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0)
2023(12926)
2022(11429)
2021(10740)
2020(8954)
2019(20873)
2018(20634)
2017(40073)
2016(21526)
2015(24247)
2014(23955)
2013(23361)
2012(21129)
2011(18753)
2010(18192)
2009(16189)
2008(15271)
2007(12720)
2006(10693)
2005(8691)
作者
(59777)
(49806)
(49362)
(47270)
(31770)
(23945)
(22414)
(19767)
(19000)
(17412)
(17197)
(16543)
(15655)
(15530)
(15313)
(14987)
(14886)
(14799)
(14249)
(14209)
(12198)
(12020)
(11929)
(11351)
(11117)
(11109)
(10856)
(10819)
(9915)
(9843)
学科
(83540)
经济(83456)
管理(61098)
(57586)
(48156)
企业(48156)
方法(43500)
数学(38572)
数学方法(38033)
(21841)
(20681)
中国(19865)
(18552)
业经(18189)
地方(17015)
农业(14786)
(14056)
贸易(14051)
环境(13844)
理论(13828)
(13803)
财务(13733)
财务管理(13705)
(13619)
技术(13537)
(13458)
企业财务(12995)
(12378)
(11750)
(10334)
机构
大学(294721)
学院(293410)
管理(122190)
(113043)
经济(110677)
理学(108131)
理学院(106941)
管理学(104733)
管理学院(104218)
研究(92838)
中国(66726)
(60931)
科学(60419)
(49263)
业大(46026)
(45670)
(44855)
中心(42971)
研究所(41688)
财经(41235)
(39631)
(39061)
师范(38683)
(37808)
北京(37481)
农业(36027)
(34927)
经济学(33629)
(32419)
师范大学(31600)
基金
项目(217837)
科学(172123)
基金(159447)
研究(156857)
(139300)
国家(138223)
科学基金(120094)
社会(98146)
社会科(93042)
社会科学(93016)
基金项目(85820)
(85070)
自然(80583)
自然科(78714)
自然科学(78696)
自然科学基金(77240)
教育(72350)
(71645)
资助(65483)
编号(63628)
成果(49024)
重点(48624)
(47792)
(45549)
(45348)
课题(42754)
科研(42531)
创新(42310)
教育部(40904)
大学(40632)
期刊
(111800)
经济(111800)
研究(79061)
学报(47088)
中国(46937)
科学(43567)
管理(42038)
(39379)
(36224)
大学(35999)
学学(34002)
教育(30453)
农业(28271)
技术(26455)
业经(19178)
(18744)
金融(18744)
财经(18609)
经济研究(17776)
(15708)
图书(15540)
资源(14947)
科技(14843)
问题(14552)
理论(14256)
(14075)
技术经济(13992)
(13472)
统计(13465)
实践(13346)
共检索到396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普泽  宋聃  张尹哲  李俊锋  刘家寿  叶少文  
本研究旨在通过水声学方法评估博斯腾湖鱼类的季节和空间分布特征,掌握鱼类群落结构和时空分布规律。于2019年4—10月使用分裂波束回声鱼探仪(Simrad EY60, 120 kHz)进行全湖走航式断面探测,定量分析了鱼类密度、大小组成(以目标强度衡量)、水平和垂直分布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博斯腾湖春季、夏季和秋季鱼类密度分别为(709±141) ind/hm2、(8783±2611) ind/hm2和(743±499) ind/hm2,平均目标强度分别为–52.95 dB、–59.91 dB和–57.73dB。水平方向上,春季和秋季鱼类主要分布于沿岸带和敞水区,夏季鱼类更多地分布在沿岸带和水草生长区域。垂直方向上, 3个季节鱼类密度在水深3 m以下均随水深逐渐减小。目标强度在春季和秋季均呈现随水深逐渐增加趋势;夏季在水深3~12m之间随水深逐渐增大,但在大于12m水深区域有所减小。推测博斯腾湖鱼类群落的时空动态与繁殖、生长和捕捞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博斯腾湖鱼类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也为认识该湖生态系统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谢意军  王珂  郭杰  刘绍平  陈大庆  段辛斌  
2015年7月11—17日期间,通过使用回声探测仪(Simrad公司EY60型,200 k Hz换能器)对东洞庭湖的鱼类资源进行了探测评估。结果表明,调查航段的鱼类平均目标强度(目标鱼类对声波的反射能力)为(-51.24±5.66)d B,平均体长约为12 cm,体长范围为2~125.8 cm,不同区域间的鱼类目标强度(即鱼类大小)差异性显著。所有调查航段中鱼类密度1.223~1 534.2 f/1 000 m3之间,均密度为186.3 f/1 000 m3,不同区域间鱼类密度差异性显著,中部湖区(cEc航段)鱼类密度较高。应用资源密度体积法估算东洞庭湖鱼类资源量约为2.36×108f,其中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辛斌  谢意军  郭杰  王珂  刘绍平  陈大庆  
