型半自动提取模型,并对无锡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进行分析,揭示了无锡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特征,据此提出城乡结合部土地合理利用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青,黄贤金,濮励杰,李宪文,周峰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无锡市东亭镇、安镇镇和羊尖镇为例,通过应用德尔菲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选择农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模型,并据此着重分析了区域农地数量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农业集约化、城市(上海市)辐射力以及耕地保护政策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在不同的乡镇,农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素是有所差异的,而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各驱动因素的重要程度也是动态变化的。最后,作者就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合理保护农地尤其是耕地资源;重视耕地质量占补平衡;依据农业产业发展态势,积极调整农地利用结构;推进非农产业升级,合理控制非农用地规模;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的经济约束机制和土地利用决策体系;加强区域合作,避免产业结构的趋同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构的趋同;促进产业科技进步,提高土地利用占用效率。
关键词:
农业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模型 政策变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战金艳 江南 李仁东 鲁奇
20世纪90年代,城市用地扩展是我国区域土地利用演化的主导过程.城市土地利用所引起的地表景观格局的变化又是引起地表各种地理过程变化的主要原因。基于Landsat TM图像解译的土地利用的动态图斑,分析了20年代90年代无锡市土地利用的变化态势。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为耕地向林地、水域、建设用地的转移,林地向耕地、建设用地的转移,以及草地、水域向建设用地的转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基本农田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量耕地被建设占用的趋势。土地利用快速变化也导致明显环境效应。主要表现为水环境的恶化和现代“城市病”等方面。因此,加强土地规划管理...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利用变化 环境效应 无锡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涂小松 濮励杰 吴骏 朱明
以城市化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压力突出的无锡市区为研究区,综合集成地形图、交通图以及1980、1995和2000年TM/ETM土地利用遥感解译资料,应用SLEUTH元胞自动机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情景模拟,揭示不同土地保护强度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研究结果:SLEUTH模型首先对过去土地利用变化实现了动态模拟,模拟精度较高;在模拟形成的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中,情景Ⅰ是基于维持现状土地利用保护强度基本不变的假设,城镇用地将迅速扩张,并占用大量水田和旱地,城镇扩张形态以边缘增长为主;情景Ⅱ则将水田保护强度提高50%,旱地提高12%,林草地提高50%,则城镇用地迅速扩张及耕地大量被占用的趋势得到有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蓉晔,谈志浩,黄劲松,叶方,周生路
土地利用系数和经济系数是农用地分等研究中的两个重要系数。文章在分析两系数作用和国家"规程"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从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两方面对系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改进,并以无锡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使两系数等值区划分和数值计算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年磊 蒋洪强 卢亚灵 张静
随着污染物总量控制手段在我国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不同区域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公平合理分配方法是目前污染物总量管理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污染物削减潜力、主体功能区类型环境目标约束、水环境质量及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构建国家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配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与改进等比例分配相结合的方法对2015年国家COD和氨氮总量控制目标进行省级行政单元分配。结果显示,COD和氨氮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削减目标分配特征基本一致,但削减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削减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浙江和广东等地以及中西部的山西、陕西、宁夏和青海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艳 濮励杰 张健 朱明 陕永杰 王海燕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选取反映自然、经济、社会各方面的21项评价指标,构建了以非资源环境合理性指数(NREI)、经济可行性指数(EI)和非社会可接受性指数(NSI)为评价指数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三角模型,对无锡市区2001—2009年土地持续利用状态及趋势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①三角模型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面具有可行性;②无锡市市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状态由2001年的相对差可持续发展为2009年的强可持续,趋势由一般可持续转变为很强可持续,说明无锡市区土地利用日趋合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