为了解长江中游洪湖至宜昌江段鱼类时空分布变化,于2014~2015年的秋季、春季和夏季,使用Simrad EY60鱼探仪对该江段的鱼类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3次水声学调查。结果表明:鱼探仪探测获得的鱼类回波信号与湖底反射信号的图像均比较清晰,且图像的背景噪声较小,长江干流的鱼类多以个体形式进行活动,探测时未发现鱼群。夏季鱼类目标强度(TS值)最高(–47.2±8.6)d B,春季鱼类TS值最低(–60.0±6.4)d B,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3个季节的鱼类TS值差异极其显著(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立元  危起伟  张辉  王成友  杜浩  谢晓  
为了探明长江上游向家坝至宜宾44 km江段鱼类在枯水期(1—4月)的分布特征,2006—2012年期间采用裂波式探鱼仪BioSonics DT-X对该江段进行了7次水声学调查,并使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采集流速等环境特征数据,此外,还在2011年3月同期进行试验性捕捞。水声学探测目标(Max.(TSc)≥-45 dB)的平均强度为(-42.32±5.02)dB,推算平均体长为22.71 cm。试验性捕捞共采获20种鱼类,平均体长21.31 cm。鱼类在研究区域呈现聚集分布的特征,主要分布在横河口、岷江口、南广河口三处河口以及打铁窝、李家沱两处深水区。分析认为枯水期该江段鱼类对环境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磊  李育森  施军  韩耀全  匡天旭  吴伟军  雷建军  何安尤  
2018年4月采用回声探测仪(EY60,200 khz)对广西洪潮江水库鱼类资源进行了水声学探测。结果显示,在时间尺度上,洪潮江水库鱼类密度昼夜差异不显著(P>0.05),但目标强度均值为白天大于夜间(P < 0.05),昼夜目标强度分别为(–43.30 ± 0.32)和(–44.50 ± 0.26) dB,主要是由于夜晚–60 ~ –54 dB的小型鱼类增加(–60 ~ –57和–57 ~ –54 dB 范围分别增加9.25%和4.76%),而白天-54~-48 dB的鱼类比例增加所致(–54 ~ –51和–51 ~ –48 dB范围分别增加7.42%和5.27%)。空间尺度上,洪潮江水库鱼类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变化特征(P < 0.05)。鱼类密度呈上游密度高于下游、库汊密度高于库心的特征。密度平均值为109.52 ind./1000 m~(3),最大值出现在上游S3站,平均密度为330.21 ind./1000 m~(3)。最小值为下游的S8站,平均密度为21.50 ind./1000 m~(3)。相关性分析表明,鱼类密度分布与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呈正相关,与水深呈负相关(P<0.05);鱼类目标强度与水温、浊度、TP、高锰酸盐指数呈现显著的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洪潮江水库鱼类空间分布是多种非生物因子(如叶绿素a、总磷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生物因子(鱼类索饵、逃避敌害等)对鱼类分布的影响。该研究对了解洪潮江水库鱼类资源状况和环境影响因素,以及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武智  李捷  朱书礼  李新辉  
石角水库位于广东省北江清远水利枢纽和飞来峡水利枢纽之间,是北江干流第一座梯级电站河道型水库。由于水坝阻隔及其他人类涉水活动影响,库区渔业资源呈严重衰竭趋势。为了解其鱼类资源现状,采用分裂波束渔探仪EY60(120 k Hz,200 W)于2015—2016年对库区鱼类资源及种群行为特征进行调查评估。结果显示,鱼类密度、鱼类行为及垂直分布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且鱼类个体呈现小型化。2015年12月、2016年3月和2016年6月鱼类平均密度分别为(0.008±0.0125)ind/m3、(0.1601±0.1123)ind/m~3和(0.0405±0.0449)ind/m~3。不同季节鱼类密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季节鱼类洄游行为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夏季鱼类主要从库首向库尾水平洄游,垂直方向为向下洄游,而冬季则相反。本研究初步探明石角水库鱼类资源分布及其行为特征,也表明声学方法在研究较大空间尺度鱼类行为方面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北江渔业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谢春刚  马燕武  陈朋  李红  祁峰  
2010年6月、8月、10月调查了博斯腾湖底栖动物,45个采样点(大湖区39个,小湖区6个)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8个种(属)。统计采样数据,结合GPS记录的各采样点的经纬度构建GIS数据库,基于GIS软件进行Kriging插值得到各个月份的数量(密度和生物量)、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博斯腾湖大湖区底栖动物年均密度为(80.9±252.1)ind/m2(n=67),年均生物量为(0.55±1.64)g/m2;小湖区底栖动物年均密度为(173.0±238.0)ind/m2(n=18),年均生物量为(0.76±1.05)g/m2。从空间分布来看,6月东北部高、西南部低,优势种为羽摇蚊和半折摇蚊;8月湖区中...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朋  马燕武  谢春刚  祁峰  
根据2010年6月、8月和10月博斯腾湖大湖区主要捕捞网具渔获物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其鱼类组成、区系结构、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种群结构及变迁。共采集到鱼类19种,隶属于4目8科,由5个区系类群构成;优势种有鲫(Carassius auratus)、鲦(Hemiculter leuciscul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黄黝(Hypseleotris Swinhonis)、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慧杰  杨德国  危起伟  杜浩  张辉  陈细华  
2004年10月~2006年5月利用Bisonics DT-X科学回声探测仪(200 kHz)对葛洲坝至古老背-葛洲坝下游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Gray)自然保护区核心江段(30 km)的鱼类进行了5次水声学调查。结果表明:鱼类在该江段中分布呈现不均一性,深潭处分布集中,而急流处分布很少,葛洲坝至艾家河江段鱼的密度明显大于艾家河至古老背江段;在中华鲟产卵日,鱼类在葛洲坝至庙咀江段高度密集,2004年的平均密度达到62.62±24.77尾/1 000 m3,2005年的平均密度达到70.58±37.45尾/1 000 m3;整个江段中,体长60~106 mm的鱼类占有较高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飞飞  朱挺兵  龚进玲  杜红春  孟子豪  郭祉宾  杨德国  
为科学评价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在金沙江下游水库的初步实施效果,实验于2020年11月和2022年5月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和水声学调查,并分析了鱼类资源的变化情况。渔获物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11月共采集到鱼类2科9种,其中?、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2022年5月共采集到鱼类5科14种,其中蛇、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间、不同区域、不同水层间的鱼类目标强度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2022年5月的鱼类密度(0.60尾/1 000 m~3)高于2020年11月(0.46尾/1 000 m~3),鱼类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不均匀性;不同调查时期的鱼群密集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2020年11月大部分区域之间差异不显著,2022年5月则差异显著;2022年5月的上层鱼类密度(0.44±0.83尾/1 000 m~3)显著大于2020年11月(0.06±0.15尾/1 000 m~3);不同水层的鱼类分布差异显著,2次调查均表现为下层大于中、上层;估算得到向家坝水库鱼类资源尾数分别为3.22×10~6尾(2020年11月)和3.53×10~6尾(2022年5月)。综上所述,水声学调查方法适用于金沙江下游水库的鱼类资源监测工作,十年禁渔实施后向家坝库区鱼类资源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佩杰  王召根  蔺丹清  潘杰  刘燕  朱孝锋  刘凯  
为评估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密度及时空特征,于2018年在该水域进行了4次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水声学调查所得鱼类资源密度均值范围为0.090~0.575尾/m~2,均值为0.286尾/m~2;鱼类资源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随季节变化较明显, 7月和10月,和畅洲的南、北汊鱼类资源密度要显著高于其上游和下游; 1月和4月,则是和畅洲上、下游的资源密度相对较大,其中7月保护区水域的鱼类资源密度最大, 1月最小。调查水域内单体目标强度呈单峰状分布,主要集中于-59.5~-53.5 dB,春季、秋季和冬季的单体目标均匀分布于水深10~40 m的水层,夏季则多集中分布于水深5~20 m的水层。本次调查较准确地反映了镇江保护区水域内的鱼类资源密度及其时空分布信息,为保护区管理部门评价长江豚类的栖息地质量以及实施科学管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任玉芹  王珂  段辛斌  阴双雨  李世健  刘绍平  陈大庆  
使用EY60回声探测仪于2010年5月10—15日、9月28—29日分别对5种不同体长规格的鳙进行了目标强度及昼夜行为的现场测定。结果显示:鳙的全长范围为30.05~80.00 cm,体长范围为25.10~68.80 cm,体重范围为0.3~6.0 kg,对应的有效目标强度范围为-51.84~-42.06 dB,最大目标强度范围为-47.53~-37.06 dB。鳙的目标强度(TS)与其全长、体长、体重的对数值(logBL、logTL、logW)线性回归关系均显著(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发  玉素甫江·如素力  
【目的】为了更好地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加强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空间变化描述。【方法】该研究以博斯腾湖流域为例,结合使用逐像元的追踪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试探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1)博斯腾湖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荒漠,其次是草甸和裸地。研究期内,水田、荒漠、草甸、湿地、水域、旱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原、灌木、裸地、针叶、阔叶、冰川积雪面积减少,2005-2010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2)2000-2018年博斯腾湖流域未发生变化的土地即稳定型占流域总面积的60.43%,中等变化型、回归型和激烈变化型多分布于人类活动较强的绿洲地区。(3)2000-2018年博斯腾湖流域ESV总体上呈现波动增长趋势,流域ESV主要由草甸、水域和湿地构成,水域、旱地、草甸和草原是流域ESV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和敏感因子,其中草原为负向贡献因子。(4)博斯腾湖流域ESV呈西北高、东南低,高值(博斯腾湖)点缀在低值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有明显增大与明显减少趋势的地区均分布于博斯腾湖周围湿地,流域北部大部分ESV呈轻度增加趋势,绿洲区轨迹等级和ESV变化趋势从城市至绿洲边缘呈:中等变化型(ESV轻度减少)-渐变型(ESV轻度增加)-中等变化型(ESV轻度减少)环状相间结构。【结论】该研究发现博斯腾湖流域南部土地利用轨迹等级、ESV变化趋势均高于北部的空间差异,并采用土地利用追踪分析与ESV趋势变化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了绿洲城市的土地利用冲突现状及ESV时空变化,对博斯腾湖流域土地利用调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朋  马燕武  谢春刚  祁峰  李红  
根据2014年8月采集的33尾标本对博斯腾湖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生长特征进行研究。以鳞片为年龄和生长退算材料,研究结果显示:博斯腾湖草鱼体重与体长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式为W=0.0444sl~(2.8322)。用退算体长拟合的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为:sl_8=103.7664 Cm,k=0.1385/y,t_0=-0.0542 y。体重生长参数为:W_8=22.7674 kg,k=0.1385/y,t_0=0.0027 y。生长特征指数为3.16;生长拐点年龄为7.5龄,拐点时体长和体重分别为67.3 Cm和6.6 kg。与1979年和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普泽  宋聃  张尹哲  李俊锋  刘家寿  叶少文  
为了解博斯腾湖鱼类资源现状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于2019年5月(春季)、7-8月(夏季)、10月(秋季),采用分裂波束回声探测仪(Simrad EY60,120 kHz)开展全湖水声学探测,并对水环境指标进行现场测量。结果显示,博斯腾湖鱼类密度在夏季最高,平均值为(8 783±2 611) ind./hm~2;春季和秋季间无显著性差异,平均值分别为(709±141)、(743±499) ind./hm~2。根据目标强度与体长关系经验公式推算,春季、夏季和秋季鱼类的平均体长分别为8.8、4.0和5.1 cm。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博斯腾湖鱼类密度与水温和电导率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透明度显著负相关(P<0.05)。随机森林模型的特征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电导率是鱼类密度重要的预测因子,其次为溶解氧、盐度和水温等。推测鱼类密度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变化、食物来源、繁殖习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环境因子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鱼类的生态环境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